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岸海域海洋垃圾超九成來自陸地活動

2021-01-09 中國網

中國海洋報訊(記者 紀巖青 通訊員莊麗芸)2013年,南海區海水環境和沉積物環境狀況總體良好,但近岸局部海域水體汙染、陸源入海汙染物超標排放等環境問題依然突出,陸源入海排汙口達標排放率仍然較低,重點陸源入海排汙口鄰近海域環境狀況較2012年未見明顯改善。這是記者從日前發布的《2013年南海區海洋環境狀況公報》(以下簡稱《公報》)上了解到的信息。

《公報》顯示,在對南海近岸海域海洋垃圾監測中發現,湛江市觀海長廊海域、北海市僑港海域、欽州市三娘灣月亮灣和三亞市三亞灣4個海域海面漂浮的垃圾,深圳市大鵬灣下沙海灘、北海市僑港海域海灘、欽州市三娘灣月亮灣海灘、防城港市大坪坡海灘、三亞市亞龍灣沙灘5個海岸海灘的垃圾,以及北海市僑港海域、欽州市三娘灣月亮灣和三亞市三亞灣3個海域海底的垃圾中,均有九成以上來自陸地活動,分別達到92.9%、91.3%和92.4%。

2013年,南海區完成了841個站位的海水環境監測。結果顯示,該區海水環境狀況總體良好。近岸海域局部汙染嚴重,主要汙染物為無機氮和活性磷酸鹽。劣於第四類海水水質標準的站位主要分布在珠江口海域,其次為汕頭近岸、紅海灣、江門近岸和湛江港等局部海域;北部灣近岸海域劣於第四類海水水質標準的站位主要分布在廉州灣、欽州灣和北崙河口等局部海域;海南島近岸海域環境狀況良好,未出現劣於第三類海水水質標準的站位。

在對150個站位的海洋沉積物監測中,南海近岸海域沉積物質量狀況總體良好,超第一類標準的站位主要集中在珠江口海域,主要汙染物為鉛和銅等;近岸以外海域沉積物質量狀況依然保持良好。

海洋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統健康狀況方面,對南海區河口、海灣、珊瑚礁、紅樹林和海草床5種類型共10個海洋生態系統健康狀況的評價結果顯示,南海區典型海洋生態系統處於健康或亞健康狀態。

海洋環境監管監測方面,南海區在用的18個傾倒區中,海域海洋環境質量未發生明顯變化,滿足海洋功能區環境保護要求。南海區各油氣開發區附近海域海洋環境質量基本符合海洋功能區環境保護要求,未發現油氣開發活動對毗鄰海域海洋功能產生明顯影響,沒有發生重大溢油事件。

《公報》表明,南海區海水浴場環境狀況良好,海水浴場水質等級為良以上的天數佔所有監測天數的99%;濱海旅遊度假區環境狀況優良,各項指數均在良好以上,適宜開展休閒(觀光)活動;各海水增養殖區的環境質量均能滿足養殖功能要求,綜合環境質量等級為優良或較好。

《公報》指出,三沙地處南中國海,島礁數量眾多,海域面積廣闊,並擁有豐富的漁業資源及巨大的石油和天然氣儲量,其廣闊水域海洋生物多樣性極高,在我國海洋生態系統中具有重要作用和獨特功能。2013年監測結果顯示,三沙海域海水透明度高,水質良好;海水中重金屬、石油類等均處於低含量水平,基本屬未受汙染海域。

相關焦點

  • 福建全面啟動近岸海域「海漂垃圾」汙染整治活動
    新華社福州9月2日電(記者來建強)2日上午,福建省海洋與漁業部門工作人員、各行各業環保志願者等170多人在連江縣安凱鄉參加「清潔海洋、愛我家園」和「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為主題的海灘及海上垃圾清理活動,拉開了全面整治近岸海域「海漂垃圾」工作的序幕。
  • 每天800萬件垃圾進海洋 我國海洋垃圾汙染物不容忽視
    據《中國近岸海域環境質量公報2012》,2012年全國近岸海域總體水質基本保持穩定,在301個近岸海域環境質量監測點位中,一類水質點位所佔比例為29.9%;二類為39.5%;三類為6.7%;四類為5.3%;劣四類為18.6%。主要超標因子是無機氮和活性磷酸鹽。而近10年來,我國近岸海域水質總體保持穩定,局部區域汙染嚴重。
  • ...來自於海洋、傾倒於海洋」 與「海洋垃圾」截然不同 不可混為一談
    個別媒體在報導時,將海洋廢棄物(Waste)等同於海洋垃圾(Trash),錯誤地將向海洋傾倒的廢棄物總量當作是海洋垃圾的入海總量,這是概念混淆。允許向海洋傾倒的廢棄物與海洋垃圾截然不同,將它們混為一談主要是有兩個方面的混淆:一是物質類型的混淆。
  • 海洋超半數垃圾為泡沫塑料 陸地是最大來源
    在這一天,全球都會舉行大規模的海岸清潔活動(ICC活動)。今年,我國有99家機構和團體聯合參與此次活動,5541名志願者在18個城市進行了海岸垃圾清潔,清理海岸線長達37460米,各種各樣想像不到的海洋垃圾讓人震驚。對此,《生命時報》進行了獨家報導。
  • 溫州近岸海域水質仍在惡化 如何才能根治近海汙染
    《公報》顯示,2014年,溫州全市近岸海域海洋環境狀況不容樂觀。  溫州相關部門對此高度重視,出臺一系列措施,大力推進「五水共治」,淨化內河水質,從而在根本上杜絕對近海的汙染。  數據:入海口汙染物總量,較上一年增加17%  應對:治理陸源汙染,淨化內河水質  近岸海域水質,能根本上反映海洋環境的整體狀況。數據顯示,溫州近岸海域水質仍在惡化。
  • 我國近岸局部海域汙染嚴重 海洋呼籲法制組合拳
    對海洋經濟開發來說,雖然海水還是蔚藍色,但過度開發也在某種程度上把海洋變成了「紅海」。陸源汙染居高不下 藍色海洋呼籲法治組合拳來自國家海洋局近日的公開消息稱,2015年我國海洋生態環境狀況基本穩定,但近岸局部海域汙染嚴重。典型海洋生態系統健康狀況不容樂觀,有86%處於亞健康和不健康狀態。
  • 《近岸海域汙染防治方案》(全文)
    林業局辦公室 海洋局辦公室 2017年3月24日 近岸海域汙染防治方案(全文) 一、基本形勢 我國位於太平洋西岸,既是陸地大國也是海洋大國,擁有遼闊的管轄海域、漫長的海岸線和眾多的島礁。近岸海域是陸地和海洋兩大生態系統的交匯區域,陸地和海洋環境因素都對近岸海域環境質量有著十分重要而深遠的影響。近岸海域環境質量狀況及變化趨勢,綜合反映了各類涉海排汙行為的強度和汙染防治工作的成效。做好近岸海域汙染防治工作,不僅可以改善海洋生態環境質量,而且能夠促進陸域、海域產業結構和空間布局優化,帶動各相關行業的生產和治汙技術進步,有利於實現陸海統籌和區域間的均衡、協調、可持續發展。
  • 為清理海洋垃圾的 「寧波行動」點個讚
    王學進   為保護和改善近岸海域環境質量,近日,寧波市政府辦公廳發布《關於做好寧波市近岸海域海面漂浮垃圾監管處置工作的實施意見》,對寧波市近岸海域海面漂浮垃圾監管處置及其防控長效機制建設作了全面規定。
  • 多地海龜因垃圾受傷或死亡:8成海洋汙染來自陸地
    多地海龜因垃圾受傷或死亡:8成海洋汙染來自陸地 2019-09-30 11:32:25 來源:新京報  |  作者:佚名 |A+ | A- 據外媒9月報導,多地發生因海洋汙染導致海龜受傷害甚至死亡事件
  • 全球逾九成海洋塑膠垃圾源自十河流 黃河珠江榜上有名
    全球逾九成海洋塑膠垃圾源自十河流  黃河珠江榜上有名每一分鐘就有相當於一架垃圾車的塑膠垃圾被傾倒於海洋之中
  • 廣東省近岸海域汙染防治實施方案(2018—2020 年)
    對於入海河流和近岸海域汙染物濃度不降反升、排放控制目標完成情況較差的地區,省各相關部門應通過區域限批、約談、掛牌督辦等方式督促並指導相關地級以上市採取有效措施加以整改。  (七)加強入海垃圾汙染管控。沿海各地級以上市要嚴厲打擊海漂垃圾違法行為,深入開展海洋垃圾汙染調查工作,逐步建立海洋垃圾回收資源化示範點,推動海洋垃圾宣傳、清理和海灘清掃活動,建立健全防治違法運輸、傾倒垃圾汙染海洋應急響應機制,組織制定應急預案,提高應急處置能力,及時有效處置違法傾倒的垃圾。  三、加強海上汙染源控制  (八)加強船舶和港口汙染防治。
  • 海洋環境問題根源在陸地 沿海汙染物「排海工程」浩大
    不僅如此,部分沿海旅遊景點、部分河流入海口、靠海垃圾填埋場仍可見到垃圾成堆的景象。「漂浮於海面的垃圾會遮蔽陽光進而阻礙光合作用,造成水體缺氧和水質惡化,並導致魚類及其他海洋生物死亡。」有業內人士指出。「海洋汙染的形勢比陸地嚴峻得多。海洋的問題,表面上在海洋,根子在陸地。
  • 我國海洋生態基本穩定 近岸局部海域汙染嚴重(圖)
    》顯示:2014年,我國海洋生態環境狀況基本穩定,但近岸局部海域汙染嚴重、陸源排汙壓力巨大、海洋環境災害多發等問題依然突出。2014年,我國管轄海域近岸局部海域海水環境汙染嚴重,近岸以外海域海水質量良好。春季、夏季和秋季,劣於第四類海水水質標準的海域面積分別為5.2萬、4.1萬和5.7萬平方公裡,主要分布在遼東灣、渤海灣、萊州灣、長江口、杭州灣、浙江沿岸、珠江口等近岸海域,主要汙染要素為無機氮、活性磷酸鹽和石油類。
  • 生態環境部:中國海洋垃圾汙染整體處中低水平
    中新網11月29日電 29日,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表示,中國自2007年起在沿海近岸代表性區域開展海洋垃圾監測工作。監測結果顯示,近年來漂浮垃圾數量整體呈下降趨勢。對比全球其他區域,中國海洋垃圾汙染整體處於中低水平。
  • 海洋垃圾清理需求牽出新機制 海上環衛靜待常態化
    8月已完成轄區海域岸線巡查21次,海上巡航4航次;目前已委託技術單位編制了「天津市渤海灣海漂垃圾路徑預測預報」項目工作方案,宣告該計劃的正式啟動。   如福建,早在2011年就傳出消息,寧德市霞浦縣三方聯合組建了「海上環衛隊」,定期對東衝海域的主要航道和海上漂浮垃圾進行清理,保護海洋環境。
  • 「住建局」組織開展海洋垃圾汙染防治(海上環衛)和海灘清潔月活動
    為深入推進中央關於環渤海區域環境綜合治理要求,落實好遼寧省委、省政府和葫蘆島市委、市政府關於海洋垃圾汙染防治(海上環衛)的工作部署,全面提升興城市近岸海域海上環境品質,在興城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下,11月23日開始,興城市住建局組織環衛處、沿海鄉鎮開展海洋垃圾汙染防治(海上環衛)
  • 生態環境部:中國海洋垃圾汙染處於中低水平
    個別媒體在報導時,將海洋廢棄物(Waste)等同於海洋垃圾(Trash),錯誤地將向海洋傾倒的廢棄物總量當作是海洋垃圾的入海總量,這是概念混淆。劉友賓解釋說,允許向海洋傾倒的廢棄物與海洋垃圾截然不同,將它們混為一談主要是有兩個方面的混淆:一是物質類型的混淆。
  • 《近岸海域環境監測技術規範 第五部分 近岸海域生物質量監測(徵求...
    各有關單位: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等相關規定,保護生態環境,保障人體健康,提高生態環境管理水平,規範生態環境監測工作,我部決定製定《近岸海域環境監測技術規範 第一部分 總則》等十項國家環境保護標準。
  • 《近岸海域環境監測技術規範 第六部分 近岸海域生物監測(徵求意見...
    各有關單位: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等相關規定,保護生態環境,保障人體健康,提高生態環境管理水平,規範生態環境監測工作,我部決定製定《近岸海域環境監測技術規範 第一部分 總則》等十項國家環境保護標準。
  • 《浙江省近岸海域水汙染防治攻堅三年行動計劃》
    一、總體要求   到2022年,近岸海域水環境質量達到國家考核目標要求,並保持穩定向好。近岸海域水質優良率3年均值比近3年(2017~2019 年)提高3個百分點以上,力爭「十四五」期間近岸海域水質優良率均值比「十三五」期間提高5個百分點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