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全面啟動近岸海域「海漂垃圾」汙染整治活動

2021-01-13 中國政府網

    新華社福州9月2日電(記者來建強)2日上午,福建省海洋與漁業部門工作人員、各行各業環保志願者等170多人在連江縣安凱鄉參加「清潔海洋、愛我家園」和「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為主題的海灘及海上垃圾清理活動,拉開了全面整治近岸海域「海漂垃圾」工作的序幕。

    當天,參加活動人員清理了安凱鄉沿岸海灘和海上各類生產和生活垃圾,環保志願者上漁船、漁排,進漁村、碼頭宣傳整治「海漂垃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張貼了1000餘張宣傳畫,以此加大海洋環境保護宣傳力度,提升公眾海洋環保意識。

    近年來,福建沿海漁排養殖發展造成海洋汙染日益凸顯,加上沿海沿江的居民生活垃圾大量漂流入海,近岸海域汙染形勢不容樂觀。今年6月下旬,福建省召開了廈門海域「海漂垃圾」整治動員大會。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局日前制定了《2007年重點海灘和海灣垃圾整治方案》,探索建立海上保潔工作的長效機制和運行模式。

相關焦點

  • 《近岸海域汙染防治方案》(全文)
    堅持保護優先,綠色發展,以近岸海域水質改善促進區域產業結構和空間布局優化,提高環境汙染治理水平。 河海兼顧,區域聯動。按照「從山頂到海洋」「海陸一盤棋」的理念,統籌陸域和海域汙染防治工作,推動生態保護區域聯動,增強近岸海域汙染防治和生態保護的系統性、協同性。 突出重點,全面推進。
  • 廈門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廈門近岸海域水環境汙染治理方案的...
    2,海岸線總長約226km,海域沿城市周邊布局,「城在海上,海在城中」是廈門的直接寫照。為了進一步改善廈門近岸海域水質,解決廈門海域水質面臨的無機氮、活性磷酸鹽等因子超標的問題,根據國家海洋局、省市政府領導的要求,結合《美麗廈門海洋生態文明建設工作方案》,在分析廈門海域水環境汙染現狀的基礎上,制定本治理方案。
  • 廣東省近岸海域汙染防治實施方案(2018—2020 年)
    》和《廣東省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大力實施近岸海域環境綜合整治,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將《廣東省近岸海域汙染防治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按照「從山頂到海洋」「海陸一盤棋」的理念,統籌陸域和海域汙染防治工作,優先構建陸海生態安全格局,重點強化陸海生態系統保護,統籌推進陸海生態環境聯防共治。推動生態保護區域聯動,增強近岸海域汙染防治和生態保護的系統性、協同性。  河海兼顧,部門協調。統籌入海河流和海域汙染防治工作,入海河流汙染整治與近岸海域汙染防治緊密銜接。
  • 石獅出臺整治海漂垃圾3年行動 投入200萬資金打造海岸線
    沿海鄉鎮的生活垃圾、船舶廢棄物、工業廢料等垃圾漂流入海,形成海漂垃圾,汙染海面,損壞城市形象。昨日記者從市有關部門了解到,為進一步加強全市海域海漂垃圾治理工作,防治海漂垃圾汙染損害,打造環境整潔景觀優美的海岸帶,近期,石獅市政府出臺《石獅市海漂垃圾治理三年行動方案》,決定對石獅市近岸海域及海岸線向陸一側200米的海岸帶開展為期3年(2015年至2017年)的海漂垃圾治理專項行動。
  • 近岸海域海洋垃圾超九成來自陸地活動
    中國海洋報訊(記者 紀巖青 通訊員莊麗芸)2013年,南海區海水環境和沉積物環境狀況總體良好,但近岸局部海域水體汙染、陸源入海汙染物超標排放等環境問題依然突出,陸源入海排汙口達標排放率仍然較低,重點陸源入海排汙口鄰近海域環境狀況較2012年未見明顯改善。這是記者從日前發布的《2013年南海區海洋環境狀況公報》(以下簡稱《公報》)上了解到的信息。
  • 《浙江省近岸海域水汙染防治攻堅三年行動計劃》
    (責任單位:省生態環境廳、省經信廳)著力提升涉海危險化學品、油品等汙染風險的應急處置能力。確保氮肥、磷肥、磷農藥、金屬表面處理等行業企業嚴格達標排放,全面提升汙染防治水平。(責任單位:省生態環境廳牽頭,省應急管理廳、省經信廳、省市場監管局等參與)加快企業廢水處理設施及工業園區汙水集中處理設施提升改造,強化各類工業集聚區汙染治理。
  • 西崗區:開展海域環境專項整治 清理出161噸海洋垃圾
    晨報訊(半島晨報、39 度視頻記者黃鳳桐)近日,大連市西崗區愛衛辦聯合各街道及西崗生態環境分局,以 " 整治海域環境,淨化藍色國土 " 為主題,開展了海域環境專項整治行動日活動。此次活動組織大連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萬向船廠、郵政碼頭等北部岸線用海單位以及傅家莊公園浴場、金沙灘、銀沙灘等南部海灘管理單位,對相關區域進行環境整治,對海岸線垃圾、海藻、砂石、雜物等進行集中清理。轄區居民也積極參與海灘垃圾清潔,了解海洋環境保護科普知識。自 3 月中旬啟動愛國衛生運動以來,西崗區將海域環境專項整治作為重點整治內容持續推動。
  • 河北近岸海域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中國環境報記者 張銘賢 2020年12月25日,河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河北省渤海綜合治理成效新聞發布會」,記者從會上獲悉,河北省堅決打好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堅持陸海統籌、海河共治,實施陸源汙染防治、海洋汙染防治、生態保護修復、環境風險防範、旅遊旺季環境保障等五大攻堅,全省近岸海域生態環境明顯改善,近岸海域水質達到預期目標
  • 市規劃資源局持續加強「海上環衛」 全面推進海洋垃圾治理
    為打好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補齊近海汙染治理短板,市規劃資源局持續加強「海上環衛」,全面推進海洋垃圾治理。8月份,共派出執法力量122人次,完成轄區海域岸線巡查21次,行程1518公裡,海上巡航4航次,航程271海裡,未發現海洋傾廢違法行為及近岸生活垃圾和工業固體廢棄物堆放點。
  • 為清理海洋垃圾的 「寧波行動」點個讚
    王學進   為保護和改善近岸海域環境質量,近日,寧波市政府辦公廳發布《關於做好寧波市近岸海域海面漂浮垃圾監管處置工作的實施意見》,對寧波市近岸海域海面漂浮垃圾監管處置及其防控長效機制建設作了全面規定。
  • 河北近岸海域生態環境明顯改善(中國環境報)
    2020年12月25日,河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河北省渤海綜合治理成效新聞發布會」,記者從會上獲悉,河北省堅決打好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堅持陸海統籌、海河共治,實施陸源汙染防治、海洋汙染防治、生態保護修復、環境風險防範、旅遊旺季環境保障等五大攻堅,全省近岸海域生態環境明顯改善,近岸海域水質達到預期目標
  • 我國近岸局部海域汙染嚴重 海洋呼籲法制組合拳
    陸源汙染居高不下 藍色海洋呼籲法治組合拳來自國家海洋局近日的公開消息稱,2015年我國海洋生態環境狀況基本穩定,但近岸局部海域汙染嚴重。典型海洋生態系統健康狀況不容樂觀,有86%處於亞健康和不健康狀態。
  • 海洋垃圾清理需求牽出新機制 海上環衛靜待常態化
    而就相隔一年的時間,海南省要求其他沿海市(縣)也要在2021年全面啟動海上環衛工作。到2023年,海上環衛工作實現常態化、規範化管理。   據悉,海南省鼓勵市縣政府委託有資質、有實力的第三方機構開展海上環衛工作,也鼓勵合理運用衛星遙感、無人機、視頻監控等手段,推進海上環衛工作。
  • 浙江近岸海域調查報告:水質落後成因多元
    記者從省海洋與漁業局了解到,情況並不盡然:2016年,我省近岸海域海水環境質量狀況總體有所好轉,符合第一、二類海水水質標準的海域面積比2015年上升13.9個百分點;符合或劣於第四類海水水質標準的海域面積比2015年下降20.4個百分點。  到今年底,浙江將更全面清理非法設置、設置不合理、經整治後仍無法達標排放的入海排汙口,藍色家園將展露新顏。
  • 國家海洋督察組:福建圍填海管控存在四大問題
    督察指出,福建省存在國家有關圍填海管理部分制度、政策落實不到位,圍填海項目審批不規範、監管不到位,執法監管存在薄弱環節和近岸海域汙染防治工作推進不力等四大問題。  違規調整海洋功能區 海域海島修復推進緩慢  督察指出,國家有關圍填海管理部分制度、政策落實不到位。
  • 浙江台州市椒江近岸海域汙染嚴重
    2020年9月,中央第三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進駐浙江省開展第二輪督察以來,陸續收到群眾來信,反映台州市椒江流域存在工業園區地下水汙染嚴重,化工企業私設暗管偷排,椒江兩岸小碼頭、造船等企業違法排汙、破壞生態等突出生態環境問題。督察組對此高度重視,立即開展現場調查,發現台州市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落實不力,椒江近岸海域汙染嚴重。
  • 聚焦「海洋+」|整治海洋汙染在行動,深圳劍指「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海洋汙染在整治海洋之浩瀚,決定了海洋生態問題涉及面之深廣。《2018年中國海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我國近岸海域水質總體穩中向好,水質級別為一般,深圳近岸海域水質並不理想。根據深圳市人居環境委員會的公報,深圳東部近岸海域水質為優,達到國家海水水質第一類標準,維持了上年情況;西部近岸海域海水汙染程度雖較上年有所減輕,但水質劣於第四類標準,主要汙染物為無機氮、活性磷酸鹽和糞大腸菌群。
  • 溫州近岸海域水質仍在惡化 如何才能根治近海汙染
    《公報》顯示,2014年,溫州全市近岸海域海洋環境狀況不容樂觀。  溫州相關部門對此高度重視,出臺一系列措施,大力推進「五水共治」,淨化內河水質,從而在根本上杜絕對近海的汙染。  數據:入海口汙染物總量,較上一年增加17%  應對:治理陸源汙染,淨化內河水質  近岸海域水質,能根本上反映海洋環境的整體狀況。數據顯示,溫州近岸海域水質仍在惡化。
  • 我國將持續加大海洋垃圾和塑料汙染的防治力度
    比如,依據《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開展了渤海入海河流和近岸海域垃圾的綜合治理;依據《農業農村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加強農村生產生活垃圾汙染防治,試點地膜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三是強化公眾參與。積極推動公眾參與海灘清掃活動,加強清潔海洋宣傳教育,先後在煙臺、大連、日照等海濱城市組織開展海灘垃圾清掃活動,並以此為契機向公眾宣傳轉變消費習慣,提倡減少一次性塑料用品的使用,增強公眾海洋垃圾汙染防治的意識。四是開展監測評價。從2007年開始將海洋垃圾納入海洋環境例行監測範圍,2016年將海洋微塑料納入海洋環境常規監測範圍,定期向公眾公布監測結果。
  • ...環境狀況公報》顯示,我國近岸局部海域汙染嚴重,陸源入海汙染居...
    今年1月以來,廣東珠海、深圳、惠州和汕尾海域,相繼出現規模不等的赤潮。 這只是我國海洋環境汙染的一個縮影。日前,國家海洋局發布《2015年中國海洋環境狀況公報》。結果顯示,2015年我國海域共計發現赤潮35次,累計面積2809平方公裡,我國近岸局部海域汙染嚴重,陸源入海汙染居高不下,海洋環境災害仍然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