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首次證明能量均分定理適用於布朗粒子

2020-12-02 科學網
美首次證明能量均分定理適用於布朗粒子
100年前愛因斯坦曾預言這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據英國《新科學家》雜誌網站5月21日報導,美國德克薩斯大學的研究人員稱,他們首次通過實驗方法觀測到了布朗運動中單個粒子運動的瞬時速度,從而證明了能量均分定理適用於布朗粒子。而100年前愛因斯坦曾預言這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相關論文在線發表於《科學》雜誌。

 

布朗運動是氣體或液體中的微觀粒子不停進行無規則曲線運動的一種狀態,於1827年由英國植物學家布朗發現。1907年,愛因斯坦提出了能量均分定理。這一統計力學的基本理論認為,一個微觀粒子的動能只取決於其溫度,而與其大小和質量無關。但他預言,由於布朗運動中粒子間的高速碰撞會導致其運動方向和速度不斷發生變化,布朗運動中單個粒子的瞬時速度將無法測定,直接證明能量均分定理適用於布朗粒子難以實現。

 

德克薩斯大學的研究人員找到了一種在空氣中測定布朗粒子瞬時速度的方法。研究人員稱,由於空氣的密度遠低於水,所以粒子碰撞的頻率也要比液體中低得多,兩次碰撞的間隔時間相應的也要長一些。藉助光鑷技術,該研究小組用兩束雷射將一個直徑為3微米的玻璃珠捕獲,並讓其懸浮在空中。通過測量雷射束偏移的距離,就可以計算出玻璃珠移動的距離。根據這些測量數據,研究人員每隔5微秒就可獲得一次玻璃珠的速度值,並直接證實了能量均分定理對於布朗粒子而言是站得住腳的。這項實驗成果也朝著將玻璃珠冷卻至較低能態以用作振蕩器或傳感器邁進了一步。

 

負責該研究的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物理學家馬克·雷曾說,100年前的人們無法設想用雷射將布朗粒子懸浮在空中,也無法想像用超聲震動的方式來減緩布朗粒子的能量。下一步,他們計劃用雷射進一步減緩布朗粒子的運動,以使之呈現其最低能態,從而展現通常只在亞原子身上才能看到的量子力學特性。

 

德國哥廷根大學的克裡斯託夫·施密特說,從技術上看,雖然現在已經能夠在空間解析度(通過儀器可識別物體的臨界幾何尺寸)上對多種粒子進行追蹤和定位,但能夠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對布朗微粒的運動速度進行測量仍是一項重要的進展。

 

雷曾說:「這次我們觀測到了一個布朗粒子的瞬時速度。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解決了普通物理學中布朗粒子瞬時速度測定的問題,但在量子物理學中,我們還將面臨著更多的挑戰。」他認為,在量子水平上,能量均分定理將不適用,因為受量子力學支配的物體即使溫度為零,也同樣具有一定的動能。

 

更多閱讀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正弦定理和餘弦定理的證明過程匯總和適用的條件
    正弦定理在各個三角形中的證明過程正弦定理適用於任何的三角形中,而三角形可以分為三類,即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在直角三角形中的證明過程也是必修5中證明的過程。在銳角三角形的證明過程是需要有輔助線,同理可證後面的證明的過程都是道理相似,輔助線不同。在鈍角三角形中的證明過程仍然是要藉助輔助線來完成。同理後面證明的過程也是輔助線有所改變。
  • 牛頓力學為什麼對粒子物理不適用?
    牛頓力學以牛頓三大運動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為基礎,所以牛頓力學的適用範圍,受限於這四個基本定理,像微觀和宏觀高速就不適用牛頓力學。如果我們深究其中的原因,其實還是牛頓力學的基本定律存在局限性,從而導致經典力學的適用範圍受限,牛頓三大運動定律分別是:慣性定律、牛頓第二定律(F=ma)、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
  • 最新研究:微米級的柔性粒子的布朗運動
    學過物理的都知道布朗運動,指懸浮在液體或氣體中的微粒所做的永不停息的無規則運動,作布朗運動的微粒的直徑一般為萬分之一到百分之一毫米。布朗運動的名稱源自於植物學家羅伯特·布朗(Robert Brown)於1827年在顯微鏡下他觀察花粉粒時產生的抖動感。從那以後,對布朗運動的性質進行了深入研究:它們是由快速運動的分子撞到運動較慢的微粒中引起的,正如愛因斯坦和佩林後來在1900年代初期所解釋的那樣。
  • 匪夷所思,粒子也有「自由意志」——康威嚴格的數學證明
    2004年,普林斯頓大學的約翰·康威和西蒙·柯辰證明了自由意志定理。這個定理如下: 如果存在有自由意志的實驗者,那麼基本粒子也有自由意志。 換句話說,如果一些實驗者的行為不是完全預先決定的,那麼基本粒子的行為也不是它們先前歷史的函數。這是一個非常強大的「無隱變量」定理。
  • 數學家陳景潤證明的陳氏定理「1+2」是什麼?
    對於數學家來說,如果能夠證明遺留277年的哥德巴赫猜想,那絕對可以名垂青史,永載數學史冊。題目說的「1+2」表述並不正確,陳景潤做的工作不是去證明加減乘除中的1+2,而是證明哥德巴赫猜想,即「任何一個充分大的偶數都可以表示成一個素數和一個不超過兩個素數的乘積之和」。
  • 虛粒子能量來源之謎
    在普通的牛頓物理學中,幾乎一切事物都可以追溯到一些能量和動量守恆的基本進程。400年來,我們一直被灌輸著這樣的想法,能量和質量既不能被創造也不能被毀滅,而必須通過某種方式保存,比如月球繞地球運行。我們還了解到守恆定律不僅適用於可視的封閉系統還有非可視的系統,從宇宙到原子。在沒有人看到的情況下,一棵樹倒在森林裡,還能遵守能量守恆嗎?答案是肯定的。
  • 懷爾斯證明費馬大定理
    沒有多少人能相信,自己能比歷史上那些最聰明的大腦加在一起還要聰明,以至於能將大定理堅硬的外殼鑿出裂縫,最終摘取裡面的碩果。作為當代最傑出的數學家之一的懷爾斯也非常清楚擺在他面前的困境。大定理是一座聳立在人間的奇峰,讓所有敢於攀登它的人都陡然生畏。只是,他對大定理有極其特殊的感情,那是他從10歲起就有的一個夢——一個值得他為此付出終生的追求。
  • 濃墨重彩的費馬大定理證明
    我們知道,一旦數學猜想得到證明而成為數學定理後,肯定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亙古不變。定理證明通常是在已經得證的公理性結論的基礎上,經過一系列可靠邏輯論證後進一步得到的結果,一經證實,便會成為新的公理流傳下來。費馬的這項推斷是在15世紀30年代產生的,但他並未給出詳細證明。而恰恰是這一證明困擾了無數的數學家近350年之久。
  • 布朗運動:過去-現代-未來
    自20世紀初以來,科學家們在物理學中及相關學科中發現了各種各樣的布朗噪聲現象。對懸浮微觀粒子的不斷無規運動的理解,無疑有助於加強和證實基本現代物理理論所依賴的那些基礎支柱,其理論是統計力學、量子力學基礎和天體物理學現象方面重大成就的基礎。
  • 科普 | 布朗運動
    就這樣,布朗運動自發現之後,經過多半個世紀的研究,人們逐漸接近對它的正確認識。到本世紀初,先是愛因斯坦和斯莫盧霍夫斯基的理論,然後是貝蘭和斯維德伯格的實驗使這一重大的科學問題得到圓滿地解決,並首次測定了阿伏加德羅常數,這也就是為分子的真實存在提供了一個直觀的、令人信服的證據,這對基礎科學和哲學有著巨大的意義。從這以後,科學上關於原子和分子真實性的爭論即告終結。
  • 如何避免生命能量的「布朗運動」?
    如何避免生命能量的「布朗運動」?雖然惡毒的語言如子彈一般連續發射,但爭吵的內容卻始終不得要領,甚至會忘了當初為什麼發生爭執,只有激動的情緒觸發了更劇烈的對抗……「布朗運動」是物理學當中的一個概念,指的是那些沒有目標、沒有方向、沒有規則的隨機性運動。它在吸收能量以後可以變得越來越激烈,但卻不會推動事物朝著某個既定的方向前進。
  • 張首晟首次公開解密「天使粒子」
    狄拉克在統一的過程中寫下了一個方程,在推導的過程中,他發現要開一個根號,也就是像是我們在中學學到的,根號9的解包括+3與-3,狄拉克發現這個方程除了正解之外也有一個負能的解,所以有些能量是正的,有些能量是負的。狄拉克當時覺得非常奇怪——好像世界上所有的粒子能量都應該是正的,怎麼會出現一個負能的解呢?
  • 完全非彈性碰撞能量損失最大的定量證明
    完全非彈性碰撞能量損失最大的定量證明文|賀豔偉物體之間狹義上的碰撞按照能量損失可以分為彈性碰撞
  • 智能家居:從「布朗運動」到「奧爾森困境」
    「奧爾森困境」可謂石破天驚,但它是如何與「布朗運動」發生聯繫的呢?社會化的「布朗運動」重在闡述一種追風、盲動的集體無意識,而奧爾森從利益動機探求產生「布朗運動」的根源——深刻的利益衝突往往會消解集體中利益一致性的合力,進而妨礙集體的公共利益實現。「布朗運動」十分貼近目前智能家居行業及其發展狀況,而智能家居的未來或許也會在很大程度上落入「奧爾森困境」的預言當中。
  • 正弦定理的證明
    在△ABC中,角A,B,C所對的邊分別為a,b,c則這個定理叫正弦定理,我想大家都認識吧。不過,突然之間,讓你證明一下這個定理,恐怕不少人要抓瞎。得稍微定定神,才能想起來怎麼證明。如果僅僅從證明的角度看,上面的推導顯然太囉嗦了,因為實際上我們只用到了高,而不需要面積。
  • 《金字塔能量》第二冊:金字塔能量與基督再臨(二) 什麼是超光速粒子能量?
    這就是金字塔內的秘密能量。這就是為何我們可以稱金字塔為粒子能量發生器。肯尼斯已經用圖表簡單的證明(說明)速子能量如何在金字塔內運轉的。      因為肯尼斯是千裡眼(有洞察力的人),他可以看到光的粒子。這些光的粒子遵循特定的規律。當今的科學家並沒有得到粒子能量(非常小的世界)現實的真正圖片。
  • 諾頓定理的詳細證明
    但須指出,諾頓等效電路可獨立進行證明。   如何證明諾頓定理   (1)諾頓定理的內容         任一線性含源單口網絡,對外而言,可以簡化為一個實際電源的電流源模型。諾頓定理可以用圖1描述如下:      圖1中ISC為短路電流,RO為諾頓等效電阻,N網絡為含獨立電源的單口網絡,NO網絡為N網絡去掉獨立源之後所得到的單口網絡。   (2)諾頓定理的證明   設一線性有源單口網絡N 與外電路相連。如圖2(a)所示,埠ab處的電壓為U,電流為I。
  • 圖像處理中的數學原理詳解17——卷積定理及其證明
    1.4.5 卷積定理及其證明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05/358650.htm  卷積定理是傅立葉變換滿足的一個重要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