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證含不確定點的線線平行

2021-01-18 韓老師帶你學數學

*本文系2017年甘肅省教育科學 「十三五」規劃「隴原名師」專項課題「中學數學教學中圖形教學的策略及效果研究」(立項號:GS[2017]MSZX057)的成果之一。 


  

摘 要:線線平行的證明是立體幾何中證明與計算時常用到的問題,從初中開始我們就掌握了各種線線平行的證明方法,但有一類線線平行的證明常常困擾著我們,那就是當要證的線段端點的位置不確定時,既不能利用中位線證,也不能證平行四邊形,因為這些思路都需要確定線段端點的位置,這大大曾加了題目的難度,使我們感到困惑,那這種問題該如何找到突破口去解決呢?而我們學到的線面平行的性質定理常常被我們忽略,不知該如何應用於題目中,其實它恰恰是解決這類題目的靈丹妙藥!本文通過將直線與平面平行性質定理巧妙應用在含不確定位置的端點的線線平行問題中,避開不確定點的困擾,直接簡單,快速的解決問題。

關鍵詞:立體幾何;線線平行證明 ;直線與平面平行性質定理;不確定點

 

線線平行關係是中學幾何裡一個非常重要的圖形特徵,像線面平行的證明,面面平行的證明等都會用到線線平行的關係,還有很多求解的問題中也常常涉及到線線平行的證明。對於線線平行的證明來說,在高中階段我們常用到的重要的方法有與中點有關的可以用中位線證,長度相同的可以選擇證平行四邊形,但有一類線線平行的問題常常困擾著我們,那就是當要證的線段端點的位置不確定時,既不能利用中位線證,也不能證平行四邊形,因為這兩種思路都需要線段有確定的位置,那這種問題該如何解決呢?

在人教版數學必修2第二章中,我們學到了線面平行的性質定理:

定理  一條直線與一個平面平行,則過這條直線的任一平面與此平面的交線與該直線平行。

從定理中我們發現,用這個定理來證明線線平行,只需證明有一條直線平行於一個平面且又含於另一平面,那麼它就和兩平面的交線平行。而這條交線的確定位置在這裡是不需要的,也就是說,這個定理就是我們證明線段端點位置不確定時的最佳解決方案。

下面舉例來說明用法:

題境分析:本題看似簡單的四稜柱中證明線線平行問題,但細究題意會發現所證的直線中位             置是不確定的,這使這道看似簡單的題增加了難度。但若此時用線面平行的性質             定理,便會巧妙避開點位置的不確定性,輕鬆突破難點!



     解題關鍵:本題從題型來看是證明線線平行,但關鍵在於所證直線位置不可求,也不確定,這時選用線面平行性質定理,先從所證直線中位置確定的直線入手,證該直線含於一個平面又平行於另一平面,而兩平面的交線恰好是要證的另一位置不確定的直線,這樣便可得到線線的平行關係。該題的突破關鍵是找準兩個平面,使得它們的交線恰好是需證的位置不定的直線。這樣我們就可以避開位置不確定的直線關於位置的判斷,直接證明它的平行關係。

我們延這個思路繼續來看



題境分析:

要證線面平行自然而然想到證線和面內的一條直線平行,即要證和的平行,於是想到證四邊形為平行四邊形,即要證,而點的位置是不確定的,這讓我們想到了上例,也就是說需要通過線面平行的性質定理才能得以解決。



此方法也可用於所證的兩條線段端點都不確定!


 

   在與平行相關的計算題中同樣適用!


 通過以上例題我們可以感受到,直線與平面平行的性質定理在解決含不確定點的線線平行問題中的靈活應用,可將較難的含不確定點的線線平行問題變得簡單而且易懂易操作,具有很強的針對性與實效性,可廣泛應用於解題中。

*本文系2017年甘肅省教育科學 「十三五」規劃「隴原名師」專項課題「中學數學教學中圖形教學的策略及效果研究」(立項號:GS[2017]MSZX057)的成果之一。 

 

 

想要了解更多原創技巧,關注☞☟

相關焦點

  • 高考數學:立體幾何中—點、線、面的位置關係命題規律及解題模板
    (2)對點、線、面位置關係的判斷,常採用窮舉法,即對各種關係都進行考慮,要充分發揮模型的直觀性作用.(3)對空間直線、平面平行或垂直等位置關係命題的真假判斷,常採用構圖法(尤其是長方體)、現實實物判斷法(如牆角、桌面等)、排除篩選法等.另外,若原命題不太容易判斷真假,可以考慮它的逆否命題,判斷它的逆否命題的真假,再根據原命題與逆否命題真假性相同得出原命題的真假.
  • 初中數學幾何常見輔助線口訣
    三角形   圖中有角平分線,可向兩邊作垂線。   也可將圖對摺看,對稱以後關係現。   角平分線平行線,等腰三角形來添。   角平分線加垂線,三線合一試試看。   線段垂直平分線,常向兩端把線連。   線段和差及倍半,延長縮短可試驗。
  • 《平行線的性質》學習
    3、教學重難點:根據平行線的性質是空間與圖形領域的基礎知識,在以後的學習中經常要用到.這部分內容是後續學習的基礎,讓學生通過探索活動來發現結論,經歷知識的「再發現」過程,可增強學生對性質的認識和理解,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因此我確定本節課的重點為:探究平行線的性質.
  • 初中幾何常見輔助線之口訣,實用(角平分線)
    一 初中幾何常見輔助線口訣人說幾何很困難,難點就在輔助線。輔助線,如何添?把握定理和概念。還要刻苦加鑽研,找出規律憑經驗。三角形圖中有角平分線,可向兩邊作垂線。也可將圖對摺看,對稱以後關係現。角平分線平行線,等腰三角形來添。角平分線加垂線,三線合一試試看。線段垂直平分線,常向兩端把線連。
  • 《平行四邊形對角線的性質》~說課稿~初中數學
    結合新課標對本節課的要求,本節課的重點是平行四邊形對角線互相平分的性質以及性質的應用。難點是綜合運用平行四邊形的性質進行有關的論證和計算。我設計了以下五個教學環節:1、巧設情景,初步感知上課伊始,採用複習導入的形式,提問學生平行四邊形的邊、角這兩個基本要素的性質是什麼?學生根據上節課的知識,可以回顧起來,平行四邊形的對邊平行且相等,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相等。順勢提出在平行四邊形中,還有一組對角線,通過多媒體展示ABCD中,連接AC、BD,並設它們相交於點O,請同學大膽猜想OA與OC,OB與OD有什麼關係?
  • 北師大版九上數學4.2 平行線分線段成比例 知識點精講
    知識點總結 平行線分線段成比例定理 平行線分線段成比例定理指的是兩條直線被一組平行線(不少於3條)所截,截得的對應線段的長度成比例。
  • 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對角線
    平行四邊形性質——對角線,體會利用「平行四邊形對角線互相平分」解題用處。    讓數學多點趣味,讓生活多點數學!數學是所有學科的基礎,它不應是乏味的,數學的學習應是豐富有趣的,讓我們一起傳播數學知識,展示數學魅力!                   小會老師與你同行!        喜歡我,就關注我,轉發我!        點擊下方的「閱讀原文」可以進入觀看所有微課。
  • 全等三角形證明方法歸納,典例詳解幾種輔助線做法,含思路分析
    首先我們學習一下找全等三角形的方法:(1)可以從結論出發,尋找要證明的相等的兩條線段(或兩個角)分別在哪兩個可能全等的三角形中;(2)可以從已知條件出發,看已知條件可以確定哪兩個三角形全等;(3)可從條件和結論綜合考慮,看它們能確定哪兩個三角形全等;(4)若上述方法均不可行,可考慮添加輔助線,構造全等三角形。
  • 初中數學:角平分線的4種輔助線(方法總結,講練結合)
    ,可延長這條線段與角的另一邊相交,構成等腰三角形,利用等腰三角形的「三線合一」 性質證題;④如下圖,過角的一邊上的點,作另一邊的平行線,構成等腰三角形——「角平分線+平行,必出等腰 」.3、如下圖,在△ABC中,∠ACB=90°,CD⊥AB,D是垂足,∠ABC的平分線BE交CD於點G,交AC於點E,GF∥AB交AC於F. 求證:AF=CG.4、如下圖,在△ABC中,∠A的平分線AD交BC於點D,且AB=AD,CM⊥AD交AD的延長線於點M.
  • 《平行四邊形對角線的性質》試講稿!
    我聽到有同學說計算出面積,看看對角線是不是平分,對角線平分面積就相等,今天我們一起來幫老人驗證一下對角線是否平分?請大家畫出平行四邊形ABCD的對角線AC和BD,它們交於點O。1.圖中有哪些三角形是全等的?2.圖形有那些線段相等?3.線段OA與OC、OB與OD長度有何關係?
  • 線下線上展會雙線會展究竟是平行線還是交叉線?
    很多業界同行闡述了其對於線上展會的個人觀點。筆者對其中的一部分觀點不能認同,為此,談談在過去一年摸索線上展會的三點思考,與業界分享。線下線上展會雙線會展究竟是平行線還是交叉線?首先,談談線上展會和線下會展的關係。一定要找到一個詞來形容, 「融合」可能是最為合適的。還有業界同行將線上線下會展定義為「雙線會展」。
  • 平行線的判定——定理推導及知識點總結
    言歸正傳,從平行線的判定開始,真正邁入了幾何證明的大門!剛進門,切不可眼高手低、狂妄自大,要腳踏實地,練好基本功!對每一個定理都要知道是什麼(what)、怎麼來的(why)、怎麼用(how)。本題結論今後可以直接拿來用,很多參考書上把它稱作平行線判定方法的推論——在同一平面內,垂直於同一條直線的兩條直線互相平行。三、判定方法匯總除了以上四種判定方法外,還可以利用前面學過的知識。
  • 平行四邊形的邊、角、對角線
    首先,我們先來回顧一下平行四邊形的邊、角、對角線的基本性質平行四邊形性質從「邊」看平行四邊形的對邊平行平行四邊形的對邊相等從「角」看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相等從「對角線」看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互相平分如果我們把上面的四條性質歸歸類,其中涉及到與線段長度有關的問題時,多採用「平行四邊形的對邊相等」「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互相平分」,涉及到與角度有關的問題時,多採用「平行四邊形的對邊平行」和「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相等」。
  • 如何巧記矩形、菱形、正方形的證明定理
    今天我就給大家說一說如何巧記矩形、菱形、正方形的證明定理。首先我們說一下矩形的判定定理:(一)有三個角是直角的四邊形是矩形(二)對角線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三)有一個角是直角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對於這三個判定定理我們通過觀察知道,有兩個需要先證平行四邊形,一個可以直接證。
  • 2020初三數學複習:從平行線說起,圖形的初步認識中這些考題常見
    分析分類討論:當直線c在a、b之間或直線c不在a、b之間,然後利用平行線間的距離的意義分別求解.解答解:當直線c在a、b之間時,∵a、b、c是三條平行直線,而a與b的距離為4cm,b與c的距離為1cm,∴a與c的距離=4﹣1=3(cm);當直線c不在a、b之間時,∵a、b、c是三條平行直線,而a與b的距離為4cm,b與c的距離為1cm,∴a與c的距離=4+1=5(cm),綜上所述,a與
  • 2020初三數學複習:角平分線與線段垂直平分線,定理轉化經典代表
    ,本是兩個不相關的概念,但基於集合概念的需要和軸對稱圖形的共性,我們把這兩個單元放在了一起。分析: 由OP平分∠MON,PE⊥OM於E,PF⊥ON於F,得到PE=PF,∠1=∠2,證得△AOP≌△BOP,再根據△AOP≌△BOP,得出AP=BP,於是證得△AOP≌△BOP,和Rt△AOP≌Rt△BOP.點評: 本題考查了角平分線的性質,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質,熟練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是解題的關鍵.16.
  • 初中數學試講稿《平行四邊形對角線的性質》
    上節課我們研究了平行四邊形的邊、角這兩個基本要素的性質,哪位同學可以回顧一下?師:這位同學說平行四邊形的對邊平行且相等,還有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相等。師:看來大家對之前的知識掌握的很牢固,在平行四邊形中,還有一組對角線,對角線有什麼性質呢?請看大屏幕,在ABCD中,連接AC、BD,並設它們相交於點O,OA與OC,OB與OD有什麼關係?
  • 簡約不簡單,挑戰點線趣題,促成學霸思維
    點與線是構成圖形的最基本元素點動成線, 線動成面,面動成體。點與線的運動、組合、變化、數位化,可生成複雜的圖形,宛如演奏出氣勢磅礴的優美樂章。簡單地看,連點得線,線交於點;深入地想,屏幕是如何呈現圖像的?計算機是怎樣畫圖的?……這些歸根結底是基於「點」的顯示。
  • 初一數學平行線的概念及平行公理的理解,常用的作圖語言總結
    現實中的平行現象平行線的概念:在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不相交(無交點),那麼稱這兩條互相平行。平行符號「‖」。如直線a與直線b平行,記作a‖b。概念注意事項:(1)平行線無論怎樣延伸都不相交(2)今後遇到線段、射線平行時,指線段、射線所在的直線平行(3)在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位置關係只有兩種:相交和平行平行公理及其推論平行公理:經過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這條直線平行公理注意事項:(1) 以上結論說的是經過「直線外一點」,若經過直線上一點作已知直線的平行線,就與已知直線重合了.
  • 七年級下冊數學,相交線與平行線單元測試卷,難度接近中考
    經過10個課時的學習,我們學完了相交線與平行線。為了檢測掌握情況,下面分享一份單元檢測卷,題型來源於往年中考,所以這份模擬試卷的難度等同中考中的難度。9題根據同位角的定義得出結論,10題考查了點到直線的距離,兩平行線之間的距離的定義,理解新定義,掌握到一條直線的距離等於定長k的點在與已知直線相距k的兩條平行線上是解題的關鍵。11題根據同位角: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形成的角中,若兩個角都在兩直線的同側,並且在第三條直線(截線)的同旁,則這樣一對角叫做同位角可得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