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快閃視頻檢閱深圳創新力量,光啟等高科技企業上榜

2021-01-14 砍柴網

建國70周年日漸臨近,各種歡慶活動也在輪番上演。日前,中央電視臺推出了名為「他們在深圳快閃表白祖國」的快閃視頻,在央視新聞頻道及新媒體端播出,迅速引發了網友們的關注。光啟等代表深圳創新實力的企業與見證深圳發展的各界人士一起,共同唱出了改革開放的時代強音。

創新驅動深圳速度

視頻以訪談加合唱快閃的方式,回顧了深圳這座城市從1979年第一聲開山炮響,到如今成為屹立於世界之巔的國際大都市的發展過程。片中出現的高科技企業,既是中國創新前沿力量的代表,也是「深圳精神」的化身。他們中的許多企業,有的已經成為享譽世界的產業巨頭,有的正在全新的領域大膽開拓。光啟超材料研發團隊也作為深圳高科技企業代表在視頻中亮相。

深圳作為中國最年輕的城市,從40年前一個毗鄰香港的貧困小漁村,到如今經濟規模位列亞洲第五的一線城市,2018年深圳GDP更是超越香港,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排名第一的城市。究竟是什麼讓深圳具備了令世界望塵莫及的發展速度?視頻中的答案不言自明——是這個城市與生俱來的創新活力。

而這背後,是從中央到地方、從頂層設計到具體政策,對於創新的極度開放和包容,這讓它相比別的城市多了一種敢於嘗試、不怕失敗、敢為人先的開拓者基因。

在代表著全球頂尖技術的高科技領域,我們熟知的華為、大疆等這些已經在全球市場崛起的大公司,以及創業9年但已經成為全球超材料翹楚的光啟,他們都是改革開放的直接受益者,也是創新驅動深圳發展的參與者和見證者。

7月24日,習總書記親自主持召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九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這意味著一波在廣度和深度上都將超越以往的改革開放浪潮,將在深圳再度掀起。在此過程中,深圳將凝聚並孕育更多創新的種子,為中國科技實力增添新的動力。

以光啟為例,光啟作為一家由多名海歸科學家創業的典型企業。幾位聯合創始人懷揣赤子之心,放棄國外的發展機會,選擇深圳開創事業,其實也反應出深圳對於創新人才的巨大吸引力。

光啟超材料詮釋深圳精神

作為中國乃至全球超材料產業的創建者和開拓者,光啟創業以來一直專注於超材料的創新研發。從2006年被《 Science 》評為世界十大科技突破之一的「超材料隱身鬥篷」開始,光啟累計申請總量達 5352餘件,專利授權總量達3202餘件,其中超材料專利申請3173,授權專利2321,涵蓋底層技術,測試仿真,製造工藝全環節。9年時間,光啟把一個看似不可能具備任何應用和產業化基礎的超材料理論實現了產業化,並開始形成一個新的產業鏈,讓中國在超材料領域的技術領先世界。目前,光啟已經具備多場景的尖端武器智能化解決方案,超材料產品也已在尖端裝備上得到應用,大幅提升了裝備電磁調製解調和信息對抗能力。

光啟在超材料領域的成功,對於我國尖端裝備的智能化和國防工業的升級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目前光啟擁有一支由博士83人、碩士263人組成的人才團隊;擁有深圳研發總部、研究院、成都研究院、洛陽研究院、西安研究院等多個研發中心,藉助持續的研發保持在該領域的競爭優勢。

光啟組建的超材料電磁調製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是我國唯一一個超材料技術的國家重點實驗室,致力於超材料電磁調製技術應用的基礎研究,承擔了我國從無到有構建超材料學科的技術體系、工業體系、標準體系的職責,對於增強我國超材料技術儲備和原始創新能力,解決關鍵性技術難題具有重要意義。

隨著光啟在超材料上的研發取得成功和批量化生產能力的具備,今年開始光啟不斷收到來自各方客戶的大規模訂單,光啟超材料產品已經迎來了大規模豐收的季節。伴隨著深圳城市定位的新轉變,光啟未來將繼續加大創新力度,與這個城市一起打造中國自主創新的核心競爭力。

相關焦點

  • 光啟技術超材料創新被人民日報和央視點名
    8月26日,深圳特區迎來了40歲生日。人民日報頭版和新聞聯播,均對深圳40年來在高科技領域取得的成就給出了極高的評價。在提到深圳領跑世界的高科技成果時,兩大官媒特別為5G技術、超材料、基因測序、石墨烯新、能源車、無人機等領域點讚。
  • 打造全球超材料龍頭企業 科技創新促深圳企業加速「蝶變」
    縱觀人類發展歷史,創新始終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的重要力量。從邊陲農業縣「蝶變」為國際化創新型城市,深圳用40年的實踐證明,唯改革者進,唯創新者強,唯改革創新者勝。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立足全局、面向未來的重大戰略,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增強經濟發展內生動力和活力的根本措施。
  • 光啟劉若鵬:底層創新將重構科技產業鏈
    本屆大會延續 「 創新引領未來 」 主題 ,在「新格局下的產業鏈創新鏈重塑」的論壇上,光啟集團董事長劉若鵬指出,在新的形勢下,科技領域正在發生一個重大轉變,中國在國際產業鏈分工裡面,越來越多的承擔了跟以前不一樣的角色——從原來的集成、組裝,到現在尤為重視從源頭創新構建起來的科技產業鏈。
  • 光啟科學賦能智能頭盔,構建AI產業鏈,實現海外銷售
    全球新冠疫情蔓延給世界多個國家帶來困擾與挑戰,中國深圳正以其特有的創新能力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深圳智慧和深圳力量,深圳智造的高科技產品也正逐步成為全球科技抗疫的中堅。日前,一款實現高效無感機動排查發熱人員的人工智慧「抗疫神器」出現在全球30多個國家的公共場所。
  • 深圳光啟高等理工研究院院長劉若鵬:創新路上 追夢不止
    資料照片 這是一名年輕的科學家:25歲率領團隊成功研製出「隱形衣」,發表在《科學》雜誌後引起轟動;27歲獲杜克大學博士學位,回國創建深圳光啟高等理工研究院並擔任院長;如今剛滿31歲,已率領頂尖研究院在超材料、智能光子等三大革命性創新技術上取得多項產業化成果的轉化,涵蓋航空航天、無線互聯和智慧園區等領域
  • 我國超材料研究領先世界,深圳光啟專利數超外國總和,估值達千億
    在這個標準的起草單位,有一家公司特別引人注目,那就是深圳的光啟研究院,光啟研究院是深圳光啟技術的研發機構。光啟技術,這個名字在普通老百姓的印象裡可能比較陌生,但是在全球超材料領域中,那可是妥妥的龍頭企業。
  • 深圳5海歸回國創新科技 5年內發明近3000件專利
    5年過去,光啟已從一支海歸創新團隊發展成一個全球性的顛覆式創新高科技企業集團,各種科技成果引人矚目,其臨近空間飛行器「旅行者」號、高空平臺「雲端號」成功試飛,讓人變身「鋼鐵俠」的馬丁飛行噴射包已接受預訂,一個顛覆式空間服務全產品鏈和全球顛覆性空間技術聯盟初步成形。
  • 光啟技術首次躋身2020胡潤中國民企500強
    來源:證券日報網本報記者 袁元11月25日,胡潤發布「2020胡潤中國500強民營企業」榜單,該榜單按照企業市值或估值進行排名。光啟技術首次入榜,排名第227位。但仍然有120家企業新上榜,500強的平均價值比去年增長了55%,達到1100億元。上榜企業在各個領域已經達到世界級!」據悉,這是胡潤研究院第二次發布中國500強民營企業榜單,從分布上來看,廣東以111家上榜企業數量位列第一。並且有一半500強企業集中在北上深杭四個城市;其中深圳企業有59家入榜,其中新進企業13家,光啟技術位列第五。
  • 記深圳光啟高等理工研究院院長劉若鵬博士
    但是,就是這個年紀,在他身上已經有了太多的光環和頭銜:深圳光啟高等理工研究院院長、首席科學家;「863」計劃新材料技術領域主題專家組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超材料電磁調製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廣東省超材料微波射頻重點實驗室主任。 記者問他,在科學家、創業家和夢想家三個頭銜中,最喜歡哪一個?他的回答很明確:夢想家。
  • 十年磨一劍,四萬字深度盤點深圳光啟
    4.創建深圳光啟高等理工研究院2010年劉若鵬博士和他的團隊成員陸續回到中國,落戶深圳,2010年7月13日組建成立民營非企業性質的深圳光啟高等理工研究院。研究院之所以選擇「光啟」這個名字,是為了紀念明代科學家徐光啟,並以此勵志為中華科技復興而奮鬥。為什麼一定要建立這個研究院?
  • 光啟技術與光啟科學攜手抗疫 智能頭盔為景區護航
    為了防範景區遊客聚集產生的風險,目前深圳、湖南、浙江等地的景區已經用上了光啟熱成像智能頭盔,用以排查遊客體溫,識別車牌信息,以在保障遊客安全的同時,提高同行效率。這款由光啟技術開發,同時集成了光啟科學相關的人工智慧技術、算法和軟體的"防疫神器",即是此前已被深圳交警、成都"機械戰警"帶火的光啟熱成像智能頭盔N901。
  • 打造超材料從"0到1"的產業化體系 光啟技術依然任重道遠
    超材料"0到1" 的產業化建立科技創新是引領我國未來科技發展的第一動力,也是由"科技大國"邁向"科技強國"的重要支撐。近期,新能源、5G、第三代半導體、超材料等技術先後被人民日報和央視輪番點名,這些領域不僅被視為科技創新的重中之重,也是未來的"國之重器"。
  • 「孔雀」成深圳新興產業中堅力量
    ■ 深圳特區報記者 聞坤 5年前,說起深圳的明星企業,自然是華為、中興、騰訊、招商銀行,多集中在IT和金融領域。而今,這份耀眼的名單中又多了華大基因、光啟、柔宇科技、大疆創新、超多維等新興企業,而且更多地集中在基因、超材料、柔性顯示以及裸眼3D等全新的新興產業領域。
  • 光啟持續發力超材料領域 推動尖端科技向民用市場的普及應用
    近日,光啟旗下全資子公司深圳光啟尖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及雙方軍事代表機構籤訂了《軍品配套產品訂貨合同》,合同總金額為1180萬元。創業8年光啟以超常規速度攻克核心技術據了解,光啟所處的尖端武器裝備行業是一個面向全球頂尖科技力量競爭的行業,通常需要10-20年研製周期,並且所有解決方案都要滿足極為苛刻的技術要求和複雜的戰場環境,面臨的挑戰可謂是生死存亡。
  • 光啟高等理工研究院院長劉若鵬:隱身衣下的創新與夢想
    隱身衣、「鋼鐵俠」飛行器、空間技術平臺「雲端」號、光子……這些在科幻小說裡常見的詞彙,現實中都與一個歸國留學創業人員聯繫起來——劉若鵬(上圖,新華社發),深圳光啟高等理工研究院院長。   2009年,美國杜克大學以劉若鵬為核心的「光啟」團隊「隱身衣」的設計與製備成果刊登在美國《科學》雜誌上。
  • 光啟技術2019年實現淨利1.2億元 超材料軍工業務優勢明顯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 李春蓮日前,光啟技術發布2019年年度業績快報,報告期內,光啟技術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2億元,同比增長70.22%。作為一家國家戰略創新型高科技企業,光啟技術的「科技硬核」實力最重要的體現是直接賦能材料工業,帶來製造終端產品的變革。目前,光啟新一代超材料技術實現了材料應用從「被動選擇」到「主動賦能」的跨越,已成功應用於先進飛機、大型無人機、電子通信系統、單兵AI裝備等多個尖端裝備領域。
  • 深圳光啟超材料紅外「隱身衣」珠海航展上首秀
    深圳光啟超材料紅外「隱身衣」珠海航展上首秀 2016-11-01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中新網深圳
  • 光啟加速超材料技術研發 海博會亮相系列海洋航空裝備
    10月15日,2019海洋經濟博覽會在深圳開幕,光啟技術作為深圳海洋技術代表企業,應邀C位參展。自然資源部部長陸昊一行到訪光啟展臺並表示,光啟自主創新的核心技術運用到我國尖端設備上,對我國海洋尖端裝備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以藍遁為代表的系列海洋技術和產品突破禁運,擺脫了國外對一攬子技術的封鎖。
  • 一直講故事的光啟科學:是資本市場的玩家,還是下一個深圳驕傲?
    「光啟系」主要通過旗下西藏達孜映邦實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和深圳光啟空間技術有限公司參與定增,持股比例分別為42.6%、3.32%。定增完成後,達孜映邦成為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原第一大股東俞龍生退居第五大股東,深圳光啟空間技術有限公司則位列第十大股東。
  • 光啟科學,假作真時真亦假
    說起深圳知名的科技企業,人們自然會想到華為、騰訊、中興,還有華大基因、大族雷射,再就是最近炙手可熱的大疆科技。你聽說過光啟麼?——2012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圳考察時只去了兩家民營企業(機構),一家是騰訊,另一家就是深圳光啟高等理工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