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的天是藍的、草是綠的、水是清的,在這個人人都喊著要健康的時代,無疑農村要比城市優越。有句俗話「人在福中不知福」,對於我們長期生活在農村的人來講,貌似也沒有什麼優越感。殊不知,平時的一盤野菜,山中的野果,這些零汙染,純綠色的食品,城裡人花錢有時候也不一定能買到,但是我們農村人都能毫不費力的得到它。
上天是公平的,在給你關上一扇門的同時,也會為你打開一道窗,每年在農村出現的那些野菜、野果不就是上天的恩賜嗎。其實也不光是野菜、野果,就連一些昆蟲類的東西也會時常出現在人們的餐桌上。今天小編就給朋友們分享一道美食,它長有翅膀,夏天還會發出美妙的叫聲,好了,不賣關子了,這種昆蟲就是「蟬」。
蟬也就是「知了」,我們這裡土話也叫知了。這種昆蟲很怪,平時沒有,只有到了夏天才有它的身影,並且天氣越熱,它就越活躍。今年由於天氣原因,夏天似乎比平時早到了那麼幾天,可是知了就已經急不可耐的行動了起來。有所不同的是這幾天的知了一般都是在中午溫度高的時間才有,在夏天的時候一天到晚都能聽到它的叫聲。
知了的叫聲有時候被人們稱為「美妙的音樂」,你也許不知道,一隻知了的叫聲,或是偶爾幾聲的蟬鳴可能還真是感覺美妙,要是成千上萬隻知了一齊發聲,那可能就是災難了。我們這裡鋼木比較多,而知了在有鋼木的地方也是特別多,每年夏天,這些樹上扒滿了知了,一個個扯足了嗓音,此起彼伏,形容震耳欲聾都不為過。
知了還是幼蟲的時候是不會飛的,一年四季都呆在土裡,有的幼蟲能在土裡呆3、4年之久,為了給它自己提供養分,幼蟲就會不斷的吸食植物根部的汁液。最厲害的時候能把植物的汁液全部吸走,導致植物的生長衰弱或死亡。
幼蟲成熟之時,它就會爬出地面,在樹上進行蛻皮,蛻下來的這層皮被稱為「蟬蛻」。通過蛻了皮後,才真正長成了會飛的知了。知了的嘴上有一根刺狀的吸管,它的食物主要是靠吸食樹上的汁液來維持生命,當它趴在樹上叫的時候,也就是它在吸食樹汁的時候,給樹很大程度上帶來傷害,不管是幼蟲還是成蟲它都是害蟲。
值得欣慰的一點就是,知了蛻的皮是一種藥材,而幼蟲維生素以及各種微量元素高,可以抓來當作美食享用。怎麼樣,這樣的害蟲遇見了可別手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