從中國近代的發展來看,在近代,中國確實是沒有在科學方面的進展,也沒有過工業革命。中國,一個文化古國,一個擁有兩千年歷史的國家,為何到近代卻停止了科學的發展呢?在細讀了錢穆先生的《國史大綱》序言後,學生通過錢穆先生對中國近代史學派之一的「革新派」的描述,加上學生自己的想法,總結出三點原因,下面學生將闡述這三點。

一.近代的中國是從封建時期到民主的過渡,地主階級為極力鞏固自己的權力和保護財富,不允許科學進步和工業革命的產生

首先,中國的近代指的是1840年至1949年,這段時間是眾所周知的混亂時期,由於過於混亂,當時的君主想極力加固自己的權力,而地方勢力也想鞏固自己的實力,簡單點說就是地主階級想鞏固自己的實力保護自己的財產。他們就會聯合起來,抵制一切觸犯他們利益的東西,而工業革命和科學發展就是其中的一部分。

也許有人不會理解,認為這東西和地主利益不沾邊。我們可以舉例說明一下,以第一次工業革命為例,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出現極大的提高了生產力,鞏固了資本主義各國的統治地位。這樣看著,會覺得這是在幫資本主義,但它對資本主義的壞處更大,它進一步要求解除封建壓迫,還要求實現自由經營和貿易,它還是工業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分裂的開端,更為後來的工人運動奠定了基礎。

由上文的例子可見,工業革命和科學進步是會影響資產階級的,而放在中國的地主階級身上也一樣實用,他們也不會允許影響他們利益的東西存在。

二.千年的思想禁錮,讓當時的人們對科學和工業革命妖魔化,對其十分抗拒
在中國近千年的歷史衝洗下,當時的中國人民飽受儒家思想影響,再加上近代初期還有八股文這種東西的思想束縛,當時的人們已經到了對科學妖魔化的地步,比如當時的照相機,當時的人們認為這東西會把人的魂魄抽出一部分來形成照片上的模樣。於是對照相感到十分恐懼。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人們認為科學和工業革命是妖魔鬼怪搞出來的東西,對其十分抗拒,不願意用科學和工業革命的產物,也不願意去研究這些東西。
三.近代的時候,經常爆發戰爭,很少有人會在這個時候安心搞科學

熟悉近代史的人都知道,自1840年開始,在中華大地上就經常爆發戰爭,從鴉片戰爭開始,一直到最後的國共之爭。中間爆發了無數次戰爭。在這個年代,能生存下去就很不錯了。在這個年代,搞科學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戰爭的爆發幾乎不允許科學的進展。畢竟在戰爭的時候,保命最重要,沒有時間安安靜靜地搞這種研發類的工作。

以上三點,就是學生認為科學和工業革命沒有在近代的中國發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