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鋒
中國書協理事、山東省書協常務副主席孟某某近日提議,將山東博物館匾額更換為書聖王羲之正體集字,理由是,「當前山東博物館牌匾題字,是對郭沫若先生書法作品中自由草書題款的局部截圖,有很大的隨意性」,並被有關報導解讀為「郭沫若題字潦草」應該更換。
青鋒注意到,山東博物館所用郭沫若題字有一定出處。據觀察者網引用閃電新聞報導,孟某某在提議更換山東博物館匾額時,附有郭沫若當年為山東博物館題寫的一幅字。該幅字上的內容為,「縱有寒流天外來,不教冰雪結奇胎。東風吹遍人間後,紫萬紅千次第開」。然後在落款處題有「山東博物館」五個字。
對於匾額,應該有這麼幾種情況,一種是受邀專為其題寫,一種是不便公開題寫,採用了婉轉題寫的方式。比如,被稱為天下第一名剎的少林寺的匾額,黑底金字,很是肅穆莊嚴。但沒有題寫落款。據稱,為清朝康熙皇帝題寫。而題寫這三個字,據說還有一個故事。
據傳說,清康熙年間,少林寺山門修建完畢後,唯有山門上的匾額一直空著,少林寺方丈敬齋大和尚,為了這塊匾額,曾興師動眾,想讓朝廷題寫,但效果不佳。某一天,京城傳來聖旨,說康熙要來中嶽巡遊,要到少林寺。據稱,當康熙在文武百官及御林軍陪護下浩浩蕩蕩來到少林寺山門,敬齋大和尚率領全寺僧眾正在山門前迎接。康熙看到雄偉的少林寺山門抖拱層疊,莊重一新,點頭稱讚。但又見山門上匾額高懸,只是空白一塊,不住搖頭,好奇地問道:「大和尚,山門新建,巍峨壯觀,為何懸著一塊空的匾額?」這時,方丈向前合掌對康熙說道:「為迎萬歲駕到,全僧將原有自題的一塊匾扯了下來,現正有寺內一老一小倆和尚書寫,請萬歲指示。」同時,揮手讓眾僧迅速散開,從眾人身顯現出一老一小倆個和尚正在山門前的地上,鋪紙寫著「少林寺」。康熙大帝上前一看禁不住大笑著說:「這哪裡是寫字!」便在眾僧齊聲請求下,拿起筆來,在山門前揮筆題寫了「少林寺」三個大字。
康熙為少林寺題寫匾額是真是假,至今都是以傳說形式流傳。也有一說是集康熙字而成。但不管怎樣,這塊匾額,也是少林寺名聲鵲起的一個因素。
再回來說山東博物館郭沫若的題字,儘管從孟某某所說,並非郭沫若專門題寫,但從其提供的一幅郭沫若為山東博物館題寫的墨寶看,也算是變相為山東博物館題寫了館名。因此,使用郭沫若題寫的字做匾額,也算師出有名。
青鋒注意到,孟某某提議時認為,「當前的山東博物館匾額題字,是對郭沫若先生書法作品中自由草書題款的局部截圖,有很大的隨意性,並不符合政府公共正體匾額的文字規範」,有一定道理,但以其題字潦草,容易被人誤讀為「山東XX館」、「山東XX報」、「心系XX波」等等,怕被人「惡搞」則有點牽強。因為,書法畢竟是祖先傳下來的一門藝術,草書也是其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不能因為現代人缺乏對草書的認知,有些誤讀或者「惡搞」,就將草書這門藝術丟失,或者棄之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