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年前,馬若迪馬若迪的雙體船被意外衝到了布德裡島。自那之後,他再也沒有離開過。
馬若迪獨自一人在布德裡島生活了28年。
他說:「我之所以留在這,是因為我最愛這裡的寧靜。我喜歡冬日裡寂靜,有時候沒有暴風雪,也沒有人;我也喜歡夏天日落前的安寧。」
78歲的馬若迪常常一個人走在布德裡島的巖質海岸,望著孤獨的大海,在推波助瀾的無形力量面前,感到無比渺小。
他說:「我們總以為自己是統治地球的巨人,其實我們渺若塵埃。」
1989年,在撒丁島和科西嘉島之間的水域,馬若迪的雙體船的發動機和錨都報廢了。在這些無情的力量之下,他被帶到了布德裡島。他發現,這裡的管理員將在兩天後退休,於是,對社會已毫無眷戀的馬若迪賣掉了雙體船,接替了管理員的職位。
他在這裡一住就是28年,一個人。
陽光照進了門廊。夏季時,馬若迪喜歡在這裡吃飯、閱讀。
馬達萊納群島國家公園由7個島嶼組成,其中擁有粉色沙灘(Spiaggia Rosa)的布德裡島被認為是最美麗的島嶼。這些玫瑰色的沙子源於珊瑚和貝殼的微小碎片,比如截頂薔薇珊瑚(Miriapora truncata)和Miniacina miniace。9世紀初,粉色沙灘被義大利政府稱為「具有高度自然價值」。由於脆弱的生態系統,沙灘已被關閉,只有特定區域對遊客開放。這個島的遊客數量也迅速從每天的幾千人減少到一人。
2016年,法院把這座島嶼劃入馬達萊納群島國家公園。同一年,公園反對馬若迪生活在這座島上,但馬若迪絕不會靜悄悄地離開。
反對驅逐馬若迪的請願書徵集了超過1.8萬個籤名,迫使當地政客無限期推遲對他的驅逐。
馬若迪在提到自己的與世隔絕時說:「我就像被關在監獄裡了一樣,但這是我為自己挑選的監獄。」
冬季時,馬若迪喜歡看強風捲起的巨浪。馬若迪說,他從未感到過孤獨,因為他總是被生命包圍。
馬若迪說:「我不會離開的。我希望能死在這裡,火葬後,我的骨灰就這樣撒在風中。」他覺得這樣就可以和地球重新融為一體。
馬若迪說:「我不是植物學家、生物學家,是的,我知道不少動植物的名字,但我的工作和這差別很大。照顧植物是一門技術活,我試著讓人們了解(為什麼)植物也需要生存。」
冬季的布德裡島尤其漂亮。馬若迪要忍受長時間(20多天)沒有任何人際交往。他從這樣的安靜自省中,找到了慰藉。馬若迪常常坐在海灘上,四下裡一片安靜,只有風的呼嘯和浪的奔湧。
馬若迪告訴我們,在島上的這些年裡,他從沒生病過。他把這歸功於「良好的基因」。
閒時,馬若迪把杜松木做成雕塑,讓那些原本模糊的面容變得清晰。他狂熱地閱讀希臘哲學家和文學大家的作品,陷入沉思。他還給布德裡島拍了照片,面對每個小時、每一年的變化,他感到無比驚奇。
馬若迪是一個書迷,到了冬季尤其如此。
馬若迪能一連幾個小時望著大海。他認為,布德裡島是美之典範。
夕陽西下,最後的餘暉為馬若迪留下了這道剪影,這也是一天之中,他最喜歡的時刻:全世界都變得安靜下來。他說:「我們認為自己是超人類,是神聖的生物,而在我看來,我們其實渺若塵埃。我們必須適應自然。」
馬若迪說:「愛是美的必然結果,反之亦然。情人眼裡出西施,這不是因為你覺得她長得漂亮,而是因為你有了情感移入,你成了她的一部分,而她也成了你的一部分。人類和大自然之間也是這樣。」 Gulnaz K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