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曲線中特殊點的移動
在教師招聘考試的試卷上經常會考查光合作用的有關問題,其中對光合作用曲線圖的分析又是考查的熱點問題。下圖就是考試中常見的曲線圖,B表示光補償點,C點為光飽和點。考試經常會問:當環境條件改變後,B點和C點會如何移動?
首先我們先看曲線圖中幾個點的具體含義:
A點:A點時光照強度為0,光合作用強度為0,植物只進行呼吸作用,不進行光合作用。
B點:實際光合作用強度=呼吸作用強度(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處於動態衡),淨光合作用強度淨為0,此點為光合作用補償點。
C點:當光照強度增加到一定值時,光合作用強度達到最大值,即光飽和點。
AC段:在一定的光照強度範圍內,隨著光照強度的增加,光合作用強度逐漸增加。
AB段:此時光照較弱,實際光合作用強度小於呼吸作用強度。
BC段:實際光合作用強度大於呼吸作用強度。
CD段:當光照強度超過一定值時,淨光合作用強度已達到最大值,光合作用強度不隨光照強度的增加而增加。
例1.當外界環境的CO2濃度升高,B點和C點會如何移動?
B點為光補償點,這一點表示此時呼吸速率和光合速率相等。當外界環境CO2濃度升高時,光合速率增強,如果要使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就要降低光合速率。光照強度減小可以降低光合速率,所以B點要左移。
M點為光飽和點,即光合速率不再隨著光照強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是當其他條件(溫度等)改變時,光飽和點和光飽和點時的光合速率都會發生改變。同樣當環境中CO2濃度升高時,光合速率增大,C點上移,M點右移。
例2.若將光照由白光改為藍光(光照強度不變),則B點如何移動?
葉綠素主要吸收紅橙光和藍紫光,把白光改為藍光(光照強度不變),相當於把其它顏色的光都替換為藍光,植物全部能被吸收,則光合作用效率提高,呼吸作用基本沒有變,如果使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此時需要減少光照強度,即B點左移。若把白光改為藍光,過濾掉其它顏色的光(光照強度減弱),則光合作用效率減弱,對應B點右移。
例3.若植物體缺Mg,則對應的B點如何移動?
植物體缺Mg,葉綠素合成減少,光合作用效率減弱,但呼吸作用沒有變,需要增加光照強度,光合作用強度才等於呼吸作用強度,所以B點右移。
中公講師許萌萌解析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掃一掃關注QQ公眾號 教育雜談,教師考試資訊盡在掌握!!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