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tRNA究竟有多少種?如何區分對照實驗和對比實驗?

2021-01-16 生物學互動平臺


 

  tRNA究竟有多少種?

1 問題

……tRNA有多少種?是根據所決定的胺基酸的密碼子進行推算嗎?

……TY:從密碼子和反密碼子看應該有61種。

……LJA:在中學教輔資料中,有關「tRNA種類」的題目是眾多「怪」題中的一類。這類題的特點是忽視了生命的複雜性,以某一個方面的「道理」來演繹片面的結論。

…2  討論【吳成軍】

……有人認為,密碼子有64種,除去3個終止密碼,與20種胺基酸對應的密碼子就有61種,反密碼子也應該有61種。實際上,tRNA的種類不僅與反密碼子上的鹼基種類及反密碼子的鹼基配對方式有關,也與其識別方式有關,現分析如下:

……大多數tRNA是由73~93個核苷酸聚合而成的多核苷酸,一個標準的tRNA是由76個核苷酸組成的。tRNA的平面結構(二級結構)很像一片三葉草的葉子,葉子的下端有一個由7個鹼基組成的反密碼子環,其正中間的3個連續鹼基代表著某種胺基酸的反密碼子。反密碼子通過這3個核苷酸上的鹼基與mRNA上的密碼子配對,便可把特定的胺基酸引導到mRNA的特定位置上,正確地把密碼翻譯成為多肽,由於各種胺基酸都有特定的密碼子,相應的tRNA就有互補的反密碼子。

……從反密碼子的鹼基和配對方式來看,除了G、C、A、U這4種鹼基外,還有I(次黃嘌呤),因此,其配對方式就更複雜些。G與C、A與U之間的配對稱為標準配對,但也存在著U與G之間的非標準配對,只不過這兩者之間配對時形成的氫鍵要弱一些。除此之外,還存在I與A、U、C之間的配對,這種配對方式也稱為非標準配對,如表1所示:

    表1

 密碼子(第三位)

 反密碼子(第一位)

U或C 

A或G 

A、U或C 

……從反密碼子與密碼子的鹼基配對所識別的胺基酸來看,每一個密碼子中的前兩位上的鹼基如果發生變化,則所代表的胺基酸也要隨著改變,但第三位上的鹼基發生變化時,則往往影響不大。這表明,密碼子的簡併性主要體現在密碼子的第三個鹼基上,同時出說明了密碼子的專一性主要由mRNA上的密碼子的第一個、第二個鹼基與tRNA上的反密碼子相應的鹼基的配對來決定,而反密碼子的第一個鹼基可以和密碼子的第三個鹼基形成多種配對。

……這種與密碼子鹼基配對的反密碼子的鹼基有標準配對和非標準配對之分,就是「擺動假設」理論,這種理論的核心是密碼子的第三位鹼基有一定程度的靈活性。「擺動假設」解釋了密碼子的簡併現象,即簡併密碼子之所以代表同一種胺基酸,是由於允許了第三位鹼基的非標準化配對而被同一個反密碼子識別的結果。

……在研究密碼子被反密碼子識別的過程中,有的科學家還提出了「三中讀二」的方式,即4種密碼子都為同一種胺基酸編碼時,密碼子與反密碼子的配對只依賴於前面兩位上的鹼基,與第三位無關。這明顯與「擺動假設」不同。在「擺動假設」中,密碼子的第三位鹼基仍需配對,不過允許非標準配對;而在「三中讀二」方式中,第三位鹼基是沒有必要配對的,這在酵母菌線粒體DNA的表達得到了驗證。例如,如果密碼子的3個鹼基必須與反密碼子的3個鹼基配對,但允許在第三位上為非標準配對,那麼對於61個密碼子來說,至少需要31種不同的tRNA,而酵母菌線粒體中的tRNA種類為24種(有24個tRNA基因),這說明有些胺基酸的密碼子是用一種tRNA翻譯,這就可以用「三中讀二」的假說來解釋。

……由此可見,不論是按照「擺動假設」或「三中讀二」假說,細胞內的tRNA種類似乎可以大大地少於61種,但事實並非如此。目前,科學家從大腸桿菌是已經分離出至少56種不同的tRNA,其中不少具有識別相同胺基酸的功能。因此,不能簡單地認為tRNA的種類數目是61種。   

如何區分對照實驗和對比實驗?

……《現代漢語詞典》第5版中表明,對照:相互對比參照;對比:(兩種事物)相對比較。從字面意思上理解,對照實驗與對比實驗其實沒有本質的區別,都是為了研究自變量對實驗結果所造成的影響而設計的實驗,但在中學實驗教學中,它們還是有一些區別的。


…… 科學實驗中,經常需要通過嚴格控制無關變量,觀察自變量(施加某種因素)對實驗結果造成的影響。大多數情況下,如果只有一組實驗,不足以說明該變量是影響實驗結果的唯一因素,這時,需要設置一個未施加這種因素(自變量)而已知的實驗結果作為對照,以明確這種因素所起的作用。因此,通常把經過控制處理的一組(或者未知實驗結果的一組)稱為實驗組,而未經過處理的一組(自然狀態下或者已知實驗結果的一組)稱為對照組。

 

……實驗組中的自變量通常可以用加法原理或減法原理進行控制。加法原理或減法原理是指與常態相比較,人為地增加或減少某種影響因素的原理。例如,探究不同酸鹼度對唾液澱粉酶的影響的實驗中,為控制pH調節酸鹼度,人為地加入鹽酸或氫氧化鈉溶液。加入鹽酸或氫氧化鈉溶液相對於蒸餾水來說就是加法原理;再如,為研究甲狀腺激素對蝌蚪生長和發育的作用,設計了如下實驗。將15隻蝌蚪均分成三組,分別放在放有新鮮水草的普通河水,含有一定濃度的甲狀腺激素或甲狀腺抑制劑的河水的3隻培養缸中進行飼養。上述三組實驗中,添加了甲狀腺激素和甲狀腺抑制劑的河水相對於普通河水來說,前者是增加了某種因素,後者從表面看是增加了某種因素,實驗上是抑制蝌蚪產生甲狀腺激素,是減去了甲狀腺激素對蝌蚪的影響,因此利用的是減法原理。這兩組是實驗組,而用普通河水的一組是對照組。

 

……在中學教學的層面上,可以將對照實驗分為空白對照,如加入等量的清水、蒸餾水或生理鹽水;自身對照,如研究動物的內分泌腺時,先摘除內分泌腺體,一段時間後再移入其腺體或補充一定量的相關激素,以觀察生物自身實驗前與實驗後情況的變化;條件對照,如特意控制一定的可以預知結果的自變量因素,使實驗結果更加令人信服,上述蝌蚪實驗中的第三組就能基本說明問題,等等。

 

……如果並不知道兩組(或多組)實驗中的自變量對實驗結果所造成的影響,需要通過實驗來進行確定,此時就可以稱這些實驗為對比實驗,對比實驗也可稱為相互對照實驗。例如,在美國科學家魯賓和卡門的有關光合作用的同位素實驗中,當時他們並不能確定氧氣中的氧元素來自於二氧化碳分子還是水分子中的氧,因此,設計的實驗就是分別標記二氧化碳中的氧元素和水中的氧元素,從實驗結果中進行判斷和確定,此時,就不能簡單地分辨誰是實驗組,誰是對照組,只能將它們看做是相互對照或者對比實驗,因此,在某些實驗中對比實驗也可以稱為判決性實驗。再如,1952年,赫爾希和蔡斯以T2噬菌體為實驗材料,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技術,證明DNA是遺傳物質,蛋白質不是遺傳物質。他們用35S和32P分別標記噬菌體的蛋白質外殼和DNA分子,這就是一組對比實驗(相互對照),也是一個判決性實驗。中學生物學教學中的對比實驗有很多。例如,探究某種酶的最適宜溫度和pH;質壁分離實驗中,探究洋蔥磷片葉表皮細胞的細胞液的大致濃度,等等。

 

……對照實驗和對比實驗在一定的條件下是可以相互轉變的。人類在不同的時期,對事物的認知也在不斷發展;不同的人,對事物的認知水平也有差異。例如,如果人們不知溫度對某種種子萌發的影響,此時設計一系列的實驗條件進行研究,這就是對比實驗,從對比實驗中可以確定該種子萌發的最適宜溫度;如果現在人們已知了上述種子萌發的最適宜溫度,還想研究其他溫度對該種子萌發的影響,此時設計的實驗就是對照實驗。同樣,對於學生來說,因知識有限,對照實驗在一定的條件下也可以認為是對比實驗。

 

……實驗教學中,強調的是實驗設計的基本原則和對變量的控制等基本要素,而不應花過多的精力分析某個實驗是對照實驗還是對比實驗,討論這些名稱問題並沒有太多的實際意義,不會給學生的學習帶來切實的幫助。

 

文章選自《中學生物教學》互動平臺


        互動微信平臺(nzwhd2014)   

相關焦點

  • 實驗|怎樣區分實驗組和對照組
    在對照實驗中,經過這樣的控制處理的一組事物稱為實驗組。為了確證實驗組的結果是由人為進行的這種處理引起的,需要用同樣的研究對象另外設置不作上述處理的一組事物進行觀察,這樣的未作實驗處理的一組事物稱為對照組。這裡之所以強調「一組」,主要是考慮到平行重複的問題。簡單地說,進行了實驗處理的事物是實驗組,自然狀態(未加處理)的事物稱為對照組。
  • 對照實驗俺知道,雙盲實驗是個啥?(上)
    我們看了許多有關疫苗研發進展的報導,在這些報導裡,一些名詞反覆出現,比如「臨床研究」、「雙盲實驗」。接下來的兩篇文章,小墨就和大家聊聊什麼是雙盲實驗,以及為什麼要進行雙盲實驗。不過在此之前,我們應該對疫苗的研發和生產的大致階段有一個粗略的了解。
  • 哪個是實驗組,哪個是對照組?
    ,難免要考慮誰是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問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經常會對教材中的實驗提出類似的問題。我們首先看探究實踐:比較過氧化氫在不同條件下的分解,其中3和4誰是實驗組?誰是對照組?如果是這樣的話,實際上沒有明確的實驗組和對照組,所以3和4、試管1和試管2就應該是相互對照或稱對比實驗。
  • 【教學參考】實驗設計中的對照與對照原則
    本文轉自「生物學教學」, 如有侵權, 立即刪除! 1 對照與實驗對照原則 除了一個因素其餘因素都保持不變的實驗叫對照實驗。對照實驗一般要設置對照組和實驗組。
  • 隨機雙盲對照實驗
    為了控制自愈效應的影響,研究者有必要在安排處理組服藥的同時,再安排另一組患者(亦稱對照組)不服藥。通過比較處理組與對照組的病情變化差異,就能控制自愈效應。但問題依然存在,因為與對照組相比,處理組或許受益於安慰劑效應——亦即只要服藥者認為自己得到了治療,即使其服用的是毫無藥效的糖丸,心理作用也可能使得病情出現好轉。  那麼,如何進一步對安慰劑效應加以控制呢?
  • 為何要對新冠肺炎特效藥開展隨機雙盲對照實驗
    以致一旦有關於某些藥物療效的消息就會不脛而走,而這些消息本身卻真假莫辨。其實,確認某種藥物確實有效且副作用可控,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隨機雙盲對照實驗,被公認為是評估諸如藥物療效等處理效應的黃金標準。根據相關媒體報導,目前已有幾例新冠肺炎備選藥物正在開展這一類型的實驗。最終這些藥物是否靠譜,必須要等待實驗的結果。
  • CST Tech Tips——如何在IHC實驗中加入細胞沉澱物對照?
    做IHC實驗時,我們經常思考的是有沒有信號,信號是否有差異性,此外,有沒有使用合適的對照來確保抗體檢測的就是預定的靶標?如果這支抗體在WB實驗中已經使用陰陽參驗證過特異性,是否就不需要考慮這個問題了?使用福馬林固定、石蠟包埋,很容易獲得用作陽性和陰性對照的細胞沉澱物。開始一組新的實驗或使用一種新抗體時,通常用細胞沉澱物對照。組織對照物vs細胞沉澱對照物如果某種組織已知會高表達蛋白,或某種組織的表達更加有限,則組織對照可能有用。
  • 實驗組對照組的區分
    2、對照組和實驗組的確定技巧:
  • 實驗組?對照組?還是傻傻分不清,那就請看這篇文章
    這兩天,很多科學老師都發現了,科學教材和參考書上對科學實驗中實驗組和對照組區分沒講清楚。今天就給大家詳細講講一、從兩者的複雜性方面區分:1、實驗組的複雜性:實驗組是複雜的,有許多的變量,須通過「控制變量法」來進行研究。2、對照組的複雜性:對照組是簡單的,幾乎沒有任何變量。
  • tRNA到底有多少種?
    tRNA到底有多少種很多教輔資料強調:由於編碼蛋白質的密碼子有61種,所以反密碼子也相應的有61種。情況真是這樣的嗎?請看美版《生物學》的介紹:「大約共有45種不同的tRNA分子。為什麼是45而不是64個tRNA (每個密碼子對一個)呢?這是因為tRNA 反密碼子的第三個鹼基對允許發生一些「擺動」,有些 tRNA能夠識別一個以上的密碼子。」
  • 以抖音為案例,講清楚「用戶增長實驗」在做什麼?
    原標題:以抖音為案例,講清楚「用戶增長實驗」在做什麼?你是否知道什麼是用戶增長實驗?你又了解用戶增長實驗究竟是在做什麼?它如何產生作用的呢?針對這些疑惑,筆者將以抖音為案例,聊聊用戶增長實驗在做什麼?摘要:之前簡單介紹過用戶增長(UG)核心工作流:分析數據→形成假設→實驗驗證,大致描述了每一步在做些什麼。
  • 區分鹽水和水的奇妙實驗
    科學是我最喜歡的一門課,原因之一是老師在課堂上會做很多神奇的實驗。今天我想做個區分鹽水和水的實驗。
  • 實驗動物飼料的類別
    許多同學在與小課長溝通的時候詢問過這樣一個問題,我們生產的實驗動物飼料究竟有多少種?怎麼有這麼多分類,?簡直挑花了眼!小課長已經接觸這一方面也快有好幾年時間了,給同學們介紹的次數也已經數不清了。按照實驗動物的不同進行分類因為不同的實驗動物對飼料的要求(硬度,營養要求,外形等)不一樣,所以在飼養不同實驗動物的時候必須使用相對應的實驗糧。
  • 以抖音為案例,講清楚「用戶增長實驗」在做什麼?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你是否知道什麼是用戶增長實驗?你又了解用戶增長實驗究竟是在做什麼?它如何產生作用的呢?針對這些疑惑,筆者將以抖音為案例,聊聊用戶增長實驗在做什麼?摘要:之前簡單介紹過用戶增長(UG)核心工作流:分析數據→形成假設→實驗驗證,大致描述了每一步在做些什麼。現在用一個大家可能注意到過的案例,來嘗試逆推和重現相關的工作場景,爭取講清楚UG實驗在做什麼。
  • 備戰高考 ▏實驗專題——依據實驗目的,設計實驗步驟
    、使用方法;⑶根據預期結果確定實驗組和對照組,確定是否需要條件對照;⑷施加自變量,即實驗組和對照組處理的差異,這種差異是唯一的。⑸書寫實驗步驟的關鍵詞 (化繁為簡、應對有序)第一步:取材、材料是否需要預處理、分組、編號等第二步:實驗組和對照組施加自變量,控制無關變量第三步:觀察實驗現象、進行
  • 實驗專欄丨檢測細胞毒性實驗對比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CCK8與MTT的實驗原理。CCK-8實驗:實驗原理:全稱為Cell Counting Kit-8,在電子載體1-Methoxy PMS存在的情況下能夠被細胞內脫氫酶還原成水溶性的甲臢染料,生成的(橙黃色)甲臢量與活細胞數量成正比,即顏色的深淺與細胞的增值成正比。
  • 如何區分安徽種黃緣龜和臺灣種黃緣龜
    黃緣盒龜有三個亞種:我國南方黃緣,臺灣黃緣和日本琉球黃緣。基本上我們看到的只有兩種:安徽種黃緣龜和臺灣種黃緣龜。那麼如何區分這兩種黃緣呢?我們可以從一些細節上仔細觀察: 1.背甲的高度幼體區別不大,但亞成體和成體時,我們可以看到明顯的差異:安徽種的黃緣背甲高而圓;臺灣種的黃緣相對平坦。   2.看脖子的顏色安徽種黃緣的脖子微微是肉色,微微發紅;臺灣種黃緣的脖子顏色暗淡,發黑色。3.
  • 八年級:[實驗]測液體的密度
    要知道一個物體是什麼物質做的,只要測出密度再查密度表對照一下就行了。【舉手提問】1.如何測量物質的密度呢 ?2.液體的密度怎樣測量?【新課學習】兩杯無色液體,一杯是水,另一杯是鹽水,要知道那一杯是水那一杯食鹽水,通過觀察和聞氣味是區分不出來的。水和鹽水
  • 梅毒TPPA試驗:陰性對照孔陽性,實驗孔強陽性凝集!到底哪做錯了?
    特異性梅毒螺旋體試驗有梅毒螺旋體血球凝集試驗如 TPPA 試驗,是以梅毒螺旋體精製菌體包被在人工載體明膠粒子上作為抗原,去和梅毒患者血液中特異性抗體產生凝集反應,可避免血清樣本鈍化和溶血帶來的影響。在臨床實驗室 TPPA 試驗由於其敏感性和特異性都非常高受到廣泛應用,並且可作為梅毒確證的依據。
  • GST pull-down和CoIP有何區別?實驗結果該如何解讀?
    從兩者的實驗原理我們不難發現,GST pull-down和CoIP實驗都是通過一種多組分的固相複合物將誘餌蛋白固定,隨後富集靶標蛋白,從而確定靶標蛋白和誘餌蛋白互相作用的事實,整體思路是很類似的;不過由於固定誘餌蛋白的方法不同,二者在適用範圍上,以及實驗難度上均有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