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清網絡佔卜實質,不要被「倖存者偏差」迷惑雙眼

2021-01-08 中國經濟網

  說起算命看相的迷信活動,不少年輕人一定嗤之以鼻。但是,一旦把同樣的活動搬到網上,而且以塔羅牌等源自西方的佔卜形式為賣點,事情好像就變得不一樣了。據報導,線上佔卜已逐漸從娛樂走向牟利,高收費、花式營銷等亂象層出不窮,一些所謂的佔卜師依靠「水軍」刷人氣,如果顧客給出不滿意評價就拉黑。部分沉迷於線上佔卜的年輕人在迷茫焦慮中淪為被詐騙的對象,造成嚴重的財產損失。

  根據筆者平時的觀察,相信塔羅牌等網絡佔卜的以年輕群體為主,甚至不乏高學歷者的擁躉。工作中遇到不順心的事情,他們會請教佔卜師;婚戀生活出現了矛盾和縫隙,也會找佔卜師算一卦。總而言之,在一些玩家的眼裡,萬事萬物仿佛都可以通過佔卜預測,拿不準的主意也可以由塔羅牌代勞。

  如果僅僅作為一種娛樂活動,玩玩塔羅牌倒也無傷大雅。畢竟,職場人士工作壓力大,需要找到情緒舒緩的空間,而塔羅牌等佔卜具有心理暗示的功能,能夠讓人在一定時期內從硬邦邦的現實生活中獲得某種解脫。

  但是,當遊戲成為一種灰色產業,甚至被人用來行使詐騙,其無疑走向了危險的方向。說輕一點,這是一種心理操控,佔卜師以塔羅牌為工具騙取顧客信任,提供一種虛妄的解釋;說嚴重一點,當佔卜師讓顧客沉迷於其間,並藉此獲得顧客的私人隱秘信息,就會引發諸多違法犯罪行為和逾越社會倫理的結果。

  很多人相信塔羅牌,一方面固然來自其西化的前衛包裝,另一方面則離不開所謂佔卜的「準」。正如報導所言,很多塔羅牌佔卜師通過購買「水軍」,製造一種算命很準的假象,而真實顧客受吸引花錢算命以後,哪怕結果不準確,也找不到投訴維權渠道,想打差評就會被直接拉黑。從心理學上來說,不管怎麼樣的算命都存在一種「倖存者偏差」,歪打正著算準的案例會被無限放大,不光被佔卜師大做文章,也讓顧客信以為真,而算不準的情況則被人們忽視,或者被各種子虛烏有的藉口搪塞。

  可以說,只要花錢請人算命,那唯一的結果就是受騙上當。區別只在於一些人被騙了還一無所知,甚至主動替佔卜師解釋,以尋求某種平衡,陷入自欺欺人的心理泥沼;一些人被騙後恍然大悟,卻發現根本沒有辦法挽回損失,甚至連打個差評出口氣都軟綿無力。

  因此,監管部門出手規範所謂網絡佔卜活動就尤為必要。許多以營利為目的的網絡佔卜,都涉嫌構成了非法經營、虛假宣傳活動,對此,網絡平臺本來就有規範和整頓的義務。而對於騙取顧客錢財、侵犯他人人身權利的佔卜,公安機關等部門也要及時出手,以強大的法律武器進行打擊,為受其傷害的公民挽回損失。

  當然,與很多線下佔卜活動一樣,網絡佔卜會以各種明目打法律的擦邊球,或者以私域流量的形式進行推廣營銷,從而與監管部門「躲貓貓」。從根本上來說,讓社會形成對這些新型網絡佔卜的正確認識,戳穿塔羅牌算命隱藏的把戲,才能防止其對社會造成更大危害。

  與完全被封建迷信蒙蔽的人不同,多數玩塔羅牌的年輕人一開始有一種好奇和將信將疑的態度,他們本身具有一定科學素養,也有自己的邏輯判斷能力,只是被網絡佔卜設計的複雜心理陷阱所誘騙了。因此,引導年輕人形成正確的價值判斷,就要用強大的科學邏輯,揭露網絡佔卜的虛偽性。比如,讓年輕人意識到大量不「準」的算命結果被人為掩蓋了,幫助其認識「倖存者偏差」,就能讓他們明白塔羅牌只是博君一笑的遊戲而已。

  當代青年工作緊張、精神壓力大,因為找不到合理的解壓渠道,部分人才尋求網絡佔卜的精神安慰。對此,社會還要在年輕人精神生活的「供給側」上下功夫,比如提供科學便利的公共心理諮詢服務,創建青年精神文化社群,為孤獨的年輕人創造互相理解和支持的條件。年輕人樹立了健康文明的生活態度,為自己構建豐盈的精神世界,自然不會在網絡佔卜的虛妄中不能自拔。

(責任編輯:武曉娟)

相關焦點

  • 什麼叫倖存者偏差?
    這就叫倖存者偏差。我們在求職和工作中,經常會碰到諸多問題。通常會去求助成功的「過來人」問問他們,例如,讀書拿大學文憑到底有沒有用?怎麼樣才能找到月薪過萬的工作?怎麼樣在職場中快速升遷?等等問題。上述成功者給出的答案都對,但都是倖存者偏差。都只是一部分真相。這就跟我們小學語文課本裡面的一篇文章《小馬過河》一樣,我們問別人得到的成功經驗答案永遠是片面的,不能解決自己的問題。
  • 倖存者偏差與技術創新
    這個例子生動地解釋了「倖存者偏差」:人們的統計對象,往往來源於特定群體,從而造成認識的偏差。因「倖存者偏差」發生錯誤的問題比比皆是。 有個段子說:小米手機取得巨大成功後,雷軍用調查小米手機的方法來設計小米電視,效果卻很不理想。雷軍百思不得其解。有人提醒他:小米手機的用戶,有多少家人家有客廳呢?這就是一種「倖存者偏差」。
  • 六度空間理論和倖存者偏差 !
    思想有點跳躍 ,毫無聯繫的就想到了另一個理論「 倖存者偏差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遇到過這種人 ,總喜歡說「 讀書有什麼用 ,我的小學同學 XXX ,他從小成績一塌糊塗 ,初中都沒念完就退學了 ,現在生意做得可大了 ,我本科畢業還不是租著房吃著泡麵朝九晚五 。」
  • 死人不會說話,看不見的彈痕才最致命,趣說倖存者偏差模型
    因為「死人不會說話」,後來,強大的網絡傳播告訴我們,準確的立意是「倖存者偏差」模型。那到底什麼是倖存者偏差呢?所謂「倖存者偏差」模型就是指當取得資訊的渠道僅來自倖存者時,這樣的資訊可能會存在與實際情況不同的偏差,而產生思維分析模型。我們還是先來深入了解「倖存者偏差」模型經典轟炸機加裝鋼板的案例吧。
  • 有一種讀書無用論,叫做「倖存者偏差」
    像這種讀書無用論,就是典型的陷入了「倖存者偏差」的思維當中了。雖然有些個別人,沒有讀過多少年的書,卻因各種機緣巧合與努力下,走向了成功。但是更多的人,卻努力了一輩子,仍然難以成功。因此,不讀書想要成功,並不是大家所想像中的那麼容易,你所見到,所聽到那些不讀書也能成功的,只不過是一種「倖存者偏差」現象。
  • 什麼是倖存者偏差?讀《隨機漫步的傻瓜》,自強不息才是英雄氣概
    這也是倖存者偏差的問題。(《伊利亞特》和《奧德賽》是荷馬史詩裡的敘事詩)我們只看到成功者,因而形成了對機遇的錯誤看法,比如說我們常會認為長得英俊漂亮的人薪水會比較高,其實這是因為我們經常只會注意到那些薪水比較高的人,或者說那些薪水比較高的人容易被我們注意到罷了。推論上的一大問題是:靠資料下結論的人,往往會比別人更快、更有信心地墜入陷阱中。
  • 網絡主播真實收入曝光:不懂「倖存者偏差」,你會以為錢很好賺
    在網上看過一張網絡主播放出來的工資單。這位主播,一個月只休息了4天,直播總時長超過200小時。而這樣一個堪稱勤勞的主播,最終一個月的收入,只有622元。更可怕的是,這622塊錢工資下面的標註顯示,他已超過百分之77的同行。
  • 什麼叫「倖存者偏差」?你看到的,只代表你能夠看到的
    什麼叫「倖存者偏差」?你看到的,只能代表你能夠看到的「倖存者偏差」是一個非常經典的邏輯謬誤,也是生活中非常常見的一種現象。如果直接解釋這個詞的含義,可能大家會覺得比較抽象,無法很好地去理解。這就是倖存者偏差的一個典型的故事。換句話說,人們看到的,可能代表的只是人們能夠看到的,同樣還有更多人們看不到的東西。而人們如果只根據自己看到的現象,去分析其中的原因,而忽略了自己為什麼能夠看到這些現象的原因,就很可能會因此造成偏差。
  • 期貨交易是不是一場倖存者偏差
    他之前十幾年是不是倖存者偏差?我們該如何避免?在純粹的投機領域,拉長周期來看,所有的交易者最終都會離開市場,只不過有的交易者離開的時候身無分文甚至負債,有的交易者離開的時候尚有盈餘,真正能夠在頂峰激流勇退的人更是鳳毛麟角,包括那些我們曾仰望的各色股神期神。如果說,整個交易生涯真的是一個生存者偏差,最後都會被淘汰離場,那麼該如何解釋傑西利佛莫爾的三起三落?
  • 倖存者偏差父母得知道
    在網紅文化興起的今天,父母別被"倖存者偏差"蒙蔽"倖存者偏差"指的是當人們獲得的信息都是成功的例子時,失敗者可能就被忽略掉了,那麼這個信息就會與實際情況存在較大的偏差。簡單來說就是,有的人以偏概全了。比如上面說的,人們看到學歷不高的網紅、明星輕鬆把國企崗位、上海戶口這兩個多少人夢寐以求的東西拿到手後,就認為讀書無用,不如當網紅。
  • 欺騙、迷惑、歪曲,莫讓歷史的虛無蒙蔽了雙眼
    筆者以為,歷史虛無主義具有極大的欺騙性、迷惑性,我們一定莫讓歷史的虛無蒙蔽了雙眼。眾所周知,所謂歷史虛無主義,就是把歷史視為一種無主體的偶然結果,否定歷史唯物主義與歷史決定論,這種「虛無主義」就是歷史虛無主義。毋庸置疑,歷史虛無主義具有極大的欺騙性、迷惑性,其本質就是以所謂「重新評價」為名,歪曲近現代中國革命歷史、黨史、國史、軍史。
  • 貝利烏鴉嘴到底是倖存者偏差,還是真的每次都不準?
    貝利烏鴉嘴到底是倖存者偏差,還是真的每次都不準?1.02世界盃,決賽前貝利看好祖國奪冠。巴西最終奪冠。2.04歐洲杯,貝利看好東道主有葡萄牙走得很遠,葡萄牙最後打進決賽。3.06年世界盃一開始貝利就不看好大熱門的祖國,到法國和巴西的淘汰賽前也不看好。巴西最終被法國淘汰。
  • 透視線上佔卜亂象:「水軍」刷屏價格成迷,滋生網絡詐騙
    記者調查發現,雖然形式不同,但網絡佔卜與傳統算命並無本質不同,只不過藉助包裝和營銷,網絡上的佔卜術會顯得更加神秘和「高大上」,藉助網際網路算命也更加方便快捷。幾張塔羅牌真的能預測未來嗎?「佔卜都帶有較強的模糊性,並不是精準的測算,實際上只是用相對模糊的語言換取受眾的認可。」
  • 碰瓷高科技 鑽研心理學 網絡佔卜算的是你的「錢」!
    該案受害人王女士因長時間患病,導致感情、事業不順,精神陷入消沉,閒來無事在某網絡社交平臺上看到內容為「卜卦算命」的直播,後添加對方為好友,並多次向其高價購買「驅邪符」等物品,先後被騙走250多萬元。近日,該案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提起公訴。網絡佔卜 是「算命」還是「算錢」?
  • 碰瓷高科技 鑽研心理學 網絡佔卜算的是你的"錢"!
    網絡佔卜 是「算命」還是「算錢」?  說到網絡算命,微信裡、手機應用裡,社交媒體、直播平臺、還有視頻平臺上,各種測字、測名、測性格,測心、測運、測姻緣的佔卜服務比比皆是,還有號稱使用人工智慧技術看手相、看面相的,真是五花八門,名目繁多。
  • 那些講故事的倖存者
    在心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倖存者偏差」。了解這個概念,能影響我們人生中很多重大的決策。在介紹這個概念之前,先想幾個問題。第一個,如果你擁有馬雲的所有品質,你是否就會像他一樣有錢?第二個,如果將你的大腦換成了巴菲特的大腦,炒股是否也能無往而不利?
  • 風靡網絡的「迷惑行為」到底是什麼意思?
    小編最近發現,「迷惑行為」這個詞在網上可謂異常火爆。年輕人遇到了什麼奇葩的事,總喜歡在微博上艾特一下「迷惑行為大賞」。這位博主也是畫風清奇,只是簡單地做個轉發,配上三個問號,就收穫了96萬的粉絲。此外,「朋友圈迷惑行為」、「迷惑行為表情包」等熱詞也在網絡上屢見不鮮。
  • 微淼商學院乾貨分享:投資中的損失厭噁心理與倖存者偏差
    盲目羨慕直播帶貨暴富的人們,就是典型的陷入了「倖存者偏差」的思維當中。倖存者偏差來源於二戰。1941年二戰時期,美國飛機被擊落的頻率非常高,因此哥倫比亞大學的教授沃德,應軍方的要求開始研究「如何才能降低飛機被擊落的頻率」的課題,來提高飛機的生存率。沃德研究大量戰場倖存下來的飛機,發現飛機的機翼被擊中的頻率是最高的,而機尾被擊中的頻率是最低的。
  • 深度探訪|「倖存者」的誤導下,那些沉寂的二本畢業生
    ▲發達的社交網絡使「梗」裂變出不計其數的新場景。/圖片來源於網絡隨著雙十一的風潮、微博熱搜榜上流量躥升,幾乎全網全國的營銷宣傳、娛樂節目爭相套用,催生出「剁手吧,尾款人」和《哈哈哈哈哈》這樣標榜「明星化身打工人」的熱點綜藝真人秀。
  • 普羅米修斯:對異形的倖存者偏差,使愚蠢的人類本末倒置
    這只是人們因為對異形的恐懼心理所產生的倖存者偏差,異形對工程師而言根本就沒有那麼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