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講座預告 | 米德昉:唐宋歷史中的雕塑藝術:大足石刻圖像譜系

2021-01-20 藝見集




時間:2020年12月3日(周四)19:00—21:00直播方式:騰訊會議  會議 ID:932 104 516






     大足石刻堪與敦煌「伯仲」,與雲岡、龍門「鼎足」,是中國石窟藝術繼南北朝、隋唐之輝煌後,在兩宋出現的又一次鼎盛,因之被學界譽為石窟藝術晚期的「傑出豐碑」。其發展經歷四個時期:初唐濫觴期;晚唐五代發展期;兩宋興盛期;明清衰落期。出現兩個造像中心:9-12世紀北山石窟寺與12-13世紀寶頂石窟寺。大足石刻最具特色的是:佛教造像、道教造像、三教組合造像,異彩紛呈,互融輝映,造就了9-13世紀中國石窟藝術在發展中走向世俗化、民間化的獨特個案。米德昉,男,甘肅永登人,歷史學(敦煌學)博士,研究館員,主要研究方向為佛教考古與藝術。現為大足石刻研究院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理事。目前出版專著1部,編著1部,撰寫研究報告3項;在《世界宗教研究》《宗教學研究》《敦煌研究》《文獻》《華夏考古》《四川文物》等期刊發表科研論文30餘篇;在國內大陸與臺灣各類科研機構或高校舉辦的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文章10餘篇;承擔在研或完成國家、省部級、市區級各類科研項目7項。




轉自:當代視覺藝術研究中心



拓展閱讀:

名家講堂|米德昉《大足石刻—中國石窟藝術最後的豐碑》


圖書推薦:



相關焦點

  • 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大足:高質量發展在歷史傳統與現代科技中融會貫通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伊永軍 攝大足石刻千手觀音修復 傳統工藝與科技創新完美結合隨後,記者團一行來到大足石刻。大足石刻造像始建於初唐,歷經唐末、五代,興盛於兩宋,歷時千餘載,被譽為中國石窟藝術史上的最後一座豐碑。
  • 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解讀凝固的歷史
    說起海澱區白石橋附近可玩可看的地方,想必大家第一反應是北京動物園,但很多人並不知道它背後還有座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出了地鐵四號線動物園站往北,沿著高梁河的河沿逶迤向東,不遠便可看到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的指示牌,順著綠樹掩映下的街道往前很快便可抵達。令人驚奇的是這座博物館大門上鐫刻著「真覺寺」,而它的俗稱卻是「五塔寺」。
  • 講座|吳欣:從太原到片治肯特——粟特藝術中的圖像敘事
    本文整理自復旦大學歷史學系研究員吳欣的線上講座「從太原到片治肯特:粟特藝術中的圖像敘事」。吳欣博士畢業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藝術史系,主要研究方向為古代近東考古與藝術,博士論文為《阿契美尼德波斯時期的中亞(公元前6-4世紀)》。在過去的二十年裡,吳欣一直從事中亞地區的考古工作,也是第一位在中亞地區主持考古發掘項目的中國學者。
  • 中國荷蓮基因庫在大足建設完成
    記者在雅美佳溼地公園看到,白色、藍色、黃色或粉紅色的睡蓮,從一片片碧綠的蓮葉上「甦醒」,緩緩的張開自己的花瓣,一朵又一朵的綻放在水面上,再現莫奈筆下光與影的夢幻世界。
  • 1月9日吳琦璇講座《當代藝術裡的兒童符號》將在廣州舉辦
    2021年1月9日上午9點由觀空間舉辦的「當代藝術裡的兒童符號」講座將在廣州琶醍當代藝術中心二樓舉行,青年藝術家吳琦璇將對這次主題講座進行分析與探討。參會人員有觀空間館長尹昕,策展人陳觀寶,媒體代表,以及眾多收藏家和藝術愛好者都將出席本次活動。
  • 武川城市廣場主題不鏽鋼雕塑公司
    這兩種方法基本可以解決具象造型的複製與放大問題,但過於機械,石刻工對原型的形態並沒有充分認識,石雕作品往往與原型大形相似而神韻全無。本人在石雕實踐中使用一種可以選擇自由坐標線方法,非常方便,可以事半功倍,可以解決石雕的神韻問題,用過此方法的石雕工人普遍反映較好。在原型底部找出水平面,放置在劃有坐標格的平板上,沿原型底邊畫出平板相交的線,以便可以把原型反覆放回原處,並在原型底邊找出十字坐標線。
  • 戰火中,這3694箱故宮文物何處避難
    當天下午,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馮賀軍以《故宮文物南遷之路》為主題舉行講座,與到場市民分享了故宮文物南遷背後的故事。南遷前所未有的文物大遷徙「現在看來,故宮文物南遷十分必要,但其實當初在作出決策之時,也存在不少反對的聲音。」講座中,馮賀軍說道。他介紹,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北平故宮博物院接到指令:將文物裝箱南遷。
  • 閒談「中國藝術對世界藝術的發展的貢獻」
    中國的藝術作品,對世界藝術發展的貢獻非常大,看一下類別吧。第一大類是以石刻石雕藝術為主。比如敦煌莫高窟本身是一件浩大的藝術作品,又可以分解成無數件藝術品,壁畫的精美奇異,讓很多藝術家嘆為觀止,對於中國工筆畫與西方的油畫創作,都產生了巨大影響。還有洛陽龍門石窟,也是一座石刻寶庫。以及泰山經石峪石刻,四川樂山大佛,重慶大足石刻,重慶涪陵水下博物館白鶴梁等等。
  • 簡約的高貴:亨利·摩爾現代雕塑啟示
    也就是說他的每一件雕塑作品,雖然,都是在自己的國度——大英帝國裡創作完成的,—個屬於西方社會同樣文化歷史積澱深厚的社會環境,卻展示了一種更加開放的精神,一種以博大胸襟關注人類當下藝術指向的審美構建。無疑,亨利·摩爾雕塑藝術的高明之處,在於他能夠超越自己的國籍,衝破狹小的地域觀念,胸懷激情擁抱世界,從各個層面感觸人類文明的不同精神內涵。
  • 重慶珍檔丨戰火中這3694箱故宮文物何處避難 揭秘安達森洋行倉庫與...
    講座中,馮賀軍說道。他介紹,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北平故宮博物院接到指令:將文物裝箱南遷。「隨著文物南遷的消息傳出,社會各界出現了不少反對的聲音。」馮賀軍說。「雖然有反對的聲音,但當時社會上的很多人依然主張文物必須南遷。」
  • 從泥土中綻放生命之花——雕塑家朱照林的藝術人生
    記者陳婭  主題創作弘揚正能量  朱照林的家鄉安源是一座有著悠久歷史的江南煤城,毛澤東青年時曾多次到安源考察並組織領導工人運動,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傳奇故事。年少時的朱照林對毛澤東青年時代那種「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浪漫主義情懷尤為欽佩,12歲那年就用木炭條描繪了毛主席和朱總司令的巨幅畫像,展示出一個不平凡少年的藝術天賦。  青少年時期萌發的「毛澤東情結」伴隨著朱照林的整個藝術生涯,創作毛澤東系列雕塑作品成為他心中的夢想,塑造毛澤東各個時期的光輝形象成為他藝術生涯裡的主要選題。
  • 直播預告|世界博物館日 一起探秘重慶館藏文物背後的故事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5月18日6時訊(記者 王瑋)今(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作為中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之一,重慶擁有著悠悠歷史長河中,各個博物館中的文物背後都有著怎樣的故事?華龍網將聯合「1+41」重慶客戶端集群聯盟推出「穿越千年 感知重慶」探秘博物館聯動直播,帶你一起探秘重慶多個博物館,走近有著千年歷史的館藏文物。
  • 一個沒有傳統意義上雕塑的雕塑展,是什麼樣?
    或者與其說這是一場雕塑展,不如以當代藝術來概括更為貼切。這是內容與主題的衝突,某種因素下的妥協,還是一種對於「雕塑」概念的拓展與反思?時間向前或向後,兩個時間重疊的瞬間,你會看到歷史嗎?在藝術中看到科技,在科技中可窺見未來。
  • 「地衣鎮角香獅子」,承載唐宋文化的「香爐」藝術
    春秋戰國時期,我國的香文化就已經出現,在我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香文化一直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唐宋時期的香爐設計,憑藉著其高度的文化概括性和完整性成為中華民族造物文化的典範之作。古代的香爐不僅僅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同時還具有獨特的藝術價值,深刻體現了我國唐宋時期人們的生活態度和精神追求,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
  • 7.24-7.28(周二-周六)講座25場【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NGO減貧經驗分享】【藝術,教育與環境:創新企業家的視角】
    )【地點】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 四層報告廳(請從清華大學東南門、西門出示講座預告或講座海報信息入校,並從博物館西南門入館)【語言】英語,中文翻譯【注】講座免費入場,無需預約。本期講座將帶領您了解永定河的歷史、與北京的關係以及被稱為「北京母親河」的緣由,一同領略其悠久的歷史文化。【地點】北京市方志館一層多功能廳(朝陽區東三環南路88號,首都圖書館南則)【報名電話】87312707
  • 國家5A級景區中的20個佛教景點 山西佔了三個
    以臺懷鎮為中心,周圍屹立著東、西、南、北、中五個山峰,稱作五臺。五峰之內稱臺內。平均海拔1000 米以上。是一個融自然風光、歷史文物、古建藝術、佛教文化、民谷風情、避暑休養為一體的旅遊區。五臺山佛教文化博大精深,寺廟建築精美絕倫,自然風光秀麗旖旎,歷來是海內外廣大信徒和遊客們崇仰的聖地。
  • 5A級景區中的20個佛教景點 看看自己去過幾個?
    以臺懷鎮為中心,周圍屹立著東、西、南、北、中五個山峰,稱作五臺。五峰之內稱臺內。平均海拔1000 米以上。是一個融自然風光、歷史文物、古建藝術、佛教文化、民谷風情、避暑休養為一體的旅遊區。五臺山佛教文化博大精深,寺廟建築精美絕倫,自然風光秀麗旖旎,歷來是海內外廣大信徒和遊客們崇仰的聖地。
  • 大足「鯉魚躍龍門」燈飾營造如夢似幻新春景色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月13日6時訊(特約通訊員 譚顯全 通訊員 王宇)1月11日,筆者看到,重慶市大足城區宏聲文化廣場燈飾工程施工人員正在緊張作業。大足,一座賦有「荷花之鄉」美名的城市。這裡,石刻文化、荷花文化氣息濃鬱,留下了令人嘖嘖稱奇的石刻佛窟文化和令人神往的荷花文化傳承。
  • 歷史文化藝術作品,塑像維納斯,義大利雕塑大衛
    古希臘是一個愛美的民族,他們有著得天獨厚的藝術才賦。雕塑是他們最喜愛的藝術形式,當時活躍著很多傑出的雕塑藝術家,創作了大量的精美雕塑。『維納斯》就是其中的一個。古希臘人富於想像力,他們有著很多美好的神話傳說。《維納斯》就是傳說中掌管「愛」和「美」的女神。古希臘人特別崇尚人體美,他們認為「健全的精神必然寓於健全的身體。」神只不過是更強健、更聰明、更理想的人。
  • 晉城不止有白馬寺,斷崖上有一寺廟,有90座摩崖石刻,當地人都難爬
    而在白馬寺的後山,還有一個不是特別起眼的寺廟——石佛寺,歷史悠久但是鮮為人知,因為山高很多當地人都沒有登上去過,顧名思義,這個小寺的主要景觀是石佛,而且是90多座摩崖石刻,而那些石刻是何時出現的呢?又是誰辛辛苦苦不顧風雨刻上去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