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裡陽秋」和春秋筆法

2020-12-06 劉伶半方

《晉書·褚裒傳》:"譙國桓彝見而目之曰:'季野有皮裡春秋。'其言外無臧否,而內有所褒貶也。" 後因晉簡文帝母名為鄭阿春,敬諱"春"字,而改作"皮裡陽秋"。

也就是說皮裡陽秋其實是皮裡春秋,而「春秋」是指春秋筆法。皮裡陽秋的意思是指對人物、事件的褒貶不在表面而在內裡。那麼什麼是春秋筆法呢?

《春秋》相傳是孔子編訂的魯國史書,書中對歷史人物和事件往往寓有褒貶而不直言。這種寫法被後世稱作「春秋筆法。前段時間學習樂嘉老師的性格色彩理論,突然想到紅色性格心直口快的人真的應該學習一下春秋筆法。

春秋筆法的反義詞是秉筆直書、心直口快、說一不二,你們說是不是我們很多人應該學習一下春秋筆法呢?

相關焦點

  • 錢鍾書豈會不知「皮裡陽秋」的典故
    錢鍾書先生以淵博和睿智見稱於世。早在1946年,《文藝復興》第二卷第一期即有云:「錢鍾書以博學和智慧聞名,他目光深遠,犀利的觀察並且解剖人生。」說他不知「皮裡陽秋」的出處,就是一例。我最早在十年前的《散文百家》(2000年第十期)上讀到,以後又時見以此說事,直至2009年1月9日的《文匯讀書周報》,又把《散文百家》上的這段文字重行刊登。據披露者說,他在「幹校」後期,曾向錢先生提出為何要稱為「皮裡陽秋」,「他(指錢先生)沉吟許久,卻始終答不出來,倒是一位紅學大師拍案大笑,說出了個中的奧妙」云云。
  • 皮裡春秋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皮裡春秋,指藏在心裡不說出來的言論。出自:《晉書 褚裒傳》:「曰:『季野有皮裡春秋。』言其外無臧否,而內有所褒貶也。」近義詞有:皮裡陽秋,皮裡春秋是中性成語,偏正式成語;可作定語、狀語;用於書面語。皮裡春秋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皮裡春秋(pí lǐ chūn qiū)成語釋義:指藏在心裡不說出來的言論。成語出處:《晉書 褚裒傳》:「曰:『季野有皮裡春秋。』言其外無臧否,而內有所褒貶也。」
  • 成語系列之冷門成語:瀾翻雲詭、皮裡陽秋等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我們偉大祖國的漢語言文化博大精深、歷史悠久,而成語又是漢語言的精華所在,為了讓大家了解更多的成語, 所以 上一篇文章 和大家介紹了幾個很冷門的成語,今天我們接著為大家在介紹幾個成語。繪事後素「繪事後素」這個成語是在《論語》中孔子和子夏的對話中出現的,孔子用這個詞語比喻一些事情和繪畫一樣,要先有非常優質的畫布做為底色,然後才能開始美麗的畫作。但是孔子說的這個詞語是根據《考工記》裡面的對繪畫工藝的描寫而來的。關於這個詞形容的是什麼樣的美術工藝說法有很多種,而且在各種不同的時期也有不一樣的理解。
  • 筆法和結字是什麼關係?總結:四度三原則
    明白清楚的看透筆法到底是什麼,對書法的臨學和創作,無疑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自古至今,尤其是唐以後,對書法技法的認識上,有一味的講求筆法,過分強調筆法,拔高筆法的傾向。 一些書論甚至強調字法(結構及造型)和章法由筆法生發。
  • 寡婦帶著兒子改嫁皇帝,孔子的《春秋》因她改成《陽秋》
    於是他就讓鄭阿春與自己女兒做伴,教授一些為妻之道和閨中密語。恰好有一天,兩表姐妹正在遊園正好被司馬睿的部下看到了,看到兩女子的一些舉止談話後,這位熱心腸的部下立馬回到司馬睿那裡進言:「王爺您將要迎娶的吳家小姐雖然姿色絕美,但是她的表姐氣質舉止更為落落大方,吳家小姐萬萬不及啊,鄭氏雖然是個寡婦,但她是您值得擁有的女人。」
  • 古典筆法失傳久矣!
    晉衛恆對我國書法的起源和早期傳承也有一定的記載,提到李斯、曹喜等善篆書,指出: 「漢末又有蔡邕為侍中、中郎將,善篆,採斯、喜之法,為古今雜形...鍾、胡二家為行書法,俱學之於劉德升,而鍾氏小異,然亦各有其巧,今盛行於世。」
  • 行書筆法解析實用教程
    結體和筆法的規律。首先,要區別楷書和行書的筆法。楷書用楷法,包括點畫的起筆、行筆、收筆的一系列法則和要求。如起筆、收筆需要逆入停頓藏鋒,收鋒右行稍成波曲,收鋒時也要停頓回鋒,轉折時有頓筆出鋒成方折筆呈方筆,或藏鋒成圓筆,鉤筆有駐筆回挑等等。行書則要改變這些楷書的筆法,儘量採用簡潔筆法。
  • 截筆筆法,你會用嗎?
    剛開始自然的寫出這種效果的時候,以為這是一種敗筆,沒有想到古人竟有如此用筆,甚至後人把這種用筆奉為至高無上的筆法。 關於截筆的第二種說法認為「截筆」就是一種筆法,是古代人有意識的寫出來的一種用筆方法,是他們為了增強書寫的藝術性和變化,故意寫出來,以打破整篇書法用筆的平衡,是一種有想法的經營。
  • 打破千年迷信,精講五體筆法
    1、因筆法的繁複難解,而畏懼筆法,不敢下筆2、看不到筆法點,不理解技法要領,胡亂書寫3、花了不少錢報了不少班,看似學到卻依舊雲裡霧裡4、學了多年書法,依舊不會應用,不成體系實際上,某些所謂的筆法知識阻礙了實踐與交流,因為大家完全不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在什麼情況下要這樣做,以及怎樣才能做到。
  • 它和筆法誰更重要?過度運用墨法是今人之病
    比如國畫側重的是墨法,墨分五色其實其實就是墨法在國畫中的應用;而書法側重的是筆法。我沒有說國畫不需要筆法,書法不需要墨法,我只是說側重點不同。如果反過來就不行了,比如書法側重墨法,國畫側重筆法,這就本末倒置了。什麼是書法中的墨法?它和筆法比誰更重要?
  • 避諱造句和解釋_避諱的例句有哪些-小孩子點讀
    封建時代對於君主和尊長的名字,必須避免直接說出或寫出,稱為「避諱」。 [郭沫若《屈原考》:「始皇名政,別人一定要避諱。」] 修辭學上辭格之一。說話時遇有觸犯忌諱的事物,不直說該事該物,而用旁的話來委婉地表述。
  • 皮裡陽秋的機鋒
    毛尖筆下不時令人眼前一亮的比喻,加上皮裡陽秋的機鋒,看完爛片的鬱悶,一讀她的尖酸辛辣,不無化解之功。作者簡介毛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外語系學士、中文系碩士,香港科技大學博士,現任教於華東師範大學。著有《非常罪 非常美》、《慢慢微笑》、《當世界向右的時候》、《沒有你不行,有你也不行》、《亂來》、《這些年》等。
  • 皮裡陽秋:《勝算》除了柳雲龍和老戲骨,這個小人物也很精彩
    《勝算》正在播出,觀眾們對於劇情和人物的討論也熱鬧得很。柳雲龍、李立群、梁冠華等既有流量、又有功底的戲骨託著劇情緩慢卻穩健的推進,而劇中一些小人物的精湛演技,也令人拍案叫絕。警察廳特務科劉翻譯官,一個寂寂無名的小人物,讓演員錢波演成了隱藏的「職場高手」,令人讚嘆不已。筆者為朋友們分析一下,這位「漢奸」人物的5張面孔。
  • 書法中的著名筆法「折釵股」及「屋漏痕」,是什麼意思?
    懷素將鄔彤所悟的「折釵股」筆法(「似古釵腳,為草書豎牽之極」)和盤託出。但顏真卿聽了卻不以為然,他笑而不語,甚至此後「經數月不言其書」。那麼,什麼是「折釵股」筆法?為什麼顏真卿會瞧不起這種筆法呢?「折釵股」的筆法,指轉折處的雖彎曲盤繞仍圓潤飽滿,將轉折節點隱藏起來的點畫。
  • 書法的筆法——運筆
    書法的筆法——運筆張維民筆法就是使用毛筆的方法和技巧,古人亦稱用筆或運筆,即用筆毫在紙上運行。毛筆在紙上究竟應該處於怎麼樣的狀態來書寫比較理想?這是書法技法的關鍵,也是筆畫寫得好壞的最基本的法則規律。筆法是我國書法理論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據傳早在東漢時期,蔡邕(yong)就著有《筆訣》傳世,並一直被書家視為至寶引用至今。
  • 書法有法:筆法、章法、墨法
    文/一者書法的表現對象是漢字,經過一點一畫的書寫構成一個漢字,書寫這個過程由一定的方式方法,逐步有了筆法一說。書寫每一個點畫皆有起筆、行筆、和收筆過程,期間發生了微妙的變化,筆法建立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自楷書產生,由使轉開始有了提按,最能說明筆法問題的是楷書。
  • 顏真卿的學生時代,吾將上下而求索(書法筆法珍貴資料)
    本篇文章為無真書法大觀原創翻譯自顏真卿的學書筆記《顏真卿述張旭筆法》,並添加部分註解(括號內文字為翻譯者註解)歡迎大家分享和轉載,請註明出處。當時有許多民眾和喜歡書法的文人都來向長史求教筆法,只有很少數的人得到了筆法的精髓,都稱讚長史筆法的神妙。我來這裡向長史請教筆法,長史並未向我傳授(猜測應該是張旭故意考驗顏真卿的決心吧。
  • 入古者,筆法要豐富,青史留名就一個字「變」
    答案大家都懂,那就是:筆法。元 趙孟《王羲之<蘭亭序>十三跋》云:「書法以用筆為上,而結字亦須用功,蓋結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普通人也好,書法老師也好,都在給大家強調,書法筆法的重要性,甚至把筆法神化了。唐張彥遠的《法書要錄》記載:蔡邕受於神人。
  • 由鐘擺到平動,由中鋒到絞轉,再到側鋒,筆法的嬗變,你知多少?
    但秦簡卻給了我們一點啟示,在民間,也許最流行的是秦簡這樣較為便捷的書體,這種書體更加實用,如下圖的《睡虎地秦墓竹簡》:《睡虎地秦墓竹簡》在秦簡中,更加複雜的筆法開始萌芽,偶有體現出隸書的波磔和折筆。如下圖所示:(居延漢簡)居延漢簡居延漢簡如下圖所示,漢簡的波畫更加誇張和肥碩,出現頻率更高,折筆偶有像楷書一樣的方折,這種筆法動作較甲骨文,已經很複雜了,筆法的發展到東漢,基本很成熟,各種筆法動作都有。
  • 牛津布和春秋丁哪個好
    牛津布和春秋丁哪個好 2018-03-12 11:12:55 來源:全球紡織網 牛津布和春秋丁哪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