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作為曾經的京畿衛戍察哈爾,並沒有多少人了解她高寒多山和「長城博物館」的特徵,直到被宣布成為2022年冬奧會舉辦城市,人們才知道到這裡早已是一座滑雪勝地。
從獲得冬奧申辦權開始,張家口市政府便開始籌劃如何打科技牌、綠色牌、生態牌,其中最為世界矚目的,是2018年上半年張家口一躍成為全球氫燃料電池公交車運營最多的城市,擁有了「冬奧明珠」之外的第二張名片,其運營數據在2018年11月16日第一屆中國•張家口氫能與可再生能源論壇上首次發布,受到了業內普遍關注。為此,中國客車網近日專訪了張家口公交車技部部長霍俊青,聽聽他與74輛氫燃料公交耳鬢廝磨的那些故事。
小笑話和大數據:從測尾氣到淨化空氣的認知變化
據霍俊青介紹,第一批氫燃料車輛在張家口上牌照的時候,地方環保局要求尾氣合格後才可上牌照。霍俊青不由反問,一個電解氫的逆反應過程,只生成電和水的技術,怎麼可能產生尾氣?
現在回憶起來像是笑話一樣的事情,幾個月前卻是真實發生,這也說明任何一個新鮮事物的推廣都需要一個普及的過程。
2018年1月下旬,張家口政府招標採購信息網公告顯示,張家口市區氫燃料公交車輛採購項目四家客車企業競標,結果,福田歐輝10.5米氫燃料電池客車49輛、宇通12米氫燃料電池客車25輛中標。
這74輛氫燃料電車客車夏季先後上路,截止2018年11月16日,25臺宇通車已累計行駛超過20萬公裡,49輛福田車累計行駛70萬公裡。氫燃料公交的安全、環保、過冬、淨化空氣等優越性越來越明顯,張家口市民已經完全接納並喜歡上了這批新朋友。
當然,從不了解到接受,還需要大量的應用數據做支撐。這批公交車採用獨有的活性再生自動控制物理化學一體化空氣過濾技術,可吸收大氣中的PM2.5顆粒物和汙染物,排放出純淨的水和清潔的空氣。每1輛車運行1天可淨化供200名成年人1天呼吸的空氣,是名副其實的「移動空氣淨化器」。同時,整車企業委託具備國際資質認證「CNAS認證」的譜尼檢測機構,對車輛尾排水進行水樣採集、水質檢測。檢測結果顯示:氫燃料車尾排水遠遠高於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
張家口公交曾經在11月初核算過,截止到10月25日,總共減少排放約350噸二氧化碳、18公斤二氧化硫、115公斤氮氧化合物,當城市的空氣和環境日益改善,張家口的「綠水青山」也就變成了「金山銀山」。
電動車加充電寶:能不能用到安不安全的認知變化
從中標公示開始,到車輛陸續上線,張家口公交成為全國公交行業和全球氫燃料行業的矚目焦點,而像霍俊青這樣的機務管理人員,也承擔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從當地市民到公交同行,有許多人在關注,打聽的內容也是五花八門,從氫燃料的原理、故障售後、運氫技術,到加氫價格、成本費用等等,霍俊青說,幾乎所有人的都會問及安全問題,但有些人第一關注的並不是安全,他們總會先問:能不能用?到底用了沒?
這也間接說明了公眾對於當前的氫燃料電池車表示出的一種懷疑,這也是能夠理解的。
據了解,2018年7月25日,福田歐輝49輛,搭載億華通30kw燃料電池,採用億華通35MPa、6*140L氫系統,加滿氫氣可行駛300km以上,正式投入張家口23路(百貨大樓至機場)、33路(火車南站至火車北站)公交線路運營;9月29日,宇通12米客車25輛,搭載億華通60kW燃料電池,採用億華通35MPa、8*140L氫系統,加滿氫氣可行駛400km左右,投放到1路(火車南站到明德北)公交線路。截止2018年10月25日, 25臺宇通車已累計行駛11萬公裡,平行運行裡程4400公裡,49輛福田車累計行駛65萬公裡,平均12244公裡。
即使相信車輛運營正常,仍有不少人談氫色變。有人認為氫氣是要燃燒的、會爆炸的,尤其是一些中年人。霍俊青說,曾經有人問過,氫燃料是不是和氫彈一樣爆炸,這可能與我們國家六十到八十年代空防教育中的氫彈有關係,氫彈是利用原子彈爆炸的能量點燃氫的同位素氘等輕原子核的聚變反應瞬時釋放出巨大能量,和氫氣相差甚遠,導致氫燃料電池車無辜背鍋。
研發氫燃料電池車的是專家學者,使用氫燃料公交車的卻是普通群眾。張家口敢為天下先,就需要掌握先進的科學技能的同事,要通俗易懂地講出來。霍俊青表示:氫燃料發動機就是發電系統,可以簡單的理解成是一個充電寶,目前我們使用的公交車上的燃料電池發動機與動力電池是一種電電混動系統,燃料電池發動機對動力電池充電,同時也參與做功輸出。
在他和眾多氫燃料電池汽車工作者堅持不懈的科普過程中,越來越多的人成為這項新技術的支持者。
小經驗和大優勢:可靠性和售後服務的認知變化
科普之後,國內公交同行問的最多的是:能不能用?能不能用得起?怎麼用的?
據了解,張家口市有著豐富的風能和太陽能,進行低成本氫氣的製備,目前海珀爾制氫廠一期及加氫站項目已投入運營,年產氫量為1600噸,可滿足600輛12米長公交車需求,張家口氫氣價格為30元/公斤,在全國屬最低,低於燃油車運營費用。
當然,氫燃料公交車在車輛採購、維護保養等方面比傳統車輛成本要高,霍俊青表示:「我相信將來隨著製造成本的不斷降低,這些問題都會好轉。」
在安全方面,張家口公交公司還要求整車企業完成多類閥門性能測試和洩漏安全測試,在安裝前和安裝後對氫氣瓶和管道進行氣密性檢測,要充分驗證氫系統支架結構、各零部件連結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此外,還要求車輛乘客艙部位的氫氣管道無接頭,氫系統/電器件有效隔離,在重點安全區域安裝洩漏探測器,當氫氣濃度超過1.6%時,儀表報警並切斷氫氣供應,保證乘客和車輛安全。
在整車配置方面:設置兩套視頻監控系統,7個攝像頭形成360度無死角監控;引入了環境感知、前部碰撞預警系統等技術,為了保障車外行人的安全,還使用了低速行駛語音提示系統;這批12米車交付使用前,其實驗車分別完成涉水、碰撞和30000km可靠性路試,日均實驗裡程超過500km,充分驗證了零部件和整車的安全性。
此外,億華通公司還為張家口公交配備了服務團隊做保障,針對駕駛員進行培訓,並做日常車輛點檢、以防駕駛員誤操作,也便於對車輛出現的故障及時處理,同時還制定並實施了一系列安全措施。
霍俊青表示,張家口公交一定要抓住這些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從實踐中挖掘經驗,為公交領域推廣使用氫燃料車的探索和發展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據介紹,張家口市從2012年開始對綠色能源公交車進行探索,當年2月28日首批25輛新型天然氣公交車投放在1路公交車運營,張家口公交進入天然氣時代。2013年,經過積極爭取,張家口被列入全國第一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示範城市,張家口的新能源汽車推廣從此駛入「快車道」。2014年,隨著新能源技術的推廣,當年12月31日,張家口新能源公交車投入4路公交線路運營。2018年,隨著61輛純電動公交車和74輛氫燃料電池公交車陸續上路,綠色能源公交車發展又跨入了嶄新的階段。
張家口市未來還將陸續採購170輛氫燃料電池公交車,這些車輛都將成為這座城市公共運輸出行的主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