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疑自己得了肺癌?3個檢查讓肺癌「無處可逃」,早知早受益

2020-12-04 騰訊網

由於癌症會對人們的健康帶來巨大的威脅,老百姓們往往都談癌色變,尤其是對於發病率和死亡率一直都居高不下的肺癌來說,更是讓我們人心惶惶。因為肺癌的早期表現並不突出,診斷非常困難,這也是導致其預後較差的主要原因,如果出現了咳嗽咳痰、痰中帶血或胸悶胸痛等呼吸系統的表現,這些都是肺癌的可疑徵象,要儘早進行其他的檢查手段,有利於早期的治療。

那麼懷疑肺癌時需要進行哪些檢查呢?

1、胸部影像學檢查

胸部的影像學檢查是發現肺癌的重要途徑,通常情況下癌組織都會在X線胸片或CT、MRI中出現異常,能夠對於癌變的部位、癌症的大小及其與鄰近臟器與血管的關係進行初步的了解。CT的三維重建技術也可以提早發現支氣管內的腫物,並且與核磁共振相比,CT還能夠發現小於五毫米的腫物。

腹部超聲也是影像學檢查手段之一,能夠對肝腎等腹腔內的重要器官及腹部淋巴結等進行檢查,以能夠提早判斷肺癌是否出現了其他部位的轉移。

2、血液生化檢查

血液生化檢查可進行血常規、腫瘤標記物、血氣分析、肝功腎功等檢測。檢查項目當中的白細胞、紅細胞、中性粒細胞、血紅蛋白及血小板等指標的異常與否,都可以為我們對於自身目前身體的狀況和臟器的功能活動提供有效的判斷依據。腫瘤標記物中的癌胚抗原CEA和細胞角蛋白也對於肺癌的診斷和疾病的監測有很大程度的參考價值。

3、細胞及組織學檢查

進行細胞和組織學檢查通常都能獲得非常明確的診斷,並且能夠判斷出肺癌的病理類型,如鱗癌、腺癌、小細胞癌等,有效地指導臨床治療。其中收集痰標本,進行痰細胞的檢查,可使對於肺癌的診斷率大大提高,但是在痰液中其他的分泌物可能會對準確性造成影響。另外支氣管鏡檢查對於肺癌的診斷、病變範圍的確定和進行手術的指徵都有很大的幫助。若經痰細胞檢查及支氣管鏡檢查都未能作出明確診斷,則考慮在CT等影像學的指導下進行肺的穿刺活檢。

肺癌的檢查是非常重要的,否則非常容易出現誤診和漏診。無論是進行哪一項檢查,都需要聽從醫生的指導合理安排,往往都要遵守由簡單到複雜的原則,即先進行無創的檢查而後再選擇是否進行一些有創的操作。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家裡有人得了肺癌,自己會不會也得肺癌?肺癌的遺傳性有多大?
    肺癌是日常生活當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癌症,而且肺癌在發生的時候一般沒有什麼症狀,所以一般病人到醫院做檢查時,都已經到了晚期,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間,而且在日常生活當中也有一些人會擔心這樣一個問題,如果家裡人得了肺癌,自己會不會也患上肺癌?關於這個問題,我們要從兩個方面來說:肺癌會不會傳染和肺癌會不會遺傳?
  • 得了肺癌能活多久?4個關鍵因素,決定肺癌患者的生存期
    小A的大伯之前說身體不適,後來在家人陪同下去醫院做了身體檢查,結果被確診肺癌晚期。因為是癌症,大家都知道很難治療,而且大伯家裡並不富裕,於是產生了放棄治療的想法,但是小A的爺爺奶奶卻不同意,他們說:「必須治療,哪怕只能多活一年,也比什麼都不做好,別自己先給自己斷了後路。」
  • 肺癌是如何靠近我們的?這3個誘因,讓很多人沒有躲開
    3、遺傳因素除了外因會誘導人體得肺癌外,還有一個主要的因素就是遺傳因素。如果家族史裡有血緣關係的親戚、兄弟姐妹有得過肺癌,那就必須要小心了。肺癌是可以遺傳的,如果家族中有肺癌的出現,有條件最好每年到醫院裡拍一次胸部CT檢查,早發現早治療,以免拖到晚期。
  • 病理專家教你快速讀懂各種有關肺癌檢查的病理報告
    經過政府部門多年在醫療衛生領域的大力投入,現在我國各大醫院擁有多種肺癌檢查的先進技術和設備。如CT、MRI、B超等,醫務人員的診斷水平也不斷提高。特別是隨著高解析度的CT檢查越來越普及,過去很少被發現的肺小結節、肺原位癌和早期肺癌被發現的機會越來越多了。
  • 杭州中年男子得了肺結節一年半沒複查,結果變肺癌!千萬別大意,80%...
    範軍強主任了解病情後,考慮劉先生的腫塊為肺癌,需要手術切除。範軍強主任與餘杭一院胸外科吳衛春主任正在行胸腔鏡肺癌根治術範軍強主任與餘杭一院胸外科主任吳衛春帶領該院胸外科團隊進行胸腔鏡肺癌根治術。1個多小時後,手術順利完成。術後第一天,劉先生就開始下床活動。
  • 「肺結節」等於「肺癌」嗎?你不可不知!
    1、5mm以下的小結節可以每年複查一次,隨訪3-5年。2、5-10mm的結節可以3個月或每6個月複查一次,共隨訪3-5年。3、10mm以上的結節最好1個月複查一次,隨訪4次以後每3個月複查一次,隨訪兩次之後每6個月隨訪一次,共隨訪3—5年。
  • 61歲老人,戒菸半年後,查出肺癌,出現4種異常,早檢查
    61歲的李老,怎麼也沒想到,自己戒菸半年後,卻查出了肺癌! 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半年前,李老的幾個好友,相繼查出了肺癌。 這讓李老很是驚訝,同時也很擔心自己,於是硬是戒掉了香菸。
  • 醫生很少透露:得了肺癌還能活多久,有3個決定因素
    小九收到一條讀者私信:2016年媽媽肺癌中期,術後因為體質差沒有堅持完成化療,一直中藥調理目前還行。但是媽媽有個肺癌病友,當年醫生說還有2年的時間,但阿姨半年後就走了,得了肺癌活多久,到底跟什麼有關啊?肺癌一直是大眾眼裡的「不治之症」,但事實上確診肺癌後不一定等於判死刑,生存時間會受很多因素影響。
  • 肺癌如何早發現早治療?李惠利醫院引入早期肺癌血液檢測
    目前全球已經有了在出現症狀之前發現早期肺癌的相關檢查方法。一種是大家比較熟悉的CT,這是通過影像學發現肺部有沒有微小病灶。CT技術最近發展非常快,可以發現最小2毫米的微結節病灶。另外一種全球目前已經運用的臨床的技術是腫瘤免疫抗體技術,這種技術通過查血,可以在生物分子層面、從體內是否因致癌因素攻擊體內產生免疫應答來發現健康異常。如今這種技術已經來到寧波。
  • 提高肺癌早篩意識 肺癌治療向慢病化發展
    新華網北京1月14日電(張馨心)在我國,肺癌是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發病率和死亡率居惡性腫瘤之首。隨著新藥研發上市進程加速,肺癌的慢病化腳步也越來越近。以腫瘤免疫治療為代表的創新治療手段為肺癌患者提供了長期生存的可能。
  • 體檢發現肺結節是不是肺癌,切還是不切?記住腫瘤專家說的這3點
    31歲的公司職員撒撒(化名)前段時間做個了體檢,檢查結果出來的那天,她怎麼也想不通,自己怎麼就不幸得了肺結節。CT報告裡顯示:左肺下葉見小磨玻璃密度影,邊緣欠清,直徑4 mm。 撒撒一邊難過,一邊又疑惑,肺結節是肺癌嗎?我還有救嗎?我又該怎麼辦?
  • 免疫+手術刀=肺癌治癒?——胸外科可主導肺癌治療全局
    這個數據對於全球肺癌發生率和致死率第一大的國家來說意味著什麼?免疫治療能否助力實現我國肺癌五年生存率在2030年提升15個百分點?對於「偏好」早期、可手術肺癌患者的胸外科醫生來說,免疫治療能否讓手術刀「插上翅膀」,讓更多患者獲得根治,並降低術後復發率,從而助力提升我國肺癌五年生存率?
  • 【專家說】肺癌關注月特別策劃:肺癌如何做到早診早治?
    據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發布的 2018 年全球癌症負擔,由於大部分肺癌患者在診斷時已是中晚期,手術難有用武之地,放化療作用有限,患者5年生存率約為15%。肺癌如何做到早診早治,早期手術治療的適應症有哪些,免疫治療給肺癌患者帶來怎樣的希望?記者就相關問題採訪到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胸外科主任、國家老年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腫瘤診療中心執行主任張毅。
  • 一家銀行106人查出肺結節,3人確診肺癌!肺結節離肺癌究竟有...
    據央視新聞,10月30日,有常熟農商銀行受害員工向媒體提出相關申訴材料,其中顯示,至10月29日,肺結節患病員工已達106人,此外還有3名員工「已確認肺癌」。2020年8月中旬,蘇州體檢機構愛康國賓到2.5產業園M3棟大樓進行體檢報告解讀,發現多位員工檢查報告肺部有結節,事件就此爆發。而在一年前員工的體檢都是正常的,有理由懷疑是新裝修的辦公區導致的疾病。已有3人確診癌症!
  • 陳曉峰:肺小結節未必一定是肺癌 需手術者為少數
    這位專家倡導體檢中做低劑量胸部CT,以早發現早診斷。  陳曉峰說,抽菸仍是肺癌主要誘因。關於肺小結節,陳曉峰說,在體檢中,約有兩成人會被發現有肺小結節,但是只有1%和2%者需要手術。  肺部結節意味著是影響病人壽命的肺癌嗎?陳曉峰指出,大部分肺小結節是良性的,有的是肺炎、肺結核留下的瘢痕,並不需要手術。 隨著CT等影像學檢查方法的普及和發展,體檢中肺部結節很容易被發現。
  • 肺癌為何容易發生腦轉移?哪些檢查可以早發現肺癌腦轉移?
    通常,BMs來自特定的原發性癌症,包括肺癌(39–56%)、乳腺癌(13–30%)、黑色素瘤(6–11%)和結直腸癌(3–8%)。不同的原發性骨髓瘤在第一次治療後(以月為單位)表現出不同的中位生存時間:乳腺癌(13.8)、腎細胞癌(9.63)、非小細胞肺癌(7.0)、黑色素瘤(6.74)、胃腸道癌(5.36)和小細胞肺癌(4.9)。
  • 肺癌患者新希望 免疫治療3期肺癌可延長生存期
    原標題:肺癌患者新希望 免疫治療3期肺癌可延長生存期 肺癌是全球最常見的癌症,也是頭號癌症殺手,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數據,2018年約有210萬人新罹患肺癌,並導致180萬人死亡。肺癌早期症狀一般不明顯,約三分之二患者在確診時已經是晚期,即第3或第4期肺癌。
  • 咳嗽、咳痰、咳血,究竟是肺癌還是支氣管擴張,如何正確治療
    建議懷疑肺癌時,最好到正規醫院呼吸內科就診,可以行磁共振或者是胸部加強ct,當發現肺部腫塊時,建議進一步行病理活檢明確診斷。都會咳嗽出血,支氣管擴張是肺癌嗎?支氣管擴張不是肺癌。支氣管擴張通常是一個解剖上的定義,在形態上是指支氣管不可逆的擴張和管壁增厚。
  • 肺癌早期「默不作聲」?睡覺時4個「信號」,早都提醒你,莫忽視
    肺癌早期「默不作聲」?其實睡覺時4個「信號」,早都已經提醒你,莫忽視!說到肺癌,很多人應該都很熟悉。它是一種高發病率的呼吸道腫瘤,在我國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雙第一」。在中國,每年死於肺癌的人數超過60萬,幾乎相當於一個小國的人口。肺癌易發於中老年男性,尤其是長期吸菸的人。
  • 肺上長腫瘤一定是肺癌嗎?怎麼判斷?
    所以說肺上長了一個腫瘤,就不一定是得了癌症,首先要對這個腫瘤進行化驗,看一下,它是良性的還是惡性的,如果是良性的就不是肺癌。   懷疑肺癌,做什麼檢查能確診?   1、X線檢查   肺癌的部位和大小一般可以通過X線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