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變暖仍在持續 中國處氣候變化敏感區

2020-12-06 財新

  【財新網】(實習記者 趙煊)全球變暖趨勢仍在繼續,而中國是全球氣候變化的敏感區和影響顯著區。中國氣象局氣候變化中心4月3日發布2018年《中國氣候變化藍皮書》(下稱《藍皮書》)指出,2017年,氣候系統的綜合觀測和多項關鍵指標表明,全球變暖趨勢仍在持續,並伴隨全球海洋熱含量創新高、北極地區異常偏暖、海冰急劇消融等現象,而中國是全球氣候變化的敏感區和影響顯著區。

  氣溫和降水等氣候要素是反映氣候變化的核心指標。據《藍皮書》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表面平均溫度比1981~2010年平均值(14.3℃)高出0.46℃,比工業化前水平(1850~1900年平均值)高出約1.1℃,為有完整氣象觀測記錄以來的第二暖年份,也是有完整氣象觀測記錄以來最暖的非厄爾尼諾年份。2017年,亞洲陸地表面平均氣溫比常年值(1981~2010年平均值)偏高0.74℃,是1901年以來的第三暖年份。2017年,東亞夏季風強度偏弱,東亞冬季風為近十年最弱、南亞夏季風強度接近常年。

相關焦點

  • 《中國氣候變化藍皮書2020》發布:全球變暖趨勢在持續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8月24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今天,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向社會發布《中國氣候變化藍皮書2020》(以下稱藍皮書),其中提到,我國是全球氣候變化的敏感區,氣候極端性增強,降水變化區域差異明顯、暴雨日數增多;我國生態氣候總體趨好,區域生態環境不穩定性加大
  • 《中國氣候變化藍皮書(2020)》發布:氣候系統變暖加速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公欣報導 日前,為滿足低碳發展和綠色發展的時代需求,科學推進防災減災、應對氣候變化和生態文明建設,中國氣象局氣候變化中心發布《中國氣候變化藍皮書(2020)》,提供中國和全球氣候變化的最新監測信息,科學客觀地反映氣候系統變化的新狀態,切實發揮應對氣候變化的科技支撐作用
  • 中國氣候變化藍皮書(2019)發布:變暖趨勢進一步持續
    本文圖均為 國家氣候中心微信公眾號 圖為滿足低碳、綠色和可持續發展的時代需求,科學推進應對氣候變化、防災減災和生態文明建設,中國氣象局氣候變化中心現予發布《中國氣候變化藍皮書(2019)》,提供中國、亞洲和全球氣候變化的最新監測信息,科學客觀地反映氣候變化的基本事實。
  • 應對氣候變暖還需持續攻堅
    「中國是全球氣候變化的敏感區和影響顯著區」  「全球溫室氣體濃度持續上升引起的溫室效應,疊加在地球自然變化因素之上,是造成全球變暖的主要驅動因子」  「中國所做出的承諾會百分之百完成,而且會爭取做得更好一些」  「投入其中,參與進去,從身邊小事做起,我們都能為應對氣候變化做出貢獻」  影響:未來全球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可能更大
  • 全球氣候變暖,你感受到了嗎?
    全球氣候變暖,你感受到了嗎?隨著全球氣溫逐年攀升,由氣候變暖引發的風雹、乾旱、暴雨、高溫等極端天氣事件愈加頻繁,使得全球各地都面臨嚴峻的氣候災難。氣候變化不僅威脅到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也嚴重影響著人類的生產生活。
  • 2019年《氣候變化綠皮書》發布:全球氣候風險持續上升
    2019年《氣候變化綠皮書》指出——全球氣候系統的變暖趨勢進一步持續,對自然生態系統和經濟社會的影響正在加速,全球氣候風險持續上升。加強氣候風險管理,要特別防範「黑天鵝」和「灰犀牛」兩種風險事件的發生。
  • 《中國氣候變化藍皮書(2020)》:我國生態氣候總體趨好
    人民網北京8月24日電(丁亦鑫)記者從中國氣象局獲悉,為滿足低碳發展和綠色發展的時代需求,科學推進防災減災、應對氣候變化和生態文明建設,中國氣象局氣候變化中心現予發布《中國氣候變化藍皮書(2020)》,提供中國和全球氣候變化的最新監測信息,科學客觀地反映氣候系統變化的新狀態,切實發揮應對氣候變化的科技支撐作用。
  • 一文告訴你 全球氣候正在發生怎樣的變化?
    中國天氣網訊 日前,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向社會發布《中國氣候變化藍皮書2020》。報告顯示,剛剛過去的2019年,全球氣候系統變暖加速,物候期提前、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多項歷史紀錄被刷新,氣候極端性增強。
  • 國家氣候中心主任董文杰談全球變暖及中國氣候變化
    我們想問一下,這是不是全球變暖的後果?2007-07-26 15:01:18董文杰: 極端的氣候災害形成的原因是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是氣候的自然變化,這就意味著有沒有全球變暖,有沒有人類影響,這個氣候都會變。在地球上沒出現人的時候,氣候也在變。
  • 氣候變化、全球變暖是由碳排放造成的嗎?
    不過有觀點提出,氣候變化是地球自身運轉規律的體現,就算有化學變量的存在,碳排放也只是眾多作用因素中的一個方面。那麼請問,大氣變暖是由碳排放造成的嗎?如何才能更為準確地觀測和分析氣候變化?———上海臨沂北路何大舟答:早在上世紀中葉,大氣科學界就已明確提出,二氧化碳和甲烷等含碳溫室氣體濃度升高可通過輻射強迫引起氣候變暖。
  • 全球氣候變暖趨勢持續 氣候風險不斷上升
    來源:經濟日報2019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日前在西班牙首都馬德裡召開,全球氣候變暖、氣候風險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世界氣象組織的氣候狀況監測表明,全球氣候系統的變暖趨勢進一步持續。2018年的全球平均溫度比工業化前水平高1.0℃左右,位於有現代觀測記錄以來第四位;2018年是有記錄以來全球海洋熱含量最高的一年,海平面持續上升,南極和北極海冰範圍遠低於平均值;全球天氣、氣候災害帶來的損失在自然災害造成經濟損失的90%以上,發生次數為1980年以來最多。全球氣候變化對自然生態系統和經濟社會的影響正在日益凸顯,全球氣候風險持續上升。
  • 氣候變化與人體健康:全球變暖直接影響健康
    氣候變化對人類健康會有不利影響,這在許多人眼中或許是個笑話。然而,事實卻證明,在全球變暖的大背景下極端天氣頻繁發生威脅著人類的生命。  今年1月以來,在巴西,裡約熱內盧州的強降雨令多處道路和房屋遭到洪水或泥石流衝擊,842人死亡,逾2萬人流離失所。
  • 復旦通識·全球變暖|李志青:全球氣候變化的幾個經濟學常識
    「復旦通識」組織「全球變暖」系列,邀請不同高校相關學科的教師撰文,從各自的專業領域與學術興趣出發,圍繞全球變暖這一席捲國際政治和社會輿論的重大公共議題,進行不同角度的觀察與討論,思考「人類命運共同體」將如何面對這一可能即將席捲全球的危機。以下是復旦大學環境經濟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李志青教授的文章《全球氣候變化的幾個經濟學常識》。
  • 世界氣象日:氣候變暖,我們的水資源怎樣了?
    中國氣象局局長劉雅鳴說,這一主題旨在進一步認識新形勢下氣候與水的關係,呼籲全球以更協調、更可持續的方式合理利用和規劃氣候與水資源。  氣候與水的新形勢如何?對我們的水資源有哪些影響?如何合理利用氣候與水資源?
  • 全球變暖是騙局?科學家預警:全球變暖正改變中國氣候格局
    作者:臉哥「那些否認氣候變化的人,其實並不關心氣候。」在某問答平臺看到這句話時,突然覺得非常適合回答全球變暖到底是不是騙局。前段時間,科學家推測,在未來一段時間太陽活動可能進入了極小期,太陽黑子以及太陽耀斑的程度可能不如從前。
  • 古代氣候變化曾持續影響全球變暖趨勢長達數千年
    據科學家稱,古地球溫度的迅速上升引發了氣候反應,這可能使氣候變暖持續了數千年。發表在《自然地球科學》網站上的一項研究,為氣候反饋提供了新的證據,可以解釋古新世-始新世熱最大值(petm)的長期存在,這被認為是現代氣候變化的最佳模擬物。
  • 水蒸氣是全球氣候變化和全球變暖主要影響因素
    【搜狐科學消息】 據美國每日科學網站報導 水蒸氣是已知的地球上最豐富的溫室氣體,但其在全球變暖中的地位一直備受爭議。最近,研究人員利用最新的美國宇航局衛星數據,更科學準確地估算出它在空氣中的熱誘捕能力,從而確認它是氣候變化的一個重要因素。
  • 正視氣候變暖事實 採取措施適應、應對氣候變化
    2012年6月5日(星期二)9時,氣象局局長鄭國光接受中國政府網專訪,就「氣象防災減災與應對氣候變化」與網友在線交流。    [主持人]您講到很多關於氣候變暖以後我們如何應對。那氣候到底是變暖還是變冷?因為歐洲現在嚴寒的影響。    [鄭國光]我們講的全球氣候變暖是衡量整個地球平均的狀況,講氣候變暖是有一個時間尺度的。比如說這個地方氣候狀況怎麼樣,按照氣象的統一標準,它有一個30年的尺度。比如今年1月1號使用的氣候值就是1980年到2010年的氣候值。所以全球氣候變暖是講全球的氣候變化的趨勢。
  • 聯合國氣候變化報告凸顯全球變暖危害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本報訊 根據聯合國3月31日在日本橫濱發布的一份最新氣候科學報告,從冰川收縮到海洋酸化,氣候變化已經給地球的自然系統留下了顯著印記。該報告首次提出氣候變化對人類安全的影響,並強調將平均氣溫控制在比工業革命前上升不到2攝氏度的重要性。
  • 氣候變化九問-環流 溫鹽 氣候變化 PewCenter 科學家 氣候變暖...
    美國一家致力於研究應付氣候變暖對策的非營利機構PewCenter主管艾琳·克勞森就氣候變暖的一些常識和問題回答了美國國家廣播公司的提問。   問:什麼是氣候突變?   答:科學家們所說的氣候變化,通常指的是"氣候漸變"。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地球在逐漸變暖",或者是"氣候在慢慢變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