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變暖的影響 不僅有健康威脅更有經濟損失
據日本共同社11月29日報導,歐美研究機構及世界衛生組織(WHO)等的國際研究團隊在28日的英國醫學雜誌《柳葉刀》發布的研究結果顯示,截至2017年的7年間全球身處酷暑環境的人口累計增至1.57億,全球變暖已成為人類健康的嚴重威脅。分析強調,酷暑對老年人、慢性病患者以及室外工作者的負面影響尤為突出,「有必要大幅減排造成全球變暖的溫室氣體」。
-
研究指出:新冠病毒或對海洋生物構成嚴重威脅
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經濟新聞網9月14日報導,持續的COVID-19大流行在全球範圍內嚴重影響了公共衛生、經濟和社會。與此同時,其影響也波及到環境和野生動植物。一項新的研究指出,新冠病毒可能對海洋生物構成嚴重威脅。
-
美機構呼籲重視全球變暖對城市的影響
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最新公布的一項全球城市調查報告顯示,全球變暖造成的熱浪和海平面上升等後果正在對全球各城市造成影響,但多數城市並沒有做好相應準備。報告指出,全球變暖對全球數十億城市居民造成的影響不可低估,對全球許多快速發展的城市的居民,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新興城市的居民,這種影響尤為突出。
-
全球變暖對珊瑚與單細胞海藻的共生關係形成威脅
全球變暖對珊瑚與單細胞海藻的共生關係形成威脅 2008年04月02日 08:34 來源:科技日報 發表評論 這個奇特的安排是自然界最精美也最複雜的合作,但現在,面對氣候變化,兩種生物間的共生關係正面臨著嚴重挑戰。 珊瑚是海洋裡的一種低級動物,蟲黃藻則是一種珊瑚體內的單細胞藻,它們之間的共生現象形成了地球上最大的活珊瑚體———大堡礁,很多熱帶沿海國家居民還可以在珊瑚礁體上種植食物,作為生活和食品來源。
-
國際研究:全球變暖將會在2050年消滅地球上1/4物種
南方網訊 根據一項國際研究顯示,全球變暖將在2050年消滅地球上四分之一的植物與動物,這將是自恐龍滅絕以來全球的最大一次物種滅絕。 聯合國表示,這份報告強調了全球變暖對從澳大利亞蝴蝶到西班牙鷹等生物造成的威脅,世界各國需要支持京都議定書,制止因人類汙染而造成的全球氣溫上升。
-
國際研究團隊警告稱——深海採礦對海洋環境和生態影響不容忽視
但一國際研究團隊最近警告稱,深海採礦不僅對採礦區海底環境構成風險,還會嚴重威脅礦區之上深海中層水域的生態環境。他們建議,深海採礦應謹慎行事,在更全面地評估相關風險後再採取行動。在過去10年中,各國對海底硫化物、多金屬結核以及富鈷結殼的興趣大增。負責管理國際海底區域及其資源的國際組織——國際海底管理局已經頒發了30個勘探合同,覆蓋海域面積高達150萬平方公裡。
-
...健康和環境構成威脅。包括俄羅斯在內的40多個國家向國際原子能...
國際原子能機構此前指出,北歐上空大氣中放射性同位素的濃度略有增加不會對人類健康和環境構成威脅。包括俄羅斯在內的40多個國家向國際原子能機構表示,它們境內沒有記錄到可能導致空氣中放射性同位素濃度增加的事件。
-
美航天局稱國際空間站的空氣洩漏不對乘組構成威脅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華盛頓消息 美國航天局20日發布消息稱,國際空間站的空氣洩漏目前對乘組不構成威脅,本周末將排查漏氣的太空艙,預計下周會有初步結果。© 照片 : CC BY-NC 2.0 / Roscosmos俄航天集團:在尋找國際空間站空氣洩漏點期間太空人將在俄方艙段隔離三天美國航天局回顧指出,國際空間站2019年11月首次發現空氣洩漏速度略高於正常值的跡象,
-
研究稱全球變暖將嚴重影響兒童健康
中新網11月14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當地時間14日,由英國醫學雜誌《柳葉刀》及歐美大學等組成的研究團隊發布報告稱,若全球變暖加劇,傳染病和食物減少將使越來越多的人營養不良,對兒童的健康將造成嚴重影響。
-
潘基文指出:氣候變化帶來的威脅與戰爭一樣嚴重
:氣候變化帶來的威脅與戰爭一樣嚴重 2007年03月02日 12:52 來源:中國新聞網
-
被嚴重低估的威脅:全球變暖
報告說,氣候變化不僅會造成冰川消退、海平面上升、海洋升溫和酸化,還會對人類健康、糧食安全等產生重大影響。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當天在紐約聯合國總部的發布會上表示,這份報告表明,全球變暖正在加速。2020年是人類應對氣候變化的關鍵一年,希望各國在今年底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提出更有力度的行動計劃,爭取實現全球控溫目標。
-
國際最新研究:可再生能源採礦或加劇生物多樣性威脅
國際最新研究:可再生能源採礦或加劇生物多樣性威脅中新網北京9月2日電 (記者 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最新發表的一項環境研究論文指出,隨著更多礦區開始為可再生能源生產提供材料,未來生物多樣性受到的威脅或將進一步增加。該論文稱,生產可再生能源對於緩解氣候變化來說必不可少。
-
全球變暖對水生動物體型影響大於陸地動物
英國瑪麗女王學院、倫敦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5日報告說,全球變暖對不同物種體型的影響也不一樣,其中對水生動物的影響遠大於陸地動物。
-
國際最新研究:到2100年海岸洪水或威脅20%全球GDP
中新網北京7月31日電 (記者 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國際學術期刊《科學報告》最新發表一項氣候變化研究的論文指出,到2100年,受海岸洪水事件威脅的資產價值或達全球GDP的20%。圖片來源:ICphoto 該項研究預計,受海岸洪水影響最大的地區為歐洲西北部、亞洲東南部和東部、美國東北部以及澳大利亞北部。在這項研究中,論文第一作者、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伊布魯·基雷齊(Ebru Kirezci)和同事將特大暴雨期間的全球海平面數據與不同溫室氣體排放情景下預測的海平面上升數據相結合,利用這些數據模擬到2100年可能出現的最大海平面。
-
瑞士再保險:惡劣天氣事件加劇對全球經濟韌性構成重大威脅
中新社北京4月9日電(記者 王恩博)瑞士再保險瑞再研究院9日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全球氣候變暖將不斷加劇惡劣天氣事件的強度和發生頻率。預計未來數十年間,此類事件造成的損失將不斷上升,對全球經濟韌性構成重大威脅。
-
高鐵輻射不會對人體健康構成威脅
流言: 高鐵儘量不要坐,高鐵乘務員最近又招了一批,因為上一批集體辭職了,因為高鐵輻射嚴重,乘務員不是不孕就是流產,因為引進的只是高鐵機芯,而車廂和防輻射設備根本沒有!因為一塊半米的防輻射玻璃要三萬塊,他們省到了自己腰包,而百姓卻要深受其害!
-
全球變暖致北極熊「登陸」覓食 棲息地受威脅
北極熊通常在海冰上捕獵,它們的棲息地正因全球氣溫升高發生改變據外媒報導,全球變暖威脅著北極冰圈,同時也讓北極熊的生存環境越來越惡劣。近日,美國科學家的研究表明,隨著冰川的融化,越來越多的北極熊改變了飲食習慣,傾向於向陸地找食物。美國紐約自然歷史博物館的脊椎動物學家琳達·科爾莫扎諾表示,他們在加拿大哈得遜灣做了長期研究,結果表明當地生態受全球變暖的影響確實比想像中大。「我們發現當地北極熊吃的更多是陸地上的食物,包括雪雁、雞蛋和馴鹿等。」 科爾莫扎諾說。
-
風險指數分析顯示海平面上升嚴重威脅世界遺產地
風險指數分析顯示海平面上升嚴重威脅世界遺產地 科技日報
-
聯合國糧農組織指出食品浪費嚴重危害自然資源
本報羅馬9月12日電 (記者韓秉宸)聯合國糧農組織11日發布題為《食物浪費足跡:對自然資源的影響》的報告稱,全球每年食物浪費總量達13億噸,不僅造成重大經濟損失,也嚴重危害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資源。 該報告稱,全球每年食物浪費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7500億美元,這一數字還不包括魚等海產品。
-
毒殺數百頭非洲象的神秘元兇,也嚴重威脅著我們的水源
有些大象屍體平躺在地,說明死亡較快;有些大象則在繞圈踱步後死去,顯示出很痛苦;還有一些存活下來的大象,健康狀態也很不樂觀。美國科學家從伊利湖中取到含微囊藻毒素的湖水國內多個研究團隊指出微囊藻毒素威脅各國自來水系統2007年5月至6月,太湖就曾爆發過嚴重藍藻汙染,甚至汙染了無錫自來水源,導致自來水變色、發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