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功能上來說,人有3個「腦」,記憶靠的就是這個

2020-12-04 文化小革

請注意,你的大腦儲存量不足1G,請儘快擴充!

01.

先來問你幾個問題:

每個人都有幾個大腦?

1個。

我們學習知識,看書,看電影靠什麼來記憶?

大腦。

這應該是很多人的答案。其實,這兩個答案只答對一半。我們擁有3個"大腦",大腦分工記憶。

從整體上來講,我們確實只有1個大腦,可是對這個大腦功能進行剖析,你會發現從功能上來說,人有3個"大腦"。

分別為:腦幹,大腦邊緣系統和大腦新皮質。

腦幹:位於最深處。它掌握人的生命活動,負責人的呼吸系統,體溫,自律神經等。腦幹如果出問題了,你離死亡也就不遠了。

其次,位於中央部分的"大腦邊緣系統"。控制人的欲望和喜怒哀樂。你看到路邊攤的燒烤,很想吃的;看一場電影,留下眼淚;跟心意的姑娘表白,成功了,很開心。這些感情都是由大腦邊緣系統控制的。

最後,在大腦最外側的是"大腦新皮質"。它負責人類五感,運動,語言,記憶等,它支撐人類智力活動的大腦。

在這三個"大腦"中,最最關鍵的是"大腦新皮質"。因為你工作,學習,生活中學習,說話都是依靠它。在生活中,我們會抱怨:我怎麼記不住呢?總是會忘記呢?這是因為"大腦新皮質"的腦容量儲存不夠了。記筆記就是為了彌補腦容量不夠這個缺陷。

02.

記筆記這件事情,往大的說是依靠"大腦新皮質",往小的說,是大腦新皮質裡的"記憶"功能在運動。

而記憶又可以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陳述性記憶",一種是"動作性記憶"。

陳述性記憶:是用大腦來記憶。這種記憶方式會容易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給你舉個例子,假如明天要古詩詞考試,你今天晚上零時抱佛腳背誦,可是呢,背了前面忘了後面,背了後面忘了前面,反正捧著一本書,背了2.3個小時,卻沒記住多少內容。第二天考試,宛如一切沒有發生過一般,幾乎忘了,只能想起零散的詞語。

這種記憶方式就是"陳述性記憶",它是用大腦記憶的。當我們用大腦記某件事情的事情,大腦邊緣系統有一個驗收站,叫"海馬",它要對這個信息做處理,檢查一下,要判斷一下這事到底值不值的記住,要不要上傳到上面領導,也就是"大腦新皮質"保存下來。

也就是說,"海馬"體是你大爺,如果他驗收不通過,你在怎麼記也記不下來。驗收站不肯收。

03

那咋辦?這就需要用另一種記憶方式,也就是"動作性記憶",它是用"身體來記憶"。它不需要通過"海馬"來驗收,而是通過最深處的"大腦基底核"和"小腦"的神經迴路網來記憶。

通過動作記憶,印象會很深刻,很難忘記。小時候你學自行車就是靠動作記憶。

一開始你既不知道怎麼騎,也騎不好。這個時候你爸跟你說:"眼睛看著前方,兩腳相互交錯蹬,不要往下看"。你知道這個方法後,你爸又跟你說:"我在後面扶著你,你試試看"。剛開始騎的時候,你搖搖晃晃,總會摔幾次。

但是隨著練習越多,你就越能找到感覺。到了今天,你可以一邊騎自行車,一邊聽歌,也不會摔。甚至米一年,二年沒騎自行車,突然有一天讓你死,你也能立刻上手。

這個過程就是身體記憶。為什麼運動員要日復一日的練習,他們明明都知道方法,幹嘛還要每天練?因為腦子記住不如身體記住來的老靠。身體記憶記到一定程度就會形成條件反射,像退役的體操運動員,即便幾年沒練了,但是看到機械後還是能做動作,只是慢了一點而已。這就是動作性記憶。

04.

記筆記,"記"這個字是用筆寫,然後再用心記。所以它首先運用的是身體記憶。

為什麼小時候學習識字,老師會布置抄寫作業,因為抄的過程,你的大腦就會留下印象,知道這個字怎麼讀,什麼結構。這才是抄寫的意義。

很多時候,我們聽老師,父母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記筆記好處很多,可是我們聽過看過,最後忘過。這是因為我們從來沒有想過大腦是如何看待記筆記這件事?記筆記它到底是如何運作的。你只有明白它的內部操作,你才自己心甘情願去作筆記。

否則,無論別人跟你說多少次記筆記很好,記筆記多有用,你大腦中的海馬體會自動屏蔽這些內容

請相信,當你的大腦容量不足時,筆記可以幫你擴充容量,因為筆記是你的第二大腦。

相關焦點

  • 全腦開發照相記憶訓練,你不得不知的3個誤區,解決後效果倍增
    近年來,隨著全腦開發的不斷普及,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到了全腦開發,並且對其神奇的訓練效果產生了非常濃厚的興趣,尤其是對全腦開發課程體系中的『照相記憶』訓練體系,更是覺得非常神奇。那麼,究竟什麼是『照相記憶』?如何訓練出來呢?
  • 腦與電腦究竟有多像?——從神經達爾文主義到達爾文機
    腦不是計算機從數字計算機誕生之日起,人們就一直把計算機稱為「電腦」,直到今天也還有許多人認為腦就是一種計算機,只要計算機的運算速度和存儲量足夠,那麼就可以完成腦的一切功能,甚至全面超越人腦[2]。他們忽略了腦和計算機的許多本質差別,所以他們的結論也就有了問題。
  • 嗅覺也是有記憶的!人的嗅器是如何傳到腦並為腦感知的呢?
    在人類的五感之中,嗅覺記憶是最古老、最精細、最恆久的。人們主要通過視覺和聽覺來接受海量的信息,來認識世界並獲取謀生手段。相比之下,嗅覺的生理學作用並不被人重視。自然界中能夠引起嗅覺的有氣味物質可達兩萬餘種,而人類能夠明確辨別的氣味約2000~4000種。各種不同嗅覺的感受可能是由樟腦味、麝香味、花草味、乙醚味、薄荷味、辛辣味和腐腥味等至少7種基本氣味組合而形成的。
  • 十個關鍵詞透析「全腦開發」
    受訪者供圖1 腦開發新京報:腦是可以開發的嗎,又包含哪些方面?陶沙(北師大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兒童青少年腦智研究中心主任):腦的開發我們一直都在做。其實教育做的就是這件事。當人們在說腦的開發的時候,我們會指向人在適應各種各樣複雜變化的情境中,更有能力去適應這個變化。
  • 【清大全腦開發】(全腦必讀)什麼是圖像記憶?
    胡思亂想之後通常感覺到累,而通過有系統和規律的有目標的訓練之後會感覺很清醒,這就是區別。記憶這門技術在沒有生物科學的介入時,想使記憶力得到更好的提高只有依靠更好的方法和技巧了,圖像記憶雖然還不為很多人知曉,但它卻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最有效的記憶方法。也期望更多的人掌握這方法,同時不斷的豐富和創新圖像記法的機制。
  • 【全腦科學】左右腦功能的差異
    人的腦部構造分為大腦與小腦,腦又分為左、右兩半部,右半球就是「右腦」,左半球就是
  • 別再讓女性背鍋了,劍橋腦科學家揭秘腦的結構和功能
    事後,該主持人發微博解釋當時情況、表達歉意,但最終將自己的行為歸結於自己懷孕生養寶寶,希望網友原諒這個「一孕傻三年」的自己。原本落下帷幕的鬧劇又激起了千層浪,眾多女性不滿將任何錯誤都歸結於懷孕。雖然,很多媽媽都有感覺,自己在懷孕期間有過「孕傻」的現象,但《我們的腦子夠用嗎》一書卻提到,孕期認知功能的暫時性惡化,大部分只是表現在短時記憶上。
  • 世界著名腦科學家,用3個關鍵點,幫你揭秘《大腦的故事》
    在0~2歲之間,隨著細胞接受開始接收感覺信息,那些我們看到的、聽到的、嘗到的、觸碰到的,有了這些感覺信息,神經元便開始迅速連接起來。每一秒就有多大200萬個新連接(即突觸)在嬰兒腦內形成。我們是什麼樣的人,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所處的環境。
  • 想要全腦閱讀和照相記憶?腦科學告訴你想多了
    許多家長在看到上面兩則報導後,都對照相記憶、全腦開發等名詞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覺得自己沒有搭上的這趟高鐵,無論如何也要讓自己的孩子坐上去。於是四處尋找能夠培養孩子類似超能力的培訓班,很多培訓課程也應運而生。
  • 腦酷方舟全腦開發智慧機提高記憶能力的基礎理論與十個記憶力方法
    3)不要過火拘泥於細節之處,先有個粗略的了解,以後再逐步記憶細微之處。科學和高效的複習日程表1)先中止系統學習2)一周之後中止第一次複習3)兩周之後中止第二次複習4)過一個月中止第三次複習5)逐漸擴展間隔,連續中止兩個月的時間,海馬就會判別該信息為必要的記憶。
  • 這四大記憶方法,幫助孩子在12歲前進行全腦開發,增強記憶力
    通過這張圖,可以明顯看到,孩子3-17歲的智力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長的,年齡越大,智力發展也會越來越緩慢。如果錯過了記憶的黃金期,那麼孩子本身擁有的潛能可能會慢慢地被埋沒。成年後,我們也會有這樣的感覺,不常用大腦思考時,它相應的功能就會退化。
  • 「全腦開發」培訓亂象:商家教人記憶不懂原理
    否認加盟 只稱提供技術代理  針對6月17日報導中提到的品牌加盟和繳納加盟費用問題,雙優貝貝培訓教師張偉(化名)介紹,全腦開發課程主要是能夠培養孩子的記憶力和專注力。來公司參加培訓的多是想要在各地開設培訓班的人,他們在公司交付一定技術代理費,公司便把全腦開發的課程教給這些代理,也可以使用公司的商標,這不算加盟。
  • 我們都擁有神奇的記憶力,這些神奇的記憶功能靠什麼支撐起來?
    人為什麼會遺忘?要弄清楚這個問題,就必須知道人為什麼會有記憶?其實,大自然萬物都有起記憶的本領,這些本領是為了讓生物能夠適應自然的法則。比如,我們生來就會吃飯、睡覺,這些記憶可以歸結為基因的記憶。但是,隨著我們後天的成長,我們開始學會說話、思考,這些都與人的大腦有關係。
  • 第一章3.關於記憶的問題
    1.如何定義記憶關於記憶最常見的方法就是學習和記住記住信息的能力。面對一條新信息,通常先是一個極其短暫的感官記憶,接著是一個20多秒的短期記憶,然後就是通過各種途徑構成的長期記憶。記憶這一術語應用三個動態過程的參照:學習新信息,將其存儲在大腦的特殊空間,然後需要用到的時候再找出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記憶基本上被用於自主學習的場合,而在日常實踐生活中我們處於不自覺的記憶情況下,即科學家指的「無意識記憶」這種很普遍,應用於日常生活中,我們不需要真正去學習就能記住你好朋友擁有哪些顏色的衣服和款式。這種能力是我們自然智力功能的即本之一。
  • 家庭領讀人 | 科學記憶,提高學習效率
    著名腦科學家池谷裕二,經過多年研究和實驗,總結出一套切實有效的海馬活化記憶訓練體系。今天我們一起讀《海馬記憶法》這本書,在讀書之前,我先提出5個問題,請大家一邊跟我讀書,一邊在書中發現這5個問題的答案。# 5個問題什麼是記憶的階層?什麼是內隱記憶和外顯記憶?
  • 松果體和全腦開發有關係麼?
    在全腦開發系統中,有一個不可避免的話題就是關於松果體的開發,這也是近年來在醫學領域以及全腦開發領域在不斷探討的問題,那麼究竟情況如何
  • 能唱歌會記憶,真正像腦一樣「思考」!浙大成功研製了我國首臺類腦...
    與此同時,團隊還研製了專門面向類腦計算機的作業系統——達爾文類腦作業系統(DarwinOS),實現對類腦計算機硬體資源的有效管理與調度,支撐類腦計算機的運行與應用。課題組成員在討論真正像腦一樣「思考」「這臺類腦計算機就是這樣像搭積木一樣搭起來。」
  • 記憶的常識:學習就是從記憶中提取知識
    當然,長期記憶也是有條件的,能被保留位長期記憶的內容主要有三種:(1) 印象深刻的事物(不尋常的事物、長相獨特的人)(2) 意義重大的事物(生日、重大考試)(3) 經常反覆的事物(背單詞、學算術)在學習中,我們一般依靠的都是第三種記憶形式:反覆。
  • 十個關鍵詞透析「全腦開發」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陶沙(北師大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兒童青少年腦智研究中心主任):腦的開發我們一直都在做。其實教育做的就是這件事。當人們在說腦的開發的時候,我們會指向人在適應各種各樣複雜變化的情境中,更有能力去適應這個變化。
  • 中科院教授:腦功能開發的關鍵期你抓住了嗎?還有救!
    實驗內容就是找外國人跟他說話,也不管他是不是聽得懂,就像教不會說話的孩子一樣,指著東西說「這是什麼」,問他「早上好」「晚上好,」這樣的就行了。這個實驗最後發現,人腦在啟動語言能力的時候,有一個認知地圖,在10個月、11月左右的時候開始啟動,這個時候只要有這種刺激,大腦會自動進行頻率上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