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坤和她拍攝的南極照片
「閃爍的雪白,耀眼的冰藍,如墨的漆黑,這片陽光下的大地猶如仙境一般,山外有山,千峰萬壑,冰裂錯綜,這是地球上最荒野的地方。它在這裡,無人見過,無人踏過。」
這是第一個抵達南極點的人——挪威極地探險家羅納德·阿蒙森的話。這段話太過唯美,但是對於從未到過南極的人來說,或許仍舊無法通過文字來感受南極的美。就像剛剛從南極探險旅遊歸來的瀋陽人陳麗坤說的,「我的語言和鏡頭已經無法形容南極的美了」。3月8日,61歲的陳麗坤向瀋陽晚報、沈報融媒記者感嘆:歷經23天的南極探險之旅,自己實現了「極地重生」。
出發
與朋友打賭報團赴約 23天行程5萬餘公裡
「現在溫度-20℃左右,但現在是這裡的『夏季』!」 翻看陳麗坤的微信朋友圈,一行行清秀的文字配加一幅幅美輪美奐的照片,令人格外神馳嚮往。記者眼前的她,與61歲的實際年齡不太相符,特別是健美的身材和一頭披肩秀髮,顯得格外年輕。「我退休前是個白衣天使。」她爽朗地笑著說,此次南極之旅完全是一次偶然。
一個多月前,為了考驗勇氣、挑戰困難,她和一個朋友打賭要去南極。結果二人分別花10萬元報了團,但臨到開團,那個朋友打了退堂鼓,陳麗坤卻選擇了堅持。
她是這個團中唯一的瀋陽人。「本次行程共23天,行程5萬餘公裡……」面對參團通知,她義無反顧,背上行囊出發了。
遭遇
在德雷克海峽遇8級風暴 50多小時顛簸後見大陸
「我們用2天的時間,經比格爾海峽穿越德雷克海峽(傳說中的魔鬼海峽),到達南設得蘭群島——威廉米娜灣。」陳麗坤回憶,輪船航行在德雷克海峽,暈船是免不了的。德雷克海峽是全世界最危險的航道之一,被稱為前往南極夢想之地的攔路虎。大西洋和太平洋在這裡連接、碰撞,以「風大、浪急、多風暴」 聞名。
「怕什麼來什麼。」她說,穿越當日遭遇8級風暴,大部分旅客都吐得稀裡譁啦,她雖然也暈了船,但沒吐,也沒服藥,硬挺了過去。
經過50多個小時的風浪顛簸,充分體驗了穿越德雷克海峽的威力後,她看到了南極大陸。
見聞
看到冰山時眼淚奪眶而出 花樣打卡探望企鵝、海豹
「至今難忘,當我第一眼看到遠處的雪白冰山那一刻,眼淚一下子奪眶而出,感到整個心都被徵服了!」她說,「南極大陸沒有碼頭,輪船無法靠岸,我們都是坐著衝鋒舟登陸的。」
她介紹,衝鋒舟是十人一組,每個人穿著衝鋒衣、救生衣、防水褲、防水靴,全副武裝好才能踏上南極大陸。為了不把人類的細菌帶到南極大陸上,每次上舟前還要經過消毒池消毒。「一般衝鋒舟行駛20多分鐘,即可到達登陸點,登陸遊玩後,乘衝鋒舟回到輪船吃午飯。下午再坐著衝鋒舟到下一個目的地。」
陳麗坤說,這趟探險之旅,就這樣來來回回穿行於冰川中,登陸了十來個目的地。不僅看到了冰川、企鵝、鯨魚、海豹等南極大陸眾多的野生動物和罕見的極地風光,還參觀了多個國家的南極科考站,了解了人類探險南極的遺蹟和活動。
感動
科考站裡感受愛國教育 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參觀各國科考站時,陳麗坤大開眼界。英國科考站是比較有商業氛圍的一站。這裡有南極博物館,還有一個郵局和一個禮品商店。南極許多明信片是從這裡寄出去的,紀念品也是在這裡買的。「我還在英國科考站給女兒發了一封信。」
但最讓她震撼的,當屬中國南極長城科考站。當看到一面鮮紅的五星紅旗在雪原上飄揚時,從未有過的愛國情懷和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那麼生動與貼近。當觀看了科考站播放的建站專題片時,她更是熱淚盈眶。
「當年,其他國家建站平均用時3年,而我們國家只用了48天!」她說,科考站剛建好48小時,就迎來了一場12級特大風暴,風暴過後,我們的科考站毫髮未損,安然無恙。
她的生活:旅行攝影一樣都不少
「要說南極天堂灣美得像人間天堂,那麼南極的丹科島和庫夫維爾島就是人間仙境。就像一個科考隊員說的,美得令人淚奔!」陳麗坤在朋友圈寫道。雖然旅途中會經過不少海島,但並不是每次都有機會登島。船上有氣象專家和其他方面的專家,會根據當天的氣候和風浪等情況,判斷能否登島。南極旅遊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不確定性。那裡氣候多變,每條探險船都會錯過幾次登島的機會,運氣好的話錯過的少一些,運氣不好就錯過的多一些。能遊覽多少景點,更多要靠運氣。
作為一名攝影愛好者,南極的美景無疑為她提供了難得的創作素材。反過來說,拍攝至純至美的極地風光,也是她千辛萬苦赴南極旅行的原因和動力之一。她自己也說:「因為喜歡旅行而喜歡上了攝影,因為喜歡攝影而更加熱愛旅行。」
「通過南極之行,讓我重悟了人生真諦,也實現了『極地重生』!」她這樣說。
瀋陽晚報、沈報融媒主任記者 唐葵陽 攝影記者 王勇 翻拍
新媒體編輯 陳錦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