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國!新加坡批准售賣「實驗室培養肉」

2020-12-05 萬象資訊

全球首國!新加坡批准售賣「實驗室培養肉」

新創事業Eat Just自實驗室培養出來的雞肉,獲新加坡食品局核准。

在新加坡成為全球第一個核准實驗室培養肉的國家後,民眾距離吃肉不必有罪惡感更近了一步。

新加坡食品局2日宣布,美國新創事業Eat Just培養出來的雞肉,符合安全標準,可以用來製作雞塊,為商用化鋪平道路。

新加坡食品局2日宣布,美國新創事業Eat Just培養出來的雞肉,符合安全標準。

與植物性人造肉以豆類等植物源蛋白作原料不同,上述的「試管肉」自動物肌肉細胞培養而成。吃肉不必屠宰殺生或破壞環境,吸引到初期投資人的支持。

其他國家也有不同的培養肉公司提出核准其產品上市的申請,新加坡點頭首肯有望加速類似案件的審理。星國約90%的食物都靠進口,將農業技術投資視為確保糧食安全的關鍵。

Eat Just說它的雞塊大約是餐廳裡頂級雞肉料理的價格。

對培養肉的投資有助降低其生產成本,這是商業化的最大障礙之一。全球第一塊出自實驗室的漢堡2013年問世時,成本高達數十萬美元,如今價格大幅下滑,Eat Just說它的雞塊大約是餐廳裡頂級雞肉料理的價格。但食品產業高階主管和專家指出,商業化還有其他障礙待克服,包括擴大量產在內。

相關焦點

  • 新加坡率先批准出售實驗室培養肉
    新加坡率先批准出售實驗室培養肉卜曉明新加坡批准美國初創企業Eat Just公司在新加坡出售實驗室培養的雞肉,成為全球第一個批准出售實驗室培養肉的國家。蒂特裡克說,Eat Just公司在新加坡和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都有製造中心,但僅在新加坡獲準銷售。他希望能把「人造肉」銷售至美國和西歐,包括「人造牛肉」。業內人士說,新加坡政府大力支持這一行業。新加坡政府將劃撥超過1億美元用於支持食品研究項目,涉及都市農業、「人造肉」和微生物蛋白質等。
  • 初創公司《培養肉》即將推出市場 新加坡開綠燈成為全球首例
    人造肉近年成為全球的潮流,不過素食肉可能很快就會落伍,取而代之的將會是實驗室用細胞培養的肉類。美國加州初創公司皆食得(Eat Just)12月2日公布所生產的培養肉獲新加坡「開綠燈」,是全球首次有國家批出許可。
  • 新加坡批准"實驗室培養雞肉"公開銷售
    新加坡監管機構周三批准了美國初創企業Eat Just的申請,允許其公開銷售實驗室培育的人造雞肉。該公司表示,這是世界上首個監管部門批准出售所謂的「清潔肉類」,即並非來自被屠宰動物的肉。
  • 世界首例:新加坡批准實驗室培養雞肉公開銷售
    新加坡監管機構周三批准了美國初創企業 Eat Just 的申請,允許其公開銷售實驗室培育的人造雞肉。該公司表示,這是世界上首個監管部門批准出售所謂的 「清潔肉類」,即並非來自被屠宰動物的肉。  新加坡食品管理局 (SFA)表示,在批准之前,該機構已經審查了與 Eat Just 工藝、製造控制和安全測試相關的數據。
  • 全球首發!「實驗室雞肉」將在新加坡餐廳出售 細胞肉時代即將開啟
    據報導,美國初創企業Eat Just周三(2日)表示,該公司實驗室培育的人造雞肉已獲準在新加坡公開銷售,成為全球首個獲準上市的培育肉類產品。據新加坡食品局證實,在認定Eat Just實驗室培育的雞肉可以安全食用後,已批准銷售。Eat Just表示,這標誌著「全球食品行業的突破」,因為越來越多地企業試圖尋找對環境危害較小的肉類生產方式。
  • 新加坡成為首個批准「實驗室培育肉」銷售的國家
    DoNews 12月3日消息(記者 劉文軒)Beyond Meat 推出的植物肉已經應用到一些餐飲行業,有的地方已經開始作為食材販售。除了植物肉,實驗室培育肉是人造肉的另一門派。來自美國的 Eat Just 剛剛獲得新加坡政府批准,在當地銷售他們研發的實驗室培育肉炸雞塊。
  • 全球首例「細胞培養肉」批准出售,人造肉離餐桌更近一步
    12月2日,美國替代蛋白公司Eat Just表示,新加坡食品局( SFA)在經過「嚴格的諮詢和審查過程」後,批准了該公司的細胞培養雞肉在新加坡銷售。
  • 新加坡批准Eat Just開售培養肉炸雞
    在人造肉領域,可以大致分為「植物肉」和「細胞培植肉」兩種分支,與肯德基、漢堡王基本用的是植物肉不同,利用動物細胞再培植的人造肉,擁有真正肉類內含的蛋白質和多種胺基酸。央廣網消息,新加坡於不久前正式準許了美國Eat Just公司在當地售賣其研究的培植肉。該公司還表示目前只在新加坡一家餐廳賣炸雞(培植肉製成),後續還計劃將這些肉運送至超市供消費者購買,並逐步在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個國際市場推出,因為工廠的產能也在增加。
  • 實驗室製造乳品蝦肉 初創企業助力新加坡食品自給自足
    新冠疫情加劇新加坡對糧食安全的擔憂。新加坡多家初創企業正利用天然成分和細胞培養技術幫助本國打造食品生產鏈,以推進食品供應「自給自足」。新加坡水上蘋果零售店即將開業。新冠疫情在新加坡蔓延初期,民眾囤積食品加劇這一情況。疫情幹擾全球農業供應鏈,使新加坡食品供應面臨更大風險。由於防疫措施限制物流速度,蔬菜等易變質食品從農場到超市的送貨時間更長。即便在新冠疫情暴發前,新加坡和周圍鄰國的食品供應就易受極端天氣影響。
  • 「實驗室養殖雞肉」將在新加坡上市,「細胞肉」的時代要來了?
    來源:36氪作者:任雪芸不用屠宰肉雞也能吃上肉了。據路透社消息,新加坡允許美國初創企業 Eat Just出售其實驗室培育出來的雞肉,將以肉塊的形式出售,每塊肉售價50美元(約合人民幣328元)。這是世界上首個獲得監管批准的「細胞肉」。「細胞肉」指的是在實驗室用畜禽的細胞培育的產品,用於啟動培育過程的細胞來自細胞庫,不需要宰殺任何牲畜。與植物肉相比,兩者均是是一種人造肉,但是「細胞肉」本質上是肉而非植物。
  • 市場要聞|「實驗室養殖雞肉」將在新加坡上市,「細胞肉」的時代要...
    不用屠宰肉雞也能吃上肉了。據路透社消息,新加坡允許美國初創企業 Eat Just出售其實驗室培育出來的雞肉,將以肉塊的形式出售,每塊肉售價50美元(約合人民幣328元)。這是世界上首個獲得監管批准的「細胞肉」。
  • 看好細胞培養肉,「人造肉」創企「SiCell」要用培育脂肪突圍
    植物肉,通過植物性蛋白與植物元素來複製真肉口感色澤,代表公司如今年上市即大漲的 Beyond Meat,及其主要競對——以大豆根瘤球菌蛋白技術為特色的 Impossible Foods,這也是目前國內公司主要嘗試的方向。2. 細胞培育肉,通過生物科技在實驗室裡培育動物細胞和組織,生產出的細胞培育肉,營養、口感、風味都能夠與真肉一致。
  • 世界上第一批細胞培養肉產品已售出,還要被做成中國菜
    在獲得新加坡食品局批准的短短幾周後,皆食得宣布,已經成功售出了世界上第一批細胞培養的雞肉。
  • 日本細胞培養初創公司聯手新加坡公司即將推出細胞培養蝦肉產品
    日本細胞培養初創公司聯手新加坡公司即將推出細胞培養蝦肉產品2020-08-05 14:56:00  水產養殖網培養液是細胞培養肉的原料,由蛋白質、糖、脂肪、維生素、礦物質和血清成分組成。據稱,降低血清成分的成本是培養肉品實際應用的關鍵。本研究基於CulNet系統技術,開發了一種不添加血清成分的大規模培養蝦細胞的技術。Shiok&nbspmeat計劃在2022年左右將這種養殖技術生產的養殖蝦肉商業化。
  • 新加坡人造雞肉50美元一小塊 豬肉它不香嗎?
    全球人口還在繼續增加,人類對蛋白質的需求缺口將越來越大。近些年植物肉興起,在國際間成為逐漸廣泛的飲食方式,而近日除了植物肉外,更出現了人造雞肉!
  • ...感染源,「路勝生物」發布全球首個新冠病毒亞基因組RNA檢測試劑盒
    36氪獲悉,基因組醫學公司「路勝生物」(Lucence)今日宣布發售全球首個用於直接檢測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亞基因組RNA(sgRNA)試劑盒DeepMARK™。DeepMARK™二代測序試劑盒利用基於擴增子的新一代測序(NGS)技術,可在一次測序中同時解析新型冠狀病毒基因組和亞基因組RNA,幫助科學家們快速追蹤感染溯源,確定病毒傳染性,及指導疫苗研發。
  • 新加坡將是第一個上市的實驗室養殖肉的國家,上市後豬肉還會貴嗎
    多年來,一直有一個競爭激烈的初創企業市場競相將第一種實驗室種植的肉類推向市場– Aleph Farms,JUST和比爾·蓋茨資助的孟菲斯肉類公司。 但是將產品帶到超市貨架上仍然遙不可及。公平地說,它繼續這樣做。但是,根據《洛杉磯時報》的一項新功能,一家名為Shiok Meats的新加坡創業公司可能已準備好成為世界上第一家實際出售實驗室種植肉類的公司。
  • 「人造雞肉」首次在新加坡獲批
    據新加坡亞洲新聞臺2日報導,總部位於加州的美國食品技術初創公司Eat Just當天宣布,其「人造雞肉」已獲得新加坡政府批准。新加坡食品局當天表示,Eat Just培育的雞肉已符合該局所定的製作雞塊所需的安全標準。這可能是全球範圍內「實驗室培植的人造肉」製品首次實現商業化銷售。
  • 實驗室裡「養大」的肉,吃起來有危險嗎?
    據亞洲新聞臺12月2日報導,美國食品技術初創公司Eat Just周三宣布,其「人造雞肉」已獲得新加坡當局「全球首個監管批准」。它將被用作「雞塊」的原料,該公司計劃在晚些時候推出這款產品。至於吃貨們最關心的價格問題,植物人造肉的價格比較親民,但細胞基人造肉則要昂貴許多。世界上的第一塊「培養肉」誕生於2013年,當時荷蘭馬斯垂克大學的生理學家波斯特博士耗時兩年,花費了30多萬美元,才培養出一塊牛肉餅。
  • 阿里量子實驗室最新成果:全球最強量子電路模擬器「太章」誕生
    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消息,5 月 8 日,阿里巴巴量子實驗室施堯耘團隊宣布於近日成功研製當前世界最強的量子電路模擬器,名為「太章」。基於阿里巴巴集團計算平臺在線集群的超強算力,「太章」在世界上率先成功模擬了 81(9x9)比特 40 層的作為基準的谷歌隨機量子電路,之前達到這個層數的模擬器只能處理 49 比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