憋了四個月,火鍋店終於恢復營業了,腦花,肥腸,豬肚統統放進麻辣鮮香的牛油火鍋中,是不是想想就流口水了。對於無辣不歡的火鍋一族,沒有什麼比飽餐一頓更有幸福感的了吧,但是這樣的幸福過後,第二天伴隨的可就是慘不忍睹的菊花了。但你有沒有想過,滿足口腹之慾的「辣」,可以貫穿全身,但同樣讓人愉悅的甜,為什麼就只有舌頭能感受的呢?
今天Dr.G就帶你了解一下,同樣讓人愉悅的「辣」跟「甜」,給身體帶來的快感差別怎麼就那麼大呢?
首先什麼是味覺呢?
味覺包括酸、甜、苦、鹹、鮮五種,原理通俗來講,是通過作用於味覺細胞(taste cell)上的受體蛋白,激活味覺細胞以及相連的神經通路。不同的化學物質激活受體蛋白,使味覺細胞去極化,之後釋放神經遞質激活下遊的神經通路,從而產生相應的味覺。比如氫離子產生酸味,葡萄糖;蔗糖、果糖產生甜味;奎寧形成苦味;鈉離子產生鹹味;胺基酸形成鮮味。
「辣」是什麼感覺呢?
不同於味覺的作用通路,「辣「是通過辣椒素(capsaicin)等物質作用於舌頭痛覺纖維上的受體蛋白,從而引起下遊的神經傳導,產生「辣」覺,這條通路同時也是痛覺的傳導通路,因此從神經科學的角度來說辣更類似於痛覺。痛覺神經可是遍布全身的呦,這也解釋了為什麼你的「菊花」也有這樣的感覺。
辣椒素傳導通路
「辣」本質上就是「痛」嗎?
痛覺是引發疼痛的刺激從受創部位或者病灶部位發出並傳導至中樞神經、使人產生疼痛感知的過程。顧名思義,辣是痛覺的一種,但辣通常會伴有灼熱感,這也解釋了為什麼人們在吃完辣後會伴隨出汗,喝溫水會增加痛感的現象。
應該如何科學的「解辣」呢?
正常來講,大家是不是都是通過喝冰水來解辣的?這可就錯了,產生辣覺的辣椒素不溶於冷水, 它的受體TRPV1是一種溫度受體,儘管與辣椒素結合後體溫沒有升高,但下丘腦會以為體溫正在升高,進而運作降溫機制,進一步降低體溫會加劇這一反應,所以喝冰水並不能真正的解辣。有效的辦法是喝冷牛奶,或者攝入10%的糖溶液,原因是這些物質可以解除辣椒素與TRPV1受體的結合,從而降低痛感。
愛吃辣的同學們應該都很熟悉,有一個詞叫辣椒素快感吧。「辣椒素快感」是一種通過食用大量富含辣椒素的食物所造成的欣快感。其原理為辣椒素所帶來的辛辣感使人體釋放內啡肽,進而使人產生愉悅感。
雖然這是一篇有味道的科普文,但Dr.G還是要提醒各位愛吃辣的小夥伴,吃辣雖爽,可不要忘了保護嬌嫩的菊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