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滅絕雖然是這個地球上一定會存在的一個環節,但是有些生物原本是不會走向滅絕的道路或者是不會以非常快的速度走向滅絕的,只因人類影響了它們的生活,它們才不得已走向滅絕,可以說在近代滅絕的生物中,大部分生物的徹底消失都是跟人類有著很大的關係的,比如旅鴿。
旅鴿是一種非常擅長飛行的鳥類,它曾經廣泛分布在北美地區,並且它是一種群居動物,常常會上億隻生活在一起,當它們遷徙的時候,天空真的是可以用「遮天蔽日」來形容,就有人稱旅鴿是「鳥中蝗蟲」,在十九世紀的時候,北美地區還能夠看到非常多的旅鴿,人們粗略估計當時的旅鴿害多達50億隻,可是到了二十世紀的時候,50億隻旅鴿竟然悉數滅絕,這100年的時光中旅鴿究竟經歷了什麼?
起初,歐洲人剛剛踏足北美洲的時候,旅鴿的數量真的是非常多的,可是隨著人類的到來,旅鴿開始慢慢減少,因為人類發現旅鴿不僅是一種味道鮮美的食物,而且還可以被當成肥料,並且除了人類捕殺旅鴿之外,人類帶來的牲畜也大量捕殺著旅鴿,於是在沒有節制的捕殺之下,旅鴿逐漸走向了瀕臨滅絕的道路,直到人類意識到旅鴿這一物種即將消失,人類開始保護它的時候已經為時已晚了,1900年,最後一隻野生旅鴿被殺死,1914年,人工圈養狀態下的最後一隻旅鴿也死亡了,從此之後,地球上再也沒有出現過旅鴿的身影,旅鴿在100年內從50億隻走向了悉數滅絕。
不得不說,旅鴿的滅絕真的是人類造成的,如果人類沒有對旅鴿進行大規模捕殺的話,可能它不會滅絕,或者不會那麼快走向滅絕,畢竟它的種群數量真的是非常多的,可惜這些已經是後話了。
從旅鴿這種生物的滅絕中,人類應該意識到人類活動對於生物的影響,應該以此為戒,避免這樣的悲劇再次發生。(圖片源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