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榮福教授:腫瘤免疫治療——目前的狀況和未來的方向

2020-12-08 生物谷

武漢2016年6月18日訊 /生物谷BIOON/ -- 6月17日,由生物谷主辦的2016(第七屆)細胞治療國際研討會於武漢歐亞會展國際酒店隆重召開。休斯頓衛理公會醫院研究所炎症和表觀遺傳學中心主任、康奈爾大學威爾醫學院微生物學和免疫學王榮福教授參加了會議並為我們帶來了精彩的報告:「Cancer immunotherapy: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directions.(腫瘤免疫治療:目前的狀況和未來的方向)」

腫瘤免疫治療是應用免疫學原理和方法,提高腫瘤細胞的免疫原性和對效應細胞殺傷的敏感性,激發和增強機體抗腫瘤免疫應答,並應用免疫細胞和效應分子輸注宿主體內,協同機體免疫系統殺傷腫瘤、抑制腫瘤生長。腫瘤免疫治療由於其卓越的療效和創新性,在2013年被《科學》雜誌評為年度最重要的科學突破。王教授主要報告如下:

首先,王教授介紹了CAR-T 的現狀進行介紹。CAT-T概念於上世紀90年代建立,隨後很快發現MAGE 1、PD-1、CTLA-4、NY-ESO-1、PD-L1等腫瘤抗原位點,FDA也通過了一些批准藥物(anti-CTLA-4,anti-PD-1 and anti-PD-L1),並且TCR和CAR的臨床反應率高達50-90%。而腫瘤免疫治療對於腫瘤患者來說將是一種主流治療手段,2025年,它的市場將達到每年350億元。而腫瘤免疫治療還具有高效,低甚至無副反應,針對腫瘤細胞的特異性等特點。

其次,王教授簡單講述了APC與T細胞的檢查點阻斷(checkpoint blockade),一些常見的檢查點阻斷有:TIM-3,TIGIT,ICOS,LAG3,OX40,4-1BB等,同時還提出一種聯合治療的概念,就是促進T細胞的滲入與PD-L1的徹底表達,通常是使用anti-CTLA-4與anti-PD-1,內在免疫標記,化療,病毒治療,腫瘤疫苗加anti-PD-1來達到這一目的。

最後王教授也提到一些CAR-T 技術的潛在問題。CAR-T腫瘤免疫治療對血液腫瘤比較有效,但對實體腫瘤並不是很有效,而且CAR-T靶向目標以及同源異緣CAR-T還需要更深一步的探究。目前CAR-T免疫治療當中的關鍵問題是:1、目標:特異性的腫瘤;2、運輸到腫瘤位點;3、T細胞的保留時間。
 
精彩還在繼續,關注生物谷平臺及官方微博@生物谷跟進會議最新動態!(生物谷 bioon.com)

相關會議推薦

2016(第八屆)幹細胞技術與臨床轉化論壇

會議時間:2016.09.23-2016.09.24     會議地點:上海

會議詳情: http://www.bioon.com/z/2016stemcell/

相關焦點

  • CSCO 2020|周鵬輝教授:腫瘤免疫治療的發展方向和新突破
    腫瘤免疫治療並不直接攻擊癌細胞,而是通過重新啟動並維持腫瘤-免疫循環,恢復機體正常的抗腫瘤免疫反應。近幾年,腫瘤免疫治療的好消息不斷,目前已在多種腫瘤如黑色素瘤,非小細胞肺癌、腎癌和前列腺癌等實體瘤的治療中展示出了強大的抗腫瘤活性,多個腫瘤免疫治療藥物已經獲得美國FDA批准臨床應用,同時多種免疫治療藥物也陸續在中國上市。
  • 免疫細胞治療 臨床有效率已超50%
    王榮福教授告訴記者,他們要做的是腫瘤免疫治療研究成果的轉化,這也是目前科學證明唯一可治癒腫瘤的治療手段。  在研究院二樓的GMP實驗室裡,隨著離心機的高速運轉,患者外周血中的T細胞被分離出來。T細胞是淋巴細胞的一種,是體內最關鍵的殺傷細胞,是抗癌最重要的效應細胞。
  • 李進教授丨消化系統腫瘤迎來免疫治療新突破,期待免疫治療藥物納入...
    近日,本刊特邀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李進教授,介紹消化系統腫瘤免疫治療的最新進展,並就創新醫藥企業研發策略、免疫治療藥物納入醫保等話題分享寶貴意見。得益於免疫治療的進展,近年來腫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得到顯著提高,尤以肺癌、肝癌、淋巴瘤等癌種療效最為顯著,但對於消化系統腫瘤來說,儘管相關探索不斷,但免疫治療的進展總體上較為有限。 在肝癌領域,由南京金陵醫院秦叔逵教授領銜的研究成功登上了國際腫瘤領域頂級期刊《柳葉刀·腫瘤學》,其結果顯示,卡瑞利珠單抗治療晚期肝癌患者的有效性較高,6個月OS率達74.4%。
  • 【人物聚焦】李詠生教授:腫瘤免疫治療,這些事要知道——從免疫...
    作為經常為患者制定免疫治療策略的腫瘤醫生,不僅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本期特邀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李詠生教授對上述問題進行了解析,並介紹了其未來的研究方向。 您可否介紹一下腫瘤免疫治療的基本原理?李詠生教授:機體免疫系統的主要功能是識別自我和非我相關的抗原。對於非我相關的抗原,免疫細胞會進行清除,使機體維持在一個正常狀態。免疫細胞清除非我抗原後,會形成免疫記憶,當非我抗原再次出現時,免疫記憶細胞會快速激活,將免疫快速恢復到機體的自穩狀態。
  • NEJM責編對話中國專家 |「免疫+」理念成為腫瘤治療的重要研究方向
    融媒體記者 弈暄暄日前,一個別致的腫瘤臨床研究研討會在線上召開。會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責任編輯、哈佛醫學院Dan Longo教授會同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江澤飛、徐瑞華、周彩存等教授,針對精準與免疫治療時代的臨床腫瘤學研究方法、熱點和亟需解決的問題展開了精彩討論。會議由江澤飛教授和徐瑞華教授擔任主持。
  • 2020首屆腫瘤免疫治療論壇在廣州舉行
    但是面對多模式免疫治療,這部分患者應該如何選擇?這將成為未來我們需要探索、研究的方向。」孫力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深圳醫院婦科主任孫力以《婦科腫瘤精準治療探索之路》為題作報告。我國高發的婦科腫瘤依次為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卵巢癌。孫力表示,既往30年婦科腫瘤的進展集中在手術方面,但是效果欠佳。目前,婦科腫瘤開始走向精準治療之路,靶向和免疫治療是目前的焦點。
  • 靶向治療還是免疫治療?腫瘤專家:規範合理用藥才是關鍵
    免疫治療:腫瘤治療迎新時代「網紅」  如果檢測結果顯示不適合用靶向治療的患者該何去何從?  「10年來,無數患者受益於靶向藥物可以活得更久,而下一個10年,依然會有更多肺癌患者渴望得到規範、保時、保量的治療,諸多新藥仍在路上。「廖美琳教授稱,免疫治療就很可能會成為未來腫瘤治療的一大方向。
  • 清華大學教授:腫瘤免疫治療,為什麼能獲得諾貝爾獎?
    董晨(清華大學免疫學研究所教授)近幾年,有關腫瘤免疫治療的好消息不斷傳來。一系列成果的出現,使美國《科學》雜誌在2013年把腫瘤免疫治療推為當年最大的科學突破。免疫學家一直想利用疫苗來引發腫瘤特異性的CD8 T細胞的功能,從而消滅腫瘤。針對病毒抗原的疫苗,對於人乳頭瘤病毒(HPV)和B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腫瘤,都有不錯的預防作用。但是治療性腫瘤疫苗,包括利用樹突狀細胞的疫苗,到目前都沒有太強的治療效果。
  • ...藥大學金沙洲醫院常務副院長羅榮城教授:腫瘤生物免疫治療的...
    那麼到底什麼是生物免疫治療,其特點和優勢及適應症又有哪些呢?作為全國最早開展腫瘤生物治療與免疫治療的著名專家——廣州中醫藥大學金沙洲醫院常務副院長、廣州抗癌協會理事長羅榮城教授為我們作了如下解讀。  羅榮城教授新書發布會  據羅榮城教授介紹,免疫療法治療腫瘤,具有以下優勢:一是效果確切,有效率高。
  • 張毅:撬動癌症治療的「支點」——腫瘤免疫治療
    前兩年的魏則西事件不就是被所謂的腫瘤免疫治療所耽誤,而撒手人寰的嗎?腫瘤免疫治療到底是福還是禍呢? 針對以上問題,我們特別邀請了中國細胞治療質量控制研究專業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委員、河南省抗癌協會生物治療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河南省特聘教授、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科研處副處長/生物細胞治療中心主任張毅教授做客健康大河南演播室,請他給大家講一講腫瘤免疫治療的相關知識。
  • 2018 CSCO | 朱波教授:腫瘤免疫治療的優勢人群特徵
    2018 CSCO | 朱波教授:腫瘤免疫治療的優勢人群特徵
  • 腫瘤免疫激動劑,為癌症免疫治療加「油門」
    縱觀腫瘤的治療方案發展,從放化療、分子靶向治療再到腫瘤免疫治療,腫瘤治療的範式和思路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現如今抗腫瘤的新藥研發已邁入了免疫治療時代。以肺癌為例,全球肺癌免疫治療領域發生了很多變化,免疫治療快速向晚期肺癌一線治療推進,聯合治療模式層出不窮。中國在免疫治療方面雖然起步較晚,但進展速度很快。上海交通大學附屬胸科醫院陸舜教授在禮進論壇上表示,中國肺癌靶向治療15年,免疫治療5年,不難看出藥物研發的發展歷程遵循著從實驗室到臨床,在從臨床回歸到實驗室的規律。
  • 腫瘤的免疫治療研究
    針對腫瘤免疫治療的臨床療效、適應症和安全性等大家關心問題,《科學通報》就腫瘤免疫治療的過去、現狀及存在的問題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對話中國科學院院士王福生。  惡性腫瘤是導致人類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2015年我國約有429萬癌症新發病例,另有280萬人因癌症去世,相當於每天有約7700人死於癌症。
  • ​全球腫瘤免疫治療研究進展
    腫瘤免疫治療在癌症治療中具有獨特優勢,受到越來越多研究機構和製藥企業的青睞。鑑於免疫系統的複雜性,腫瘤免疫治療涵蓋了多種作用機制和藥物形式,發展情況各不相同。本文從發展階段、作用機制和研發機構等情況進行分析,旨在闡述腫瘤免疫藥物開發的總體趨勢和方向,為抗腫瘤藥物研發提供依據。
  • NK細胞,腫瘤免疫治療的新方向
    目前,腫瘤的聯合免疫療法越來越體現出它的優越性。一方面,要減少腫瘤靶向結合的非特異性,減少治療過程對正常細胞的殺傷,我們需要儘可能地將免疫系統引起的細胞毒性局限在腫瘤組織中(靶向藥物)。另一方面我們需要解除腫瘤細胞和免疫細胞之間的免疫負調控,提高免疫細胞對腫瘤細胞的細胞毒性(免疫負調控抑制),使腫瘤殺傷單抗藥物的腫瘤殺傷作用更能發揮威力。
  • 專家訪談丨潘躍銀教授:正確認識腫瘤免疫治療的獲益
    既然腫瘤免疫治療獨特,那我們如果用「舊」的觀念來評價它,是不是不太合適呢?而我們又該如何更好地轉變「老」觀念來適應新變化呢?醫脈通特意邀請了安徽省腫瘤醫院的潘躍銀教授帶領大家走進腫瘤免疫治療這一熱點的獲益評價,以下是詳細內容。
  • 2019CSCO丨朱軍教授:淋巴瘤免疫治療的應用和發展
    2019年9月18-22日,第二十二屆全國臨床腫瘤學大會2019年中國臨床腫瘤學會學術年會在美麗的廈門召開,本屆全國臨床腫瘤學大會以「創新精準研究,探索智慧醫療」為主題,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匯集,聚焦腫瘤臨床前沿,呈現一場饕餮學術盛宴。會議期間,健康界臨床前線有幸邀請到北京大學腫瘤醫院的朱軍教授,就淋巴瘤免疫治療的應用和發展進行訪談。
  • 黃河教授:CAR-T細胞治療未來發展新方向
    會上,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黃河教授以「造血幹細胞移植與細胞免疫治療進展」為題進行了分享,醫脈通匯總其精華,分享如下。目前CD19-CAR-T細胞治療B細胞惡性血液腫瘤較為成熟,多項研究均證明了CAR-T細胞治療在ALL和淋巴瘤患者中的療效。但目前CAR-T細胞治療仍然面臨諸多挑戰,如在急性B淋巴細胞白血病(B-ALL)中的復發問題,在B細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中完全緩解(CR)率有待進一步提高的問題。
  • 免疫治療成為腫瘤治療的重要方法,年老體弱可以免疫治療嗎?
    目前,腫瘤免疫治療被公認為「手術、放療、化療外的第四模式」。《science》雜誌早在2013年就將其評為當年十大科學突破第一位。免疫治療屬於腫瘤生物治療的一種,種類繁多,機制各異,我們通常說的PD1/PDL1隻是眾多免疫治療的一種,也是目前最炙手可熱的一種。
  • 三個角度思考腫瘤免疫治療
    摘要:一度火熱的腫瘤免疫治療受「魏則西事件」的影響被迅速降溫。針對這一狀況,筆者將客觀介紹腫瘤免疫治療的發展歷程、發展趨勢及優缺點,並從癌症患者、監管部門、醫療機構及業內專家等多個角度解析當前腫瘤免疫治療存在的問題及可能的對策,以期為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腫瘤免疫治療發展路徑提供參考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