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承諾2060年實現碳中和 光伏行業將迎來新一輪爆發期

2020-12-09 國際能源網

作為唯一光伏企業代表,晶科能源受邀出席由世界經濟論壇舉辦的中國商業圓桌會,協同交通運輸行業、建築行業、碳市場等版塊,商談如何協調行動,共同實現碳中和目標。

中國承諾到2030年碳達峰,到2060年爭取實現碳中和,光伏行業將迎來新一輪爆發期,晶科能源副總裁錢晶女士在會議中指出,並就光伏行業如何助力實現該目標進行了分享。

關於碳中和承諾對新能源科技及能源結構轉型產業發展的機遇

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是第一次由中國最高領導人向全世界鄭重承諾,提出明確的目標任務、清晰的時間節點和實現路徑。眾所周知,80%的碳排放來自於燃煤,而80%的燃煤用於發電,所以要實現碳中和,最重要的就是必須從改變發電方式入手。2060年碳中和大方針以及平價時代來臨,這給新能源發展和能源結構轉型一個千載難逢的發展機會,新能源的清潔性和經濟性使其站到臺前,逐步替代傳統電源並獲取市場份額。

中國可再生能源市場規模將大幅擴大。以光伏為例,十四五規劃,年新增裝機容量將較十三五翻倍,由現在3000萬千瓦提升至5000-7000萬千瓦,至2030年,太陽能發電量或將增長十倍以上,而風力發電量也將實現三至四倍的增長,中國超過四分之一的電力供給將由太陽能和風能提供。

在光伏製造方面,頭部企業效應凸顯,競爭格局穩定,傳統能源退役、海外分布式回報提升,國內平價等多重因素推動下,龍頭製造企業持續保持高增長勢頭。光伏電站投資運營方面,明年起有望迎來估值盈利雙提升局面。多年壓制估值的補貼拖欠問題有望獲得改善,平價項目的開啟使現金流好轉,補貼佔電費收入比重逐步稀釋,且政府正加強存量補貼總量收口和清理、解決意圖增強。

晶科能源有哪些具體舉措或行動貢獻國家碳中和目標?

作為一家新能源企業,把產品做好,把企業做好,就是貢獻碳中和目標的首要任務。在「改變能源結構,承擔未來責任」企業使命的驅動下,晶科能源已經連續四年蟬聯全球最大光伏組件製造商,累計出貨量超過70多GW,產品銷往140多個國家,13次打破太陽能電池和組件效率世界紀錄,用產品和技術說明實現碳中和是可行的、是可能的、是有辦法替代的。

不斷創造全世界最低電價,2年前2.42美分,今年1.35美分,折合人民幣1毛錢不到一度電,晶科用自己的產品和項目向世界證明光伏是最乾淨、最清潔也是最便宜的能源。

晶科助力國家碳中和目標實現的具體表現為:

1.全球首家光伏企業,加入RE100,承諾到2025年全球生產運營100%的用電,均來自太陽能、水能和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用清潔電力生產製造清潔電力等光伏產品。

2.利用現有的廠房,倉庫屋頂建設光伏電站,實現生產設施,辦公建築電力等部分自給自足。

3.新建廠房選址優先考慮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儘量消納當地清潔電力,比如我們新疆,四川,雲南,計劃中的西部工廠就是利用當地光,風,水電。

4.所有包裝材料均改為木質纖維,達到95%的再回收利用率;所有原輔料儘量選用可回收材料,避免所有包括鉛、貢,銀等重金屬的使用。

5.已加入歐盟的PV Cycle組織,實現組件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回收,努力實現用循環利用和可再生材料來生產產品,在產品壽命結束時,也儘可能回收各種材料。

6.考慮逐漸改選LNG貨櫃船,鐵路運輸等新的運輸方式

7.產品設計修改,延長組件使用和質保壽命,比如從25年延長到35年以上;比如對邊框的重新設計,輕型化產品。


相關焦點

  • 鍾寶申:光伏發電將在中國碳中和目標實現過程中起主導作用
    鍾寶申:光伏發電將在中國碳中和目標實現過程中起主導作用 2020-10-22 22:09:46中新社發 張舵 攝    中新網大同10月22日電 (張舵)中國日前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上表示,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會長、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鍾寶申22日在大同就此指出,太陽能光伏發電產業將在中國碳中和目標實現過程中起決定性的主導作用。
  • 想穿越到2060年,看看「碳中和」的世界是怎樣的
    2020年9月2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上演講,提出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兩個目標: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是過去十多年間,中國第三次提出碳減排的目標。
  • 能源結構轉型實現「碳中和」!光伏行業怎樣做
    9月22號,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一般性辯論大會做出重要報告,談到新冠疫情帶來的啟示。其中就指出,中國要提高自主貢獻能力,在《巴黎協定》的前提下,進一步深入開展減排和治理氣候的行動,力爭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
  • 光伏產業有望迎來新一輪爆發
    光伏作為新能源發展的主力軍,更是前景可觀。放眼「十四五」,光伏發電的經濟性與市場競爭力越來越強,光伏行業告別補貼,進入平價時代,需求全球共振、裝機規模再攀新高的大拐點或將到來。 我國光伏市場在過去幾年實現了高速發展。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年底,我國光伏電網裝機累計達204.3吉瓦,連續五年居全球首位。
  • 碳中和目標確立 2021年風電發展將駛入快車道
    在2020年到2050年間,將有70萬億元左右的基礎設施投資被直接或間接地撬動。 在明確的碳中和目標之下,風電發展迎來了強確定性。據新華社消息,2020年12月1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氣候雄心峰會上通過視頻發表題為《繼往開來,開啟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新徵程》的重要講話,宣布中國國家自主貢獻一系列新舉措。
  • 碳中和目標下中國煤電何去何從?
    在中國提出「2030年碳排放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目標後,曾經飽受爭議的煤電加速退出路徑逐漸明朗。目前全球已經有不少國家和地區承諾將在本世紀中葉實現碳中和。但對於碳排放已經達峰的一些發達國家來說,它們有60至70年的時間從「碳達峰」平穩過渡到「碳中和」,但中國則承諾,將用30年的時間來完成這一轉變。
  • 碳減排目標下,光伏行業前景可期!
    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中國是一個發展中的大國,也是世界第一大能源生產國和消費國,還是煤炭產能最多的國家。面對2030年碳峰值、2060年碳中和目標的實現,任務十分艱巨。  這種底氣來自於目前光伏乃至可再生能源行業所取得的成績,也來自於這一目標的實現將給光伏乃至可再生能源行業帶來巨大的發展空間。此外,未來光伏仍有比較大的降本空間。  國合洲際能源諮詢院院長王進坦言:「擔當碳減排的歷史重任必須依靠光伏,光伏迎來了大好時刻。」
  • 政策推動產業快速發展 光伏行業有望迎來新一輪爆發
    光伏作為新能源發展的主力軍,更是前景可觀。放眼「十四五」,光伏發電的經濟性與市場競爭力越來越強,光伏行業告別補貼,進入平價時代,需求全球共振、裝機規模再攀新高的大拐點或將到來。  我國光伏市場在過去幾年實現了高速發展。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年底,我國光伏電網裝機累計達204.3吉瓦,連續五年居全球首位。全國光伏發電量全年達到2242.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了26.3%。
  • 實現「碳中和」:風電、光伏和生物質發電,在我國能源替代的地位
    2020年,中國提出「碳中和」目標:到2030年,中國實現「碳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這是中國為應對氣候變化,向世界作出的莊嚴承諾。何為碳中和?粗淺的解讀就是每年產生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為增量,與每年消減的二氧化碳量為減量,增量與減量相互低消持平,叫「碳中和」。
  • 水泥行業碳達峰、碳中和實現路徑
    2020年9月,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上,中國向世界鄭重宣布將提高國家自主減排貢獻力度,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2020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2021年要抓好八項重點任務,其中就包括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
  • 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時,屆時我們的能源結構該有什麼變化?
    9月22號,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一般性辯論大會做出重要報告,談到新冠疫情帶來的啟示。其中就指出,中國要提高自主貢獻能力,在《巴黎協定》的前提下,進一步深入開展減排和治理氣候的行動,力爭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這項決定展現了中國政府在氣候治理上的積極立場和大國風範,同時也明確提出今後40年能源革命的目標與任務。
  • 都在說「碳中和」,我們該怎麼做?
    這是小英奉獻的第2521篇文章 我國確定了「在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對此,實現碳中和需新增投資約138萬億元、碳中和撬動70萬億綠色基礎設施投資等聲音不絕於耳。 可以預見的是,碳中和將開啟百萬億左右的市場。
  • 四大電力、電網央企紛紛表態,確保實現「碳達峰、碳中和」
    舒印彪:預計到2060年清潔能源發電量比重將超過90%同時,在12月26日舉行的2020北京論壇能源分論壇暨第一屆北大能源論壇上,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舒印彪表示,按照「碳達峰」和「碳中和」的要求,預計到2060年,我國電能消費比重將超過70%,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將超過80%,清潔能源發電量比重將超過90%,在此趨勢下,「再電氣化
  • 碳中和,離我們還有多遠?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碳中和將會完成中國的能源轉型。中金公司研究部 我們預計中國會在供給端和需求端同時發力。碳中和=更經濟+更清潔+更安全的能源結構。摘要國家首次提碳中和目標,不僅是中國首次對碳排放下降提出的明確目標,也是巴黎協定籤訂以來中國提出的最遠期的減碳承諾。
  • 光伏發電即將迎來爆發式增長
    隨著技術進步帶來的成本降低,中國可再生能源已經來到一個轉折點——成本可控、價格能夠被市場接受、不再依賴政府補貼。再加上完成減排目標、減少大氣汙染和保障能源安全等既有訴求的驅動,在近日,中國和歐盟陸續提出了更積極的減排目標;中國力爭於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 四院士談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麥電網訊:12月1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氣候雄心峰會上發表視頻講話宣布:到203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
  • 碳中和目標將帶來更經濟和更安全的能源結構 券商...
    我國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確立 全球碳中和大行動開啟2020年9月,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指出,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不僅中國對國際社會的承諾,也是對國內的動員令。
  • 中金公司:碳中和離我們還有多遠
    我們認為這個目標將實現中國在能源領域的革命,不僅會重塑中國能源結構,也會對經濟產生正面的影響,帶來數位化轉型和智能化的應用在電力,交通的普及。而從一個更大的維度去看,中國進行能源領域的碳中和變革也是中國科技進步浪潮下的一個能源領域縮影。碳中和=更經濟+更清潔+更安全的能源結構。
  • 2060年我國實現這一目標靠什麼?周小川、殷勇詳解碳中和、碳市場
    原標題:2060年我國實現這一目標靠什麼?周小川、殷勇詳解碳中和、碳市場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國,排放量佔全球約28%。中國計劃在未來40年採取有力政策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在2030年前達到最大值,爭取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
  • 助力「碳中和」目標實現 晶澳PERC技術入選國家發改委綠色技術推廣...
    在本次入選的「高效PERC單晶太陽能電池及組件應用技術」研發上,晶澳一路領跑,2008年便開始著手進行實驗室研發,2012年獲得了PERC電池的發明專利授權, 2013年晶澳自主研發的PERC電池轉換效率突破20.3%,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