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App涉黃抄襲問題多 「小黃文」被貼優秀作文標籤

2020-12-04 環球網

學習App泥沙俱下 涉黃、抄襲問題多

「讓學習成為美好體驗。」

「挖掘可提升的每一分。」

近幾年,「人手一機」成為常態,高舉各色旗幟的學習類App便噴湧而出。據《在線教育行業市場分析報告》的數據顯示,2016年在線教育用戶規模為9001.4萬人,未來幾年還將保持20%以上的增長速度,到2019年預計將達到1.6億人。其中,中小學生佔據了「半壁江山」。

的確,如果以「中小學學習類App」為關鍵詞進行搜索,立即能彈出不下100個App推薦,覆蓋語數外各科,功能側重不盡相同。

「小學生學習App排行榜」「中學生必備十大學習App」……這些五花八門、熱到發燙的學習類App幾乎可以滿足學生的各種學習需求。

左手手機右手筆。

不可否認,中小學生的學習,已不可避免地由App引導著逐漸揮別「紙質化學習」時代。

不過,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在採訪中發現,一些學習類App在「科技改變學習」的「動人」理念下,在某些角落中也隱匿著「垃圾」,這種現象也許並不普遍,但是當使用者是幾歲、十幾歲的孩子時,哪怕少量的「汙垢」也會對他們的成長產生不利影響。

一個多月「撞」上了兩次黃圖、一次葷段子

「他原來跟我說過,我們之間只能是性的純潔,不可能有愛。」愣了兩秒鐘,吳北躍趕緊鎖上了手機。不敢相信,這些露骨的字眼竟赫然列於這個叫做「某某幫」的App裡。

吳北躍剛上初中第一周時,語文老師布置了摘抄作業。吳北躍用「某某幫」搜索優美語段,「彈出的第一篇推薦作文就是這個,文章裡邊的細節描寫更加辣眼睛。」吳北躍說,這篇「推薦作文」的閱讀量為2090,還有51條彈幕評論。

令人大跌眼鏡的還在後面。吳北躍接著往下翻,發現App中夾雜的「小黃文」真是不少,有的還被貼上了「優秀作文」的標籤。這麼一看,第一篇的尺度竟已算是小的了。但據她所知,目前全班的76人裡,大部分同學都在用這款App。

不過學習類App「涉黃」絕不止這一家。

剛過去的這個暑假,安徽的高二學生袁言在手機裡下載了名為「某某斬」的背單詞軟體。但才使用了一個多月,就「撞」上了兩次黃圖、一次葷段子。「背單詞時出現的配圖和例句常常帶著些暗示、挑逗的意味。」袁言說,一次晚飯後同爸媽一塊兒散步,袁言邊走邊看「某某斬」裡的英語視頻,「一男一女的對話內容特別『汙』,爸媽就在邊上,嚇得我趕緊關上,回家就卸載了。」

學習交流平臺變為「互撩寶地」 App同學圈漸失原味

成年人的微信中有朋友圈,孩子的學習App裡則有同學圈。

袁言也是「某某幫」的老用戶,見證了同學圈從學習交流平臺質變為中小學生的「互撩寶地」。

「發心情的比問作業的多。」袁言說。

一次,一個名叫「請叫我女王大人i」的小學女生在同學圈裡曬出了自拍。

「手指好長,喜歡你」「喜歡,求扣扣」「需要男朋友嗎?」

……

類似的留言多達數十條。

袁言表示,除了互撩,為了明星而開撕、刷同性戀漫畫小說、開黃腔也成了同學圈裡學生的社交常態。

吳小雨是一名90後英語教師,面對層出不窮的學習類App,她也「甚是愁惱」。

據她所知,班上至少三分之一的學生在用學習類App。「真用來學習的少,大都直接抄答案。」吳小雨說,學生的很多英文翻譯和標準答案一樣,作文內容也都是雷同的。

為一探究竟,吳小雨上網搜索了「作業App」,結果一下子冒出了幾十個「抄答案利器」。下載了一款熱門的拍照搜題App後,她發現其中提供的所謂「優質答案」錯誤百出,「簡直誤人子弟!」吳小雨說。

「不會的可以問老師。若是一味地依賴作業軟體、追求標準答案,學生容易產生惰性、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周小雨在家長會上向所有家長強調,希望同家長一起遏制住這股由App帶來的「抄襲風」。

「學校認證」App也暗藏漏洞 學生初心難保

很多人覺得「藏汙納垢」的學習類App是學生和家長自己找的,其實,某些學校老師推薦的App也並不是毫無瑕疵。

江蘇的媽媽錢微最近很糾結。女兒剛上三年級,班裡的英語老師要求家長下載「某某作業網」,學生在這個App上在線完成作業。

「既然是老師認證的,一定錯不了。」錢微說。

的確,自從用了這個App,原本對英語「不感冒」的女兒積極性一下子提高了,口語能力也有所提高,「如果哪天老師沒發布作業,她還挺失望。」這令「80後」媽媽錢微頗為驚喜。

不過,欣喜之餘,錢微漸漸發現,這個App之所以吸力如此之大,是因為其遊戲的外殼,學豆的獎勵機制(學豆可以換獎品),還有各種學霸榜單排名。「班裡的同學都在比排名、賺學豆,有同學為了賺學豆花錢充了VIP,還有作弊刷學豆的。」女兒的話讓錢微大跌眼鏡。

鬱悶的錢微在自己的朋友圈裡抱怨:「學習App裡bug多」,結果引來很多家長的留言:「App裡的遊戲成分過多,孩子很容易上癮、產生依賴,而且內置不少充值服務,顯然脫離了教育的主題。」一位家長這樣留言。

的確,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通過調查發現,在錢微所說的那款App中,賺取「學豆」的方式除了高質量的完成作業,下載App內的付費項目也成了賺取「學豆」的主要途徑。

學習類App捆綁上學校作業,讓家長們亦喜亦憂。省時省力、事半功倍,形成你追我趕的學習氛圍是好,但App裡五花八門的附加物使學習變了味,不免讓孩子們初心難保。

(本文學生均為化名)

實習生 沈曼怡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樊未晨

相關焦點

  • 陌陌撕掉「涉黃」標籤,應該多學學東莞
    ,如果不下決心去解決,將來就不是企業大與小的問題,而是生與死的問題。當然,「約炮神器」的標籤,對陌陌來說,也許不盡公平。據報導,今年9月份陌陌的月活用戶數為1.136億。要說這麼多人,都是為了去陌陌上「約炮」,大概也未必。對一些年輕人來說,他們的社交關係尚在建立過程中,既有的熟人社交關係,可能無法滿足需求,陌陌給了他們更為開放的社交空間。  但不可否認的是,諸如媒體曝光的那些明碼標價的「招嫖」行為,似乎長期在陌陌平臺上發生,隨後進行線下交易。
  • 學生作文抄襲,誰之過?如何看?怎麼破?
    青雲作文寶典認為,這是因為寫作在語文教學中佔據了「半壁江山」,而且它也是語文學習的「一座大山」,「抵制抄襲行為」體現了我們母語教育中以德育為先、以育人為本的時代特徵。但是對於一些學生來說,既然可以抄現成的文章,那麼就選擇了偷懶,隨便抄一篇作文交差。學生在中小學階段,往往還沒有形成明確的是非觀,而且比較貪玩,自控能力弱,現在的網絡這麼便捷,作文選又這麼多,孩子偷懶抄襲的心情是能夠理解的。
  • 新概念作文抄襲警示:若不幹預孩子作業過程,抄襲將成為一種習慣
    先是有網友舉報,《萌芽》雜誌社的《少年遊第21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獲獎作品選》中,許如珵的《古董》涉嫌抄襲作家北南2018年1月起發表在晉江文學城網站的《碎玉投珠》。《萌芽》雜誌社11月6日中午回應稱,《古董》一文構成抄襲,取消參賽者許如珵二等獎的成績,收回獲獎證書,扣發《古董》一文的稿費和樣書。
  • 網絡讓中學生抄作文更容易 上海作文競賽抄襲多
    網絡讓中學生抄作文更容易 上海作文競賽抄襲多 2008年03月23日 10:45 來源:新民網-新聞晨報 發表評論   「參加初賽的814篇學生作文中,屬於抄襲的文章竟然多達108篇,佔總數的13.3%,這說明十個參賽選手中至少有一個是抄襲的,甚至在108篇文章中還有3篇以『誠信』為主題。」
  • 新概念作文系抄襲 官方確認取消成績
    新概念作文大賽陷抄襲風波11月1日傍晚,作家北南在微博發文稱,《萌芽》雜誌社的《少年遊第21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獲獎作品選》中,許如珵的《古董》一文大段抄襲其去年發表在晉江文學城的作品《碎玉投珠》,並附截圖。截圖中,北南附上了由網友整理的抄襲比對,並表示:「現在氣得無法冷靜,做不到斟酌字句和權衡其他,抄襲者有錯,雜誌方審核不嚴也同樣需要負責,請儘快處理。」
  • 這款app嚴重涉黃,與他有關……
    「網遊陪玩」人氣高,但近年來凸顯的一些問題卻不容忽視!8月20日晚,人民網報導稱,比心陪練平臺(比心APP)涉黃,一些女陪練在幕後團夥的指揮下向玩家兜售視頻裸聊等「深夜服務」並明碼標價。此外,平臺玩家年齡審核不嚴,未成年人不在少數。報導稱,比心陪練平臺曾因涉黃被人舉報。
  • 新概念作文大賽獲獎作品公然抄襲,官方調查後取消成績!
    該比賽收到的關注度高,本身和主辦方《萌芽》雜誌的權威性有著很大的關係之外,還和相關協辦的單位都是頂級高校和機構有關,當然該比賽在創立之後到現在,也為我國選拔出了非常多的文學人才,非常有名的80後作家韓寒以及郭敬明這些都是通過新概念作文獲獎才開始走上文學這條道路的。可想而知這個比賽在國內的影響力,但是在今年的新概念作文比賽中,居然有獲獎作品被發現抄襲的情況,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 推文被推特官方貼「事實核查」標籤,川普回擊
    原標題:推文被推特官方貼「事實核查」標籤,川普回擊:這是幹涉2020年大選![環球網快訊]當地時間26日,美國社交媒體巨頭推特首次對川普出手——當天給川普兩則推文貼上有關「事實核查」標籤。
  • 智能評卷系統可識別作文是否抄襲
    今年廣西首次引入智能評卷系統,能對抄襲範文的作文作出快速識別。1 今年「刷臉」才能進入閱卷現場在閱卷場所的大樓入口,設置了一排「人臉識別」驗證通道,所有進入的人員都要「刷臉」驗證身份才能通過。考生、家長依次通過身份驗證、人臉識別和嚴格的安檢,才進入到閱卷現場,在第一個環節就體會到高考閱卷的嚴肅性。
  • 【遊戲ABC】T.貼標籤
    【遊戲ABC】T.貼標籤常言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既然如此,那麼為了便於區分,貼標籤該是個不錯的選擇。況且,這是進化的結果。
  • 新概念作文大賽獲獎者被舉報抄襲,官方宣布取消成績,原作者接
    數日前,新概念作文大賽獲獎者被舉報複製粘貼式抄襲,11月6日,官方調查結果來了!《萌芽》雜誌官方微博6日宣布,第21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獲獎者許如珵的獲獎文章《少年遊-第21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獲獎作品選》上刊登的《古董》一文構成抄襲,取消其二等獎成績,收回獲獎證書。
  • 多標籤學習的新趨勢(2020 Survey)
    Multi-Label with Limited Supervision相比於傳統學習問題,對多標籤數據的標註十分困難,更大的標籤空間帶來的是更高的標註成本。隨著我們面對的問題越來越複雜,樣本維度、數據量、標籤維度都會影響標註的成本。因此,近年多標籤的另一個趨勢是開始關注如何在有限的監督下構建更好的學習模型。
  • 小學生英語優秀作文集錦:the issue of animals 動物的問題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寫作>中小學英語作文>正文小學生英語優秀作文集錦:the issue of animals 動物的問題 2013-01-16 22:37 來源:恆星英語
  • 網上"抄襲"作文做表率教女兒 自貢男子苦惱:這樣對嗎?
    原來,他在引導女兒加強學習的過程中,做了一件「善意欺騙」的事——他在網上複製了一篇作文,對其中的時間、地點、人物以及一些細節進行簡單修改後,說是自己寫的「原創」作文,供女兒學習,目的是引導孩子多讀課外書籍。他坦言,600字的作文,只有三分之一的文字是他自己的。  女兒看了作文後,信以為真,還覺得寫得不錯,並同意履行父女之前的約定:加強課外閱讀。
  • 作文不知從何下手?煙臺一線語文教師支招寫作小技巧
    勇奪冠軍的是這篇周記《我家的小狗小黃》,遇上這樣的作文,老師發愁了該怎麼批?我家的小狗小黃是一隻黃色而且很小的小狗,它每天都在汪汪汪汪汪……(此處共計52個「汪」)它每天都汪汪汪地叫,讓我很煩。先後獲得「煙臺市師德模範」「煙臺市小學教育教學工作先進個人」和「開發區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用簡練的語言概括大意是整個小學語文閱讀的重難點秋季開學已有兩個月,在最近的單元測試中,李美葉發現,很多孩子在閱讀理解題上得分不高,有的甚至不會做,大片的空著。「試著做好以下三點,就會有所改變。」李美葉給出的第一個方法是讀文和審題,在她看來,這是關鍵。
  • 部編中小學優秀作文素材合集,現在多背幾篇,開學考試一定用得上
    部編中小學優秀作文素材合集,現在多背幾篇,開學考試一定用得上語文要想考高分,那麼作文的分數就不能太低,作文總分60分,那麼至少也得要拿到50+的分數,那如何寫出一篇高分作文呢?關鍵在於積累素材。對於小學生而言,作文素材的積累主要來源於課堂教學,因此同學們一定要利用好課堂教學,只有多次首先,孩子要學會運用課內所學知識,每一篇好的課文,都是一個好的模板,要反覆誦讀,記住自己的感受以及課文中的好詞佳句、古詩名句和名人名言等,並分門別類地摘抄在筆記本上,揣摩,理解,學會運用。
  • 探探APP整改後仍存涉黃、詐騙信息,平臺淨化到底還要多久?
    在下方的評論區,該用戶還自己留言「好好學習,等你哦!」「想要的+」等性暗示話語。隨後,王先生添加了該用戶的QQ號與其交流。在王先生提供的聊天記錄中,該用戶多次表示如「想約的話,我去找你」,「過夜1200,不過夜600」等露骨話語,並發送女性照片。
  • 借鑑這篇優秀作文的思路,你也可以把說明文式的資料寫成好作文
    或者,寫一篇作文時,你找不到足夠的生活化的素材,那麼不妨找一些資料化的素材,兩類素材組合起來,像這篇作文一樣來寫。初中優秀作文展示我家的桂花樹「好香啊!」路過我們家的人都會發出這樣的讚美。因為我們家院子裡有一棵高高大大的桂花樹。皓月當空的夜晚,天空高而遠,月亮眨著眼看著我,好親切的目光。碧藍的天將繁霜灑在院裡的野花野草上,還伴著桂花的陣陣香味。
  • 孩子「抄作文」有沒有好處?原創、抄襲及借鑑這幾個概念了解一下
    v 「原創」與「抄襲」以及「借鑑」之間關係與區別對於「寫作文」嚴格的來說,應該可以稱作為「創作」,因為作文是根據一個特意的主題然後慢慢展開結構、語言組織、主題刻畫等。這些都是靠學生自己獨立思考,自己完成,一篇真正的作文是屬於自己真正思考與自己獨立完成的作文,是具有「原創版權」,我們在這提到的「原創」是相對於「抄襲」與「借鑑」提出來的。「原創」一個方面指的是「觀點原創」,比如從來就沒有人提出這類的觀點,你提出來了,算是你自己的原創了;另一方面就是「寫法原創」。
  • 網上聲討被抄作文惹罵 當事人決心近期來贛調查
    「就像看到孩子被偷走了一樣,5月13日,我在天涯雜談上貼了一篇文章,名為『一位考生抄我的文章居然抄成江西省高考滿分作文,我要追究到底!』哪知此帖引發的討論遠遠超出了我的想像。」其四,認同這種「作文」方式,能通過背誦範文來提高得分,無可厚非,還有人聲稱:「……但是用在高考,卻並沒有過錯!反而說明這個考生非常熱愛學習,過目不忘,應該表揚!」其五,認為應試不算抄,有網民評高考作文不是創作,如果這個算「抄襲」,那麼數學題若原封不動地使用了某某輔導材料的解題方法也要算「抄」了;其六,矛頭直指曾穎,認定他就是為了製造人氣,在自我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