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ASH | 免疫化療序貫聯合來那度胺一線治療套細胞淋巴瘤研究...

2020-12-05 醫脈通

2020 ASH | 免疫化療序貫聯合來那度胺一線治療套細胞淋巴瘤研究結果公布

2020-12-02 來源:醫脈通

醫脈通編譯整理,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2020年12月5日-8日,美國血液學領域規模最大的國際會議——ASH年會將以線上虛擬會議的形式舉行。本次ASH年會上,免疫化療序貫聯合來那度胺一線治療套細胞淋巴瘤(MCL)的研究結果公布。醫脈通將其主要內容整理如下,供廣大讀者參考。


研究背景


適合強化療的MCL患者通常採用免疫化療以及高劑量化療+幹細胞挽救鞏固治療(cHDT/SCR),但該方法尚未在隨機試驗中證明總體生存期(OS)獲益。高危MCL患者(TP53異常、高增殖指數,組織學呈原始狀態)經cHDT/SCR治療的預後較差,且並非所有MCL患者都適合這種治療方法。


研究方法


研究者開展了一項免疫化療序貫聯合來那度胺治療高危(定義為胚樣/多形組織學和/或Ki67≥30%)患者的II期研究,該療法分為三個階段:①來那度胺(每天15mg,第1-14天)+R-CHOP,21天為一周期,共4個周期;②R-HiDAC 共2個周期(基於年齡阿糖胞苷起始量為1-3g/m2;16例患者發生血液學毒性後取消3g/m2的劑量);③每月使用1次利妥昔單抗+來那度胺(每天15mg),共治療6個月。


納入標準:未經治療的II-IV期MCL,KPS≥70%、各器官功能良好。≥2/3的患者為高危MCL。使用clonoSEQ分析法對外周血(細胞DNA)進行微小殘留病(MRD)評估。每個治療階段完成後均進行PET/CT和MRD評估,並在利妥昔單抗+來那度胺維持治療6個月後進行MRD評估。


主要研究終點是3年無進展生存(PFS)率(根據高危患者的預期比例,PFS≥75%可接受,PFS≤60%不可接受)。


研究結果


在納入研究的49例患者中,有47例可評估PFS(來那度胺-R-CHOP治療期間1例患者疾病進展[PD],1例患者出現治療毒性)。表1列舉了47例可評估患者的特徵:64%的患者為高危MCL,18%的患者有TP53突變。45例患者完成了維持治療(1例在R-HiDAC期間PD,1例退出研究進行了cHDT/SCR治療),43例患者達到完全緩解(CR),1例患者疾病穩定(SD),1例在治療結束時PD。總緩解率(ORR)為91%,全部為CR(圖1)。生存患者的中位隨訪時間為2.8年,3年PFS率為64%(95%CI:50-82),OS率為85%(95%CI:74-99)。不同TP53狀態的3年PFS率不同(突變型14% vs 野生型85%,P<0.0001,表2)。在4例PD患者中,3例伴有TP53突變,1例突變類型未知。在野生型TP53患者中,按風險分層的預後無顯著差異(表2)。


45例患者獲得了MRD結果,其中87%(39/45)的患者成功完成了用於MRD評估的腫瘤克隆鑑定。MRD結果如圖2所示。


在來那度胺-R-CHOP治療後的37例患者中,以1x10-5(1E5)的靈敏度檢測初始治療(來那度胺-R-CHOP和R-HiDAC)的MRD結果,仍有相當比例(32%,12/37)的患者為MRD+,其中11例來那度胺-R-CHOP治療後MRD+的患者經R-HiDAC治療後轉為MRD-。以1x10-6靈敏度(1E6)檢測經R-HiDAC治療的患者,其中5/20例患者為MRD+。在有緩解的患者中,MRD+相對於MRD-患者中位PFS較短(23.1個月 vs NR,P=0.03)。


治療的最後階段(利妥昔單抗+來那度胺維持)和觀察期,治療結束時37例患者有1E5 MRD結果,4例為MRD+,其中2例(在評估2周內)復發,其餘2例MRD+患者的中位PFS為4.9個月,而32例無復發MRD-患者的中位PFS為37.4個月(P<0.001)。


經過6個月的觀察,治療結束時處於MRD-的6例患者轉為MRD+(1E6)。治療結束後6個月1E6 MRD狀態與PFS相關:在20例無復發患者中(6例MRD+,14例MRD-),MRD-患者的中位PFS為30.8個月,而MRD+患者的中位PFS為13.2個月(P=0.02)。



研究結論


在序貫免疫化療聯合來那度胺治療高危MCL患者的新療法中,TP53突變患者的預後較差,並且未達到3年PFS率≥75%的主要研究終點。在野生型TP53患者中,即使對於Ki-67升高(≥30%)的患者,該治療方案也非常有效,緩解率較高,3年PFS率可達85%,治療結束時MRD-比例較高。


很多患者在R-HiDAC治療後轉為MRD-,這突出了阿糖胞苷在MCL中的療效。誘導化學免疫治療(來那度胺-R-CHOP+R-HiDAC)後,1E5(97%)和1E6(80%)MRD-率較高,且後者可預測緩解持續時間。在治療結束6個月後,數例患者從MRD-轉為MRD+並最終復發,這表明更長時間的維持治療可能是有益的。治療結束後6個月1E6 MRD可預測緩解持續時間。


參考來源:

Zachary D. Epstein-Peterson, Connie Lee Batlevi, Philip Caron, et al. Frontline Sequential Immunochemotherapy Plus Lenalidomide for Mantle Cell Lymphoma Incorporating MRD Evaluation: Phase II, Investigator-Initiated, Single-Center Study. 2020 ASH Annual Meeting, Abstract #119.


(本網站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為「醫脈通」,版權均歸醫脈通所有,未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醫脈通」。本網註明來源為其他媒體的內容為轉載,轉載僅作觀點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全國白血病·淋巴瘤會議│白鷗教授:套細胞淋巴瘤新靶向藥物進展
    隨著對NF-KB、BTK、PI3K/AKT/mTOR等信息傳導通路的深入理解,多種靶向新藥研發用於B細胞腫瘤的治療,如硼替佐米、來那度胺、Ibrutinib、Idelalisib和替西羅莫司等。30例入組患者(中位年齡61歲)接受了VcR-CVAD方案(利妥昔單抗、硼替佐米、環磷醯胺、多柔比星、長春新鹼、地塞米松),隨後接受利妥昔單抗鞏固治療和維持治療。結果顯示,6年PFS和OS的分別為53.1%和69.8%,<60歲 vs ≥60歲患者的PFS和OS無顯著差異,5年後未觀察到MCL復發,且未增加遠期毒性。因此,VcR-CVAD方案可作為初治MCL的有效選擇之一。
  • CD30陽性B細胞淋巴瘤的治療現狀
    研究顯示靶向CD30的抗體偶聯藥物維布妥昔單抗(Bentuximab Vedotin,BV)聯合AVD一線治療晚期HL療效優於ABVD,同時能夠降低肺毒性風險。也已有研究進一步探索含BV方案(BrECADD方案、聯合免疫治療)在cHL一線治療中的作用,對於ASCT後高風險復發患者,BV可顯著延長PFS。多項研究表明,BV單藥或聯合免疫治療在HL患者中顯示出高緩解率,及去化療的優勢。那麼CD30陽性的B細胞淋巴瘤治療現狀如何?
  • 雲端相聚 共話學術│2020中國血液創新論壇-「侵襲性淋巴瘤專場...
    鄒教授分別從套細胞淋巴瘤(MCL)、外周T細胞淋巴瘤(PTCL)、瀰漫大B細胞淋巴瘤(DLBCL)、高級別B細胞淋巴瘤(HGBL)、原發中樞神經系統淋巴瘤(PCNSL)及淋巴母細胞淋巴瘤(LBL)等疾病角度詳細分析了ASCT一線鞏固治療的價值,很多國內外指南中也推薦ASCT一線鞏固治療。總體而言,靶向治療時代,仍然有人群能夠從ASCT中獲益。
  • 度伐利尤單抗獲批一線,引領小細胞肺癌免疫治療未來之路
    30多年來,依託泊苷聯合順鉑或卡鉑是廣泛期小細胞肺癌(ES-SCLC)的一線標準治療方案,隨著免疫時代的推進,免疫治療為小細胞肺癌(SCLC)治療帶來了重大突破。昨日,繼阿替利珠單抗獲批小細胞肺癌一線治療之後,第二款免疫治療藥物度伐利尤單抗再度獲批SCLC一線治療。
  • CAR-T細胞治療惡性淋巴瘤/骨髓瘤,你了解多少?
    瀰漫大B細胞淋巴瘤(DLBCL)是成人非霍奇金淋巴瘤最常見的類型。在免疫化療時代,仍有超過30%的患者無論通過二線拯救性強化療方案,還是通過造血幹細胞移植,依然沒辦法解決其長期生存的問題。
  • 瀰漫大B細胞淋巴瘤治療進展(上)
    5.RBL(RTX、苯達莫司汀、來那度胺)方案聯合治療R/R-DLBCL患者中有一部分不適合行二線挽救治療或無法耐受含蒽環類的一線治療,目前無標準治療方案。一項前瞻性多中心Ⅱ期臨床研究(SAKK 38/08)共納入41例患者,中位年齡75歲。具體治療方案為:RTX 375 mg/m2,第1天;苯達莫司汀70 mg/m2,第1~2天;來那度胺10 mg第1~21天,每4周為1個療程,共6個療程。37例患者可評估療效,ORR為61%。
  • 瀰漫大B細胞淋巴瘤靶向藥物治療進展_瀰漫大B細胞淋巴瘤_非霍奇金...
    來自美國MDAnderson癌症中心的Fowler博士在年會上報告了I期臨床研究數據,結果顯示該藥在B-NHL中總體有效率達52%。有兩種mTOR抑制劑在臨床上也顯示了較好療效,Temsirolimus治療套細胞淋巴瘤有效率為40%,中位緩解時間6個月;Everolimus治療B細胞淋巴瘤有效率為32%,中位緩解時間5.5個月。
  • 肺癌一線免疫治療!小野製藥提交Opdivo+Yervoy+化療組合一線治療...
    ,易普利姆瑪)和有限療程的含鉑雙藥化療(platinum-doublet chemotherapy),一線治療不可手術切除的、晚期或復發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此次申請,基於關鍵性III期CheckMate-9LA研究的結果。這是一項全球多中心、隨機、開放標籤研究,有小野製藥與百時美施貴寶合作開展,評估了Opdivo+Yervoy+含鉑雙藥化療(2個周期)聯合治療方案、含鉑雙藥化療方案一線治療不可手術切除的、晚期或復發性NSCLC患者,而不考慮PD-L1表達和組織學。
  • 替雷利珠單抗注射液聯合化療治療一線晚期鱗狀非小細胞肺癌患者3期...
    2020年5月14日,第56屆美國臨床腫瘤學會年會(ASCO)官網公布了今年大會入選的摘要內容,其中百濟神州自主研發的抗PD-1抗體藥物替雷利珠單抗注射液聯合化療用於治療一線晚期鱗狀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的3期臨床試驗(BGB-A317-307研究)數據首次對外披露。
  • 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靶向治療進展_瀰漫大B細胞淋巴瘤_基因表達...
    儘管近年來CD20單抗(美羅華)聯合傳統化療方案(R-CH0P)顯著提高了療效,但對於高危DLBCL病例,3年生存率仍低於60%,有待進一步提高。本文總結近年來DLBCL的主要生物學研究進展及2015年靶向治療方面的重要臨床研究結果,探討DLBCL未來的治療方向。
  • 對話楊拴盈教授,聊聊肺癌免疫治療、免疫聯合化療與四藥聯合
    再如非鱗非小細胞肺癌,尤其腺癌,可以選擇抗血管生成藥貝伐珠單抗,而鱗癌患者接受貝伐珠單治療後更易發生大咯血。又如二代鉑類藥物奈達鉑,JUST研究證明奈達鉑聯合多西他賽可能是鱗癌一線治療的優選方案。很多研究都顯示,組織學類型不同,治療方案的選擇有一定傾向性,從化療到靶向、再到免疫,它都具有影響。
  • 乳腺癌免疫治療及免疫生物標誌物研究進展
    基於此項研究結果,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批准了阿特珠單抗聯合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用於PD-L1+晚期TNBC患者的一線治療。 PD-1/PD-L1抗體與化療藥物不僅可同時應用,也可序貫應用以提高免疫治療的療效。
  • CAR-T細胞療法殺手!CD19靶向新型Fc優化免疫增強單抗tafasitamab...
    近日,MorphoSy公司宣布,評估tafasitamab(MOR208)一線治療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DLBCL)的Ib期研究已完成首例患者給藥。tafasitamab是一種靶向CD19的新型人源化Fc結構域優化免疫增強單克隆抗體,CD19是多種B細胞惡性腫瘤的一個明確生物標誌物。
  • 強強聯手,O藥+Y藥聯合化療有望躋身非小細胞肺癌一線治療
    其中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約佔85%,晚期患者過往5年生存率約為5%。目前,用於晚期NSCLC患者的治療方法主要為手術、化療和放療等傳統的腫瘤治療手段,但治療效果欠佳。免疫治療是近年來腫瘤治療領域的熱點,在非小細胞肺癌治療領域已被納入一線治療,且成績斐然。
  • 【CSCO】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治療進展
    對具有典型形態學、免疫表型特徵的患者診斷不存在問題,但少數形態學,特別是免疫表型不典型的患者,必須與套細胞淋巴瘤(mantlecell lymphoma,MCL)、脾邊緣區淋巴瘤(spleen marginal zone lymphoma, MZL)等 B-CLPD 的鑑別。
  • 中國肺癌免疫治療!默沙東Keytruda(可瑞達)獲批,聯合化療一線治療...
    2019年11月27日訊 /生物谷BIOON/ --腫瘤免疫治療巨頭默沙東(Merck & Co)近日宣布抗PD-1療法Keytruda(中文商品名:可瑞達,通用名:pembrolizumab,帕博利珠單抗)已獲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批准,聯合卡鉑和紫杉醇一線治療轉移性鱗狀細胞非小細胞肺癌(NSCLC)。
  • ...新型Fc優化免疫增強單抗tafasitamab歐盟進入審查,治療B細胞...
    2020年05月25日訊 /生物谷BIOON/ --MorphoSys和Incyte近日聯合宣布,歐洲藥品管理局(EMA)已受理tafasitamab(MOR208)的營銷授權申請(MAA),該MAA尋求批准tafasitamab聯合來那度胺,用於治療不適合自體幹細胞移植(ASCT)的復發或難治性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r/r
  • 首個針對中國人群的非小細胞肺癌一線免疫聯合化療的III期研究
    研究結果顯示,卡瑞利珠單抗組中位OS達27.9個月。這是全球首個針對中國人群的非小細胞肺癌一線免疫聯合化療的III期研究,也是第一個公布OS結果的中國自主研發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一線治療晚期NSCLC的研究。我們邀請作者團隊對文章進行解讀。
  • ...舒格利單抗研究數據再傳利好,有望改寫國內肺癌一線免疫治療...
    11月21日,基石藥業在2020年歐州腫瘤內科學會亞洲年會(ESMO ASIA 2020)上公布舒格利單抗聯合化療一線治療非小細胞肺癌臨床研究數據,結果顯示舒格利單抗聯合化療較安慰劑聯合化療,作為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一線治療,顯著延長了研究者評估的無進展生存期(PFS),有望改寫國內肺癌一線免疫治療格局為患者帶來新希望結果達到統計學顯著性,且有臨床意義。
  • 2019 ASH 速遞 | 伊布替尼聯合Venetoclax一線治療CLL/SLL,MRD陰性...
    第61屆美國血液學會(ASH)年會於2019年12月7日至10日在美國奧蘭多舉行。會上公布了CAPTIVATE(PCYC-1142)研究中接受12個周期伊布替尼聯合Venetoclax治療的MRD隊列的結果,報告內容整理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