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油」那些事兒,其實很好解決

2020-12-05 三湘都市報

機油被譽為汽車的血液,雖然它如此重要,作為普通的消費者,對它的了解卻不多。近期,汽車圈中討論度較高的機油增多和機油乳化現象,引發了公眾對用車安全的考量。機油增多、機油乳化,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聊一聊。

什麼情況下才會出現機油增多呢?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要搞清楚機油增多指的是啥。所謂的機油增多其實是在特定的情況和使用條件下所有汽車都會出現的常態。

在汽缸中,機油和汽油以活塞為界,活塞上邊的燃燒室是汽油,下邊的曲軸箱是機油。在發動機正常工作的狀態下,燃燒產生的高溫氣體(廢氣、水汽、不充分燃燒的油氣等)經過活塞環上的狹小間隙竄入到曲軸箱內。尤其是在冷機狀態下,曲軸箱與燃燒室的溫度差會導致高溫氣體的部分凝結,和機油混合後造成機油增多的現象。

但不要擔心,隨著機油溫度升高,發動機處於熱機狀態時,這些凝結的氣體會再次蒸發為氣體,被發動機配備的強制式曲軸箱通風系統抽入進氣道,然後送入燃燒室二次燃燒,機油量也會隨之回復到原來的水平。

遇到機油增多不要慌,先想想自己的愛車是不是長期短途行駛,即到達目的地後機油也沒能到達正常工作溫度。特別是對於冬季和處在高寒地帶的車輛,外界溫度更低,所以車輛的冷機運行時間也就更長。

一些混動車型的車主也要格外注意,因為在混合動力系統中發動機比傳統燃油車更頻繁的熄火,以至機油達到正常工作溫度所需的時間也更長。想要改善這種情況的方法無非三個字:多跑跑。

至於機油乳化現象的罪魁禍首同樣是短途行駛。在低溫環境下,且疫情導致大多數車主宅在家裡,即使出門也是短途為主。很多車主都是發動機未充分熱車情況下運行。氣缸在燃燒做工的情況下升溫較快,但氣缸上方的氣門室不能很快升溫,在溫差的作用下,氣門室頂部易出現水凝結現象,且與少量機油混合後,在與少量機油混合後產生機油乳化現象。類似夏天從冰箱裡拿出的冰鎮飲料會掛霜,冬天向玻璃上吹氣會起霧,這種情況所產生的機油乳化是動機工作過程與特定自然環境結合必然結果。

氣門室頂部出現少量機油乳化現象對曲軸箱內機油的潤滑度不會產生影響,也不會直接影響發動機的工作狀態。並且這種機油乳化現象是可逆的,車輛中高速行駛後發動機充分暖機,隨著發動機機油溫度的上升,混入到發動機機油中的少量水分蒸發後,乳化現象就會消失。

所以,當你的愛車出現機油增多、機油乳化的現象不必驚慌,機油增多和機油加注蓋乳化現象與溫度和駕駛習慣密切相關,而且此次疫情導致的特殊駕駛情況進一步加劇和放大了這個問題。

開車之前要養成熱車的習慣,等待30秒至1分鐘後再移動車輛。經常短途行駛的車輛則需要定期多跑跑「小長途」,促使發動機多在熱機狀態下工作。正確的駕駛習慣在保護愛車同時也能減少不必要的用車麻煩。

此外,提醒出現機油增多或者乳化現象的車主不必驚慌,如存在發動機抖動、加速遲緩、發動機故障燈點亮等異常現象,建議第一時間到官方授權的4S店進行全面檢查,畢竟保障用車出行安全才是第一位。

Tips

發動機機油的正確測量方法

1、在對機油量進行確認時,由於地面平整度,機油溫度(溫度越高,機油膨脹率越大)等因素都會對測量產生影響,因此採用正確的測量方法很關鍵。

2、對機油液面高度測量時,確保車輛停在平穩的路面上,提高油位檢測的準確度。

3、熄滅發動機,等5-10分鐘左右,讓發動機冷卻下來,也讓停留在發動機上部的機油充分流入油底殼。

4、取出機油尺擦淨,再重新插入尺孔中,靜等幾秒取出,觀察機油尺上油痕位。

[責編:胡元媛]

[來源:三湘都市報]

相關焦點

  • 機油增多不用怕,分清狀況好解決
    關於機油的問題有不少,以前熱議的一般都是燒機油、黏稠度低等問題,但是近兩年,多個汽車品牌發動機機油增多事件時有發生,因機油增多問題召回的車輛已佔到近兩年總召回總數量的10%左右,由此也引發了公眾對用車安全的考量。比如:長安品牌旗下車型曾因為曲軸箱通風系統的設計不太合理,導致了竄氣不能夠很好被排出引致機油增多。
  • 機油增多、機油蓋乳化現象,到底如何解決?
    然而要是受寒冷天氣的影響,曲軸箱的汽油就會無法得到揮發,從而與機油混合在一起,因此便產生了豐田車主所說的"機油增多"現象。對此,肯定有很多車主會表示疑問,那難道在北方就不能開車了嗎?其實不然。雖說天氣寒冷會影響汽油的揮發,但只要車輛保持一定的高速行駛,做足"熱機"的工作,機油增多的情況也會得到解決。
  • 機油增多、機油乳化嚴重嗎?怎麼解決?
    因此,近日一些車主在檢查車況時,發現自己的愛車出現了機油增多、並伴有乳化的現象,不由得就慌了神。以前只聽說過"燒機油",這機油怎麼還能越用越多呢?其實"機油增多"不是個新鮮詞兒了,前兩年本田CR-V就曾因"機油增多"導致一批車主維權。最後本田方查明了原因,也給了消費者比較圓滿的解決方式。
  • 聊聊機油的那點事兒
    不明白機油有什麼講究?沒關係,編輯馬上和您好好聊聊,關於機油的那點事兒。一、機油是什麼?沒錯,這是不同的機油類型,目前主要是礦物機油和合成機油兩種。,而那些包裝成「原裝機油」的產品,實際也是由機油生產商代工生產的,甚至就是市售的機油,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只不過是汽車廠商追求利潤的做法罷了。
  • 汽車機油壓力燈報警但機油卻沒少,哪裡出現了問題呢?其實很簡單
    機油壓力燈報警也算是一個較為常見的故障現象,主要發生在漏機油或燒機油的車輛上,因為機油存儲量過少會造成油壓低,機油壓力燈就會報警。發動機內部機油壓力正常,才能保證所有摩擦機件得以充分潤滑,而機油壓力低顯然會造成機件的幹摩擦而出現磨損。
  • 機油增多機油乳化先別慌,形成原因及解決辦法都在這裡!
    其實出現了機油增多和機油乳化現象不一定是質量問題,這種現象在北方地區尤其是東北地區並不少見,很多汽車品牌的車型都發生過類似的現象,主要還是看機油增多到什麼程度、機油乳化到什麼地步才能確定是否是車型質量問題。接下來我們就詳細分析一下常見的機油增多和機油乳化的形成原因及解決辦法。
  • 機油汽油混合會乳化?這個鍋汽油可不背
    由於某車型的原因,機油問題在近段時間成為了熱點,在部分媒體與車黑的渲染下,許多車主對於乳化問題變得莫名恐懼。對此,車業雜談覺得有必要講講關於機油的那些事兒。機油存量變化問題。一般來說,發動機機油會逐漸減少,這是由於活塞環泵油等原因導致機油進入燃燒室燃燒造成的,在活塞往復運動過程中,活塞環與環槽之間會產生相互擠壓,帶動機油在氣缸內攀升,最後進入燃燒室燃燒。所以機油減少是普遍存在的現象,各個車企對此都有明確標定,以福特為例,行駛2000公裡損失0.75L以內的機油都屬於正常現象,而我們常說的燒機油則是機油損失超過標定值的情況。
  • 機油乳化是怎麼造成的?又怎麼能消除機油乳化?
    最近機油乳化(又稱為滷化)的事兒鬧得沸沸揚揚,大旗在家也是比較關注這件事兒,發現眾多網友可能對機油乳化的原因不甚了解。這不,大旗做了個實驗,讓大家清楚明了的明白機油乳化它是怎麼來的!當然,只說了它是怎麼來的,是對大家的不負責任,大旗同時又做了個實驗,讓大家不僅能知道機油乳化它是怎麼來的,還讓大家也知道它是怎麼沒的!哈哈,話不多說,一起來看看吧!
  • 噬菌體:中國的那些事兒
    這兩天微信群、朋友圈被來自「英國那些事兒」公號的一篇文章刷屏了。這文章名字有點長:《丈夫金字塔感染超級細菌,試遍所有抗生素無效。
  • 機油乳化太傷發動機,乳化後發動機還能要嗎?機油乳化該怎麼維修
    最近口碑很好的日系車,多款車型都接二連三地發生了機油乳化增多的現象。其實很早就有車型出現過類似的現象,我好多朋友開修理廠的也時不時會遇到。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會導致機會乳化呢?該如何預防?今天良民說車就來淺談一下,機油乳環這個問題。
  • 發動機機油壓力過低的原因及解決辦法
    發動機機油壓力過低的原因及解決辦法 2018年07月22日 21:
  • 從最近的機油門聊起,機油增多和乳化現象並沒有那麼可怕
    說到機油,真是一個讓人又愛又恨的東西,能潤滑,能密封,能清潔,能防鏽,但是和機油有關係的發動機毛病可以說也是相當的多,從大眾的燒機油,CS35的機油乳化,本田機油的增多,都引起過極大的爭議。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關於機油那些熱門問題,機油增多是什麼?機油乳化又是什麼?它們到底有傳言中那麼可怕嗎?
  • 什麼是判斷機油增多或乳化的合理標準?
    除此之外,號稱已經解決了機油增多問題的本田,也有零星的相關投訴。而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包括奔馳GLC、奔馳C級、大眾途觀L、福特翼虎、福特福克斯、現代途勝、雪鐵龍C4L、標緻408等合資車都存在機油增多的問題;就連長安逸動、領克03、吉利帝豪GL、榮威350等自主品牌也有機油增多的案例。由此可見,機油增多並不是誰的"專利",而是一個很普遍的問題。
  • CS35機油乳化解決方案:召回/優化延保
    CS35機油乳化解決方案:召回/優化延保 長安對該問題的解決方案是提高發動機艙的保溫能力,通過更換保溫能力更好的氣缸蓋罩蓋、發動機裝飾蓋並增加發動機艙蓋前部密封條等一系列措施來提高保溫能力,同時重新設計機油加注口蓋等零部件,來有效防止乳化物的產生。
  • 汽車機油添加劑,會不會改變機油粘度
    比如機油添加劑,個人認為如果不是有特殊需求儘量不要用。因為汽車機油本身就是基礎油兌入各種添加劑後生產出來的,綜合性能已經達到最好了,我們為何要去使用那些不知道具體成分的添加劑呢?如果加了添加劑後使機油粘度改變了肯定對發動機有影響。粘度值低於廠家要求的話在大負荷工況下油膜強度降低很容易造成發動機過度磨損甚至拉缸。粘度大於原廠要求的話又會影響燃油經濟性。而查閱了很多廠家的機油添加劑產品,在宣傳中都提到能改善粘度。我去,這不相當於喧賓奪主麼。
  • 機油增多、機油乳化,到底誰是罪魁禍首?
    機油增多誰的責任?要想知道機油是如何增多的,我們首先需要明白機油是參與發動機的運轉的。原因也簡單,一方面機油的溫度無法得到提高,不能很好的揮發汽油;另一方面長期的低溫短途行駛,導致曲軸箱強制通風裝置沒有足夠的真空度,抽出揮發的廢氣,久而久之就造成了機油增多。所以那些有機油增多問題的車主,如果你是經常在溫度低的工況下行駛的話,建議啟動後等個幾分鐘,讓發動機充分暖機後再開,並且最好多去多去跑跑高速。
  • 機油乳化是什麼,為什麼會出現機油乳化現象?
    在了解機油乳化之前,我們先來學習一下什麼叫做「乳化」,其實這是一個化學專有名詞,兩種不相溶的液體經過劇烈攪拌,將它們強行混合成液體的過程就叫做乳化,通俗一點比喻的話,就像炒雞蛋時將蛋清與蛋黃使勁攪拌,混在一起形成乳狀液體。
  • 機油乳化問題集中爆發 長安解決方案不徹底
    【車訊網 報導】前幾日,不斷有媒體報導長安CS35機油乳化的問題,對於機油乳化現象大家或許比較陌生,由於機油質量優劣和天氣等環境因素,少部分汽車會出現機油乳化現象。權威人士指出,乳化現象跟發動機本身沒有關係。
  • 合成機油就是全合成機油嗎?全合成機油的粘度有什麼特點?
    前幾天有朋友去4s店給愛車做保養,4s店給它使用的是SM 5W40的機油,並告訴他這是「合成機油」,他當時並沒有在意,以為「合成機油」就是「全合成機油」。後來想想不對勁,就問我這款機油是去合成機油嗎。我看了看包裝,告訴他這款機油不是全合成機油,而是半合成機油。
  • 本田「產」機油會乳化?附危害、預防及解決辦法
    好了,言歸正傳,今天我們聊聊機油乳化以及乳化的危害。機油乳化就是機油變成了乳狀液體,呈現乳白色或乳黃色,看起來像是用水攪拌的麵糊,且有泡泡。此時機油已經失效,各項功能均已下降,不能繼續使用。根據前段時間東風本田開展的媒體溝通會上廠家人員的介紹,機油增多的原因是因為由於機油處於低溫下,水箱加熱速度偏慢,未燃盡汽油和空氣混入機油並液化且無法快速揮發而導致。所以機油增多的原因是因為汽油混入機油裡,那么正常來說機油乳化又是怎麼造成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