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人類基因圖譜只是一個人的?[圖文]

2020-12-04 東方網


溫託博士和他的成果

人民網4月29日報導:美國賽勒拉基因研究實驗室科學家兩年前曾宣布,他們已成功破譯了人類的基因組。這些科學家稱,本次破譯過程使用的遺傳基因資料來自多位匿名人士的無償捐獻,因而他們繪製的基因序列圖「是全人類通用的」。

然而據《紐約時報》報導,當年主持這一項目的溫託博士近日披露,那些所謂的「多樣化」數據樣品,大部分都是從他本人身上提取的。這位專家甚至透露,他在分析了自己的基因構成後,即開始「有針對性」地服用減肥藥品。

針對溫託博士如此驚人的說法,同樣從事這一研究的科學家們反應不一。許多人表示,這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因為用誰的基因來進行研究,都不會對最終排序結果產生太大影響。但賽勒拉實驗室的學術顧問委員會批評溫託的作法違反了大家一致同意的「匿名基因選擇法」。

據悉,在基因排序領域,溫託博士的實驗室比那些得到政府資助的項目在啟動時間上要晚好幾年,但由於他採用了一種全新的DNA排序測量方法,雙方在2000年6月同時宣布取得了類似的成果。此外,所有的基因排序研究者都宣稱,自己繪製的排序圖是建立在匿名捐獻者提供的資料基礎上的。

溫託博士當年也表示,自己的成果是從屬於5個民族的20名志願者身上提取了重要數據後破譯成功的。但在本周接受記者採訪時,溫託透露,賽勒拉實驗室研究中那些所謂的「多樣化」基因,其實大部份都是從他自己身上提取的,來自其他幾個人的資料只佔很少一部份。

為了將這一秘密公布於眾,溫託博士表示願意放棄自己的「基因隱私」,雖然目前只有該實驗室基因資料庫的合法用戶才能了解到這一「秘密」。這位科學家宣稱他發現自己從父母那裡繼承了異常肥胖的基因後,就開始服用減肥藥物來抵消這一不良影響。

至於這樣做的原因,溫託認為,在很大程度上是出於自己對「科學的好奇」。「哪個人不想知道自己基因的秘密呢?」他反問記者。這位科學家同時指出,該作法還是一種負責任的考慮,因為讓他人捐獻身體組織樣本,就要冒侵犯別人基因隱私的風險,因此「科學家必須首當其衝」。

由於不想在當年就成為公眾注意的焦點,溫託博士沒有及時公布這一作法,並認為現在應該披露這個秘密了。雖然這有可能讓他背上「自私自利」的帽子,但溫託表示不在乎。溫託博士的對手們對此並不感到意外,並紛紛表示「這沒什麼大不了的」。

不過,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生物醫藥倫理學家卡普蘭教授指出,任何能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基因組研究成果,都應該在匿名條件下進行,以便代表整個人類,而不是僅僅一個人的「特色」。卡普蘭對溫託僅測試了自己的基因就宣稱實驗成功表示失望。他指出,開展人類基因排序研究是個人的榮譽,也是科學探索,但溫託只強調了第一個內容。

看來,賽勒拉實驗室隨機挑選基因樣品的計劃似乎在某一階段發生了問題,以至於用溫託自己的組織進行了「代替」。不過,該實驗室發言人既沒有確認,也沒有否定溫託博士的上述說法。同時,負責監督樣品挑選過程的本尼特博士尚未對這件事情發表任何評論。

目前只有溫託博士的成果能說明一種特定基因和某人的實際身體構成之間到底存在什麼的關係。當記者問他,這是否意味著自己的身體將在未來許多年中成為獨一無二的「樣品」,並對科學研究意義重大時,溫託笑著說:「您的意思是要把我解剖了?我現在沒有想這麼遠,不過我的對手們可能會有這樣的打算。」

美國洛克菲勒大學津德博士稱,當前的確可以發現溫託個人的基因和其身體狀況間的聯繫。這位專家強調,既然溫託願意當樣品,我們就當他是個實驗動物,並在其身上搞點研究。維吉尼亞精神病學研究所肯德勒博士說,當前的科技水平還不能從人類基因序列中發現一個人的性格特徵來,因此,僅僅通過溫託博士自己的基因樣品,對進行科學探索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幫助。

《美國人類基因雜誌》編輯沃輪博士指出,溫託博士的工作僅僅發現了自己的基因類型,他本人對此可能興趣十足,但對別人來說,就沒有什麼特殊意義了。但溫託這一舉動將讓其他研究人員加快自己研究進程。至於是否將溫託博士的身體和其基因一起保存起來的問題,他指出,這要尊重其本人意願,不過這倒真的可能是人類的巨大遺產。

 選稿:祁賀 來源:人民網 作者:高軼軍 

相關焦點

  • 最詳盡人類基因多態性圖譜發布
    《科學》雜誌上報告了在基因研究技術手段上的收穫,相關成果標誌著人類基因研究進入了一個劃時代的新階段。 「千人基因組計劃」由中國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美國國立人類基因組研究所、英國桑格研究所等機構於2008年啟動,旨在繪製迄今最詳盡、最有醫學應用價值的人類基因多態性圖譜。現在報告的是該計劃第一階段的分析成果。
  • 「千人基因組計劃」獲得迄今最詳盡的人類基因多態性圖譜
    ,相關成果標誌著人類基因研究進入了一個劃時代的新階段。  「千人基因組計劃」由中國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美國國立人類基因組研究所、英國桑格研究所等機構於2008年啟動,旨在繪製迄今最詳盡、最有醫學應用價值的人類基因多態性圖譜。現在報告的是該計劃第一階段的分析成果。
  • 被基因圖譜改變的生活
    另一個便是2001年2月12日,這一天,美國《自然》雜誌上赫然出現了一張類似化學元素周期表的人類基因組草圖——由美、英、法、德、日和中國6國科學家共同完成的國際人類基因組,正式公布了人類基因組圖譜以及初步分析結果。
  • 科學家今天聯合公布「正式版」人類基因圖譜
    中新網北京2月12日消息:被譽為繼人類登陸月球之後最偉大的科學成就──「人類基因圖譜」終於繪製完成,科學家今天將正式在華盛頓、倫敦、巴黎、柏林及東京等地同時公布有關資料,並在網際網路免費供人查閱。  科學家去年六月已完成人類基因圖譜草圖,並知道了九成以上鹼基對的位置信息,精確度達百分之九十九點九。
  • "千人基因組計劃"鎖定高精度遺傳變異圖譜
    由中國、英國和美國的科學家組成的國際協作組日前在深圳、倫敦和華盛頓同時宣布啟動國際千人基因組計劃,該計劃最終將得到一張精度很高而且覆蓋整個人類基因組的遺傳變異圖譜,以幫助研究人員更快地精確鎖定與疾病相關的基因變異點。作為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延續和發展,千人基因組計劃將成為基因組科學研究向臨床醫學邁進的重要轉折點。
  • 中日韓人種基因拷貝數變異圖譜出爐
    據韓聯社4月5日報導,韓國首爾大學基因醫學研究所徐廷瑄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宣稱,他們通過對30名中國人、韓國人和日本人的基因組研究,成功繪製出中日韓人種超高清基因拷貝數變異圖譜,並根據該圖譜發現,亞洲人獨有的基因拷貝數變異共有3500多個。
  • 韓國人繪製出最連續人類基因圖譜,解讀基因的奧秘
    韓國首爾國立大學和韓國基因測序公司Macrogen近日合作發表研究,完成了目前最連續的韓國人基因圖譜繪製。Jeong-Sun Seo教授的團隊綜合運用PacBio單分子測序技術、Bionano單分子光學圖譜等方法,填補了大量傳統測序中存在的基因序列缺口,成功繪製迄今最連續的人類基因組圖譜。
  • 基因研究院稱:個人繪製基因圖譜需近千萬元
    全球首個黃種人基因圖譜在第九屆高交會上揭開神秘面紗後,迅速成為社會輿論的焦點。昨日,成功繪製出該圖譜的華大基因研究院再次傳出一條爆炸性消息:只要你花費999.9萬元人民幣,將可以收到一份你個人的基因組序列圖譜和詳細的相關分析報告。這筆錢的60%用來測繪出資者的基因圖譜,40%將捐助到中國基金健康事業。
  • 科學家繪製出胎兒基因表達的人類細胞圖譜
    科學家繪製出胎兒基因表達的人類細胞圖譜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16 13:42:53 美國華盛頓大學Jay Shendure、Cole Trapnell等研究人員合作繪製出胎兒基因表達的人類細胞圖譜。
  • 世界人種基因圖譜
    圖譜簡介人類起源白種人黃種人世界人種基因圖譜是不同的人體內含有不同人類基因的數據分析圖譜。由持續數十萬年的人類遷徙和對自然環境的適應演變形成。不同人類體內的基因種類含量也不同。基本信息中文名世界人種基因圖譜外文名World racial gene mapping定義不同人類基因的數據分析圖黑種人基因A、B白種人基因E、F、G、H、I、J、K、L、M、R黃種人基因C、D、N、O、Q收起
  • 首次構建出人類大腦皮層神經發生的基因調控圖譜
    2018年1月14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首次構建出人類神經發生(neurogenesis)的基因調控圖譜,其中在神經發生中,神經幹細胞轉化為腦細胞並且大腦皮層在尺寸上擴大。他們鑑定出調控我們的大腦生長並且在某些情形下為在生命後期出現的幾種大腦疾病奠定基礎的因子。
  • 人類第一個基因組圖譜繪製完成
    2000年6月26日,英國首相布萊爾與美國總統柯林頓通過衛星聯合宣布,人類有史以來第一個基因組圖譜已經繪製完成,與此同時,中、法、日等國科學家也宣布了這一消息,最後的基因圖將於2003年向世人公布。   基因只佔人類DNA的很小一部分,但卻代表著人類基因組的主要生物學功能。
  • 圓明園文化基因圖譜
    繪製人類基因圖譜是為了破譯人類遺傳的密碼同樣,也是為了破譯圓明園文化傳承與傳播的密碼該研究院成立之後立即啟動了六個項目,其中一個尤為引人注目,它的名字叫作「圓明園文化基因圖譜研究」。「基因圖譜」本是生命科學領域的專業術語,為何會與圓明園產生關聯?「這個名稱主要是基於項目的系統性,它既有別於『歷史文化研究』,也不能簡單歸之為『品牌視覺識別系統設計』。
  • 和辰觀點:世界人種基因圖譜
    世界人種基因圖譜是不同的人體內含有不同人類基因的數據分析圖譜。由持續數十萬年的人類遷徙和對自然環境的適應演變形成。不同人類體內的基因種類也不同。人類基因組圖譜表明,人與人之間基因密碼的相似程度高達99.99%,差異僅有0.01%。
  • 人類的基因圖譜,探尋人類從何而來
    標題為《人類和黑猩猩的進化雙向層面》。由於當時技術有限,科學家們只對人類基因的43個蛋白質與黑猩猩進行對比,但是人類的基因蛋白質數量高達驚人的25萬到100萬,用43去推測100萬著實有以偏概全之嫌。直到2001年人類才第一次完成我們全部的基因圖譜
  • 人類基因組計劃
    按照這個計劃的設想,在2005年,要把人體內約2.5萬個基因的密碼全部解開,同時繪製出人類基因的圖譜。換句話說,就是要揭開組成人體2.5萬個基因的30億個鹼基對的秘密。截止到2003年4月14日,人類基因組計劃的測序工作已經完成。其中,2001年人類基因組工作草圖的發表(由公共基金資助的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和私人企業塞雷拉基因組公司各自獨立完成,並分別公開發表)被認為是人類基因組計劃成功的裡程碑。
  • 只是為了延續基因:人類只是基因的奴隸
    這樣來來回回40多次後,科學家發現:掘地蜂的行為根本不是什麼「智能」,它只是按習慣做事。你一定覺得掘地蜂智商低,人類絕不會犯這種錯誤,那好,我們再看一個小故事。二戰時期,英國空軍部隊有一個規定,戰鬥機的皮革座椅要用駱駝的糞來擦洗保養。英國空軍的後勤兵多年一直以來都這麼幹,但誰也不知道為什麼。
  • 《紐約時報》唱衰基因研究 圖譜未發揮醫學作用
    基因研究還沒發揮醫學作用  「人類基因組計劃」(HGP)由美國科學家在1985年提出,1990年啟動。該計劃要把人體內約10萬個基因的密碼全部解開,同時繪製出人類基因圖譜。該項目預算為30億美元,匯集了多國來自各個領域的科學家,規模之大甚至超過美國研發原子彈的「曼哈頓」工程。
  • 科學家繪製出人類增強子RNA基因座的高解析度圖譜
    科學家繪製出人類增強子RNA基因座的高解析度圖譜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4 23:04:41 近日,美國德克薩斯大學MD安德森癌症中心Han Liang團隊繪製出人類增強子
  • 揭秘首個中國人基因組圖譜繪製過程(組圖)
    我國科學家昨日對外宣布,他們已經成功繪製完成第一個完整中國人基因組圖譜(又稱「炎黃一號」),這也是第一個亞洲人全基因序列圖譜。該項目是我國科學家繼承擔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1%任務、國際人類單體型圖譜10%任務後,用新一代測序技術獨立完成的100%中國人基因組圖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