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資源網2018年3月15日消息:據Aerospace Technology報導,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的工程師們發現了一種降低飛機被雷擊風險的新方法,即通過安裝一種機上系統給飛機充電以施加保護。
研究的靈感來自於這樣一個事實:當一架飛機飛過一個環境電場時,通常處於平衡狀態的外部電荷狀態會發生變化。
當一個外部電場對飛機產生極化作用時,飛機一端所帶的正電荷會增加,另一端則會帶有更多負電荷。
當飛機逐漸被極化時,它可以傳輸一種高傳導性的等離子體流,也被稱為「正極先導」,通常在雷擊之前出現。
對於這種極易發生危險的情況,MIT的研究人員提出:臨時給飛機機身添加負電荷,以降低高度帶電的正電荷一端的電量,從而防止其達到臨界水平並導致雷擊。
研究人員通過建模的方法,從概念上成功驗證了這一方法。建模的是一架配備自動控制系統的飛機,系統中帶有傳感器和有小型電源的充電裝置。
傳感器將被用於監測周圍的電場,獲取可能的先導信息,而充電裝置將在恰當的方向對飛機進行充電。根據研究人員的說法,充電所需的電力比普通燈泡還要少。
參與研究的MIT名譽教授Manuel Martinez-Sanchez表示,我們可以應對的情況是,當飛機飛到一個有暴雨雲的地區,並且暴雨雲使大氣中的電場增強。機上設備對此可以進行監測。對於這種形成相對緩慢的雷雨天氣,可以給飛機充電並實時進行調整。這是完全可行的。
研究人員還在MIT的懷特兄弟風洞(Wright Brothers Wind Tunnel)中進行了初步試驗,測試對簡單金屬球體充電的可行性。研究人員還希望在更現實的環境中開展試驗,比如無人機在雷雨天氣中飛行。
0薦聞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