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種引物的濃度受限時,反應產生的單鏈DNA以算術級數累積

2021-01-10 芋頭小妹

然而,當一種引物的濃度受限時,反應產生的單鏈DNA以算術級數累積。到反應結束,DNA某一條鏈的濃度比另一條多3~5倍(Scully et al. 1990)。 均一標記的探針可以通過在PCR反應中摻入放射性標記核苷酸來製備( Bird 2005)。

●通過在含有雙鏈DNA模板和僅有一個引物的熱循環反應中合成全部是一條鏈的放射性標記探針。經過40個循環,雙鏈模板DNA (20μg)產生約200ug的單鏈探針。

探針的長度可以通過在模板DNA上探針結合位點的下遊選取酶切位點加以限定(Stirzl and Roth 1990a,b).

●通過轉錄連在噬菌體啟動子上的線形雙鏈DNA模板可以產生均一標記的RNA探針(核糖核酸探針) (Melton et al. 1984)。DNA模板的製備還可以通過用限制性內切核酸酶切割克隆在質粒上的DNA序列的內部或其下遊酶切位點獲得,也可以採用PCR方法獲得。

線性化的模板在[a-p] NTP存在的條件下由合適的、噬菌體來源的、DNA依賴的RNA聚合酶轉錄,產生長度為從模板DNA片段啟動子的起始位點到其終點的標記的RNA。

啟動子和DNA序列按照一定的方向排列,從而使得到的核糖核酸探針與待分析的mRNA是反義(互補)的。

嚴謹的但並非必需的後續工作是用變性膠電泳純化RNA探針。純化可以用含8mol/L 尿素的5%聚丙烯醯胺凝膠在微型蛋白凝膠裝置中方便、快速地進行(如Bio-Rad Mini-PROTEAN)。

相關焦點

  • 通過改變第一鏈cDNA與引物的濃度,使用新dNTP來優化PCR
    解決方案:通過變性瓊脂糖凝膠電泳(第2章,方案1)檢測mRNA製備的完整性和濃度。如果RNA降解,要重新製備。問題(步驟2):第一鏈cDNA產量少。RNA樣本中含有抑制反轉錄酶的成分,如SDS或胍鹽。解決方案:用乙醇重新沉澱RNA.
  • 擴增反應是使用通用引物AMix 和基因特異性引物來執行的
    在到達RNA模板尾部時,該聚合酶會表現出末端轉移酶活性,在第一鏈cDNA的3』端加入3~5個核苷酸。3.試劑盒提供的SMARTer寡核苷酸末端延伸出一些修飾鹼基,可與第一-鏈cDNASMARTer寡核苷酸引物和RNA一端結合後,可以合成完整的雙鏈cDNA拷貝。
  • 反應特異性的提高源於和相同模板結合的兩套獨立的引物
    先後使用兩對引物可使循環數倍增,從而提高了PCR的靈敏度。反應特異性的提高源於和相同模板結合的兩套獨立的引物。巢氏PCR對於擴增長模板片段是一-種有效的方法,但是需要知道靶基因的序列。在「半巢氏PCR」中,第二次擴增使用的一條引物與第一次PCR中兩條外引物的其中一條完全相同(Zhang and Ehrlich 1994)。半巢氏PCR的特異性可能較常規的巢式PCR稍差,但是兩種技術在靈敏度上相近。RT-PCR是從低拷貝mRNA中合成和檢測cDNA的有效方法。
  • 引物合成及各種問題總結(2)
    2.怎樣溶解引物? 我們的的合成報告單給出了每OD引物稀釋為100μmoL/L(即100pmol/ul)濃度的加水量,您可以根椐您的實驗需要加入適量的無核酸酶的雙蒸水(PH>6.0)或TE緩衝液(PH 7.5-8.0),開啟瓶蓋溶解之前最好在3000-4000轉/分鐘 的轉速下離心1分鐘,防止開蓋時引物散失。 3.合成的引物應如何保存?
  • PCR專題,引物設計
    2.引物長度一般在15~30鹼基之間。引物長度(primer length)常用的是18-27 bp,但不應大於38,因為過長會導致其延伸溫度大於74℃,不適於Taq DNA 聚合酶進行反應。3.引物GC含量在40%~60%之間,Tm值最好接近72℃。GC含量(composition)過高或過低都不利於引發反應。上下遊引物的GC含量不能相差太大。
  • 自動DNA合成儀合成的引物無需進一步純化即可用於標準PCR反應
    ●引物。影響擴增反應的效率和擴增特異性的因素很多,最為關鍵的是寡核苷酸引物的設計。仔細地設計引物,可獲得所需片段的高產量擴增,抑制可能的、非特異性的、不必要的序列擴增,便於擴增產物的後續操作。雖然引物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PCR反應的成敗,但是,它們的設計準則更多的是基於常識,而不是眾所周知的熱力學和結構學原理。
  • 恆溫核酸擴增反應引物探針設計問題合集
    對於極高靈敏度的檢測,最好是進 行系統性的引物篩選以找到好的 ERA 引物。最初篩選時,測試的引物條數通常 是正反向引物各 7 條。測試的引物越多,找到能夠檢測單個分子的好引物對的機率就越大。基礎反應每次需要480nM引物,有時,稍微改動一下引物的用量可以提高其性能。對不同引物濃度進行測試(從200nM 到600nM)將有助於找到最合適的引物濃度。反應需要用多少探針?反應一般每次需要120nM探針。不過,略微改變探針的濃度有時會促進反應的進行。
  • 引物裡的宇宙星辰
    PCR技術培訓時PPT翻到這,經常就開始有機智的學員問一個問題:雙鏈變性後為啥不是模板之間的退火
  • 緩衝液的目的是給Taq DNA聚合酶提供一個最適酶催反應條件
    (三)緩衝液PCR反應的緩衝液的目的是給Taq DNA聚合酶提供一個最適酶催反應條件。目前最為常用的緩衝體系為10-50mmol/L Tris-HCl (pH8.3-8.8,20℃) Tris是一種雙極性離子緩衝液,20℃時其pKa值為8.3,△pKa值為-0.021/℃。
  • 實驗時間 | 聚合酶鏈式反應(PCR)
    PCR 技術的基本原理類似於 DNA 的天然複製過程,其特異性依賴於與靶序列兩端互補的寡核苷酸引物。PCR 由變性 -- 退火 -- 延伸三個基本反應步驟構成:模板 DNA 的變性:模板 DNA 經加熱至 94 ℃ 左右一定時間後,使模板 DNA 雙鏈或經 PCR 擴增形成的雙鏈 DNA 解離,使之成為單鏈,以便它與引物結合,為下輪反應做準備;模板 DNA 與引物的退火 (復性):模板 DNA 經加熱變性成單鏈後,溫度降至 55 ℃ 左右,引物與模板
  • 耐馳技術總監徐梁:級數反應與自催化反應
    二、均相反應體系  所謂均相反應體系,指的是反應物分子均勻地分布在反應體系中,宏觀上各區域之間沒有明顯的濃度差,在任一時刻體系各處的反應速率相同的一種理想狀態。在這種反應體系中,除溫度之外,分子濃度及其變化是決定反應速率的主導因素。
  • 結果表明,在達到Tm值時,兩條DNA單鏈分離開
    假定在一個雙鏈DNA分子內某些片段含有較多G-C鹼基對,根據它們局部Tm值差,用電子顯微鏡就可以觀察和測量到這些片段,如在DNA某一片段內含有較多的A-T鹼基對,在某一個溫度時就可能出現雙鏈解離的現象。但在同一溫度下,含G-C對較多部分仍然保持雙鏈結構。這是一種非常有用的技術。
  • 科學家建立一種新型的元DNA結構,開闢光電子以及合成生物學
    眾所周知,沃森-克裡克鹼基配對的可預見性以及dna的結構特徵,使得dna可以作為一種通用的構件,來設計複雜的納米結構和設備。「DNA技術的一個裡程碑當然是dna摺紙的發明,其中一個長單鏈dna(Ssdna)在數百條短dna短纖鏈的幫助下被摺疊成指定的形狀,」嚴解釋道。
  • PCR擴增分離目的DNA片段
    PCR是一種利用兩種與相反鏈雜交並附著於靶DNA兩側的寡核苷酸引物經酶促合成特異的DNA 片段的體外方法,由高溫變性,低溫退火和適溫延伸等幾步反應組成一個循環,然後反覆進行,使目的的DNA 得以迅速擴增,主要過程如圖6。
  • 在該方法中,重疊序列被設計引入用於擴增靶DNA和載體的PCR引物
    載體和PCR產物的序列是經過設計的,以保證四種鹼基中的其中一種不會出現在3'端的前12個核苷酸中。在這種dNTP存在的情況下,通過T4 DNA聚合酶的3'→5'外切核酸酶活性可以產生指定長度的互補尾巴。
  • 引物合成及各種問題總結
    第三步,帶帽(capping)反應,縮合反應中可能有極少數5'-羥基沒有參加反應(少於2%),用乙酸酐和1-甲基咪唑終止其後繼續發生反應,這種短片段可以在純化時分離掉。第四步,在氧化劑碘的作用下,亞磷醯形式轉變為更穩定的磷酸三酯。經過以上四個步驟,一個脫氧核苷酸被連接到固相載體的核苷酸上。
  • 單鏈和雙鏈DNA及RNA要求兩個不同的鹽濃度以區分開來
    然而,單鏈和雙鏈DNA及RNA要求兩個不同的鹽濃度以區分開來。用一組一定範圍的DNA (0~20mg/mL)繪製標準曲線從而估計未知樣品中DNA的濃度,這組DNA的基本組成與未知樣品的組成相同。●參與反應的Hoechst 33258 的濃度應保持在較低水平(5X 10 'mol/L~2.5X 10~6mol/L),因為當染料與DNA的比例高時會發生螢光猝滅(Stokke and Steen 1985)。然而,有時兩種濃度的染料又用於擴大檢測的動態範圍。
  • Taq DNA聚合酶及其功能特性
    Taq DNA聚合酶是從一種嗜熱細菌中分離提取的,該菌是1966年從美國黃石國家森林公園的一個熱泉中發現的。實驗表明,PCR反應時變性溫度為95度,50個循環後,Taq DNA聚合酶仍有65%的活性。Taq DNA聚合酶的熱穩定性是該酶用於PCR的前提條件,也是PCR技術能迅速發展和廣泛應用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