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臉牛頓,通曉多國語言,12歲學會微積分

2020-12-04 李杜文

人的精力和特長是有限的,天才也不例外。你很難想像大物理學家牛頓擅長跳芭蕾舞,而金星老師高數經常考滿分,或者神醫華佗像關羽那樣揮舞大刀、衝鋒陷陣。

至於普通人, 比如你的小學英語老師,她是校外某4S店的汽車維修能手,而且補胎很有一套,而市場裡賣豬肉的大叔,切肉咔咔咔,業餘時間卻經常表演彈奏古箏。

這,大多數人做不到啊,除了一個英國人。

託馬斯·楊,他的正經職業是醫生,兼任物理學家、數學家、語言學家、動物學家、考古學家、音樂家、機械師、美術家、經濟學家,另外還擅長馬術,對了,還有表演雜技走鋼絲!

1773年(乾隆三十八年),託馬斯出生在英國一個富裕的家庭。類似於李白,一出生,他爹就準備了一大筆財產供其揮霍,衣食無憂。但是託馬斯比李白好學很多很多。

他2歲時學會閱讀,4歲能將英國詩人的佳作背得滾瓜爛熟(此時英國大詩人拜倫和雪萊還沒出世,但喬叟的詩作早已廣為流傳)。

託馬斯不到6歲就已經把《聖經》從頭到尾看過兩遍(識字量極大)。就好比中國一個6歲的小孩,把《金剛經》看過兩遍。事實上,佛經上面的好多字,成年人也不認得啊。

無論哪個版本的《聖經》,其詞彙量都在10000以上,新東方老闆俞敏洪北大畢業時,英語詞彙量剛過20000。

12歲,他學會了製作顯微鏡和望遠鏡,這個只要倍數不高,難度不是很大,但是他還順便把牛頓與萊布尼茲共同建立的微積分給學會了。這是數學專業的同學在大學裡才學的知識,託馬斯在小學五六年級的時候,就學會了。

人比人,真是氣死人!普通人0開掛,一般天才開1個掛,託馬斯是連續不斷的開掛,n多掛。

14歲的託馬斯·楊,已經掌握了10多門外語,什麼?!法語、德語、義大利語、希臘語等等,後來又學了希伯來語、阿拉伯語、波斯語,看到就學,學了就能用。

19歲這年,他離開家鄉,來到倫敦學醫,很快他提出,人之所以能看清遠近的物體,是因為眼睛裡的晶狀體在自動調節,而晶狀體調節出問題是導致近視的原因。

最厲害的,是他認為眼睛裡有三種不同的神經,分別能感覺紅、綠、藍。這一套三原色理論,是現代顏色理論的基礎,小學美術老師在課堂上肯定提到過。

隨後,託馬斯前往德國深造,只花了1年時間,博士學位到手。

託馬斯後來回憶,儘管父母送他去過很多名校,但他還是把自學當作最主要的學習手段。也就是自學成才

託馬斯業餘時間,鑽研物理。業餘到什麼程度呢,他做的雙縫實驗推翻了牛頓光的粒子假說。後來這個實驗被命名為「楊氏雙縫實驗」,高中生在物理課上都有學到,而且是高中必做實驗之一。

另外,他對材料力學頗有研究。他提出的楊氏模量,被英國力學家譽為科學史上的一個新紀元。

託馬斯·楊精通繪畫,熱愛音樂,他能演奏當時的所有樂器。在同時代的某東方大國,乾隆剛學會欣賞大小提琴演奏,還在想著多搞幾次南巡,多搜刮幾幅古董字畫,然後在上面留下自己的爪印,人稱愛新覺羅·牛皮癬·弘曆

同時,憑藉語言上的超高天賦,託馬斯對400種語言做了比較(信息量極大),並提出「印歐語系」。印歐語系使用人數佔到全球總人口近50%。

在不惑之年,他又與法國人商博良一起,破譯了一塊古埃及石碑,並因此創造出一門研究古埃及文明的新學科。

託馬斯是一本移動的《大英百科全書》。若干年後,託馬斯與牛頓、達爾文、狄更斯、伊莉莎白一世一同埋葬於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他曾經在自己出版的一本書中,這樣寫道:「儘管我仰慕牛頓的大名,但是我並不因此而認為他是萬無一失的。我遺憾地看到,他也會弄錯,而他的權威有時甚至可能阻礙科學的進步。」

不斷開掛的人生,讓牛頓都有點慌。

相關焦點

  • 深扒| 牛頓大哥一統江湖背後的那些血淚史...
    伽利略去世於1642 年,這一年,牛頓誕生。這暗示著要有大哥替伽利略出頭平事兒,完成其未竟的事業了。牛頓的生日,不管是按照儒略曆的12 月25 日,還是格里高利曆的第二年1月4日,他都屬於摩羯座。摩羯座,你懂的。
  • 牛頓和萊布尼茨,誰才是真正的微積分之父?
    誰發明了微積分現在,我們認為微積分是由牛頓和萊布尼茨共同發明的,因此,微積分的基本定理也被稱為牛頓-萊布尼茨公式。但是,在1907年的時候,英國數學界和德國數學界卻發起了一場爭論:到底誰是第一個發明微積分的人?
  • 牛頓和萊布尼茨,誰才是真正的微積分之父?
    誰發明了微積分現在,我們認為微積分是由牛頓和萊布尼茨共同發明的,因此,微積分的基本定理也被稱為牛頓-萊布尼茨公式。但是,在1907年的時候,英國數學界和德國數學界卻發起了一場爭論:到底誰是第一個發明微積分的人?
  • 牛頓到底有多牛?你不知道的牛頓成名史
    不幸的童年塑造了牛頓神秘的個性牛頓在1642年聖誕節過早地出生在英國格蘭,很不幸,在他三歲左右的時候他的文盲父親去世了,不久,他的母親與一位富有的神職人員巴納巴斯史密斯結婚,但是他的繼父從心底不接納這個孩子。牛頓的母親和她的新丈夫住在另一個村子裡,小牛頓被迫與祖父母一起生活。
  • 到底是誰創立了微積分?牛頓和萊布尼茨都說是自己
    根據文獻記載,牛頓周圍的人認為牛頓要比萊布尼茨早幾年得出方法,但牛頓在1693年之前幾乎沒有發表過任何內容,並直至1704年他才給出了微積分完整的敘述。加上英國皇家學會的成員對牛頓有一種盲目的自信和崇拜,於是在1699年,英國皇家學會的成員指控萊布尼茨剽竊了牛頓的成果,單方面下定結論,認為牛頓才是微積分的「第一發明人」。這場微積分爭論在1711年全面爆發,並破壞了牛頓與萊布尼茨各自的生活,直到萊布尼茨在1716年逝世。
  • 當牛頓發明微積分,中國人在幹什麼?
    牛頓油畫像  當牛頓發表力學定律和微積分的時候,是中國的哪個朝代?中國學者在做什麼?
  • 精通多國語言的十大華人明星
    多學一門語言,跟「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的意思是一樣的。如今在娛樂圈混也並非容易,多精通一門語言,就多一次機會。有了機會,國際化程度高了,可謂錢途無量。莫文蔚 精通英文、法文、意文,粵語、普通話也不錯莫文蔚能歌善舞,是香港影、視、歌多棲明星,在義大利念高中,英國念大學,還是英國倫敦大學的高材生,精通英文、法文、義大利文,粵語、普通話說得也不錯。莫文蔚憑獨特氣質及精通多國語言,使她在國際電影舞臺上出盡風頭,還在好萊塢施展拳腳。
  • 從「微積分」發明之爭看科學巨匠,原來牛頓也是個小心眼的人
    1665年,英國突然爆發鼠疫,於是就讀於劍橋大學的牛頓,就回到了母親的農場,專心致力於科學研究,後來經典物理學三大定律,光學定律以及微積分皆是從此開始,因此這一年也被「奇蹟年」。1666年,牛頓率先發現了微積分概念——流數術,但是牛頓並未將發現成果公布出來,只是記在自己的筆記本中,科學圈內,也只有牛頓的幾個好友知道此事。
  • 牛頓和萊布尼茨爭了一輩子,頂級數學家有多厲害?
    萊布尼茨-名師出高徒你可能沒聽說過萊布尼茨,如果了解一下他的學生你就知道他有多厲害了,萊布尼茨是伯努利的老師,伯努利是歐拉的老師,歐拉是拉格朗日的老師,拉格朗日是柯西的老師,柯西是高斯的老師,高斯是黎曼的老師
  • 牛頓與萊布尼茨——誰是微積分的「剽竊者」?
    在當代社會,公認的微積分的發明者有兩位,分別是艾薩克·牛頓和戈特弗裡德·威廉·萊布尼茨,但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在這兩位之間,曾經就誰是微積分的發明者發生了激烈的爭論。牛頓和萊布尼茨的出生僅相隔四年。1642年,牛頓生於英格蘭一個名叫烏爾索普的村子,而萊布尼茨則於1646年生於德國萊比錫。
  • 樹大招風,對牛頓的車輪戰
    今天,牛頓出生(1643年1月4日;舊儒略曆1642年12月25日)。現在教科書時不時就出現牛頓這個,牛頓那個。牛頓那麼多成果是不是他親力親為的原創呢?按照現代人的科研感覺,太難了!這導致了他與牛頓的激烈爭執,牛頓隨後從《原理》中刪除了大部分關於胡克的提法。他們的仇恨持續了數十年。在1690年對皇家學會的演講中,胡克說:關於我本人和本人首次發現並向本學會展示的引力性質,最近牛頓先生幫了我的大忙,已經當成他自己的發明去印刷和出版了。三、牛頓的光定律? 胡克和牛頓之間最初的友好關係後來變得痛苦不堪。
  • 牛頓與萊布尼茨的微積分之爭,牛頓到底做了什麼?
    後人在萊布尼茨的手稿中發現他曾經抄錄牛頓關於流數術的論文的段落,並將其內容改用他發明的微積分符號表示。這個發現似乎對萊布尼茨不利。但是,我們無法確定的是,萊布尼茨是什麼時候抄錄的?如果是在他創建微積分之前,從某位英國數學家那裡看到牛頓的手稿時抄錄的,那當然可以做為萊布尼茨剽竊的鐵證。但是他也可能是在牛頓在1704年發表該論文時才抄錄的,此時他本人的有關論文早已發表多年了。
  • 微積分發明權之爭:牛頓和萊布尼茨的巔峰對決
    可是對於萊布尼茨和牛頓來說就不是這麼回事了。1、 芝諾的烏龜牛頓和萊布尼茨爭的就是微積分的發明權,說起微積分來,就不得不提到那隻烏龜,這隻烏龜來頭不小,它就是芝諾假想的烏龜。最遺憾的還是克卜勒,他都作出行星運動三大定律了,要是在微積分上再多走一步的話,那麼他就會得出萬有引力定律了。但是第一個把微積分系統化並用來解決問題的還是爵爺牛頓,不過那時候他還不是爵爺,姑且稱之以示尊重,微積分也不叫微積分,牛頓爵爺稱之為流數法,他把連續變量叫做流動量,對其求導就叫做流數。
  • 神奇的牛頓爵士,他不僅創造了令我們害怕的微積分,自己還是個鍊金...
    童年失樂塑造了他神秘的性格牛頓1642年聖誕日出生於英格蘭格蘭瑟姆鎮的烏爾索普莊園,他是遺腹子,父親是文盲。在牛頓3歲的時候,他媽媽嫁給了一個有錢的牧師 — Barnabas Smith,繼父並不能接受牛頓。牛頓的母親與其新丈夫居住在鄰近的村莊,而牛頓由其祖父母照顧。
  • 微積分到底是牛頓發明還是萊布尼茨發明
    微積分的發明,絕對是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發明之一。著名數學家、計算機學家馮諾依曼就曾評價:「…微積分是現代數學的第一個成就,而且怎樣評價它的重要性都不為過…微積分比其他任何事物都更清楚地表明了現代數學的發端」。
  • 牛頓-萊布尼茨公式 - 微積分大廈基石之一
    400多年前,牛頓與萊布尼茨各自獨立創立了微積分,現代數學從此奠基。很多朋友在大學的高數課程上,也都學習過微積分的相關知識。
  • 他或許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23歲就發明了微積分!
    一個名叫牛頓的學生逃離劍橋想躲避威脅,幸好他逃了出來,因為牛頓是很前衛的思想家,勇於用全新的觀點來觀察宇宙。牛頓踏出探索宇宙的第一步,試圖找出支配自然的神秘規律,他提出一些問題,比如萬物為何會移動或停止,最著名的疑問是:萬物為何會掉落地面?你可能認為解答這麼簡單的問題並不會改變世界,但世界確實因此而改變了!
  • 英國科技專欄之人——伊薩克·牛頓
    十分幸運的是他的主要天賦不滿足於他在農業方面發揮,因此,他18歲時入劍僑大學,極快地通曉了當時已知的自然與數學知識,之後轉入個人的專門研究。自21歲至27歲,奠定了某些學科理論基礎,導致以後世界上的一次科學革命。他的第一個轟動科學世界的發現就是光的本質。
  • 牛頓到底有多牛?牛頓成名的歷史由原到底有多深?
    牛頓,我們上小學就知道這個人,是大科學家。但到了中學,他突然搖身一變,變成了我們的物理老師,什麼牛頓第一第二、第三定律,都變成了考題。自此,甭管牛頓多偉大,我們對他都是敬而遠之,因為在青春時代,他為難過我們。同樣的,甭管我們對他多敬而遠之,其歷史地位依然不可撼動。
  • 微積分初步
    建議以高中數理→微積分→物競知識→積分進階這樣的流程來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