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啥別生病,動啥別動刀。最近奇點糕有個朋友,就在忍受口腔小手術後的痛苦,雖然不是拔牙,但各方面的不適感也夠喝一壺的。小手術尚且如此,要是換成大手術,奇點糕都不敢說自己忍得住。
就算醫學發展到今天,醫生的技術不斷精進,大手術也仍然伴隨著一定的風險,術後因為併發症再次住院也不是新鮮事。如果能有藥物降低這些風險,自然是再好不過了,對吧?
在近期的《美國醫學會雜誌·外科學》(JAMA Surgery)上,一項最新的美國隊列研究就顯示:在手術前服用「神藥」二甲雙胍,與糖尿病患者大手術後90天內,死亡風險相對下降28%有關!
手術臺上永遠不能說100%,但安全多一分是一分
(圖片來源:Pixabay)
而且服用二甲雙胍,還與患者術後的炎症程度減輕、因術後併發症再住院風險下降、手術後5年內的死亡率下降等多重因素有關,看來神藥在外科領域的作用,很值得探索啊。
患者的糖尿病、高血壓等基礎慢性疾病,是外科醫生動手術之前需要格外關注的,畢竟這些患者身體機能往往會差一些,恢復慢,也容易出現術後併發症。如果涉及到一些藥物的調整,估計還得請會診解決。
像二甲雙胍這種降糖藥,由於藥物相互作用等原因,手術前很多時候會停用,不像他汀類藥物可以持續使用。但除了降糖,二甲雙胍的奇妙功效還有很多,像是抗炎和調節免疫[2],應該會對改善患者的預後有用吧?
具體有沒有用,得讓數據說話。本次隊列研究是由匹茲堡大學團隊開展的,研究團隊挑選了2010-2016年間,賓夕法尼亞州15所醫院的大手術患者資料,從中找到了2700多例符合入組標準,且有二甲雙胍服用記錄的病例。
吃藥一吃一把這種事,真不希望發生啊……
(圖片來源:Pixabay)
這裡大手術的定義,包括了普外、心胸、骨科、神外、血管等多個科室需要全麻和術後住院的手術,微創手術也被列入其中。在篩選病例後,研究團隊根據患者的實際特點,進行1:1的匹配病例對照,分析二甲雙胍的價值。
術後90天內死亡率是分析的主要終點,此外短期的30天死亡率和長期的5年死亡率,以及30天/90天再住院率是次要終點。而在術後炎症的衡量指標上,研究團隊使用的是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比值(NLR)。
整體而言,列入分析的患者術後中位隨訪時間達到4.5年,患者的中位年齡則是67.7歲,屬於老年範疇。普外科和骨科手術分別佔到全部手術的30%和29%,手術時長和術中失血情況,在服用二甲雙胍組患者和對照組患者之間沒有差別。
從數據上看,服用二甲雙胍組患者術後30天內有49例死亡,90天內有89例,對應的30天和90天死亡率分別是2%和3%,而對照組不服用二甲雙胍的患者,兩個死亡率數字分別是2%和5%。
這樣一算,就有了術前服用二甲雙胍,與術後90天內死亡率相對下降28%有關的結論,而從術後5年死亡率的數據來看,二甲雙胍可能還有長期的保護效果。
在術後併發症再住院方面,服用二甲雙胍也與30天內再住院相對減少16%,90天內相對減少14%有關。而衡量術後炎症程度的NLR指標上,二甲雙胍組患者是4.6,也要低於對照組的5.0,說明患者炎症明顯更輕。
JAMA Surgery刊發的社論中就表示,「像β受體阻滯劑、他汀類等藥物一樣,術前使用二甲雙胍,也被證實與改善患者手術預後有關,把這些藥物的術前使用最優化,形成標準治療方案,也許只是時間問題了」[3]。
不過社論也強調,由於研究中並沒有讓患者停用他汀類藥物,可能還需要亞組分析,把他汀類藥物的影響剝離出來。而且研究團隊在論文中也表示,病歷資料不能完全反映手術操作質量、術前二甲雙胍的服用時長和劑量等影響因素。
所以二甲雙胍這種保護效果到底有多強,還需要更多的研究來證實,不過匹茲堡大學已經啟動了大規模的臨床試驗,評價不同劑量二甲雙胍對不同類型手術預後的影響[4]。也許幾年之後,「術前磕胍」就要成為新標準了呢。
參考資料:
1.Reitz K M, Marroquin O C, Zenati M S,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Preoperative Metformin Exposure and Postoperative Outcomes in Adults With Type 2 Diabetes[J]. JAMA surgery, 2020: e200416.
2.Cameron A R, Morrison V L, Levin D, et al. Anti-inflammatory effects of metformin irrespective of diabetes status[J]. Circulation Research, 2016, 119(5): 652-665.
3.George E L, Wren S M. Improving Outcomes After Surgery—An Old Medication With Unexpected Benefits[J]. JAMA surgery, 2020: e200417.
4.https://www.medpagetoday.com/primarycare/diabetes/85887
頭圖來源:Pixabay
本文作者 | 譚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