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創公司《培養肉》即將推出市場 新加坡開綠燈成為全球首例

2021-01-19 熱推短評

請點擊藍色字《熱推短評》關注訂閱

人造肉近年成為全球的潮流,不過素食肉可能很快就會落伍,取而代之的將會是實驗室用細胞培養的肉類。美國加州初創公司皆食得(Eat Just)12月2日公布所生產的培養肉獲新加坡「開綠燈」,是全球首次有國家批出許可。新加坡食品局花兩年時間決定批出許可。當局表示,公司已經向豁下的「新食品」工作小組提交安全評估,檢視過程序、生產控制和安全檢測的相關數據,認為適合人類食用,決定批出許可。食品局指,公司可以用培養肉作為食材,製成雞塊出售。皆食得聯合創辦人兼行政總裁蒂特裡克(Josh Tetrick)形容,這是食品系統的歷史時刻,「我們吃肉吃了數以千年,每次吃肉都要殺死一隻動物——直到現在。」他表示,短期內將於新加坡設立餐廳,出售培養雞塊,並以優質雞肉價格定價。公司曾指,每個雞塊成本是50美元。公司目前已經於美國和中國出售以綠豆製成的植物蛋,並計劃明年初將業務拓展到韓國。蒂特裡克提到,希望新加坡的決定有助加快美國和西歐國家制定監管培養肉的措施。愈來愈多人關注食用傳統肉帶來的健康、動物權益和環境問題,並開始尋找替代品。別樣肉客公司(Beyond Meat)和「不可能食品」公司(Impossible Foods)等生產的素食肉因此變得流行。至於皆食得則是使用能自我複製的動物細胞培養肌肉組織,製成細胞培養肉。由於生產成本高昂,這種培養肉仍然處於發展的初步階段。不過技術已經吸引大型肉類加工企業和投資者投資。皆食得於2011年創辦,得到香港富商李嘉誠和新加坡國家控制的淡馬錫控股有限公司投資。蒂特裡克透露,自成立以來,已經籌集得到逾3億美元的資金,目前估值大約是12億美元,目標是2021年底前達到收支平衡,隨後上市。(文稿部分內容hk01熱推hotpush88編譯)

微信公眾號平臺更改了推送規則,讀完後記得點一下 *在看*  就不會錯過精彩的文章訂閱  *最大的支持是轉發分享*

相關焦點

  • 日本細胞培養初創公司聯手新加坡公司即將推出細胞培養蝦肉產品
    日本細胞培養初創公司聯手新加坡公司即將推出細胞培養蝦肉產品2020-08-05 14:56: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漁業博覽會        瀏覽量: 1799 次 我要評論 7月20日,細胞培養初創公司Integriculture在日本TechCrunch的新聞發布會上宣布,它將與新加坡
  • 世界首例!新加坡批准"實驗室培養雞肉"公開銷售
    新加坡監管機構周三批准了美國初創企業Eat Just的申請,允許其公開銷售實驗室培育的人造雞肉。該公司表示,這是世界上首個監管部門批准出售所謂的「清潔肉類」,即並非來自被屠宰動物的肉。
  • 全球首發!「實驗室雞肉」將在新加坡餐廳出售 細胞肉時代即將開啟
    據報導,美國初創企業Eat Just周三(2日)表示,該公司實驗室培育的人造雞肉已獲準在新加坡公開銷售,成為全球首個獲準上市的培育肉類產品。據新加坡食品局證實,在認定Eat Just實驗室培育的雞肉可以安全食用後,已批准銷售。Eat Just表示,這標誌著「全球食品行業的突破」,因為越來越多地企業試圖尋找對環境危害較小的肉類生產方式。
  • 全球首例「細胞培養肉」批准出售,人造肉離餐桌更近一步
    這是放入生物反應器的細胞生長和增殖生產含有脂肪和肌肉的肉,是世界上首例監管部門對細胞培養肉類的正式批准,不僅為該公司即將在新加坡小規模銷售鋪平道路,也讓人造肉距離全球消費者的餐桌都更進了一步。Eat Just表示,其培育的雞肉符合家禽肉的標準,微生物含量遠低於常規雞肉,而且清潔度更高,生產過程中不使用任何抗生素。
  • 世界首例:新加坡批准實驗室培養雞肉公開銷售
    新加坡監管機構周三批准了美國初創企業 Eat Just 的申請,允許其公開銷售實驗室培育的人造雞肉。該公司表示,這是世界上首個監管部門批准出售所謂的 「清潔肉類」,即並非來自被屠宰動物的肉。由 Beyond Meat、Impact Foods 和 Quorn 等公司研發的植物性肉類替代品,正越來越多地出現在超市貨架和餐廳菜單上。但是,由於生產成本較高,在實驗室利用動物肌肉細胞培養出來的清潔肉類或培養肉,仍然處於萌芽階段。  蒂特裡克表示,Eat Just 也在與美國監管機構進行談判,但新加坡的情況比美國 「好一點兒」。
  • 新加坡率先批准出售實驗室培養肉
    新加坡率先批准出售實驗室培養肉卜曉明新加坡批准美國初創企業Eat Just公司在新加坡出售實驗室培養的雞肉,成為全球第一個批准出售實驗室培養肉的國家。上述雞肉由雞細胞培養而成。Eat Just公司說,根據新加坡食品局的規定,公司的「人造雞肉」產品可用作雞米花原料。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日援引Eat Just執行長喬希·蒂特裡克的話報導,「人造雞肉」將首先登上新加坡一家飯店的餐桌,計劃進入新加坡更多餐飲和零售實體。
  • 實驗室製造乳品蝦肉 初創企業助力新加坡食品自給自足
    新冠疫情加劇新加坡對糧食安全的擔憂。新加坡多家初創企業正利用天然成分和細胞培養技術幫助本國打造食品生產鏈,以推進食品供應「自給自足」。新加坡水上蘋果零售店即將開業。CNBC提供的數據顯示,新加坡90%的食品依賴進口,易受食品短缺和價格波動影響。新冠疫情在新加坡蔓延初期,民眾囤積食品加劇這一情況。疫情幹擾全球農業供應鏈,使新加坡食品供應面臨更大風險。由於防疫措施限制物流速度,蔬菜等易變質食品從農場到超市的送貨時間更長。
  • 全球首國!新加坡批准售賣「實驗室培養肉」
    全球首國!新加坡批准售賣「實驗室培養肉」新創事業Eat Just自實驗室培養出來的雞肉,獲新加坡食品局核准。在新加坡成為全球第一個核准實驗室培養肉的國家後,民眾距離吃肉不必有罪惡感更近了一步。新加坡食品局2日宣布,美國新創事業Eat Just培養出來的雞肉,符合安全標準,可以用來製作雞塊,為商用化鋪平道路。新加坡食品局2日宣布,美國新創事業Eat Just培養出來的雞肉,符合安全標準。與植物性人造肉以豆類等植物源蛋白作原料不同,上述的「試管肉」自動物肌肉細胞培養而成。
  • 首發|細胞培養肉企業CellX獲數百萬元融資 明年將推出產品雛形
    鉛筆道12月21日訊,3D生物列印細胞培養肉初創企業CellX宣布完成來自五家機構的數百萬元種子輪融資,由力矩中國替代蛋白基金領投,英國上市投資機構Agronomics、德國投資機構
  • 看好細胞培養肉,「人造肉」創企「SiCell」要用培育脂肪突圍
    「人造肉」是今年的一大風口。美國「人造肉第一股」 Beyond Meat 上市即暴漲 163%,點燃了市場熱情,國內隨即出現了一批相關產品,初創公司入局、電商平臺力推。今年 11 月 18 日,南京農業大學宣布培育出了國內首例由動物幹細胞擴增培養而成的人造肉。而在國外,「細胞培育肉」技術方向已經有了不少初創企業,例如36氪曾報導過的 Future Meat Technologies,最近完成了 1400 萬美元 A 輪融資;以培育牛肉為主,雞肉、蝦肉等方向上都有相關公司。
  • 「人造雞肉」首次在新加坡獲批
    據新加坡亞洲新聞臺2日報導,總部位於加州的美國食品技術初創公司Eat Just當天宣布,其「人造雞肉」已獲得新加坡政府批准。新加坡食品局當天表示,Eat Just培育的雞肉已符合該局所定的製作雞塊所需的安全標準。這可能是全球範圍內「實驗室培植的人造肉」製品首次實現商業化銷售。
  • 新加坡批准Eat Just開售培養肉炸雞
    在人造肉領域,可以大致分為「植物肉」和「細胞培植肉」兩種分支,與肯德基、漢堡王基本用的是植物肉不同,利用動物細胞再培植的人造肉,擁有真正肉類內含的蛋白質和多種胺基酸。央廣網消息,新加坡於不久前正式準許了美國Eat Just公司在當地售賣其研究的培植肉。該公司還表示目前只在新加坡一家餐廳賣炸雞(培植肉製成),後續還計劃將這些肉運送至超市供消費者購買,並逐步在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個國際市場推出,因為工廠的產能也在增加。
  • 市場要聞|「實驗室養殖雞肉」將在新加坡上市,「細胞肉」的時代要...
    不用屠宰肉雞也能吃上肉了。據路透社消息,新加坡允許美國初創企業 Eat Just出售其實驗室培育出來的雞肉,將以肉塊的形式出售,每塊肉售價50美元(約合人民幣328元)。這是世界上首個獲得監管批准的「細胞肉」。
  • 新加坡人造雞肉50美元一小塊 豬肉它不香嗎?
    全球人口還在繼續增加,人類對蛋白質的需求缺口將越來越大。近些年植物肉興起,在國際間成為逐漸廣泛的飲食方式,而近日除了植物肉外,更出現了人造雞肉!
  • 世界上第一批細胞培養肉產品已售出,還要被做成中國菜
    在獲得新加坡食品局批准的短短幾周後,皆食得宣布,已經成功售出了世界上第一批細胞培養的雞肉。
  • 新加坡10大「不差錢」網際網路創業公司 | 獵雲網
    新加坡能登上第一的寶座自然有它的道理,所以你也不必感到驚訝。說起新加坡的初創企業,我們不得不誇誇人家的政府,新加坡政府可以說是世界上最積極倡導創業的政府,人家給予初創企業的支持也是槓槓的;除此之外,新加坡還有大量的風險投資公司和私人投資者(Facebook的聯合創始人Eduardo Saverin也是其中一員),這些投資者大都把新加坡當做是自己的家鄉。
  • 宜家推出人造肉產品 能否俘獲中國胃?
    從2019年起,人造肉概念就在資本市場及海外零售市場持續火熱,2020年,人造肉全面試水中國市場。不過,對於國內市場來說,人造肉仍是個新概念。  1  人造肉 大勢所趨?  人造肉,對於國內市場來說還是一個新鮮事物。由於產業剛剛興起,我國相關的術語、標準、法規等也仍處於有待制定的階段。
  • 新加坡將是第一個上市的實驗室養殖肉的國家,上市後豬肉還會貴嗎
    多年來,一直有一個競爭激烈的初創企業市場競相將第一種實驗室種植的肉類推向市場– Aleph Farms,JUST和比爾·蓋茨資助的孟菲斯肉類公司。 但是將產品帶到超市貨架上仍然遙不可及。公平地說,它繼續這樣做。但是,根據《洛杉磯時報》的一項新功能,一家名為Shiok Meats的新加坡創業公司可能已準備好成為世界上第一家實際出售實驗室種植肉類的公司。
  • 人造肉風口不減 荷蘭公司Meatable融資1000萬美元
    來源:36氪據外媒報導,荷蘭初創公司『Meatable』近日獲得了 1000 萬美元的融資,其中 700 萬美元來自天使投資人和其他投資者。『Meatable』的天使投資人當中,有『TransferWise』的執行長兼聯合創始人 Taavet Hinrikus,以及紐約風險投資公司『Union Square Ventures』的管理合伙人 Albert Wenger。剩下的300 萬美元則來自歐盟委員會。『Meatable』是荷蘭一家人造肉初創公司,創立目的是節能環保。
  • 新加坡10大「不差錢」網際網路創業公司
    新加坡,亞洲初創企業的首選之地,融資環境的優越,讓企業的發展勁頭十足。鑑於此,在新加坡必定會上演精妙絕倫的融資大戰;那麼究竟哪些企業能夠在這場大戰中一展雄姿呢?就隨獵雲網編輯君一起來看看新加坡十大資金雄厚的公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