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科院已具備「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研究中心」啟動和建設條件
1 中新社北京9月24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24日從中國科學院獲悉,中國設立「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研究中心」是服務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一項重要舉措,該中心將依託中科院建設。目前,中科院已集成優勢研究力量和資源,系統深入開展科技支撐可持續發展的研究工作,已實現國家相關優勢資源的整合,具備「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研究中心」啟動和建設的條件。
-
湖科大參與研製編寫的我國首個踐行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目標定量...
由湖南科技大學地理空間信息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陳浩副教授師生團隊參與研製編寫的我國首個踐行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目標定量評估報告《德清踐行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進展報告(2017)》發布。包括湖南科技大學在內的6所大學、2家高科技公司的研究人員在陳軍教授(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教授、ISPRS第一副主席)領導下與德清縣政府及有關部門密切配合,依據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簡稱SDGs)全球指標框架,綜合利用地理空間數據和統計信息,對德清縣踐行SDGs實施情況進行了指標體系的本土化研究和定量、定性和定位相結合的評估分析
-
聯合國高級別研討會 各方盛讚「一帶一路」助推可持續發展議程
各方盛讚「一帶一路」助推可持續發展議程 中新社聯合國6月13日電 (王帆 廖攀)當地時間6月13日,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同聯合國經社事務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和世界衛生組織駐聯合國辦事處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共同舉辦「『一帶一路』倡議和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高級別研討會,會議由聯合國首席經濟學家哈裡斯主持。
-
深圳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深圳市可持續發展規劃(2017—2030年)及...
我們要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可持續發展等七大戰略,大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更好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 中國是世界可持續發展議程的全程參與者和重要推動者。2015年,習近平主席出席聯合國發展峰會,同各國領導人一道通過了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
-
我國首個踐行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目標定量評估報告發布
11月20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自然資源部了解到,在首屆聯合國世界地理信息大會期間舉行的「基於地理與統計信息開展德清可持續發展定量評估」分會上,我國首個踐行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目標定量評估報告——《德清踐行 2030 可持續發展議程進展報告(2017)》(以下簡稱《報告》)發布。
-
【中英文對照】二十國集團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行動計劃
此行動計劃以及其中的高級別原則,將推進全球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包括落實可持續發展目標和《阿迪斯阿貝巴發展籌資行動議程》。確認全球於2015年9月通過的具有普遍性、富有雄心的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再次承諾遵守可持續發展議程確定的所有原則,並為落實可持續發展議程做出貢獻。
-
中國利用地球大數據服務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
中新社北京8月18日電 題:中國利用地球大數據服務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中新社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A類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地球大數據科學工程」(科普名稱為「廣目」專項)負責人郭華東近日在中國科協年會上做大會主旨報告透露,中國利用地球大數據技術服務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取得顯著成效,在聯合國可持續發展技術促進機制的框架下,實現科技創新對可持續發展目標
-
...行動起來,共同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線上研討會
12月1日,絲綢之路沿線民間組織合作網絡舉辦「行動起來,共同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線上研討會。會議邀請聯合國相關機構負責人以及中國、泰國、寮國、緬甸、柬埔寨民間組織約50名代表出席。、搭建合作平臺、實施專項行動等有效措施,持續促進解決氣候變化、環境汙染、經濟發展不平衡等全球性問題,推進落實可持續發展目標。
-
支撐可持續發展,科學家該做什麼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科技創新世界潮 「在2020年,推進科學決策的理念尤為重要。新冠肺炎大流行表明,通過科學方法應對的國家比其他國家做得更好。」第二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期間,挪威BI商學院氣候戰略名譽教授喬根·蘭德斯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 可持續發展需要新政策響應 可持續發展是人類共同面對的挑戰。蘭德斯認為傳統的政策無法響應聯合國提出的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如果沿襲傳統,可持續發展議程的許多目標可能到2030年甚至到2050年也無法實現。
-
支撐可持續發展,科學家該做什麼_科技_中國西藏網
「在2020年,推進科學決策的理念尤為重要。新冠肺炎大流行表明,通過科學方法應對的國家比其他國家做得更好。」第二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期間,挪威BI商學院氣候戰略名譽教授喬根·蘭德斯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
-
聯合國《2019年全球可持續發展報告》:氣候變化與生物多樣性喪失給...
然而,形勢並非不可逆轉,根據聯合國在2019年9月11日發布的這份《2019年全球可持續發展報告》,科學有能力幫助減輕為實現相互關聯的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所帶來的權衡,並使我們重新走上正軌,在2030年以前為所有人創造一個更美好的世界。該報告由聯合國秘書長根據聯合國成員國的授權任命的一個獨立的科學家小組編寫,是第一份四年期全球可持續發展報告。
-
地球大數據專項入列聯合國可持續發展技術促進機制在線平臺
新華社北京9月15日電(記者董瑞豐)記者15日從中國科學院地球大數據科學工程專項辦公室獲悉,聯合國可持續發展技術促進機制在線平臺已將地球大數據專項列為其合作夥伴和技術支持機構。該進展彰顯了我國科研機構服務全球可持續發展的貢獻。
-
地球大數據專項入列聯合國可持續發展技術促進機制在線平臺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北京9月15日電(記者董瑞豐)記者15日從中國科學院地球大數據科學工程專項辦公室獲悉,聯合國可持續發展技術促進機制在線平臺已將地球大數據專項列為其合作夥伴和技術支持機構。該進展彰顯了我國科研機構服務全球可持續發展的貢獻。
-
中國為落實全球可持續發展作出重大貢獻
在南南合作框架下,中國為其他發展中國家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提供幫助。3年來成功實施27個項目,惠及49個亞非拉國家。2015年9月,聯合國通過了以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為核心的《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旨在消除貧困、消除飢餓、促進男女平等、應對氣候變化、加強可持續發展全球夥伴關係。 在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總幹事瓦羅瓦亞女士看來,中國正在為落實議程注入強大動力。
-
2020年,中科院這些科研成果令人矚目,有液態陽光、新冠疫苗等
近日,經專家評選和網友建議,中科院確定了2020年度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亮點工作和科技創新亮點成果,這些黑科技都有哪些呢?下面帶大家盤點一下。先來看看中科院2020年度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亮點工作:1.目前,已初步構建出一套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物流智能裝備產品體系,在中科院「弘光專項」支持下,分揀系統不斷升級,實現了產品系列化,加快了其在快遞、電商領域的推廣應用。再來看看中科院2020年度科技創新亮點成果:1.
-
支撐可持續發展,科學家該做什麼——訪挪威BI商學院氣候戰略名譽...
原標題:支撐可持續發展,科學家該做什麼——訪挪威BI商學院氣候戰略名譽教授喬根·蘭德斯科技創新世界潮「在2020年,推進科學決策的理念尤為重要。新冠肺炎大流行表明,通過科學方法應對的國家比其他國家做得更好。」第二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期間,挪威BI商學院氣候戰略名譽教授喬根·蘭德斯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
-
從聯合國2030年教育可持續發展目標與監測看中國教育丨公開課筆記33
國際教育目標的發展變化:1990年提出「全民教育」目標;2000年作為千年發展目標之一——MGD2「普及初等教育」;2015年作為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之一——SDG4 「確保包容和公平的優質教育,讓全民終身享有學習機會」。
-
華高萊斯丨知識簡報:聯合國海洋科學促進可持續發展十年計劃
什麼是海洋科學促進可持續發展十年?海洋科學促進可持續發展十年計劃(Decade of Ocean Scienc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源自於2015年9月25日召開的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峰會上,正式通過的《2030年議程》中,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中的第14項——「水下生物」目標。
-
廣西舉行實施「三百二千」科技創新工程支撐產業高質量發展發布會
近年來,自治區黨委、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科技創新的一系列重要論述,按照黨中央的戰略部署要求,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出臺了《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廣西科技創新支撐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關於進一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推動科技創新促進廣西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持續推進廣西科技創新領域邁向新臺階。
-
大家手筆:利用地球大數據促進可持續發展
2015年9月,聯合國在成立70周年之際通過了《變革我們的世界: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該議程的核心是實現全球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旨在讓所有國家和利益攸關方攜手合作,阻止地球的退化,以可持續的方式進行生產和消費,管理地球環境和自然資源,使地球能夠滿足今世後代的需求,讓全球走上可持續且具恢復力的道路,形成一個人與大自然和諧共處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