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滿足人類對於快速往返各地的需求,飛機應運而生。目前,全球商用飛機領域被波音和空客這兩大巨頭壟斷。我國雖然民航市場需求量很大,但是受限於技術上的難題,目前我國在商業客機的研製上依然沒有取得很大的突破。和我國面臨著同樣處境的還有俄羅斯。我國和俄羅斯一直保持著親密的友好合作關係,為了改變波音和空客的壟斷現狀,我國和俄羅斯決定聯手打造一款商用客機,於是就有了CR929項目,但是最近這個項目卻陷入了困境,甚至面臨下馬的可能。
CR929項目陷入困境
寬體客機在國際民用航空市場上佔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一架寬體客機可以搭載300人以上,有很高的商業價值,但是其高價值的背後也需要非常尖端的技術做支撐,所以目前只有少數國家掌握了這一技術,美國的波音公司就是其中之一,而波音747就是一款典型代表,這款客機也給波音公司帶來了非常大的利潤。
我國注意到了寬體客機所帶來的巨大利潤空間,為了降低研發成本和開拓市場,我國決定和俄羅斯共同研發這一客機,並將這款客機命名為CR929。根據俄方的預估,這一項目的成本將在130億~200億美金之間。但是就在項目接近尾聲之際,雙方出現了巨大的分歧,導致項目無法正常進行下去。
據媒體報導,中俄聯合研發的CR929寬體客機的交付工作可能會延遲到2028年至2029年,這比之前預計的時間晚了3~4年。而導致這一結果的原因是我國希望能在合作中和俄方共享技術,同時還保持本國的飛機市場,而俄羅斯方面則表示並不願意這樣做。
俄羅斯掌握核心技術
我國在航空領域起步較晚,因此各方面的技術都不是很成熟,尤其是航空發動機的研製,一直是我國的一塊短板。而俄羅斯在這方面則更有優勢,其航空發動機技術更為成熟。對於一架飛機而言,發動機就相當於是它的心臟,所以可以說在這個項目上,俄羅斯其實是掌握了核心技術。如果能在這個項目上和俄羅斯實現技術共享,那麼對於我國未來的航發研製將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另外,在這一項目的進展過程中,由於俄羅斯方面的經濟壓力比較大,我國也提供了不少的資金支持。但是提到要技術共享時,俄羅斯卻不願意了,這也就導致了這一項目的延期。
CR929項目給中國上了一課
通過這次和俄羅斯的合作,也給我國上了一課。無論什麼時候都需要不斷加強自身的實力,這樣才不會面臨卡脖子的尷尬情況。之前美國在GPS系統上可以說是壟斷,上個世紀其掐斷過一次GPS信號,導致我國的一艘貨輪在海上漂了33天,而我國有了北鬥系統以後,再也不怕這樣的情況發生了。北鬥系統部署完成以後,我國將南海的大批浮標都換上了中國的北鬥系統,為我國提供更加準確的導航服務,美國在這方面卡脖子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不可否認,任何事物的發展都需要一個時間,航空發動機目前來看依然是我國的一塊短板,但是從建國到現在,我國的航發已經取得了不小的成就。我國自主研發的C919已經進行了首飛,這款飛機雖然並不是寬體客機,但是也能為我國未來自行研製客機提供豐富的經驗。有了這些經驗,我國航發取得重大進展也是指日可待,未來,我國在商用客機領域也將會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