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乘客遭拒」暴露航司醫學判斷短板

2020-10-16 北青網

時本

近日,「大學生因抑鬱症被拒絕登機」的消息引發熱議。網友於海(化名)微博發文稱,10月13日,他與女友畢敏(化名)在山東威海準備乘坐春秋航空9C8743航班前往南京就醫,畢敏患有抑鬱症,因服用藥物副作用導致手抖,雖然提供了相關藥單、疾病證明以及近期乘坐航班的記錄,仍被拒絕登機。15日,春秋航空方面回應稱,事件是因當事人情緒激動被旅客投訴,並非是因抑鬱症拒絕登機。

同一事實,各自表述——乘客一方言之鑿鑿,稱是因為患抑鬱症被拒絕登機,航司則另有說法,稱由於當事人「情緒激動」才將之勸退。即便對此事件的直接誘因還存有爭議,但不可否認,「抑鬱症」的確是雙方爭執的焦點之一。

抑鬱症患者若在飛機飛行過程中突然發病,既會影響到其他乘客,又可能導致其病情惡化甚至自傷。近年來,確實發生過一些因乘客在航班上突發疾病,導致飛機返航或迫降的事例。因此,從維護安全的角度來看,該抑鬱症乘客登機被拒有其合理性。

假如僅從管理的角度來看,這樣處理無可厚非。有航空法專家表示,目前並沒有明確的細則規定抑鬱症患者是否可以乘機,這個權力交由航班機長來綜合各種因素進行判斷。機長通常會嚴格地將對安全造成威脅的因素排除在乘機範圍外,「如果乘客在現場情緒波動較大,機長有權做出拒絕乘客登機的決定」。

這就意味著,拒絕該乘客登機,沒有超出機長的管理權限。然而,這裡隱含著兩個容易搞混的概念,即管理權限與專業權限。具體而言,航班機長有拒絕特定患者登機的權限,但這個權限的行使,須以準確的病情判斷為基礎。假如病情專業判斷出現錯誤,那麼管理權限的行使就建立在錯誤的基礎之上,也就失去了其合理性。

從醫學專業的角度來看,機組人員得出「乘客有精神類疾病情緒激動」的結論是否恰當和正確,值得商榷。乘客雙手顫抖,既可能是症狀,又可能是不礙的藥物反應。乘客「急躁並哭泣」,既可能是抑鬱症發作的表現,也可能是情急之下的正常反應。因為即使是一位精神健康的年輕女性,碰到登機被拒的事,也有可能「急躁並哭泣」。先有正確的醫學專業判斷,再進行管理層面的判斷,才符合情理,也才能避免因錯誤判斷而誤傷無辜。

航空領域在判斷乘客身體狀況和急救方面還存在一些短板,這與越來越講究便捷和效率的社會趨勢不符。比如,患病乘客是否適合搭乘飛機,仍然沿用過去一貫醫院開證明等做法,乘客多跑腿不說,還與疾病的規律不符。有些疾病變化很快,證明或病歷反映的是過去的病情,當前的情況和飛行過程中的病情預判,需要進行現場專業判斷。

機場可配備專門負責處理的醫學技術人員,或者藉助網際網路平臺開展遠程會診,應對患者病情變化才會更及時、更精準。若建立了類似這樣的體系,像畢敏這樣的乘客是否適合登機,評估就會更專業,處置也會更合理有效。

相關焦點

  • 大學生因患抑鬱症遭航空公司 精神類疾病患者乘機為何處置難?專家這樣說……
    網友在微博報料「女朋友因抑鬱症被航司拒載」 微博截圖 事件抑鬱症患者登機遭拒 航司回應:「基於安全因素 」部分網友表示抑鬱症患者發病有很多不確定因素,基於安全考慮,航司沒有問題。也有網友認為,春秋航空在人多的場所現場問詢病由,忽視患者隱私保護,還可能誘發精神類疾病患者的不適。
  • 女大學生因抑鬱症被拒登機!患有哪些疾病不能乘坐飛機
    近日,春秋航空拒載抑鬱症患者在網絡上引發熱議。航空公司對此回應稱「基於安全因素勸退旅客」,但當事人卻認為航空公司的操作沒有做到規範化與人性化。那麼,精神類疾病患者能否上飛機?對於具有隱形病症的精神類疾病旅客,航空公司又該如何判斷和應對?患有哪些疾病不能上飛機?
  • 乘客因抑鬱症被拒登機?抑鬱症成網紅病了,一出事就被拿出來擋槍
    而根據法律規定,當旅客身體出現異常情況,並有可能影響自身安全的時候,航空公司的確有權利拒絕乘客登機。雖然聽上去不近人情,但拒絕一個身體狀況不穩定的乘客登機,更多是出於安全考慮,航空公司的做法我們可以理解,反而是當事人的避重就輕,將公事公辦說成故意刁難,更容易引起人們的不滿。
  • 抑鬱症不能上飛機,這是什麼道理
    目前在情緒激動的認定爭議以及是否工作人員不當詢問引發乘客情緒激動等細節上,乘客、航司雙方說法仍存在著一定出入。誰來判斷?事件中該乘客身體狀況是否適合乘機,應根據其當時的健康情況是否可危及自身或影響其他旅客安全作出合理判斷。所以說,機長有拒載的權力。現在看來,航空公司給出的拒載原因也並非抑鬱症。「實際規章上沒有明確抑鬱症不能登機,航空公司也不會僅僅因為抑鬱症拒絕載運旅客。」
  • 航空公司拒載抑鬱症旅客:處理可以更人性化
    據新京報報導,10月14日凌晨,有網友發微博稱,10月13日其帶患抑鬱症的女友乘坐某航空公司的飛機複診遭拒。該網友稱,因在過安檢後,其女友出現持續雙手顫抖的症狀,工作人員對其進行詢問,在詢問過程中,多次對其女友使用「怎麼證明自己抑鬱」「為什麼會抑鬱等話語」,因迫近登機時間,其女友說話開始急躁並哭泣。
  • 女大學生因患抑鬱症登機遭拒,其原因是什麼?這種做法是否合理?
    這對於患有抑鬱症、且本身內心敏感的畢某來說是非常不友好的,沒有人希望自己的精神疾病情況被肆意暴露在公共環境中。工作人員要求其女友畢某拿出相關的抑鬱症證明和最近的乘機信息,並且在畢某展示了證據後直接以「看不懂」為理由否認了畢某的證據,向機長匯報表示畢某有精神類疾病、情緒十分激動,最終導致畢某無法乘機。
  • 春秋航空拒載抑鬱症患者持續發酵 如何平衡航空安全與病患乘客權益?
    在接受中國之聲《新聞有觀點》採訪時,張起淮表示,於先生與其女友的遭遇並非是中國民航中發生的個案,事件暴露了領域中存在的問題,「該不該拒載?拒載的依據是什麼?應該有執行的依據。」中國要想從民航大國變為民航強國,旅客面臨的問題必須得到解決。
  • 航班乘客自殺背後,疑似重性抑鬱症在作祟
    具有嚴重自殺傾向的重度抑鬱症患者可能會為自己的自殺進行認真的準備,包括安排葬禮,準備自殺工具以及選擇自殺的時間和地點。至於他們為什麼選擇乘飛機飛行,可能與自殺乘客的個人歷史有關。例如,這次飛行對他而言具有重要的紀念意義或特定的記憶價值。換句話說,自殺乘客可以將CA4230航班視為自殺。儀式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 拒絕抑鬱症女大學生登機錯了?這回多數人都支持航空公司
    日前,因服用抑鬱症藥物後產生的副作用手抖,女大學生被春秋航空公司的航班拒絕登機一事鬧得沸沸揚揚。不少網友稱,這明顯是航空公司歧視抑鬱症患者,而有的網友則認為為機上所有乘客的安全著想,這回堅決支持航空公司。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心理學家:看這7個指標,就能判斷一個人是否得了抑鬱症
    首卷語心理學大師弗洛伊德曾指出悲傷和抑鬱症的區別,他說「當一個人沉溺於悲傷時,會覺得這個世界是空虛的;而當一個人抑鬱的時候,他會感覺到自己是空虛的。」很多人以為抑鬱症發病率極低,自己身邊一定沒有得病的人,其實抑鬱症在世界重大疾病中,已經由第四位躍居成第二位。
  • 競爭激烈,國航在內的多家航司開始為商務艙乘客提供免費接送服務
    作為航空旅行中VIP才能享受到的服務,商務艙以上的乘客經常可以享受到從出行到登機、在到行李提取的全方位旅遊升級。對於某些航空公司的服務而言,從住宿到機場的路上,乘客就可以通過免費接送服務提前體會到高級艙位的服務。隨著近年來航空公司在投入上的減少, 這種接送服務已經逐漸淡出了航空乘客的視線。
  • 「抑鬱自救指南」,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抑鬱?抑鬱症是怎樣產生的?
    如果你至少有其中四個以上症狀的話,就可以判斷出自己是否有抑鬱症。無論何時幾乎都有佔總人口近百分之十的人受到抑鬱的困擾,而且有超過百分之十的人患有一種以上的焦慮障礙,另外還有許多人患有某些心理障礙或存在個人困擾。許多人一直默默不願意公開並獨自承受著多種心理困擾,雖然他們試圖尋找合適的幫助,但這種幫助很難及時出現,有時他們對把自己的問題公開暴露給他人感到難堪或內疚。
  • 「綠箭」號ARJ21來了;「雙十一」11家航司推隨心飛;日本新成立航司首航僅2名乘客
    11家航司扎堆推「隨心飛」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國內航司也加入了「雙11」的陣營中。據飛豬方面表示,10月21日天貓雙11預售的第一天,國內11家航空公司覆蓋超1000條航線的升級版「隨心飛」將集中通過飛豬獨家首發。
  • 抑鬱症患者能否坐飛機,需要怎樣的答案
    摘要中青評論不要對抑鬱症有太敏感的「應激反應」。日前,「女大學生因抑鬱症被拒絕乘坐飛機」的話題在網上引爆了輿論。抑鬱症患者到底能不能登機?航空公司是否可以拒絕抑鬱症患者登機?相關話題激起大量網友的關注和爭議。
  • 抑鬱症治療現「神助攻」 精準醫療領軍者康黎醫學登場
    隨著2020年騰訊醫學ME大會的舉行,抑鬱症作為全球醫學「痛點」之一,再次引起廣泛關注。當前,全球有3.5億人患有抑鬱症,我國抑鬱症患者人數約在6000萬到9000萬人之間,其中終身患病率達6.8%。我國抑鬱症負擔加重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就診率低、診斷率低。
  • 春秋航空拒絕抑鬱症患者登機,在現場做出決定的,竟然是機長
    同日晚上,春秋航空發布一份《情況說明》,稱該乘客情緒無法穩定,基於安全因素考慮,所以拒絕該乘客登機,已經予以全額退票。就在9月23日晚上,國航航班CA4230上就遇到了一起乘客在飛機上自殺的事件,最終該乘客經搶救無效身亡。因為這名乘客,飛機緊急降落長沙,機場以及醫院也為此做出了諸多緊急調整,帶來了諸多影響,也讓航空公司蒙受了損失。而2018年,一位63歲女性在航班上割腕自殺,飛機被迫緊急降落南京,類似事件還有不少。
  • 抑鬱症是什麼?
    抑鬱症是造成全球殘疾類疾病的主要原因,在美國大約有百分之10的成年人被抑鬱症所困擾,但是作為一種精神疾病,抑鬱症比類似高血壓等疾病更難理解,其中最容易混淆的問題是在於區分到底是患有抑鬱症,還是簡單的情緒低落,幾乎所有人都有情緒低落的時候,例如考試失敗、工作不順利、與人發生爭執等原因都可以導致情緒低落
  • 春秋航空不讓抑鬱症患者登機,就是歧視該群體?
    出於對其他乘客的考慮,春秋航空在遇到這樣的抑鬱症患者時,在多次安撫無果的情況下,選擇了拒絕其登機,被當事人質疑是在歧視抑鬱症群體。兩害相權取其輕,春秋航空做錯了嗎?是相信病人不會犯病讓她如常登機,還是為其他乘客著想拒絕她登機呢?選擇後者的航空公司,並不能算草率。
  • 土航恢復每周一班往返西安;今年受影響較嚴重的航司匯總
    新赴華航班須統一格式檢疫核酸報告根據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的最新公告,自9月11日起,自新加坡赴華的直航航班乘客可持統一格式的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直接登機,無需申領健康碼或健康狀況聲明書。但該便利政策不適用於在新加坡轉機赴華或自新加坡始發前往其它國家或地區轉機赴華的人員。
  • 颶風哈維成導火索 暴露德克薩斯州化工業短板
    業內人士表示,「哈維」暴露了得州化工業安全生產和應災能力的短板,也暴露了監管部門的漏洞。美國墨西哥灣坐落著大片化工業區,這裡颶風多發,尤其是2005年颶風「卡特裡娜」來襲後,這些工廠的安全生產和應災能力按道理講應該有所改善。不過,按照美聯社的說法,由於美國聯邦監管條例自1992年就沒更新過,許多化工業企業利用這一監管漏洞,不願掏錢升級應災設施和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