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突變可驟減精子遊泳能力 有望開發男避孕藥

2020-12-08 網易探索

核心提示:英國劍橋大學和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的研究人員稱,他們從基因角度找到一種阻止精子遊泳的方法,有望在掌握一種新的男性避孕藥方面獲得關鍵性突破。

據《每日電訊》10月10日(北京時間)報導,英國劍橋大學和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的研究人員稱,他們從基因角度找到一種阻止精子遊泳的方法,有望在掌握一種新的男性避孕藥方面獲得關鍵性突破。這項研究結果刊登在最新一期《公共科學圖書館·遺傳學》雜誌上。

從世界範圍看,採取避孕措施的人口中,八成以上是女性絕育和使用宮內節育器,男性絕育只佔9.2%。在藥物避孕人群中,也主要由女性服用避孕藥物。而採取男性避孕措施的人口數量之所以偏低,主要是因為目前尚未開發出絕對安全的男性避孕藥。

領導這項研究的莫納什大學教授莫伊拉表示,他們在一項更好地了解男性不育的研究中發現,當小鼠的一個特定基因副本突變後,其產生精子的尾巴會短17%,導致它們遊泳能力驟降。該基因稱為RABL2,其會比正常副本導致小鼠產精量減少50%。莫伊拉說:「當RABL2基因突變,很容易造成不育。此外,精子的運動性對於男性的生育能力是絕對必要的,洞察精子尾部的功能可能會開發出基於男性的緊急避孕藥物。」

進一步的研究表明,該基因產生稱為鞭毛內傳輸的蛋白質,這種蛋白質與其他分子相互作用,不斷加長精子的尾部以承載遺傳信息。研究人員珍妮·弗羅說:「數據表明,如果RABL2功能障礙,就意味著承載到精子尾部的信息有缺陷。而且由於RABL2不正常,精子尾部承載的信息也會減少。最終導致精子的生成和活力異常。」

由於基因突變導致精子數量減少,並且妨礙其遊動能力,由此,科學家希望可以開發出一種避孕藥,以降低其產生蛋白質的水平。但是,由於這種蛋白質在身體其他部位被發現少量存在,包括大腦、腎臟和肝臟之中,未來的這類藥物還將對相關安全性展開評估。(來源:科技日報)

本文來源:網易探索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專家揭示三種基因突變 可促成「超人能力」
    參考消息網6月2日報導 外媒稱,專家揭示了3種能促成非凡能力的基因突變,人體中這些基因突變似乎能讓某些人具有超人能力。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5月30日報導,人類體內目前已經存在的基因突變,也許會減弱X戰警系列電影的科幻色彩。
  • 基因療法有望治療因HBB基因突變導致的多項血液疾病
    日前,在《Nature Genetics》上發表的最新研究中,新南威爾斯大學(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UNSW)的研究人員使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在編碼胎兒血紅蛋白的基因中加入自然界中存在的罕見基因突變,從而使這些基因能夠在成人患者身上表達。這一發現有可能產生治療因為HBB基因突變導致的多項血液疾病的基因療法。
  • 日本科學家研發出男性避孕藥 可暫時控制精子功能
    之所以會出現新的問題,是因為以伊川正人教授為領導的日本大阪大學的科學家在實驗鼠的精液當中發現了一種蛋白質,如果將其滅活,精子就會暫時喪失讓卵子受精的能力。這項發現是人類在研發男用避孕藥方面邁出的決定性的一步,並有望在男女社會地位平等,以及通過男性避孕措施控制生育率等方面帶來新的發展。
  • Science:基因編輯大牛張鋒開發出RESCUE技術,可擴大RNA編輯能力
    2019年7月13日訊/生物谷BIOON/---基於CRISPR的工具徹底改變了我們靶向與疾病相關的基因突變的能力。CRISPR技術包括一系列不斷增長的能夠操縱基因及其表達的工具,包括利用酶Cas9和Cas12靶向DNA,利用酶Cas13靶向RNA。這一系列工具提供了處理突變的不同策略。
  • 科學家開發出RAS基因突變引發的癌症療法
    近日,來自德克薩斯大學MD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開發出了一種新型療法,這種療法能夠有效治療因RAS基因突變誘發的療法耐藥性癌症,RAS基因突變在很多癌症中都存在;研究者表示,這項臨床前研究結合了能夠將靶向作用PARP及MEK(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的抑制劑療法。
  • 首個基因突變或可解釋多發性硬化症發病之謎
    研究者Carles Vilarino-Guell說道,這項研究對於我們理解多發性硬化症的發病機制非常重要,目前我們並不清楚到底是哪種生物學過程導致多發性硬化症的發生,而基於本文研究,科學家們或許就有望開發出治療多發性硬化症的新型療法。
  • 突變一個基因可使水稻產糖
    突變一個基因,水稻可產糖!該研究發現使用CRISPR技術敲除水稻中的GCS1基因,從而導致受精失敗和花粉管依賴性胚珠增大(POEM)現象,轉而生成高純度的糖水。早在2016年,笠原龍四郎教授就發現擬南芥中的gcs1基因的突變會導致受精失敗後
  • 暗藏的癌症「定時炸彈」——RET基因突變
    近日,這款備受矚目的在研藥物又傳來了多個好消息,它已經在美國正式完成上市滾動申請,有望獲批用於經含鉑化療的RET融合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治療。此外,其治療RET突變的甲狀腺髓樣癌也獲得了令人振奮的臨床數據。據悉,這款藥物的臨床試驗正由國內的創新藥企基石藥業在中國開展,期待能造福更多國內患者。
  • 塗抹箭頭的毒藥或將有助開發男性口服避孕藥
    在這項新研究中,科學家發現在非洲部落獵手使用的一種植物提取物可以作為男性口服避孕藥的重要成分。這種化合物常被塗抹在箭頭上,據說能使獵物的心跳停止。        據發表於美國化學學會期刊《藥物化學雜誌》的論文稱,這種化合物被稱為「哇巴因」(ouabain)。考慮到該化合物有造成心臟損傷的風險,最好不要自行提取使用。
  • 女子30歲患乳腺癌 原是基因突變作怪
    原來,小玲體內有一種名叫BRCA1/2的遺傳基因存在突變。最近,小玲去體檢,B超檢查顯示她的左側乳腺有個不良腫物。她隨後到福建省第三人民醫院對腫物做進一步穿刺活檢,被證實患了早期乳腺癌。「難道是中了什麼家族詛咒嗎?」小玲既憂愁又納悶。該院乳腺外科王文武副主任醫師詢問小玲的家族病史後,安排她接受乳腺癌遺傳基因篩查。結果發現,她的遺傳基因BRCA1/2存在突變。
  • 不可成藥的基因突變靶點RAS
    這就要求,針對腫瘤患者的基因突變情況,開發出針對性的靶向藥:激酶抑制劑,阻擋擾亂甚至破壞,腫瘤生長過程中,對某種胺基酸的獲取能力。抗血管類靶向藥與該種基因突變找出的抑制劑靶向藥,雙靶聯用,對腫瘤患者的有效率大增。找基因突變相對應的靶向藥,是腫瘤界和醫藥界孜孜以求的工作,全世界,持續努力著。
  • 塗抹箭頭的毒藥真神奇 竟有助開發男性口服避孕藥
    女性避孕藥問世至今已經有數十年時間,而男性口服避孕藥卻遲遲未能出現,儘管相關的研究依然在進行。  女性避孕藥問世至今已經有數十年時間,而男性口服避孕藥卻遲遲未能出現,儘管相關的研究依然在進行。現在,研究人員取得了一項令人難以置信的新突破,他們發現了一種能夠精準作用於某些蛋白質的化合物,而這些蛋白質對精子生育能力有著重要影響。
  • 科學家識別出有望幫助開發COVID-19療法的新型關鍵基因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愛丁堡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了與嚴重疾病形式相關的5個關鍵基因,或有望幫助開發COVID-19的新型潛在療法。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鎖定了能參與兩種分子過程的關鍵基因,即抗病毒免疫反應和肺部炎症反應這兩個過程,相關研究結果有望幫助臨床醫生理解COVID-19是如何在分子水平上損害肺部功能的。研究人員對來自英國208個ICU中2700名患者機體的DNA進行了分析研究。
  • 精準靶向罕見RET突變,這款在研新藥有望帶來治療變革!
    作為「不限癌種」療法的重要信號通路之一,RET致癌基因存在於多種癌症中,但迄今患者還沒有等到一款能夠精準靶向RET融合或突變的治療手段。根據該公司新聞稿,pralsetinib最早有望於2020年獲得美國FDA的批准上市。 罕見致癌基因的發現 RET是一種較為罕見的致癌基因。1985年,科研工作者在研究T細胞淋巴瘤的過程中首次發現了RET(Rearranged during transfection)基因。
  • Cell:開發出高靈敏檢測疾病相關突變的SNIPR技術
    這種涉及DNA或RNA中單個鹼基的基因組變化稱為點突變。它們可導致輕微的異常,比如色盲,但也可導致嚴重的疾病,包括神經纖維瘤病、鐮狀細胞貧血、某些癌症和泰伊-薩克斯二氏病(Tay-Sachs disease)。突變也能產生對常規治療有抵抗力的疾病變體。科學家們希望檢測這些點突變,以更好地評估人類健康中的脆弱性,提供準確的早期診斷並指導適當的治療。
  • 揭秘基因突變與多種癌症發生之間的神秘關聯!
    ,幫助科學家們開發治療多種類型癌症的新型療法,包括腦癌、肝癌和血液癌症等。研究者Lincoln Stein表示,非編碼DNA在基因組中佔到了98%的比例,其對於科學家們而言非常難以研究,而且其因為不編碼蛋白質經常會被忽略。通過仔細分析這些區域,研究人員在DNA代碼的一個鹼基中發現了改變,其或能驅動多種類型癌症的發生,研究人員或能利用這種新型癌症機制來開發治療包括癌症在內多種疾病的新型療法。【3】eLife:基因突變協同讓肺癌更惡性!
  • 又一個肺癌靶向藥上市,這次針對的是罕見基因RET突變
    差不多同一時間,普拉替尼的中國上市申請已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受理,並被納入優先審評,有望成為國內首個肺癌RET靶向新藥。 普拉替尼是一種RET基因靶向藥物,可以選擇性抑制驅動多種癌症的RET變異。它是由基石藥業和戰略合作夥伴Blueprint Medicines共同開發的一款口服(每日一次)、強效和高選擇性靶向藥物。
  • 心臟病發作風險的基因突變因素
    研究結果表明GNAS c.393C>T這一GNAS基因上的SNP,與心臟性猝死有明顯的相關性。這項研究結果表明,GNAS基因的多態性可用於預測病人的室性心動過速和心臟性猝死的風險。或許在不久的將來,通過對GNAS基因的檢測能夠幫助更準確地發現有心臟性猝死風險的高危病人,給他們提前裝上心臟起搏器來挽救他們的生命。
  • Nature:開發出Cas9-MMEJ可編程基因編輯方法,有望治療143種由DNA微...
    2019年4月25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麻薩諸塞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利用CRISPR-Cas9和一種很少使用的DNA修復途徑編輯和修復一種特定類型的與微重複(microduplication)相關的基因突變。這種可編程基因編輯方法克服了之前在基因校正中所遭遇的低效率。
  • Nat Commun:乳腺癌基因有望成為開發肝母細胞瘤靶向性療法的潛在靶點
    圖片來源:commons.wikimedia.org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大阪大學的科學家們基於此前研究在理解肝母細胞瘤發病原因上取得了重大進展,研究人員鑑別出了一種關鍵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