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述》特稿:與美國麻省總院來談運動員的「噩夢」——運動損傷

2020-12-04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2月23日消息(記者果君) 2月25日,第23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將在韓國平昌郡落下帷幕。在為期兩周的冬奧會賽場,人們目睹了眾多世界紀錄誕生,收穫了許多感人的瞬間。在為運動員精彩的比賽加油助威的同時,也有著讓人心痛的意外發生在場內外。滑雪項目冠軍熱門人選英國選手凱蒂·奧梅若德訓練時嚴重受傷,在進行手術後,宣布退出平昌冬奧會;澳作為該項目的世青賽冠軍,奪冠大熱門大利亞17歲的天才少女苔絲·科迪在訓練中韌帶受傷,不得不提前退出了金牌的爭奪……  傷病作為最大的噩夢一直困擾著運動選手,特別是膝蓋方面。因為職業的需要,運動員每次訓練都在透支身體,年紀越大傷病恢復越慢。有許多運動員在經受反覆受傷病困擾後,難以徹底恢最終向現實妥協選擇退役。

  在為他們感到遺憾的同時,人們不禁發出疑問,體育項目受傷在所難免,到底要不要運動?如何進行鍛鍊呢?帶著這些問題,央廣網健康頻道近日採訪了麻省總醫院運動醫學研究所主任,哈佛醫學院矯形外科副教授Dr. Scott Martin。

  記者:中美兩國是世界兩大著名的運動強國,擁有許多極具天賦的運動員。令人遺憾的是,其中很多位都因運動損傷而退役。何種損傷會導致運動員退役?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

  Dr. Scott Martin:許多傷病都可能導致運動員退役,而此等損傷與運動員所參與的運動並無必然關係。不論是接觸或非接觸性運動員,職業生涯中經常發生的損傷都會導致運動員退役,如腦震蕩、韌帶損傷包括前交叉韌帶(ACL)損傷、肩關節脫位及踝關節扭傷;肌腱損傷包括肩袖、跟腱、胸大肌撕裂;尺側副韌帶、膕繩肌和內收肌損傷,尤其是髖關節和膝關節的軟骨損傷。

  運動員常常可以克服單一損傷,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傷病會越來越嚴重,很難使運動員重返狀態巔峰且不影響競技能力。

  記者:公眾常見的運動損傷有哪些?

  Dr. Scott Martin:最為常見的是,周末經常運動的人士患有過度使用的損傷,如應力性骨折及肌腱拉傷。普遍而言,前交叉韌帶、內側副韌帶及膝蓋的半月板撕裂,下肢腿筋及內收肌拉傷,特別是膝蓋和腳踝韌帶扭傷,以及肩部損傷如脫位和肩袖撕裂的情況相當常見。

  記者:是否有運動損傷可以完全根治?運動創傷治療能夠讓傷者恢復中度運動水平。

  Dr. Scott Martin:前交叉韌帶的重建提供了很好的例子,它可導致運動員退出其職業生涯。然而,經過手術重建及適當的術後治療,運動員一般都能夠恢復到高水準狀態。

  記者:在運動創傷後,多久時間才能運動?

  Dr. Scott Martin:受傷後恢復鍛鍊的時間取決於損傷程度,尤其是需要手術治療的情況下,恢復期由數周到數月不等。上述前交叉帶損傷及重建的例子,大多數運動員可能會在6-9個月後,根據自己的運動情況重返訓練。

  記者:一些研究機構發現,即使在同一項體育活動中,男性和女性可能會遇到不同的損傷。 這是否意味著不同的性別有不同的損傷?

  Dr. Scott Martin:性別不同並非意味著必然會受到不同損傷,但某些損傷在兩性的分布上的確不平均。男性及女性有截然不同的生物力學,優勢和劣勢,這些都可能歸因於體育運動中的各種損傷。其中一個例子是,前交叉韌帶撕裂在女性中得發生率比男性高2-6倍。

  記者:現今,由運動鍛鍊及其他運動活動所導致的傷亡日益增加。當進行日常運動鍛鍊,我們怎樣才能在科學地有效防止這些類型的損傷?

  Dr. Scott Martin:如上述所言,運用常識能夠非常有效地防止大多數被忽略的損傷發生。儘管以下情況實屬少見,但心臟異常,中暑和嚴重的嚴重創傷都可能導致死亡。在開始一項鍛鍊計劃之前,應當先去做體檢確保身體無恙。請確保接受適當訓練,攝取充足水份及運用合適的運動器材,避免受傷。

  記者:我們可以做些什麼以作緊急治療呢?

  Dr. Scott Martin:通常運用常識來解決,但對於大部分損傷而言,需要固定受傷部位,直至專業的醫療保健人員來進行檢查。大多數的損傷可在休息時間內處理,包括限制受傷肢體的活動並使其固定,冷凍治療和消炎,抬高受傷肢體並逐步恢復活動。跑步等負載活動可能需要額外的恢復時間。

  記者:隨著運動損傷日益增加,運動醫學的發展已經成為全球焦點,麻省總醫院在這一方面有什麼優勢呢?

  Dr. Scott Martin:麻省總醫院具備獨特優勢,擁有在運動醫學領域經驗豐富的專家,並結合前沿研究,探索新型治療模式。此外,我們還有用治療各個領域運動員的豐富經驗,從周未經常運動的人士,到專業人員等所有類型的競技運動員,包括高中、大學及專業運動員。我們的運動醫學中心致力於為所有運動員和患者提供最好的護理!

相關焦點

  • 海外醫療3.0時代:麻省總院來華籤約「專屬」私立醫院
    近日,有著200年歷史的美國哈佛大學附屬麻省總醫院(下稱「麻省總院」)終於決定緊接其他美國醫療機構的步伐,前來開拓中國市場。麻省總院是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下屬第一個並且規模最大的教學醫院,曾連續數年被評為「全美最佳醫院」。
  • 出國看病:麻省總醫院怎麼樣麻省總院好不好?
    出國看病選擇較多的醫院,麻省總醫院可以說在美國擁有極為特殊的地位。它建立於1811年,是美國歷史比較悠久的三所醫院之一。除此之外它具有全球先應用癌症全基因檢測技術,在癌症的基因定位治療、Proton治療、放療手術等方面全球聞名,並誕生了13位諾貝爾獎獲得者。
  • 這幾類運動千萬別讓孩子碰!美國運動員父母的忠告
    原來,因為經常帶孩子輾轉各大運動項目和運動場館,小A認識了好幾位美國老白爸媽,他們都用自己的經歷告訴小A——運動雖好,但過量雞娃「有害無益」。美國運動員出身的家長居然阻止孩子搞運動?!——足球波士頓兒童醫院急診室的最新統計發現,導致最多兒童運動損傷的運動是足球。
  • 有醫說醫 | 如何處理「滑鼠手」引起的「正中神經慢性損傷症候群」?
    有醫說醫 | 如何處理「滑鼠手」引起的「正中神經慢性損傷症候群」?23歲的小楊是一位電競運動員,一手滑鼠玩得可是又快又準,人稱「快手楊」。可是一年多前,小楊逐漸出現了右手拇指、食指、中指指尖麻木。半年以來病情越來越嚴重,最後麻木範圍越來越大,手腕活動越來越僵硬,他的競技能力也一落千丈。
  • 早年發生的腦部損傷與老年痴呆緊密相關
    事實上,並不只有橄欖球運動才會有這樣的隱患,拳擊運動、美式足球、冰球、足球等運動都有類似的隱憂。大約有20%的拳擊手在長期的拳擊生涯後會出現此症。拳擊運動員在從事拳擊運動12到16年後,出現記憶力、語言、性格、振顫以及肢體協調等問題。因此,對於那些經常腦部受傷運動員來說,退役可能是他們明智的選擇。
  • 美國麻省總醫院擬在珠海建院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金喆 發自廣州     每經記者 金喆 發自廣州社會資本辦醫和外資醫院放行的政策東風,把全球頂級綜合性醫院——美國麻省總醫院「吹」到廣東珠海。
  • 可實時監測關節運動預測損傷
    運動損傷是歷屆冬奧會中影響運動員訓練與比賽成績的重要因素,不僅影響運動成績,甚至導致運動生涯終結,也會導致巨大的人力消耗與經濟損失。記者昨天從科技部獲悉,在 「科技冬奧」重點專項支持下,科技人員研發的系統可在運動員的動態運動中無創檢測活動關節的三維運動數據,滿足在訓練和比賽中實時運動關節監測並預測可能損傷的需求。
  • 幹細胞有效修復運動損傷!挽救了C羅等球星的職業生涯
    幹細胞可以說是延續了C羅的運動生命並促使他走向足球巔峰的絕密武器!這也是為什麼很多球員痛苦離場之後又可以很快輕鬆上場的秘密。據醫學統計,足球運動是創傷發生率最高的運動項目之一,肌肉拉傷、肌腱受損、韌帶損傷更是容易發生的創傷。目前,臨床上的治療方案,如藥物治療、直接縫合、針刺理療和體外衝擊波等均不理想。
  • JAMA Neurol:年輕運動員,當心慢性創傷性腦病
    醫脈通編譯,轉載請務必註明出處
  • 麻省總醫院開到珠海 但願這次不是「狼來了」
    南方日報稱,麻省總醫院將聯手廣東省中醫院在中國共建一所世界一流醫院:美國麻省總醫院中國醫院(MGH China)。當晚,廣東省中醫院的官方微信也轉發了這一消息。此前,哈佛與恆大攜手共建醫院的假消息猶在耳畔,而今又有麻省總醫院開到珠海的消息傳開,不得不讓人聯想起「狼來了」的故事。
  • 廖新波:麻省總醫院珠海起航 美國鯰魚激活了什麼?
    日前,廣東省中醫院、美國麻省總醫院、珠海橫琴國聯康華醫療投資有限公司在珠海橫琴新區籤訂合作框架協議,將在橫琴新區建立一所世界一流的醫院——美國麻省總醫院中國醫院,希望今後中國人看病不用遠赴歐美,在廣東就能享受到世界頂級的醫療技術服務。
  • 運動還可能帶來腦損傷?
    在運動員的一生中,反覆的頭部亞腦震蕩撞擊的嚴重性,是目前備受關注的焦點。例如,有研究表明,在前美國橄欖球聯盟(NFL)的球員中,12歲之前就開始搶球與晚年認知功能更差有關。*譯者注whiplash injury,往往指由車禍造成的頸部過度屈伸造成損傷。除了意外碰撞和摔倒造成的創傷外,足球運動還有另外一個獨特的頭部重複撞擊的來源。足球運動員在比賽和練習中,有意識地反覆用頭頂球,以改變球的運動進程。在我們對成年業餘足球運動員的工作中,我們發現,頭球的場合很多。雖然有些球員根本不做頭球,但很多其他球員每年都會做成千上萬次。
  • 錫安生技完成Z-Robot質子治療床研發並籌備美國FDA 510(k)認證,預計明年銷售
    錫安生技目前已完成Z-Robot質子治療床研發,正在籌備美國FDA 510(k)認證相關事宜,獲取在美國上市的官方許可,預計2019年初可對外銷售。錫安生技創立於2010年7月,2012-2013年間與臺灣同步輻射中心合作,完成開發了應用於質子加速器的高頻共振腔並使之商品化;2014年取得臺灣經濟部技術處小型企業創新研發(SBIR)計劃補助790萬新臺幣(約合172萬人民幣);2016年3月獲得臺灣工業局基金投資;2018年取得美國發明專利。
  • 為體育健兒及全民健身保駕護航——北京大學運動醫學研究所建所50...
    此時運用科學手段保障運動員的身體健康、減少運動創傷,從而提高運動成績就成為重中之重,因此黨和國務院決定學習蘇聯建立運動醫學來為運動員的訓練和比賽提供保障。北京大學運動醫學研究所的前身是1955年成立於北京醫學院第一醫院(今北大醫院)的醫師督導醫療體育科。
  • 麻省理工學生惡作劇偷走加州理工鎮校之寶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雖然都是世界上名列前茅的院校,但長期以來相互之間卻存有芥蒂。兩校一些淘氣的學生因此經常相互搞惡作劇,其中最近一起事件就是麻省理工學生從加州理工偷走了其鎮校之寶——一尊有130年歷史的弗萊明加農炮。在每年的開學典禮上,加州理工學院通常都會鳴響這尊大炮。
  • 麻省總醫院等美國醫療機構擅長看哪些疾病?
    出國看病,尤其是赴美去麻省總醫院等機構就醫,確實需要一些專業知識,尤其是去美國治癌症。面對5000多家包含梅奧醫學中心、麻省總醫院等的美國醫院,儘管有形形色色的各種排名,但每個排名涉及的參數和變量都有偏頗,作為在國內學醫10年,後又在美國進修學習的一名協和醫生,結合2019-20美國US NEWS最新的醫院排名,以梅奧診所、麻省總醫院等10家醫院為例,給大家做一下類比,便於記憶和參考。
  • 美國麻省總醫院中國醫院落戶珠海橫琴 有望推動中醫藥國際化
    原標題:美國麻省總醫院中國醫院落戶珠海橫琴 有望推動中醫藥國際化  新華網廣州10月9日電(記者肖思思 劉宏宇)美國最優秀醫院之一麻省總醫院將和廣東省中醫院在珠海橫琴設立中國醫院。除了讓患者在廣東能近距離享受世界一流水平醫療外,此舉還有望推動中國中醫藥國際化,與西方現代醫學相結合。
  • 科學網—非運動員也會得創傷性腦損傷
    圖片來源:STAN GROSSFELD 本報訊 科學家正在尋找反覆腦損傷和持續神經損傷之間的關係,他們通常會研究士兵或橄欖球運動員的大腦。但目前還不清楚這種被稱為慢性創傷性腦病變(CTE)的損傷是否在普通人群中普遍存在。現在,一項新的研究首次報告了這一比率。
  • 麻省總醫院專家談肺癌精準治療的精準時間
    麻省總醫院專家談肺癌精準治療的精準時間 2020-08-04 11: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非運動員也會得創傷性腦損傷—新聞—科學網
    腦切片上的損傷和不健康的蛋白質簇是慢性創傷性腦病變的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