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高血壓的管理:亞洲專家組的共識聲明(2018)
2018-01-24 來源:醫脈通
醫脈通編譯整理,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清晨血壓激增是高血壓研究的一個重要方面。1月16日,《清晨高血壓的管理:亞洲專家組的共識聲明》發布,針對亞洲患者清晨高血壓的管理進行了論述,內容涉及清晨高血壓的定義、發生機制、心血管風險、評估和治療等。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瑞金醫院王繼光、朱鼎良、李燕教授和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霍勇教授參與了共識撰寫。
1.清晨高血壓的提出和定義
缺血性卒中和冠脈事件常常發生於清晨,而血壓也常常在早晨達到高峰。這種平行現象提示清晨高血壓可能對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特別重要。日本的一項前瞻性觀察性研究首先證實,早晨血壓升高與卒中發生相關。這一發現得到了絕大多數(但不是全部)後續研究的證實。由於種族差異,亞洲人更容易出現清晨高血壓且控制不佳。
清晨定義為6 am至10 am。由於中國地域遼闊,橫跨多個時區,中國東部的清晨應定義為5 am至9 am(提前1小時),而西部應定義為7 am至11 am或8 am至12 am(延後1~2小時)。
清晨高血壓的定義如表1所示。診室血壓可用於篩查清晨高血壓,如果升高應通過動態血壓(優選)或家庭血壓來診斷。所有高血壓患者都應評估其清晨血壓。
表1 清晨血壓和高血壓的評估
本共識中的清晨高血壓包括但不限於隱匿性清晨高血壓。2014日本高血壓學會高血壓管理指南將隱匿性清晨高血壓定義為清晨動態血壓或家庭血壓升高(≥135/85 mmHg)而診室血壓正常(<140/90 mmHg)。
2.清晨高血壓的發生機制
清晨高血壓的病理生理機制尚不完全清除,主要原因可能是交感神經系統激活。飲食中鹽攝入也可能是加重清晨血壓升高的重要因素。臨床研究發現,高鹽飲食增加了鹽敏感性高血壓患者的清晨血壓。
在接受治療的高血壓患者中,抗高血壓藥物使用不當可能是清晨高血壓不受控制的原因,包括使用短效或中效藥物、劑量不足以及聯合用藥使用不足。
3.清晨高血壓的心血管風險
在未經治療的人群中,隱匿性清晨高血壓患病率和風險的數據有限。隱匿性清晨高血壓可能並不罕見。Ohasama研究(n = 812)中,隱匿性清晨高血壓(清晨診室血壓<140/90 mmHg,家庭血壓≥135/85 mmHg)的患病率為7%。Hisayama研究(n = 2915)中,隱匿性高血壓的患病率為21.9%。
有證據表明,未控制的清晨高血壓常見,這樣的患者心血管風險較高。無論診室血壓水平如何,清晨高血壓患者的心血管事件風險均顯著升高。J-HOP研究顯示,與清晨家庭血壓已控制者(<135 mmHg, n = 1958)相比,血壓未控制者(≥135 mmHg, n = 2320)的卒中風險升高(HR 2.45~6.52)。
4.清晨高血壓的治療
目前指南推薦的血壓控制策略中,長效藥物、全劑量或最大劑量以及聯合用藥策略,可以改善清晨血壓控制。與短效或中效藥物相比,長效降壓藥在24小時血壓控制方面有明顯的優勢。
在指南推薦的五大類降壓藥物中,培哚普利、替米沙坦、比索洛爾、氨氯地平和氯噻酮的生物半衰期較長(表2),可能降壓作用持續時間最長。最近的高血壓指南建議,無論是單藥、雙藥還是多藥治療,均建議採用全劑量或最大劑量。
表2 常用的口服抗高血壓藥物
清晨血壓升高可能與交感神經系統激活相關。因此,一些研究者提出可使用具有特定機制的藥物,例如交感神經系統抑制劑。睡前服用α1-阻滯劑多沙唑嗪可降低清晨及全天血壓,清晨血壓降低幅度更大。
醫脈通摘編整理自:Ji-Guang Wang, Kazuomi Kario, Chen-Huan Chen, et al. Management of morning hypertension: a consensus statement of an Asian expert panel. J Clin Hypertens (Greenwich). 2018 Jan 16.
(本網站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為「醫脈通」,版權均歸醫脈通所有,未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醫脈通」。本網註明來源為其他媒體的內容為轉載,轉載僅作觀點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