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公欣報導 日前,為滿足低碳發展和綠色發展的時代需求,科學推進防災減災、應對氣候變化和生態文明建設,中國氣象局氣候變化中心發布《中國氣候變化藍皮書(2020)》,提供中國和全球氣候變化的最新監測信息,科學客觀地反映氣候系統變化的新狀態,切實發揮應對氣候變化的科技支撐作用。
《藍皮書(2020)》顯示:氣候系統多項關鍵指標呈加速變化趨勢。中國是全球氣候變化的敏感區,氣候極端性增強,降水變化區域差異明顯、暴雨日數增多;我國生態氣候總體趨好,區域生態環境不穩定性加大。
《藍皮書(2020)》指出,全球變暖趨勢在持續。2019年,全球平均溫度較工業化前水平高出約1.1℃,是有完整氣象觀測記錄以來的第二暖年份,過去五年(2015~2019年)是有完整氣象觀測記錄以來最暖的五個年份;20世紀80年代以來,每個連續十年都比前一個十年更暖。2019年,亞洲陸地表面平均氣溫比常年值(本報告使用1981~2010年氣候基準期)偏高0.87℃,是20世紀初以來的第二高值。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是全球氣候變化的敏感區和影響顯著區。1951~2019年,中國年平均氣溫每10年升高0.24℃,升溫速率明顯高於同期全球平均水平;近20年是20世紀初以來的最暖時期。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中國極端高溫事件明顯增多;2019年,雲南元江(43.1℃)等64站日最高氣溫達到或突破歷史極值。20世紀90年代後期以來登陸中國颱風的平均強度波動增強;2019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颱風生成個數為29個,其中6個登陸中國;超強颱風「利奇馬」為1949年以來登陸中國的第五強颱風,且登陸後移動緩慢、陸上滯留時間長,風雨強度大、影響範圍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