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蝨之秋,如何蟲口奪糧保衛糧食安全

2020-12-08 中化新網

30356次閱讀

作者:薛慶海   來源:中化新網    2020年10月12日

收藏

  今年全國水稻地區由於特殊天氣的原因,導致水稻稻飛蝨大爆發,以上海為例,全市各區均有稻飛蝨爆發的報導。據研究表明,目前稻飛蝨對三代菸鹼類殺蟲劑吡蟲啉、噻蟲嗪處於高水平抗藥性,呋蟲胺處於中等至高水平抗性階段;對吡蚜酮、毒死蜱、噻嗪酮等也產生了中等至高水平的抗性。如何蟲口奪糧,保衛糧食安全,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

  9月28日,在上海奉賢區胡橋鎮先正達開展了一場關於「蟲口奪糧」為主題的觀摩會,主要展示的是先正達最新產品——沙圖(活性成分:20%三氟苯嘧啶)在水稻稻飛蝨防控上的優異效果。來自上海各區的優質零售商和種植大戶出席觀摩會,現場親身參與並見證了沙圖的實驗效果。

  先正達上海區代表李程介紹,沙圖的主要成分三氟苯嘧啶,是一種新型介離子類或兩性離子類化合物,亦為新型嘧啶酮類化合物。具有高效、速效且持效長、用量低、對環境友好等特點,而且與新菸鹼類、吡蚜酮等無交互抗性,可用於防治水稻稻飛蝨、葉蟬等,且對其他有益昆蟲和魚蝦安全。

  上海區業務代表胡立新為參會人員現場介紹了使用沙圖(使用量8g/畝)的田塊與常規處理(15g/畝的50%吡蚜酮)田塊的對比,從現場實地割下的水稻可以看出,常規處理的水稻葉片失水變黃、基部腐爛的比例高;而使用沙圖®的水稻,葉片多為健康的綠色、基部健康有勁,生長狀況優良。

  觀摩會上,工作人員下田現場進行盆拍法測定稻飛蝨,測定的結果顯示,空白對照的稻田平均每盤稻飛蝨的數量在100隻左右(每畝60多萬頭),而使用沙圖的稻田幾乎發現不了稻飛蝨。

  「使用沙圖的田塊裡,稻飛蝨蟲口基數一直維持在較低的水平,這些田塊用藥到現在有30多天了,到現在還是很難捕捉到成蟲。」試驗田塊的負責人介紹說。

  沙圖對稻田中的各種蜘蛛,寄生蜂,捕食蜂,瓢蟲,各種盲蝽和蜻蜓安全;對魚,蟹,水溞,蚯蚓,哺乳動物等安全,無刺激作用,是一款對作物、生態無害,非常符合綠色防控的高效農藥。先正達技術人員針對上海地區提出建議,在分櫱末期後的15天左右使用沙圖的效果最佳,每年使用1次,配合先正達頂峰防治更徹底。


相關焦點

  • 蟲口奪糧 中國織密「天網」
    (經濟觀察)蟲口奪糧 中國織密「天網」中新社北京3月18日電 (記者 陳溯)2020年,中國重大病蟲害形勢嚴峻,威脅糧食安全。蟲口奪糧,今年中國病蟲害防治、保障糧食安全任務艱巨。農業農村部指出,今年動植物疫病防控壓力大,各地要及早做好應對準備,特別要抓好草地貪夜蛾防控防治,加強沙漠蝗入侵監測預警。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孔明向中新社記者表示,糧食安全在中國發展歷史中始終是頭等大事,是穩定經濟發展的基石。
  • 蟲口奪糧,昆蟲雷達助力戰「妖蛾」
    糧食是特殊的戰略性物資,糧食安全是國家總體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節約糧食等食品資源,對於我們這個人口眾多、人均資源緊張的國家「端穩飯碗」無疑是極端重要的。確保糧食安全,除了要在消費端大力倡導節約之風之外,還要在生產端綜合採取各種措施,促進高產穩產,其中包括降低和消除糧食作物病蟲害。
  • 關於做好2017年世界糧食日和全國愛糧節糧宣傳周
    國家糧食局、農業部、教育部、科技部、全國婦聯決定共同組織開展2017年世界糧食日和全國愛糧節糧宣傳周活動。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一、活動主題2017年世界糧食日的主題是:「改變移民未來——投資糧食安全,促進農村發展」。2017年全國愛糧節糧宣傳周的主題是:「愛糧節糧保安全,優糧優價促增收」。
  • 節約糧食 國家機關在行動(愛糧節糧 從我做起①)
    國家機關如何帶頭示範、厲行節約?在外點餐,如何避免浪費?勤儉家風如何傳承?愛糧節糧的好習慣怎樣養成?本版今起推出「愛糧節糧 從我做起」系列報導,走訪國家機關、餐飲企業、學校、社區、家庭和行業協會,探索愛糧節糧的好經驗、好做法,敬請關注。
  • 山東舉行加強糧食質量監管保障糧食安全情況新聞發布會
    全省各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結合科技活動周、世界糧食日和糧食安全宣傳周、食品安全宣傳周等重要節點,組織開展公眾開放日、知識競賽、「進學校、進社區、進鎮街、進企業、進家庭」等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活動,認定省級糧食安全宣傳教育基地35家,並利用電視、報紙、網站等多種媒體資源,多矩陣、全方位開展宣傳報導,宣傳糧油質量安全知識,營造愛糧節糧良好氛圍。
  • 世界糧食日和全國愛糧節糧宣傳周活動在京舉行
    世界糧食日和全國愛糧節糧宣傳周活動在京舉行 2014-10-16 19:20:412014年世界糧食日和全國愛糧節糧宣傳周活動16日在北京舉行。中國現有承包農戶2.3億戶,家庭農業對保障中國人口糧食安全及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  農業部副部長牛盾表示,「家庭農業是中國農業的經營主體,農民支撐著國家糧食的供給,他們辛勤的勞動不僅為全社會創造了物質財富,還傳承了中華優秀的農耕文明。」  目前,中國糧食連年豐收,市場供應充足,糧食庫存充裕,社會各方面的糧食需求得到了及時可靠的保障。
  • 「老鼠門」事件,2.65億人糧食不安全,中國該如何應對糧食問題?
    在糧食安全被多次提及的時候,我們不得不提出這樣的疑問,外國的糧倉是否充足?其中又有多少糧食被「老鼠」吃掉了呢?我們無法為外國「清理碩鼠」但是我們卻可以從側面來了解一下外國的糧食安全現狀。根據世界糧食計劃署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因為疫情的影響新增了1.3億嚴重糧食不安全人口,糧食嚴重不安全人口增至2.65億。
  • 2014年世界糧食日 你節糧了嗎?
    原標題:世界糧食日 你節糧了嗎?  來源:眉山日報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也是全國愛糧節糧宣傳周。  今年世界糧食日的主題是「家庭農業:供養世界,關愛地球」,全國愛糧節糧宣傳周的主題是「節約一粒糧,我們在行動」,其目的就是喚起公眾關注糧食和農業,鼓勵發展糧食生產,為全世界消除飢餓和營養不良而努力。
  • 中青報:走出當前國家糧食安全困境
    當前強調國家糧食安全並不是因為國內供給緊張   儘管對當前我國糧食供求關係和國家糧食安全保障性的判斷存在著一定的爭議,但認為我國缺糧的依據是不足的。   實際上,我國目前糧食市場供給不是少了,而是偏多。
  • 中國四處買糧,印度四處賣糧,為何兩國糧食觀念截然不同
    ,用金錢換來糧食來穩定國內居民生活的需求,而我國的鄰國印度卻是與我國截然相反,他們每年都會出口大量的糧食,用糧食來換取金錢來發展本國的經濟。  中國四處買糧  我國對於糧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由於常年受戰亂之苦,人們都是吃樹皮,刨野菜充飢,把糧食看的非常重要,那時候,因為沒東西吃餓死的恐怕並不比戰死的人少,直到今天,我國每年都會從國外買來很多的糧食
  • 中國變鹽鹼地為高產田力保糧食安全
    往年每到此時,深受鹽鹼地低產困擾的當地農民都要為來年的糧食犯愁。「鹽鹼地不長莊稼」是幾百年來當地農民的「常識」,改造鹽鹼荒地更被看做異想天開。但今年,無棣縣柳堡鎮村民徐寶懷卻對開春充滿期待。作為「渤海糧倉」項目科技核心示範區,無棣縣流轉7000多畝鹽鹼土地,種植了中國科學家用小麥和偃麥草雜交培育的「小偃81」「小偃60」等抗鹼耐旱優質小麥品種。
  • 2020年世界糧食日及全國糧食安全宣傳周
    ,以喚起全球特別是第三世界注意糧食及農業生產問題敦促各國政府和人民採取行動,增加糧食生產,更合理地進行糧食分配,與飢餓和營養不良作鬥爭。但是,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世界糧食供需形勢更趨嚴峻。1979年11月,第20屆聯合國糧農組織大會決議確定1981年10月16日(10月16日為聯合國糧農組織創建紀念日)為首屆世界糧食日,此後每年的這一天都定為「世界糧食日」,其宗旨在於喚起全世界對發展糧食和農業生產的高度重視。二、今年世界糧食日主題2020年10月16日是第40個世界糧食日。
  • 美國倒10萬加侖牛奶,9國禁止糧食出口……但我還是不建議你囤糧
    ,賣也賣不了多少錢就積壓了這麼多,這反而成為現在家人的安全感來源)……,畢竟是困難年月過來的媽媽。 本次糧食恐慌是新冠疫情在全球範圍蔓延背景下,「糧食民族主義」和國內糧食災害帶來的。 國際上,截至4月3日,多個全球主要的糧食出口國,包括俄羅斯、土耳其、塞爾維亞、哈薩克斯坦、印度、埃及、越南、馬來西亞、柬埔寨等多個國家基於本國糧食安全考慮,已暫停大米、小麥、菜籽油等多種農產品的對外出口。
  • 全球糧食危機:越南等13個產糧國叫停出口!中國3大「糧策」應對
    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曾有言:一粒糧食能夠救一個國家,也能夠絆倒一個國家,這就是糧食的重要性。可知,守住糧食安全底線對一個國家而言是頭等大事,正所謂糧滿倉,則天下安。別說一些嚴重依賴糧食進口的發展中國家陷入困境,就是號稱世界第一大糧食出口國的美國,目前也有超5400萬人正在挨餓。中國「米袋子」受影響嗎?三大「糧策」供各國參考全球糧食供應緊缺迫在眉睫,不少國民也擔憂起中國的糧食安全。不過,現在還不需要過分擔心這個問題。
  • 「春滅一條蟲,秋增萬粒糧」,你真的會種地嗎?
    1、春滅一條蟲,秋增萬粒糧種過莊稼的都知道,莊稼怕遇到了蟲害,這些蟲害會影響植物的正常新陳代謝,導致植物發生病變的現象,輕則引起莊稼減產,嚴重的甚至會絕收。2、種地不上糞,等於瞎胡混和這句諺語意思相同的還有「莊稼一枝花,全靠糞當家」、「人靠地養,地靠糞養」、「糞是莊稼寶,離它長不好」、「一分肥,一分糧;十分肥,糧滿倉」、「積肥如積糧,糧在肥中藏」等,這些農諺都說明一個意思,就像人離不開糧食,莊稼的生長也離不開糞,因為它能給莊稼提供所需的營養,讓莊稼茁壯地成長
  • 【闢謠】部分國家限制糧食出口老百姓要開始囤糧了?假的!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有關疫情傳播態勢、虛假防治措施等流言和謠言在網上傳播,引發不少網民誤解誤讀,個別網民編造傳播虛假病例數據等謠言,極易引發社會恐慌情緒,嚴重影響網絡安全秩序和社會穩定,同時也給疫情防控工作帶來嚴重幹擾。特別提醒:以下這些為謠言,信不得!
  • 貫徹落實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工作新聞發布會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又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抓好糧食等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對穩定經濟社會大局具有特殊重要意義。 四、開展情況目前,我市根據安徽省糧食安全領導小組《關於認真開展2020年度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考核工作的通知》(皖糧辦〔2020〕13號)文件精神,及時召開成員單位及各縣區領導小組動員會和工作推進會,傳達省領導組會議精神,要求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等中央領導關於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批示精神,學習了2020年糧食安全考核評分細則
  • 如何有效的防治書蝨?
    書蝨發生、發展並不具季節性,只要條件適宜,一年四季均可以對糧食造成危害,近年來已發展成為我國北方地區重要的儲糧害蟲。今天就聊一聊如何簡捷、經濟、有效的防治書蝨?2、控制糧食品質新糧入庫時要嚴格按照國家糧食收購質量標準進行檢驗控制,對超雜、超水、不完善粒等超標的糧食不能入庫,以提高糧食的純淨度,消除書蝨的滋生條件。採用過篩除蟲法 , 搞好糧食質量的二次升級,減輕書蝨傳播。
  • 中國種子戰略,糧食安全又一局
    一粒種子改變一個世界,種子是農業之母,是農業科技的晶片,是糧食生產的源頭。種子行業的發展水平直接關乎我國糧食安全的命脈,如若優質種子大量依賴進口,我國農業將面臨「卡脖子」風險。糧食是社稷之本,種業是糧食之基。一粒種子,關係著中國人的飯碗安全;解決好種子問題,瞄準的是14億中國人的超大內需市場,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國種業自主創新水平與發達國家還有差距,特別是核心技術創新不足,亟需加大育種核心技術創新。而糧食生產必須更加依靠科技進步促進發展,藏糧於技就成為最重大、最關鍵、最根本的出路和措施。
  • 全球50年來最嚴重的糧食危機,如何避免大饑荒?
    ▲世界糧食產量與總人口變化(1961—2018年)(來源:王宏廣等,《中國糧食安全:戰略與對策》)  1、中國是如何儲備糧食的2019年,中國人均糧食佔有量達到了470千克,超越人均400千克的糧食安全線。中國毫無疑問是世界上解決吃飽問題最成功的國家,不是之一,而是第一。  在中國的歷史上,立國之初,對「深挖洞,廣積糧」這樣的戰略奉行不已。元末明初的時候,朱元璋初步站穩腳跟,手下謀士建議他「深挖洞,廣積糧,緩稱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