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揭秘嗜辣人群:辣並非味覺 實為痛感

2020-11-25 華夏經緯

辣並非味覺 實為痛感

  [內容速覽]如今吃辣已經成為一種飲食風尚。辣椒之所以辣,是因為辣椒裡面有一種物質叫辣椒素。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辣卻不是一種味覺,口腔內並沒有感覺辣味的味蕾。辣其實是一種痛覺。因為人體的自我保護機能,在嬰幼兒時期,辣的食品會被當成一種有害的物質被排斥,這也是成人吃辣過度後,上吐下瀉的原因。但是,有些人吃辣後卻通體舒泰,幾天不吃甚至覺得很難受,辣椒為何讓人如此痴迷呢?

  主持人:大家好,歡迎收看今天的走近科學。有這麼一種食物,大家都是非常熟悉的了。有些人吃了會覺得過癮,而有些人吃了,身體就會產生不適。這種食物是什麼呢?您可能已經猜到了,就是辣椒。

  每年在世界上都有各種吃辣椒比賽舉行,沒有哪種食物能夠像辣椒這樣有號召力,能夠吸引上至七十歲的老奶奶,下至十幾歲的年輕人都來參加比賽。我們可能很少能從火辣的比賽聯想到維生素C,這種經常被標明含在果汁中的物質,在辣椒中實際上含量很高,1937年,匈牙利的科學家森特?哲爾吉因,從辣椒中提取出維生素C ,因為在維C的研究領域做出的傑出貢獻,他獲得了那年的諾貝爾醫學獎,而我們今天的節目,也要從一場吃辣比賽開始。

  這場比賽是由一些吃辣愛好者組織的一個叫「辣嬌部落」的民間團體發起的。為了避免不能吃辣的人受到傷害,報名者要通過測試才能參加比賽,測試的內容就是幹吃兩個辣椒。比賽用的辣椒是來自四川自貢的七星椒。

  現場:這個辣椒要比一般的辣椒辣,像這種辣椒我在家能吃20個,空口吃二十個,我也想來參加,我一看,不行,剛才那個小女孩,不簡單,他吃兩個,基本上面部沒表情。

  如此看來,每個人對辣的承受能力並不相同。在中國,湖南湖北以及雲貴川地區的居民,大多嗜辣。

  然而在中國著名的醫書《本草綱目》中,卻找不到任何關於辣椒驅寒的記載,甚至連一點辣椒的訊息都找不到。而在明代高濂寫的《遵生八箋》之《燕閒清賞》中,倒是有一種文字特別像在描寫辣椒,他的名字叫做番椒。「番椒叢生,白花,果儼似禿筆頭,味辣,色紅,甚可觀」。那麼,為什麼在本草綱目中沒有關於辣椒的記載呢?

  中國辣椒協會會長鄒學校:「大概引進來的時候,是明末清初的時候,到中國已經有400年的歷史。一個是海路,從上海個廣東這邊,所以有些地方叫海椒,還有一個途徑是通過絲綢之路,通過新疆這邊進入中國,所以叫做湖椒,番椒。」

  原來,在李時珍寫本草綱目的時候,辣椒還沒有傳入中國。公元15世紀,當哥倫布航海發現新大陸的時候,也在美洲的原始熱帶雨林中發現了辣椒。公元16世紀,辣椒終於從歐洲來到了中國。

  辣椒在《燕閒清賞》中,被收錄於xxx部,由此可以看出,那時,辣椒是用來觀賞的。但在這短短的四百年中,作為食物,辣椒已經紅遍了大江南北。

  重慶市火鍋協會副會長餘勇:那麼每天在我們重慶,在重慶人吃下的辣椒,就有270多噸。

  吃辣比賽開始了,選手們在這個環節中,要吃下六個辣椒,先吃完的就是勝利者。為了增加比賽的難度,增加選手對辣的感覺。舉辦方規定,在吃辣椒的同時,要喝下三杯60攝氏度的水。那麼,在不同溫度的影響下,人們對辣的感覺會有什麼不同麼?

  嘉賓:吃辣椒最忌諱的就是喝熱水,一喝熱水的話,對嘴的刺激時非常敏銳的。

  其實,有很多食物都有辛辣的味道。可是一提到辣,人們第一個想到的還是辣椒,辣椒裡面含有一種叫做辣椒素的物質,辣椒素就是辣椒裡,辣的來源。

  在中國人民解放軍醫院解總醫院的口腔科,味覺於大腦成像的研究是他們的一個課題。可是,在他們的實驗中,卻很少應用到辣椒素。辣椒素經常被應用到痛覺的實驗中,這是為什麼呢?

  專家:辣本身是綜合的感受,我們研究痛覺的時候,有時候用一種辣椒素,有一些特殊的這種來刺激它,刺激它會產生一些疼痛的感覺,在大腦裡面有一些疼痛區域的激活。

  原來,這麼多人為之瘋狂的辣,其實並不是一種味覺。醫生說人的口腔內並沒有感覺辣的味蕾,辣,其實是一種痛感,這也是為什麼當辣椒汁濺入眼中或者碰到皮膚的敏感部位時,我們會感到疼痛的原因。把這個特性利用到軍事上,可以製成催淚彈、催淚槍或防衛武器, 用來應對那些危險性低的對手。

  只有哺乳類動物才對辣比較敏感,當我們餵給大猩猩好吃的水果和甜點的時候,它三下五處二就吃掉了,可是,當我們為給它帶有辣味的豆腐乾時,大猩猩卻表現的小心翼翼。辣椒幹掉在了地上,大猩猩也無動於衷。

  辣椒之所以辣,大概就是物種繁衍的需要。因為辣椒植株較矮,果實很容易被一些哺乳動物吃掉,而強烈的辣化解了這種有可能導致滅種的危機。但是,在川湘飯館中,我們卻看到大批喜歡吃辣的食客,那麼,這原本是用來自我保護的辣為什麼吸引了這麼多人呢?辣椒是如何刺激我們的食慾的呢?

  專家:首先辣椒一開始接觸這個味覺的時候它是個強烈的刺激,這樣人體就會產生保護性的反應,保護性的反應就會刺激中樞,他本能的一個內分泌的反應,就是內啡肽的產生,當你第二次刺激的時候,這個刺激又來,他又會給他這樣一個信號,這樣反覆做這個刺激內啡肽跟它就會建立一種聯繫。

  9月1日,各路辣男辣女匯聚到一起,決賽開始了,參加決賽的選手來自各地。

  全國各地都吃食辣椒,還是近些年的事情,而在中國歷史上,雲南、湖南、湖北、貴州、四川、陝西等省份,是食辣比較多的地區。為什麼辣會在這地區風行呢?《辣椒湖南》的作者給了我們答案。

  《辣椒湖南》作者蔣祖煊:辣椒有驅寒和祛溼的功效,所以在高山,在潮溼的地方,相對來講,功效更好,更需要它。

  清代高濂所著的《本草綱目拾遺》中記載著了辣椒的驅寒功用,除了散寒除溼,還可以祛痰消食。

  在雲貴川及兩湖地區,共同的特徵就是潮溼,冬季陰冷、日照少、霧氣大。因此,那裡的人民都喜歡食用辣椒。

  喜辣者:吃完之後就是感覺火辣辣辣的慌,然後胃裡有點發熱,渾身冒汗,然後其他感覺也沒什麼感覺了,就是身上特別熱,像火燒的一樣。

  食用辣椒後,人們會心跳加快,血管擴張,血液的快速流動加速了營養的傳遞,人們因此覺得減少了寒意。

  參賽者:在我們老家吃辣椒特別多,每家都有種的辣椒,最少都種四五畝的辣椒,種的辣椒一般都是自己吃的佔多數,很少是賣的。

  現場:我手上的盤子裡僅僅有三片辣椒,但已經能聞到撲鼻的辛辣味了,大家可能不知道這個辣椒的來源,我跟大家簡單的說一下,在雲南德宏州,那裡產的,只有哪裡產這種辣椒,叫涮涮辣,他有一個傣語的名字,叫「瑪苤掌象」,什麼意思呢,就是大象特別愛吃這種辣椒,但是吃了也會叫。

  現場:剛才陳勇已經跟我說過了,說這個辣椒做辣湯的話,只需在鍋裡涮一下,

  現場:在雲南的寨子裡面,這個辣椒沒有切片時候大概這麼長,然後一個辣椒,一個寨子,到了吃飯的時候,我們這個村長,就拿著這個辣椒,用細線拴好,然後挨家挨戶的,到每家的湯鍋裡沾一下,然後走了,一個辣椒,一個寨子,都辣得火冒三丈。

  現場:後來我們就發現,他有這麼一個特點,要麼就是緯度很低,離赤道很近,那就是離太陽比較近,要麼就是在高原上,說辣是固體的火,說辣椒是固體的火,太陽的味道。

  但是,在這些地方食用的辣,是有細微的區別的,在雲南貴州兩省,人們使用的是偏酸辣的食物,而在四川地區,口味偏麻辣,到了湖南湖北,那裡的人們吃的就是純粹的辣了。

  中國最早食用辣椒的記載,是在康熙年間的貴州府志中,說貴州的苗人用辣椒來代替食鹽。

  《辣椒湖南》作者 蔣祖煊:就是跟食鹽有關係,就是在古代的時候,鹽是很精貴的東西,那麼大概很多地方用辣椒來替代鹽的一些作用,能夠更好的下飯,更好的引起食慾啊。」

  西南幾省多山,古時候交通不便,那時鹽因為運輸的成本過高,價錢變得昂貴。因此,那裡的人民便用辣椒來代替鹽,讓食品變得有些滋味。

  在決賽中,選手要咀嚼三片涮涮辣,不許吞咽。

  在《本草綱目-拾遺》中,還記載了辣椒的另外一種功用,就是治嘔逆,療噎膈,止瀉痢,那麼為什麼選手吃了辣椒後反而吐了呢?而且有很多人吃完了辣菜會很快腹瀉呢?

  其實這是人體的自我保護功能,當人們食用過辣的辣椒時,大腦會以為人體攝入了有害物質,要把毒素更早的排出體外,所以就會出現嘔吐和腹瀉的現象。

  辣星聯賽結束了,辣男辣女們找到了他們的同好。但是,在吃辣的同時,我們還要聽聽專家給我們的告誡。

  嘉賓:你本身胃潰瘍的病人和胃炎的病人就不建議過多的食用辣椒。結腸癌發病率高主要是大便乾燥、便秘,造成腸蠕動緩慢,所以你在吃辣椒的同時還要吃點別的,像綠葉菜的什麼,不能光拿辣椒來當青菜。

來源:CCTV《走近科學》

轉自中新網

相關焦點

  • 白酒的辣並非是味覺上的辣,它居然一種痛覺
    同樣的度數,有可能在味覺上呈現的則是微甘,也有可能是辣。因此白酒度數跟酒的辣味沒有關係。一般來說,酒分酸、甜、辣這三種味道。按理來說,在調味過後的酒,不會出現辣味才對。是不是辣喉的酒都不是好酒呢?酒的好壞,還真的不能根據辣不辣喉來判斷。
  • 辣,是痛覺不是味覺
    而在口味方面,中國人舌尖最愛「辣」。雜誌近三次發布的國人最偏愛的味道排行榜中,辣始終居首,甜一直緊隨其後,接下來則是鹹和酸,苦則排名最後。但是,與其它四種不同,辣並不是一種味覺,而是痛覺。味覺是指食物在人的口腔內,對味覺器官化學感受系統的刺激,並產生的一種感覺。
  • 辣居然是一種痛感 可為什麼許多人無辣不歡呢?
    原標題:辣居然是一種痛感 可為什麼許多人無辣不歡呢? 「四川人不怕辣,湖南人怕不辣,貴州人辣不怕」這樣的話語我們並不陌生,可見,辣在很多人生活中的重要性。然而《健康時報》介紹,辣椒的成分中含有辣椒素,在我們的口腔和皮膚上,有一些特定的神經受體,與辣椒素結合後會產生「熱」和「疼」的訊號,於是,人體就會感受到高溫灼熱的感覺,其實就是一種痛感。那麼,為什麼有些人面對這種痛感卻如上癮一般,無辣不歡呢? 據《健康時報》報導,喜歡吃辣椒的人,在他們剛開始嘗試吃辣椒時,都是覺得不太舒服的。
  • 還能繼續辣下去嗎?
    城市這個高度人群聚落產物當然也意味著人類發展向前迭代的加速,這洪流裹挾著你我不容個別個體抗拒且不得。伴隨著這股浪潮,食辣的風氣蔚然,川湘菜館越開越多折射了民眾的需求,食辣演變成了舒緩緊張和壓力的最佳對衝方式。城市帶給人文明的同時相伴隨而來的還有競爭和壓力,到卡拉歐尅吼兩嗓子,或是圍著翻滾地紅油火鍋嗨聊,在我看來都是壓力釋放的出口。
  • 漲知識丨為什麼有的人特別能吃「辣」?辣是一種「痛覺」
    《生命時報》採訪專家,為你解讀辣味的秘密。受訪專家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學系副教授 馮翔中國醫師協會營養醫師專業委員會常委 周春凌本期編輯丨楊萌為什麼有人特別能吃辣?辣味是一種「痛覺」我們常說一些食物「很辣」,但其實「辣」並不是一種味道。我們的舌面上分布有不同的味覺區,分別是酸、甜、苦、鹹,不同的區域能讓我們感受到不同的味道。在吃一些食品時,大腦也將收到味覺傳遞的信號,能感受到這些味道,做出相應的反應。
  • 辣並不是味覺,而是一種痛覺,無辣不歡的人就是「痛並快樂著」
    若是將這句詩移植到西南地區,或許就會變成「寧可居無竹,不可食無辣」了。辣椒擁有著奇妙的魔力:常吃辣的人,越吃越上癮;不吃辣的人,見了辣椒就繞道走。人們為什麼會喜歡吃辣?辣椒又為什麼讓人慾罷不能?看似是「自虐」的吃辣,為何讓人如痴如醉?
  • 辣椒是一種痛感?人們就是離不開這種痛感啊!
    第一、辣椒為什麼這麼辣?辣椒這麼辣,本質上和人們拒陌生人於千裡之外,是一樣的道理,它是為了保護自己。你可能會瞠目結舌,覺得這是天方夜譚。其實這是真的!辣椒的種子長在內部,而它為了保護種子,則生得十分辣,就是避免被別人吃掉。
  • 為什麼說辣是一種痛覺而非味覺?
    Erin知味編輯生活中,我們常把「酸甜苦辣鹹」放在一起,作為我們從食物中能品嘗出來的基本味道。可是你知道嗎?其實一直以來我們熟知的「辣」其實並不屬於味覺,而是一種痛覺。如果做一個小小的實驗,取一小勺辣椒醬塗抹在手中,你會發現仍能夠感覺到刺痛感。很有趣吧? 要說清楚這個問題,先要給味覺下個定義。味覺是什麼?味覺指的是我們的味蕾受到直接化學刺激而產生的感覺。我們味蕾上存在的味覺細胞,感受到味道的刺激和嗅覺一起在大腦中合成了我們的味覺。
  • 辣---不是味覺而是觸覺
    【每日科技網】   一提起辣這個字小編就吸了一口涼氣  辣在平常我們習慣的將它歸為味覺,可事實上辣是一種觸覺,五味中酸甜苦鹹都只能由我們的味蕾感受到,而辣卻是我們的皮膚、黏膜、消化道等都可以感受到。
  • 江西的辣,是一種怎樣的存在?
    與太陽輻射區對比 會發現愛吃辣的地域太陽輻射較少 簡言之 辣椒的流行或許和驅寒作用有關 越是高海拔雲霧多的山區,嗜辣越重
  • 酸甜苦辣鹹,辣到底是味覺還是痛覺?
    味覺地圖來自網圖在說辣是什麼的時候先說說這張味覺地圖,按照地圖所示:每個舌頭對應的地方都有與之對應的5覺,但唯一和國內的:酸、甜、苦、辣、鹹5覺有異議的是辣換成了甜。那麼辣到底是不是味覺?我們是否能從味覺地圖看出來?先說說這張地圖,從1904年哈尼格發明到1942年著名的哈佛大學心理歷史學家愛德溫·波林,利用哈尼格的原始數據計算出了不同敏感水平的真實數量,再到一些科學家卻利用這些數據繪製了一幅舌頭味覺地圖,現代舌頭地圖就這樣誕生了。
  • 樹鼩為何不怕辣—新聞—科學網
    酸、甜、苦、辣、鹹俗稱「五味」。然而,對於哺乳動物而言,「辣」並非是味覺,而是一種痛覺。主流的觀點認為,只有人類可以通過後天學習和訓練,從「辣」這種痛覺感受中獲得愉悅,從而部分人群會偏愛辣椒。 事實上,在過去的科學研究中,科學家也從未觀察到其他哺乳動物具有主動進食辣椒的能力,因為對於其他哺乳動物而言,「辣」則是一種強烈的疼痛信號,它們會遠離那些帶有「危險信號」的植物。
  • 在雲南吃世界上最辣的辣椒,能把大象辣瘋的涮涮辣,辣到靈魂深處
    辣,是一種痛覺,而非一種味覺。以前老虎對這個觀點並沒有太多感受,直到在雲南吃過一次「涮涮辣」之後,就有了這種讓人難忘且痛徹心扉的感受。 川北的這種辣椒,老虎沒吃過,但云南的「涮涮辣」,老虎卻是真真正正地親身嘗過,那是一種叫人撕心裂肺,痛不欲生的變態的辣呀,至今想起來,胃還是一陣陣絞痛。 老虎嗜辣,從西北到四川湖南江西貴州湖北廣西……不管是糊辣,麻辣,鹹辣,酸辣,幹辣,水辣,滷辣,醬辣等等,老虎不算「怕不辣」,也該算「辣不怕」了,但云南的「涮涮辣」,徹底把老虎打敗了。
  • 為什麼吃辣椒菊花會感覺到辣,吃糖卻不會覺得甜?
    對於無辣不歡的火鍋一族,沒有什麼比飽餐一頓更有幸福感的了吧,但是這樣的幸福過後,第二天伴隨的可就是慘不忍睹的菊花了。但你有沒有想過,滿足口腹之慾的「辣」,可以貫穿全身,但同樣讓人愉悅的甜,為什麼就只有舌頭能感受的呢?今天Dr.G就帶你了解一下,同樣讓人愉悅的「辣」跟「甜」,給身體帶來的快感差別怎麼就那麼大呢?
  • 為什麼說辣是一種痛覺而非味覺?因為舌頭上不存在味覺地圖
    其實一直以來我們熟知的「辣」其實並不屬於味覺,而是一種痛覺。 如果做一個小小的實驗,取一小勺辣椒醬塗抹在手中,你會發現仍能夠感覺到刺痛感。很有趣吧? 要說清楚這個問題,先要給味覺下個定義。 味覺是什麼? 味覺指的是我們的味蕾受到直接化學刺激而產生的感覺。我們味蕾上存在的味覺細胞,感受到味道的刺激和嗅覺一起在大腦中合成了我們的味覺。
  • 辣不是味覺,而是痛覺!喜吃辣的人愛冒險
    在「國人最偏愛的味道」排行榜中,「辣」始終居首。然而「辣」並不是一種味覺,而是一種痛覺。辣椒中的辣椒素具有強烈刺激性,使人產生灼燒感,就是所謂的「辣味」。既然辣椒帶來的是疼痛,為什麼人們卻樂此不疲呢?根據相關研究,這也許和良性自虐有關。
  • 辣是一種痛覺,麻是60赫茲的電流,肥肉味才是第五味覺...
    這就是辣帶給人類味蕾的奇妙SM體驗。其實平時愛吃的麻辣火鍋,裡面的麻也不是味道,也是一種痛感,同樣是一種強刺激,人類在飲食上往往會迷戀這種強刺激,愛吃麻和辣的你,會越吃越上癮。今天帶你去到辣椒風靡全球的起點,西班牙首都馬德裡,那裡有個吃辣的好地方——聖米蓋爾市場。
  • 原來吃辣不是享受 而是因刺激味覺神經而產生的一種錯覺
    中國人非常喜歡吃辣!而且麻辣燙也是許多年輕人喜歡吃的一種食物之一。但大家有沒有想過這時告訴你,「辣並不是一種味道」,恐怕你並不會相信,但這確實是現在科學的普遍看法。在超市的調味料櫃檯上總能看到有許多人在挑選各種麻辣調味醬而在如今的調味品裡添加了各種各樣的添加劑,以滿足各種人群的口味。那麼味蕾是從哪裡產生的呢?味覺是指食物在人的口腔內對味覺器官化學感受系統的刺激並產生的一種感覺。
  • 【科學普及】吃辣的食物時,人為什麼會出汗?
    或是紅油油的火鍋,或是色香味俱全的串串香……然而,細心的人會留意到,很多人在吃辣的食物時,會有出汗的現象,有的人甚至是大汗淋漓。那麼,為什麼會產生這種現象呢?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辣椒中「辣味」的原因。其實,我們常說辣椒很「辣」,這個「辣」並非味覺,而是一種痛感和觸覺,這源自於辣椒中所含的辣椒素。
  • 員工被公司罰吃「死神辣條」後進搶救室,辣椒會辣死人嗎?
    核心原因就在於辣從根本上來說其實是一種「痛覺」,而不是味覺。 味覺的產生依靠味蕾,是通過食物刺激人的味覺器官產生的一種感覺,而辣味則是通過刺激神經,再傳導到大腦,等大腦慘叫一聲:「嗷~有點痛!」我們就感受到了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