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免疫治療有沒有用?這些檢測你應該知道!

2020-11-30 騰訊網

近年來,多種PD-1和PD-L1等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問世,為癌症患者的治療指明了新的道路,帶來了希望。

可是,究竟什麼樣的患者能夠獲益於這種全新的癌症治療方法呢?

這就涉及到如何預測免疫治療療效的問題了。

和靶向治療一樣,靶向藥服用前需要檢測EGFR、ALK等基因突變,在服用免疫治療藥物前也需要做對應的檢測(如PD-L1檢測),符合一定的條件和水平後免疫治療藥物才有可能在患者身上起效

目前,學術界已經開發出眾多的預測標誌物,如:PD-L1表達、TMB檢測、MSI檢測、dMMR檢測、TIL檢測、甚至腸道菌群分析等。目前,PD-L1、MSI、TMB應該算是最主流的生物標記物,有大量的臨床試驗證據。

PD-L1表達水平

PD-L1表達是最早被發現的與腫瘤進展相關的生物標記物,也是FDA批准用於預測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藥物療效的生物標誌物之一。例如派姆單抗(K藥)和納武單抗(O藥)在很多癌種中的應用前提是:PD-L1陽性

程序性死亡配體-1是最重要的免疫檢查點蛋白之一,通過T細胞下調介導腫瘤誘導的抑制。PD-L1表達更可能對免疫療法起反應

當腫瘤細胞表面有PD-L1的表達,那麼使用PD-1抑制劑或者PD-L1抑制劑抑制腫瘤的概率就會增加。所以,腫瘤組織中PD-L1的表達情況,就成為預測PD-1/PD-L1抑制劑有效率的一個指標。PD-L1表達越高那麼治療有效的機會就將大大增加

對免疫療法指導性意義:(多數癌症類型如此,不排除特殊情況)

PD-L1高表達:對免疫療法更加敏感,免疫藥物治療效果可能更好;

PD-L1低表達或不表達:對免疫療法不敏感,免疫藥物治療可能無效。

PD-L1的檢測是基於細胞蛋白水平的檢測,採用免疫組化方法作為主臨床試驗中的主要試驗方法。免疫組化是檢測蛋白表達的經典手法,其操作原理是在手術或穿刺後取得的腫瘤組織,通過特異性抗體著色後由病理醫師鏡下觀察根據著色深淺來評價表達情況。

目前,PD-L1的檢測通常需要提供腫瘤組織切片,採用免疫組化法進行檢測。

通過腫瘤循環細胞(CTC)檢測PD-L1是新問世的一種全新檢測方法,無需提供腫瘤組織,隨時抽取外周血即可,進行血液CTC檢測,在獲得CTC細胞的基礎上檢測PD-L1的表達情況。

腫瘤TMB檢測

TMB,全稱是「腫瘤基因突變負荷」。說白了,就是看看病人腫瘤組織中到底有多少個基因突變。腫瘤組織中突變的基因越多,就越有可能產生更多的異常的蛋白質;這些異常的蛋白質,就越有可能被免疫系統識破,從而激活人體的抗癌免疫反應,因此對腫瘤免疫治療的療效就越好。

雖然、TMB沒有證實獲得FDA官方批准,但是美國NCCN指南卻「欽點」了腫瘤突變負荷(TMB)作為預測免疫治療效果的生物標誌物。

1

關於TMB指導免疫治療的臨床證據

今年4月9日,《美國醫學協會雜誌》發表了一項真實世界數據的研究結果,結合真實世界患者的電子病歷(EHR)和Foundation Medicince的全面基因組測序分析(CGP)數據得出結論:

以20 mutations/Mb為界,分析數據結果發現,抽菸者相比非抽菸者有更高的TMB水平

在接受抗PD-1/PD-L1治療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中,高TMB患者經PD-1/PD-L1治療中位總生存期(達16.8個月),將近是低TMB患者的的兩倍(8.5個月)!

同時,高TMB患者的治療持續時間更長治療獲益率達到80.6%。TMB高水平組相比TMB低水平組治療時間更長,臨床獲益更好。

2

TMB和PD-L1該檢測哪一個?

TMB高低和PD-L1表達沒有什麼關係。PD-L1低的,不要灰心可以嘗試再測一下TMB;TMB低的,不要灰心,可以再測一下PD-L1;這兩個檢測只要有一個有好消息,都是可以酌情考慮接受PD-1抑制劑治療的。

MSI/MMR檢測

MSI (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是指微衛星不穩定,MMR(mismatch repair)是指基因錯配修復功能

人類錯配修復基因(MMR基因)經轉錄翻譯後可表達相應的錯配修復蛋白,如果任一MMR蛋白表達缺失可造成細胞的錯配修復功能缺陷,則對DNA複製過程中的鹼基錯配喪失修復功能而造成累積,導致微衛星不穩定(MSI)的發生,約15% 的結直腸癌是經由MSI途徑引發的。

MSI分為高度不穩定(MSI-H)、低度不穩定(MSI-L)和穩定(MS-S);MMR分為錯配修復功能缺陷(dMMR)和錯配修復功能完整(pMMR)。

dMMR等同於微衛星高度不穩定(MSI-H), pMMR則等同於微衛星低度不穩定(MSI-L)或微衛星穩定(MSS)。

對免疫療法指導性意義:

MSI—H:,對免疫療法更加敏感,更能從免疫治療藥物獲益

MSI—L:,對免疫療法不敏感,不太可能獲益

MSS:穩定,對免疫療法不敏感,不太可能獲益

目前研究發現,這項指標似乎更適用於消化道惡性腫瘤對PD-1抗體療效的評估。

MSI、PD-L1、TMB檢測哪個?

正常來說,這3個生物標記物是獨立的個體,只要檢測到一個生物標記物是符合用藥資格的,就可以嘗試免疫檢查點抑制劑類藥物。

同時,相關數據顯示,越早接受免疫治療,患者獲益越大

所以建議有條件的癌症患者可以嘗試免疫治療,無論是組織切片還是血液都能檢測。

End

【重要提示】本公號【家屬說】文章信息僅供參考,具體治療謹遵醫囑

RECOMMEND

相關焦點

  • 新冠肺炎抗體檢測最全攻略,你想知道的這裡都有
    考慮到covid-19的症狀不同及逆轉錄聚合酶鏈反應(RT-PCR)試驗的假陰性結果,抗體檢測有著很大的臨床價值,尤其是在症狀出現5天後咽拭子及RT-PCR檢測的敏感性開始下降時。 今年5月,英國政府宣布,對於那些想知道自己是否感染了SARS-CoV-2的抽血者,即使「沒有特定的臨床症狀」,也應該進行抗體測試。
  • 【人物聚焦】李詠生教授:腫瘤免疫治療,這些事要知道——從免疫...
    編者按:腫瘤治療已進入免疫治療時代,尤其近年來,各瘤種在免疫治療上相繼取得重大進展。那麼,腫瘤免疫治療的依據是什麼?免疫治療對所有腫瘤患者都適用嗎?如何為患者選擇適當的免疫治療藥物?發生免疫耐藥了怎麼辦?看似毫不相干的腸道微生物在腫瘤免疫治療中又有怎樣的作用?
  • 關於停用免疫治療的疑惑,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中國的腫瘤患者越來越多用上了免疫治療,目前國內已有八種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上市,它們已廣泛協助各類型腫瘤患者抗擊癌症。免疫治療藥物療效持久、顯著,很多患者長期接受這些藥物的治療。 但隨著用藥時間延長,很多問題隨之產生。
  • 關於蠶蛹,你應該知道這些
    有溫陽補腎、祛風除溼、健脾消積之功,適用於腎陽虧虛,陽痿遺精,風溼痺痛,小兒疳積等。《本草綱目》言其」治小兒疳瘦,長肌,退熱,除蛔蟲」。《醫林纂要》言其「和脾胃,祛風溼,長陽氣」。圖片來源於網絡3、抗菌消炎我國和瑞典科學家合作,從柞蠶蛹中提取出一種廣譜免疫物質。該物質對癌症、動脈硬化、肝炎、腎炎等均有療效。
  • 免疫治療並非人人有用,肺癌免疫治療失效有三點原因
    免疫治療並非人人有用,肺癌免疫治療失效有三點原因 2020-06-23 11: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鼻咽癌靶向及免疫治療,你必須知道的「雙俠五義」
    發病因素包括遺傳、EB病毒感染和環境因素等,目前治療方法如圖2所示,但是對於局部晚期及復發或轉移性鼻咽癌,傳統的放化療療效並不理想,此時分子靶向和免疫治療可作為現有治療方法的補充[3]。臨床實驗證明,使用PD-1抑制劑可使癌症患者的腫瘤快速萎縮,用PD-1抑制劑治療癌症的方法叫做癌症免疫療法。有研究顯示鼻咽癌PD-L1陽性率高達95%以上,並且癌巢周圍有大量的浸潤性T淋巴細胞,提示PD-1抑制劑在鼻咽癌中具有很大的治療潛力。
  • 肺癌到了晚期,免疫治療有沒有用?治癒機率會有多大?
    而這樣的癌症本身其實沒有那麼可怕,但由於很多人對於癌症知識的匱乏,即使肺癌症狀已經出現了,也很難發現異常,導致檢查的時候已經發展到中晚期了,給治療帶來很大的困難,於是才出現肺癌的高死亡率。而在肺癌的治療上面,近幾年靶向藥物用到的比較多,但隨著肺癌的深入研究,越來越多的治療方式也漸漸開始出現,而免疫治療就是其中的一個,那麼肺癌到了晚期,免疫治療有沒有用?
  • 知己知彼:關於病毒 這些秘密你必須知道
    你可能最想知道的是:病毒是什麼?病毒是怎樣入侵人體的?又是怎樣讓人生病的?我們應該如何防禦這種從來沒有見過的新型冠狀病毒?如果這幾天我正好在感冒發燒,要不要去醫院?在與病毒鬥爭的過程中,科學家究竟學到了什麼?
  • 【實驗貼士】免疫共沉澱?這些坑你有沒有掉過
    考慮到免疫共沉澱的實驗步驟網上一大堆,這裡也就不再贅述了。我們還是來看看免疫共沉澱實驗裡有哪些坑需要注意吧。Co-Immunoprecipitation這些坑要注意免疫共沉澱的坑還是很多的,且容小編一一道來!
  • 專訪| 姜豔芳:哪些人可以用免疫治療?腫瘤免疫治療標誌物大盤點
    如果有人問腫瘤治療領域什麼最火,答案非「免疫治療」無疑。但哪些人群可以從免疫治療中獲益,又有哪些可以預測免疫治療療效的標誌物/檢測方法。腫瘤本身存在異質性,即一個腫瘤不同位點、不同部分檢測出的PD-L1數據不一樣;腫瘤是持續進展,不同的治療方案也會影響PD-L1的表達;到底以哪個作為參考存在著一定問題。另外現在國內外有4種PD-L1的檢測方法,檢測平臺不一致,標準不統一也容易影響臨床判斷,所以臨床上急需一個新的檢測指標。
  • 這些關於HIV感染實驗室檢測的迷思,你需要知道
    篩查試驗主要對樣本裡的HIV-1/2特異性抗體和HIV-1 p24抗原進行免疫分析,排除窗口期後,篩查試驗結果陰性無需進一步檢測。若初篩陽性,則需用原有試劑和另一種試劑進行重複檢測,如均呈陰性反應,就報告HIV抗體陰性。如有一種或兩種試劑呈陽性反應,就需要進一步行補充試驗去檢測HIV特異性抗體條帶。
  • 想知道肝有沒有問題,該做什麼檢查呢?
    去醫院檢查肝臟的人,分為3類 1.沒有明確症狀的健康普查者: 沒有肝炎的症狀,既往也沒有肝病史,來醫院體檢只是想發現可能的肝臟問題,並進而指導今後的健康保健。
  • 科普|關於愛滋病,這些知識你應該知道!
    及早發現和規範治療性病和各種生殖器感染,可以減少感染和傳播愛滋病的危險。懷疑自己患有性病時,要儘早檢查、及時治療,爭取治癒,還要動員性伴接受檢查和治療。3.避免共用注射器靜脈吸毒,可有效減少因注射吸毒經血傳播愛滋病的機會。
  • 使用免疫治療之前是否需要檢查生物標記物?
    大家都知道,在使用靶向藥物前通常需要做基因檢測,最典型的就是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通常都需要檢測EGFR、ALK、ROS1、RET等基因,如果有對應的突變,就會使用對應的靶向藥。那麼,很多人就有問題了,最近比較熱門的免疫治療在使用前是不是也需要檢查一些生物標記物呢?
  • 腫瘤免疫治療,規範治療才更好,聽聽專家怎麼說
    為了更好地保護患者的利益,更好地讓患者得到合適的治療,用藥一般按照國家明確批准的適應證,或者有指南推薦用於肺癌治療。有些廠家的藥物,目前還在臨床研究階段,但沒有獲批,或沒有得到指南推薦。也就是說,目前只有4種免疫治療藥物獲批可以用於肺癌的治療。02免疫治療開始之前,需要檢測哪些指標,為什麼?
  • 癌症的免疫治療,常見的不良反應有哪些?是時候該知道了!
    癌症的免疫治療起源很早,起初人們把一些病原微生物注射到患者體內,以激發機體的抗腫瘤活性,標誌著免疫治療的開始,大約已有100多年的歷史。但大多免疫治療效果微弱,經過不斷的失敗之後,現在,免疫治療已是癌症治療的主要方法之一。
  • 腫瘤免疫治療不良反應及處理
    其次,對於醫生來說,需要快速判斷患者出現的症狀是否是免疫治療的不良反應以及鑑別診斷、不良反應的嚴重程度,掌握好處理不良反應的用藥和停止免疫藥物的指證,還需要知道這些哪些不良反應是自己就可以解決的,哪些是需要專科醫生的協助會診。第一部分我想用天平這個模型再跟大家講一下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與不良反應的關係。
  • 接種後仍沒有抗體該怎麼辦?你想知道的都在這
    四、意外暴露B肝病毒者可按照以下方法處理 (1)在傷口周圍輕輕擠壓,排出傷口中的血液,再對傷口用0.9%NaCl溶液衝洗,然後用消毒液處理。 (2)應立即檢測HBV DNA、HBsAg,3~6個月後再複查。
  • 免疫治療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生物標誌物之PD-L1
    臨床研究顯示,單獨使用PD-1抑制劑,只有20-40%的病人會對免疫治療產生反應,醫生很難知道免疫療法是否對某個病人有效,如何篩選出這部分有應答的患者則是臨床所面臨及需要解決的問題 。關於當前流行的四種PD-L1抗體檢測,之前有介紹過,在此不多做贅述,感興趣的可以去看看(建議必看,配合此篇內容會有更大提升):我們知道多種腫瘤會高表達PD-L1,早期研究顯示,PD-L1的表達與PD-1/PD-L1抑制劑的療效相關,隨著PD-L1表達升高,療效增加,疾病控制時間延長,而且預後改善。
  • PD-L1的檢測是免疫治療的不二法門嗎?
    PD-L1檢測逐漸得到較多應用,但它的效果如何,是否是免疫治療唯一或者最好的標誌物,是否還有其他標誌物可供選擇,怎樣才能夠更好的富集出免疫治療受益人群,都受到臨床醫生的關注。為此,91360智慧病理網邀請重慶醫科大學臨床病理診斷中心曹友德教授就「PD-L1檢測是免疫治療的不二法門嗎?」做一闡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