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祖魯戰爭:非洲土著黑人反抗荷蘭殖民者後商布爾人的鬥爭

2020-12-05 輕輕說歷史

南非的祖魯人在19世紀30年代進行了反抗荷蘭殖民者後商布爾人的鬥爭,在19世紀70年代又進行了反抗英國的殖民者的鬥爭,歷史上稱為祖魯戰爭19世紀,南非存在著三種力量:南非土著居民、布爾殖民者、英國殖民者。三種力量之間存在著複雜尖銳的矛盾和鬥爭:布爾人與土著居民之間的矛盾和鬥爭:英國人與土著居民之間的矛盾和鬥爭;布爾人與英國人之間的矛盾和鬥爭。這就是祖魯戰祖魯人是南非士著居民,是南班圖人的一支。南非的土著居爭爆發的歷史背景民有薩恩人(布須曼人)、科伊人(霍電督人)和南班圖人,他們均為黑色人種。

薩恩人和科伊人是南非最古老的土著居民,在殖民者入侵前處於原始社會發展階段,居住在南非的西南部。南班圖人是在很早以前由赤道地區遷到南非廣大地區的,成為南非的土著居民。南班圖人比薩恩人、科伊人發展水平高,在殖民者人侵前處於原始社會瓦解、部落聯盟興起、國家產生的社會發展段。南班圖人又分為若干支,或若干民族,其中重要的一支或族就是祖魯人。祖魯人主要居住在南非的納塔爾,還有斯威士19世紀初,祖魯人在部落聯盟的基礎上建立了祖魯王國。蘭和莫三比克的一些地區該國的奠基者為恰卡(1787~1828)。他是只有1000多人的祖魯部落酋長的兒子。

當時在圖格拉河東北有一個姆塞特瓦部落,它的酋長丁吉斯瓦約把居住在德拉肯斯堡山脈以東的一些分散的南班圖人部落統一了起來,組成一個強大的部落聯盟,其中包括祖魯部落。由於恰卡的軍事才幹和勇敢善戰,使他得到丁吉斯瓦約的重用,成為部落聯盟的主要將領。1817年,丁吉斯瓦約戰死恰卡成為他的繼承者,即部落聯盟的首領。恰卡執政時期,繼承和發展了丁吉斯瓦約的事業。在軍事上,丁吉斯瓦約曾進行軍事改革,即部落聯盟內的20~40歲的男子都成為戰士,按年齡分成若於隊,每隊由固定的軍事長官(英東納)率領。戰士們受系統的軍事訓練,平時除小部分人駐守邊防外,其他均參加生產。

恰卡在丁吉斯瓦約軍事改革的基礎上,建立了一支約10萬人的軍隊,改用長矛和大盾牌為武器,採用方陣、兩面包抄等戰術使他的軍隊成為南非人中最強大的一支隊伍。在政治上,恰卡把3000個左右分散部落,約有50萬人統一起來。過去,丁吉斯瓦約不剝奪被徵服部落酋長的權力,恰卡進行了重大改革,破壞了隸們而酋長的權力,在他統治下的每一塊領土都由駐在當地的軍事長官治理。因此恰卡在丁吉斯瓦約部落聯盟的基礎上建立了祖魯王國(英國人稱其為祖魯帝國或祖魯蘭)剛(1797-1840)是恰卡的同父異母兄弟。1828年,他發動政變,刺死恰卡,奪得王位。但是,丁剛在登上王位後,執行和發展了恰卡的政策,為祖魯國家的統一和獨立作出了貢獻祖魯國家因連年戰爭使農牧業遭到破壞,引起人民不滿。

丁剛採取措施,恢復和發展了生產。祖魯國家因剛剛建立,一些部落不願聽命於中央而紛紛離去,國家面臨四分五裂。丁剛繼續保持支強大的軍事力量,多次遠徵,保持了祖魯國家的統一。尤其要指出的是,丁剛領導祖魯人進行了反對布爾殖民主義者、維護祖魯國家獨立的鬥爭,即祖魯戰爭,為南非人民歷史增添了光輝奪目的一頁。布爾人是荷蘭殖民者的後裔。早在1488年,荷蘭東印度公的1艘大船「哈勒姆號」在好望角遇難,船上的人在今天的開普敦附近登陸。過了1年,這些人乘由印度返航的荷蘭東印度司的船舶,回到荷蘭。他們回到荷蘭後,宣傳好望角一帶土地肥沃、氣候良好,適合於白人居住。

1652年,荷蘭東印度公司派造範裡貝克(營救船上的醫生)率10多人,乘3艘船,於桌灣登陸,在南非建立了第一個白人居民點。這個居民點成為荷蘭去東方船舶永久性的給養補給據點。居民點的移民不斷增加,地域不斷擴大,由一個小居民點擴大為開普敦,又以開普敦為中心擴大為開普殖民地。在開普殖民地,荷蘭移民掠奪南非土著黑人的土地,建立起農場和牧場,成為農場主和牧場主,實際上是奴隸主。他們把倖存下來的南非士著黑人變成奴隸,用暴力驅使他像牲畜一樣勞動。荷蘭移民的後裔被稱為布爾人,意為農民,實際上,他們的前輩並不是真正拓荒的農民,而是把勞動視為恥辱、壓迫和剝削南非黑種人的農場主和牧場主英國人於19世紀初佔據了開普殖民地(1795年和1806年英國兩次佔領,1815年維也納會議決定轉為英國所有)。

開普成為英國通往印度船隻的中途補給站。英國人把開普變成典型的英國殖民地。這就引起了布爾殖民者與英國殖民者之間的矛盾英、布矛盾的實質是爭奪對南非土著居民統治權的矛盾在南非,英國人與布爾人之間的矛盾,從英國兼併開普殖民地後就開始了。在開普殖民地,英國派駐總督,任命地方官吏,設置巡迴法庭,取消布爾人的公民會議,這就剝奪了布爾人的行政權和司法權。英國殖民當局宣布英語為官方語言,學校必須用英語教學,政府機關職員必須用英語辦事,這就引起講荷蘭語的布爾人的不滿。英國殖民當局還宣布廢除荷蘭貨幣,改用英鎊,在荷蘭貨幣與英鎊兌換時貶值70%,這就使布爾人遭受極大的經濟損失。

英國殖民當局又宣布,從非洲人手中奪取的土地丈量登記,按年交納地租,才能歸私人經營,這就使英國殖民當局大大地增加了財政收入,同時也就使布爾人的土地權受到了威脅。英國殖民當局還宣布廢除奴隸制,這就使英國人得到大批的自由勞動力,同時也動搖了建立在數萬奴隸勞動上的布爾人的經濟基礎,對布爾人是一個沉重的打擊。由於英國殖民當局的這些旨在維護英國殖民統治的措施,使英國殖民者和布爾殖民者之的矛盾產生,而且日益加深隨著英、布矛盾的發展,布爾人對英國人咄咄逼人的態度越來越不能忍受,這就引起了布爾人的大遷徙(稱為「大特萊克」在荷蘭語中為「遷徙」)。

從1836年開始,布爾人趕著大車向北和東北遷徙。布爾人的大車既是交通工具,又是一家人的住房。老人、婦女和孩子坐在車裡,一切能帶走的東西放在車上,青壯年男子背著火槍、騎著馬走在車隊的兩旁。行進時是浩浩蕩蕩的車隊,停下來是一片村落。布爾人的大遷徙,一方面是對英國壓制的擺脫,另一方面也是對南非土著黑人的遠徵。他們對南非土著黑人進行了無數次滅絕人性的戰爭。每次戰爭都使南非土著黑人犧牲無數生命,交出大量土地、牲畜和財富。布爾人前進的重要目標是祖魯國家,因為在這裡既可得到祖魯人的土地,也能奪得通向印度洋的出海口。1837年,布爾人大量越過德拉肯斯堡山脈,源源開進祖魯王國。布爾殖民者為得到祖魯人的土地,先是採取「和平」的方式,之後就發生了戰爭祖魯戰爭。

相關焦點

  • 納米比亞為什麼要從南非獨立出去?
    ▲曾經的南非聯邦地圖,包含南非本土和納米比亞一、殖民者帶來的分離西方殖民者沒有到達之前,包括納米比亞和南非在內的廣大非洲南部地區的居民以遷徙的班圖人等黑人為主,他們彼此之間雖然有衝突,但總體上相安無事。
  • 全球受歧視的黑人群起抗議時,為何南非白人反而受到黑人歧視?
    土著部落勇猛頑強的反擊使葡萄牙人鎩羽而歸,但這份珍貴的自由卻並沒能維持多久。1652年,新興的荷蘭殖民者又一次帶著堅船利炮攻入了南非的開普海岸,其後,經過百年的殖民戰爭中,荷蘭殖民者徹底毀滅了科伊桑人的文明,並在此地建立了長久的殖民根據地。為了使殖民地更加繁榮,荷蘭統治者鼓勵歐洲居民在南非殖民地購買土地,成為地主。
  • 郭曄旻:南非真的曾是發達國家麼?
    在1975年6月洛杉磯召開的一次國際會議上,一位南非學者(C.p.Mueller)就曾公開聲稱:「班圖(黑)人不是土著。他們是在荷蘭人和英國人之後才到達(南非)的。」言下之意,無非是要證明白人乃是來到了「無主土地」,並理直氣壯地根據「先佔」原則將其據為己有。
  • 南非史:班圖黑人從科伊桑人學到什麼?
    在很長一段時期有一些南非歷史學家為了衝淡荷蘭和英國殖民者侵入南非的歷史事實,頗費心機地力圖「證明」非洲人中的班圖黑人一族也是「侵略者」。有人公然宣稱班圖黑人和歐洲人一樣同是徵服者,是「南非外來人」。在時代潮流的衝擊下,這種荒唐的言論,已不多見。但謬論流傳,仍時隱時現。
  • 非洲曾經唯一的發達國家,黑人掌權後實力驟降,如今淪為三流國家
    比如,非洲曾經唯一的發達國家南非,便是鮮明的例子。 南非,位於非洲大陸最南端,有「彩虹之國」的美譽,北鄰納米比亞、波札那、辛巴威、莫三比克、史瓦帝尼,中部環抱賴索托,東、南、西三面則被印度洋和大西洋環抱,國土面積約122萬平方公裡,人口約5652萬,行政首都為茨瓦內(原名普利托利亞),立法首都為開普敦,司法首都為布隆泉。
  • 英國殖民時代的六個非洲強敵:屢屢擊敗英軍,都比清朝打得漂亮
    第三、祖魯王國祖魯王國,可能是英國殖民史上最兇猛、最著名的反抗者。祖魯人頑強而富有進攻性,在衝向戰場前可以跑上幾公裡,用著名的祖魯短矛(伊卡瓦)擊潰對手。他們有很強的紀律性,能夠在指揮下迅速而連貫地行動,對發起雷霆般的衝擊。
  • 黑人如何毀掉南非的
    再加上豐富的鑽石儲藏,南非理應相當富饒才是。 其實家中有礦的南非也曾闊過,上世紀90年代以前,南非一度經濟空前繁榮,工業蓬勃發展,成為非洲大陸唯一的發達國家。 既然如此,在廢除種族隔,黑人當家作主後,為何南非的經濟就此一蹶不振了呢?昔日治理南非井井有條的白人們,又去了哪裡呢?
  • 近代非洲——商業性地獵獲黑人的場所
    葡萄牙壟斷了當時非洲的黃金、象牙以及奴隸貿易。 繼葡萄牙殖民者來到非洲的是英、荷、法等殖民者。 1530年,英國海盜威廉·霍金斯到達今利比亞的塞斯河河口。掠買象牙和黑人。1562年,其子約翰·霍金斯在獅子山,劫虜了一船奴隸,揭開英國在非洲奴隸貿易的序幕。1618年,英國在甘比亞河河口的詹姆士島建立了他們在非洲的第一個殖民據點。
  • 南非祖魯人這樣來檢驗處男~【伴手】
    祖魯人聚集在南非的誇祖魯-納塔爾地區。如今總人口約1000多萬的祖魯族,近800萬都聚居在這裡,其他主要分散在南非其他幾個省和鄰國。在《環球時報》記者看來,祖魯人和南非其他黑人長相併無區別,外人很難判斷。但是許多南非朋友都說,他們一眼就能看出對面來的人是不是祖魯人。
  • 西方的價值觀為南非黑人挑戰白人權威提供了思想武器
    甚至是那些反對西方影響的黑人民族主義者也不拒絕西方的價值觀。這在一定程度上為非洲人後來挑戰白人權威提供了思想武器。那些受過教育的黑人大多能夠接受西方的觀念,在一定程度上他們已部分地西方化,然而,已西化的黑人的價值觀不是與南非白人的主流價值觀接近,而是與歐洲文化主流價值觀相接近。他們有選擇地接受普世主義、成就、自由、個人主義和平等觀念,反對白人種族主義的毒瘤。
  • 南非的白人政府是怎麼崩潰的
    南非究竟是誰的南非呢?誰才是南非真正的主人呢?現在網上流行一種論調:「黑人壓根不是南非原居民」,於是「所謂南非黑人運動其實本身就是個偽命題」。事實上這一論斷不過是重拾種族主義者的陳詞濫調。在1975年6月洛杉磯召開的一次國際會議上一位南非學者曾公開聲稱:「班圖(黑)人不是土著。他們是在荷蘭人和英國人之後才到達南非的」。
  • 書摘|徵剿"野獸"運動:南非土著的悲慘消亡史
    光榮的反抗史科伊人是南非第一個作過英勇抵抗而終遭滅亡的民族。1659—1660年和1673—1677年,科伊人在部落酋長的領導下,同荷蘭殖民者進行過兩次「科伊—荷蘭戰爭」(史稱「霍屯督戰爭」)。科伊人採取山地遊擊戰方式進行騷擾襲擊,迫使開普殖民據點的農事陷於停頓。荷蘭總督範·裡貝克在兩年的遊擊戰爭中陷入窮於應付的狼狽境地。受到沉重打擊的公司僱員和自由市民膽戰心驚,有半數人迫不及待地打算搭乘過境船舶回荷蘭。但這兩次戰爭中科伊人的牲畜和土地也受到嚴重損失。
  • 古代非洲黑人文明起源:釐清班圖人為什麼遷移到世界各地中去?
    非洲黑人文明作為世界文明的一種,在語言、農業技術、政治制度等方面的發展實際上是非洲精神文明內核的具化。 非洲黑人可分為班圖和蘇丹兩大支,而班圖是非洲最大的民族集團,其人口佔全非洲人口總數的1/3左右。班圖大遷徙運動將其農耕文明傳到非洲的大片土地,促進了非洲文明向現代文明的演進。班圖文明作為非洲文明的重要分支,它的文明內涵一定程度上對於研究非洲黑人文明起源。
  • 沒了白人,南非就能好麼?要不你們看看隔壁的辛巴威
    南非白人土地多,人口少,這是原罪嗎?很多人可能都會回答是,他們不就是侵略者、殖民者麼,他們的財產不都是從黑人兄弟手裡搶來的麼。這種觀念不只在南非流行,甚至在歐美,「白人有罪論」都成為了政治正確。到底誰是「侵略者」今天南非白人的土地並非來自掠奪,而是依靠開墾和繼承,他們的祖先是南非的早期殖民者,也是最早建立起財產權的居民。歐洲白人到南非之前,這裡的土著是桑人、科伊爾人和班圖人。
  • 嗚嗚祖拉:黑白南非的團結之聲-搜狐評論
    對於非洲足球的狂熱支持者來說,嗚嗚祖拉是對南非足球精神的讚美。【詳細】  黑人最先吹響嗚嗚祖拉    和五花八門的傳說所言不一致的是,嗚嗚祖拉和狒狒、農場毫無關係,而是誕生在上世紀80年代初,南非第一個允許不同種族球隊參加的足球聯賽——南非國家職業足球聯盟勁旅凱撒酋長隊的看臺上。
  • 三聯生活周刊:羚羊的人民——南非桑人
    這裡的白人曾將黑人邊緣化,以至於他們無法得到相同的教育機會,沒有工作等等。當時的情況很糟糕,所以我離開了,因為我是白人,我不想和那些行為惡劣的白人有什麼關聯。起源中心是為了讓南非人感到自豪,也向每個人解釋他們和非洲之間存在的關係。最早的人類DNA攜帶者桑人是源頭——不是說他們就是最早的人類,但就現存的人類來看,他們是最早的。」
  • 南非,下一個辛巴威-虎嗅網
    南非白人土地多,人口少,這就是原罪嗎?很多人根據直覺來回答,覺得肯定是原罪。非洲土地上,白人不就是殖民者嗎?他們的財產不是掠奪的結果嗎?這種觀念不只在非洲那裡深入人心,就連許多歐美人也這樣認為。「白人有罪論」是很流行的思潮。 然而在南非,事情卻沒那麼簡單。今天南非白人的土地,並非依靠掠奪,而是依靠開墾和繼承。
  • 南非罪人?曼德拉不想背鍋,南非何曾進入過世界發達國家之列
    南非曾是桑人、科伊人以及班圖人溫馨家園,1652年荷蘭人的到來打破了南非土著居民的寧靜,這些荷蘭人後裔就是如今南非布爾人。十九世紀末期,隨著南非發現鑽石、黃金等豐富礦產資源,大批歐洲人蜂擁而至,英國人憑藉英布戰爭,打敗布爾人,將南非納入大英國協殖民地。
  • 26年前,南非白人同意給予黑人平等
    1992年的3月17日對於南非共和國的黑人來說是一個值得「狂歡」的日子,這一天由時任南非總統弗雷德裡克·威廉·德克勒克主持,320多萬南非白人公民就政府是否進一步廢除種族隔離制度,並給予黑人平等進行公決。
  • 世界通簡史:17世紀至19世紀,歐洲列強侵略的對象,非洲(三)
    把黑人留在非洲進行奴役,既無風險,又能獲得遠遠超過奴隸貿易的利潤。為此,必須廢除奴隸貿易,打開進入非洲內陸地區的大門,於是禁止奴隸貿易和內陸探險,幾乎同時出臺。同時,奴隸貿易的廢除也是黑人頑強反抗的結果。從殖民者販賣黑人的那一天起,非洲人民就開展了不屈不撓的鬥爭。在非洲大陸,他們舉起長矛,拿起弓箭和石塊,迎頭痛擊「捕奴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