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講解擬南芥中表觀遺傳沉默與反沉默機制
朱健康院士做客水木清華生命科學講座講解擬南芥中表觀遺傳沉默與反沉默機制 清華新聞網3月27日電 3月19日,中科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學研究中心主任、美國普渡大學生物化學系和園藝及園林系傑出教授朱健康院士做客「水木清華生命科學講座系列」講壇,為廣大師生做了一場名為「
-
DNA決定遺傳因素嗎?表觀遺傳學告訴你
這就是表觀遺傳學研究的問題。表觀遺傳學會有什麼樣的變化呢?科學家說,這些方式各種各樣。比如,一種類型的表觀遺傳變化是DNA甲基化。當甲基被添加到DNA分子的一部分,這個DNA變的沉默,不會再產生蛋白質。
-
學會表觀遺傳很重要|DNA
這還要從「表觀遺傳」說起。 什麼是表觀遺傳? 我們知道DNA負責儲存遺傳信息,影響著人類的性狀表達。除了一些特殊情況的變異,人的DNA在一生中都不會發生改變。 但為什麼DNA不變,人卻會有變化?環境的刺激為何會造成不同的表觀形態?同一個體中的不同器官明明共享同一套DNA,又為何各有不同?
-
揭示細胞表觀信息穩定遺傳的相關分子機制—新聞—科學網
北京時間3月24日凌晨,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李國紅課題組在
-
Science:表觀遺傳信息也可以遺傳給下一代
表觀遺傳 (epigenetic) 機制是讓諸如飲食、疾病和生活方式等環境因素能夠激活或關閉身體中基因的生物機制長時間以來在科學界一直存在著的爭論是在生物體一生中積累的表觀遺傳性狀會不會遺傳給下一代。日前,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免疫生物學和表觀遺傳學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of Immunobiology and Epigenetics) 的研究人員通過對果蠅的研究發現,不僅DNA遺傳信息可以傳給後代,用於調控基因表達的表觀遺傳信息也可以遺傳給後代。
-
科學家開發出新型表觀遺傳時鐘 有望揭示人類大腦衰老分子機制
儘管機體生物鐘決定了我們的睡醒節律,但一個相對更新的概念—表觀遺傳時鐘或許能告訴我們,機體衰老的速度到底有多快,以及我們老年時患病的風險到底有多高。人類的衰老速度並不相同,有些人要比其他人更早出現與衰老相關的疾病和特徵,而更多地了解這種所謂的「生物學年齡」(biological age)就能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如何有效預防與衰老相關的疾病,比如痴呆症等。
-
癌細胞克隆轉錄和表觀遺傳狀態維持的機制
癌細胞克隆轉錄和表觀遺傳狀態維持的機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6/30 19:48:56 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Amos Tanay課題組通過單細胞分析,揭示了癌細胞克隆如何維持其轉錄和表觀遺傳狀態
-
科學家證實表觀遺傳修飾可以跨代遺傳
飲食、疾病或生活方式等環境線索調節的表觀遺傳機制通過開啟和關閉基因在調節DNA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長期以來,人們都在爭論在整個一生當中聚集的表觀遺傳修飾是否能夠跨代遺傳。圖片來自 MPI of Immunobiology a. Epigenetics/ F. Zenk。
-
上海生科院植物春化作用表觀遺傳機制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2016年12月,何躍輝研究組在Nature Genetics報導了模式開花植物擬南芥在營養生長階段如何利用長期低溫(冬季)沉默開花抑制關鍵基因FLC的表達,並隨後在常溫維持其沉默(「低溫記憶」)的表觀遺傳機制,這一機理使植物具備了在春季開花的能力(春化作用)。
-
上海生科院植物春化作用表觀遺傳機制研究取得突破
2016年12月,何躍輝研究組在Nature Genetics報導了模式開花植物擬南芥在營養生長階段如何利用長期低溫(冬季)沉默開花抑制關鍵基因FLC的表達,並隨後在常溫維持其沉默(「低溫記憶」)的表觀遺傳機制,這一機理使植物具備了在春季開花的能力(春化作用)。
-
科學家揭示ZKSCAN3延緩人幹細胞衰老的表觀遺傳機制
機制方面,ZKSCAN3能通過穩固細胞核膜蛋白與異染色質的相互作用,從而增強基因組穩定性並抑制重複元件表達。 在該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首先發現ZKSCAN3在人類早衰症間充質幹細胞、複製性衰老間充質幹細胞,以及老年個體分離的原代間充質幹細胞中均呈現出下調表達,暗示著ZKSCAN3與衰老調控的潛在聯繫。
-
植物所揭示種子休眠與萌發的表觀遺傳調控機制
組蛋白修飾介導的表觀遺傳基因轉錄調控可能在其中發揮關鍵作用,但其分子機制尚不完全清楚。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劉永秀研究組利用遺傳和生理生化等手段,揭示了擬南芥SNL1和SNL2調控種子休眠和萌發的分子機制。
-
外媒:遺傳不僅靠基因 表觀遺傳也扮演重要角色
參考消息網7月24日報導 外媒稱,遺傳不是僅通過基因傳遞。一項新研究證實,表觀遺傳指令也會調節後代的基因表達。據阿根廷《21世紀趨勢》周刊網站7月22日報導,該研究由德國弗賴堡馬克斯-普朗克免疫生物學與表觀遺傳學研究所進行,研究結果發表在美國《科學》周刊上。
-
上海科學家在冬季低溫調控植物開花時間的表觀遺傳機制研究中取得...
上海科學家在冬季低溫調控植物開花時間的表觀遺傳機制研究中取得重大進展 2017-10-26 15:39:00來源:央廣網
-
Genet & Epige:表觀遺傳機制如何調節多種有機體的生命機能
DNA亞基上添加化學標記來實現的,這種進行吸附的原子基團根據依據有機體而發生變化,簡單的修飾對於細菌存活非常重要,而且也可以幫助細菌抵禦感染,儘管隨著原核生物不斷進化,這種表觀遺傳標記的吸附位點會轉移到DNA的不同亞基上,同時病毒也會利用這種標記過程來不斷改變,比如引發AIDS的HIV病毒,其就可以從摺疊DNA的蛋白上移除特殊的「標記」來躲避機體免疫系統的攻擊。
-
生物物理所合作揭示DNA甲基化穩定且可塑性遺傳的機制研究
」促進穩定且可塑表觀遺傳)的研究論文,闡明表觀遺傳修飾在並不精確的維持機製作用下如何維持穩定遺傳的基本機理。這一重要研究發現了不精確的DNMT1甲基化活性(包括從頭甲基化活性與並不完美的甲基化維持活性)能導致隨機DNA甲基化「突變」(epimutations)。然而這些「表觀遺傳突變」在細胞傳代過程中傾向於進行自我修復。有趣的是,該修復可能正是通過DNMT1的不精準活性。
-
JCI:重大發現!利用特殊表觀遺傳修飾機制有望徹底擊敗潛伏中的HIV!
,通過增加巴豆醯化(Crotonylation)修飾或許是暴露隱藏的HIV及促進病毒對抗HIV藥物變得敏感的關鍵,巴豆醯化是一種存在於組蛋白賴氨酸上的醯基化修飾,同時也是一種指導基因表達的表觀遺傳機制。
-
「珍藏版」綜述|染色質複製與細胞的表觀遺傳記憶
而目前關於DNA複製、細胞周期以及表觀遺傳組學之間關係的機制分析為複製偶聯的染色質裝配和複製後染色質的維持提供了一些見解。而高通量測序技術的發展為染色質保存轉錄程序、表觀遺傳標記、發育及疾病等方面的大規模研究鋪平了道路【3,4】。雖然在核小體發現之後引起了大家的研究興趣【5】,但是關於DNA複製過程和細胞周期是如何影響染色質以及表觀遺傳組學特徵的還很不清楚。
-
血細胞分化表觀的遺傳機制是什麼樣的
在最新的研究中,Asifa Akhtar的實驗室表明,正確劑量的表觀遺傳調節劑MOF對細胞命運有重要影響。如果在適當的時間激活,該酶會觸發血液幹細胞和前體細胞的發育程序,並且這些細胞分化為紅細胞。早期造血的表觀遺傳調控位於弗賴堡的免疫生物學和表觀遺傳學MPI的Akhtar實驗室研究了控制血細胞分化過程的因素。現在,研究小組已經確定了表觀遺傳調控因子MOF如何在紅細胞生成過程中協調HSC的命運。「控制細胞發育過程的最重要的內在線索之一是染色質景觀的調節,」阿赫塔爾說。在我們的細胞中,DNA被包裹在組蛋白周圍,形成染色質結構。
-
表觀遺傳調控或可期待
作為表觀遺傳的一種機制,DNA甲基化可以調控基因的表達,而不改變基因序列。但是現代分子生物學研究發現,在基因序列無變化的情況下,基因表達,也即表型,也會發生改變,並遺傳給後代,這就是表觀遺傳學研究的內容。表觀遺傳的改變可能是隨機事件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因此,後天的環境、生活習慣等外在條件也可以影響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