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獎得主羅伯特·席勒寫了本有意思的書:敘事經濟學

2021-01-08 36kr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紅杉匯」(ID:Sequoiacap),作者 洪杉。36氪經授權轉載。

對於每一個創業者和企業來說,在創造優質的產品、滿足用戶的期待、提供完備的服務之外,如何講述企業正在做的事也至關重要。真實、有感染力的講述能夠讓你的產品獲得事半功倍的傳播度與用戶好感度。敘事不等於講故事,絕不是創造空穴來風的神話,而是真實地挖掘你正在做的事情的意義,並且講述給擁有同樣價值觀的用戶。

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耶魯大學斯特靈經濟學教授羅伯特·席勒(Robert J. Shiller) 在他的新書《敘事經濟學》(Narrative Economics: How Stories Go Viral and Drive Major Economic Events)中強調了敘事的重要性,書中使用大量的歷史案例和數據,來分析研究那些影響經濟行為的流行事件背後的敘事原因以及管理者如何正確講述企業正在做的事。

Narrative Economics 

How Stories Go Viral and Drive Major Economic Events

Robert J. Shiller / 著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19年10月

如果你是一個商業人士,那麼最重要的問題之一是弄清楚,「如何講述自己在做的事?」

講述是我們理解世界與理解彼此的方式,那麼用什麼方式講述則是一個重要問題。很難想像,任何一位商業領袖或企業——如果不能回答「我們是誰?我們是做什麼的?我們希望世界如何看待我們?」這樣的問題,會是怎麼樣。

這不僅僅是商業上的通識,已經進入了學院派經濟學的研究領域,耶魯大學經濟學家羅伯特·席勒的新書《敘事經濟學》就是在探討這一問題。席勒的研究跨越了多個學科、打破了許多既有的傳統觀念,探索了敘事在解釋「故事如何迅速傳播並推動重大經濟事件」上起到的作用。

羅伯特·席勒(Robert J. Shiller)

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耶魯大學斯特靈經濟學教授

敘事本身對於理解經濟學是不可或缺的,甚至通過敘事進而可以理解其他一切經濟概念。

大多數高管和企業家可能會認為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如果你覺得席勒只是在「老壺裝新酒」那就理解錯了。他所探討的「敘事」並不僅僅是「故事」。「敘事」和「故事」這兩個詞經常可以互換使用,但根據韋氏在線詞典,敘事是「呈現或理解某一情況或一系列事件的方式,用以反映和促進某種特定的觀點或價值觀。」這比故事更深刻、更本質、更廣泛。

人們需要敘事。在席勒看來,這是給我們正在做的事情賦予意義的重要方式,也是人區別於其他動物的重要特性。社交媒體和全球互聯從根本上使敘事與表達變得民主化了,這也使得企業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難控制自己的故事。當一個故事流行起來、像病毒一樣傳播開來,它就被塑造成某一特定版本的現實。故事的最終形式變得不可控。

席勒說:「我們可以把歷史看作是一系列罕見的重大事件,其中某一故事被廣為傳播,通常(但不總是)是因為有了極具吸引力的名人(即使只是小有名氣甚至是虛構的人物)的加持,而倍添了人們對這一故事的興趣。」

對企業而言,講述是把雙刃劍。你或你的產品或許能夠因此取得突飛猛進的快速成功,但需要警惕,這種成功有時只是曇花一現。當講述出現錯誤時,被用戶拋棄的速度也可能一樣快。想要能像蘋果公司一樣獲得持久的成功,除了講述外還需要其他的支撐。

為什麼有些敘事能夠被廣泛傳播和關注呢?一方面,如果敘事能夠獲得有影響力的人和強大的視覺圖像的加持,會對傳播有所助益;另一方面,發人深省的是,在傳播過程中敘事本身的真實性似乎並不起到重要的決定作用。

席勒認為,敘事能夠達到病毒式傳播,其背後的力量是神秘的,「某一重大事件的發生其實是由敘事中看似不相關的突變導致的,它具備較高的傳染率,同時具備較低的遺忘率,或者某些先發效應使得一組相互競爭的敘事搶佔了先機。」

想想拉杆箱的興起。席勒寫道:「直到20世紀90年代,西北航空公司的飛行員 Robert Plath 發明了有兩個輪子和可以摺疊的堅固手柄後,拉杆箱才開始流行起來。」

事實上,這個推廣過程是漫長的:早在1887年,一個類似的產品就出現並且申請了專利;1951年, John Allan May 的一篇文章也講述了他從1932年開始為製造和銷售輪式手提箱所做的努力;1972年, Bernard Sadow 輪式行李箱的早期版本已經誕生了,但僅獲得了有限的認可。直到機組人員大範圍接受了這些行李箱,並拉著它們在機場華麗地穿行時,它們才最終流行起來。

為什麼拉杆箱沒有更早地流行起來呢?社會、技術和商業的發展是不是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呢?這裡有一個貌似合理的敘事:拉杆箱的興起正好趕上了全球商務旅行不斷增長的時代,越來越多的女性旅客乘飛機出行,她們往往會帶大量的旅行物品,為了應對這一問題,輕裝旅行——只帶隨身行李——變得十分必要。所以,航空公司開始對託運行李收費,乘客也開始青睞那些更便於攜帶的隨身行李箱。

在商業邏輯中,這種基於儘可能多的經驗、觀察和推斷,對於決定是否把某一產品推向市場至關重要。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商業領袖靠預測和影響敘事過程來謀生,不管這些敘事看起來多麼不可預測。席勒寫道:「經濟敘事是一個具有感染力的故事,它有可能改變人們做出經濟決定的方式,比如決定此時僱傭一個工人還是等待其他更好的時機、在商業交易中是冒險還是謹慎、是創業還是投資。」

敘事是對你正在做的事的講述,這是需要想像力和講述能力的,有些人非常善於賦予事物以某種意義,但與此同時,人類創造的某些意義可能是一個陷阱,因為世界上很多事情就像一些自然發生的羅夏墨跡測驗一樣,它們發生了,但沒有什麼意義。

簡而言之,管理者必須警惕和審慎地對待敘事,避免「過度腦補」,人們天生就容易被自我催眠或別人的故事所誘惑。所以,一定要問問自己,「如何講述自己在做的事?」但問題不能就此打住,你還需要判斷這個故事是否真正描述了真實發生的事情,還是僅僅描述了你的想法。最好更進一步,問別人:「你看到我所講述的事情了嗎?」

相關焦點

  • 諾獎得主羅伯特·席勒:川普是敘事經濟學的一個絕佳例子
    澎湃新聞記者 蔣夢瑩後疫情時代下的敘事如何影響經濟活動,甚至最終影響地緣政治力量的平衡?傳統經濟學家在解釋過去或預測未來時,很少會引用流傳於街頭巷尾或報紙評論中的看法。但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耶魯大學經濟學斯特林教授羅伯特·席勒(Robert Shiller)卻肯定了未經經典經濟學方法檢驗公眾信念,即「敘事」在重大經濟事件中的作用。
  • 理察·塞勒:從差點輟學到諾獎得主
    塞勒的發現吸引了大量研究者,他們的共同努力讓行為經濟學成為了當代經濟學研究中的主流領域之一。芝加哥大學「貢獻」三成經濟學諾獎得主芝加哥大學官網信息顯示,塞勒是芝加哥大學決策研究中心主任,美國全國經濟研究所行為金融項目的共同負責人,另一負責人為美國經濟學家,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席勒。
  • 諾獎得主羅伯特·席勒:美國股市被高估40%,不可避免將發生劇烈修正
    德國《商報》網站2月28日刊載題為《新冠肺炎疫情: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席勒警告螺旋下行風險》的報導稱,諾貝爾獎得主、美國經濟學家羅伯特·席勒警告說,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帶來嚴重後果。問:也就是說,現在我們正進入您所稱的「敘事經濟學」領域,即您的這種理論:流傳的敘事往往比實體經濟對股市走勢起著更大的決定性影響……答:是的,基本面經常被高估,那取決於伴隨它的故事。恐懼滋養恐懼。如果一個投資者感覺其他投資者缺乏安全感,他也會感到不安,也會感到恐懼。這就像是一種病毒,因為它是如此神秘,可以引發掩蓋事實的強大的敘事。這使事情變得非常危險和不可預測。
  • 聚焦諾獎!諾貝爾經濟學獎與中國,十年4獲獎者關注樓市
    2018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將在北京時間10月8日晚間6點左右揭曉。儘管目前為止,中國乃至亞洲的經濟學家尚無在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獎的經歷,但這並不妨礙諾貝爾經濟學獎引發國人的熱議。諾貝爾經濟學獎在哪些層面影響著中國?諾獎得主如何看待中國的經濟?
  • 諾獎得主羅伯特·席勒:新冠病毒可能引發新金融危機
    來源:參考消息【德國《商報》網站2月28日報導】題:新冠肺炎疫情: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 席勒警告螺旋下行風險(記者 延斯 · 明希拉特發自華盛頓)諾貝爾獎得主、美國經濟學家羅伯特·席勒警告說,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帶來嚴重後果。
  • ...明白人」——從邊緣走向主流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理察·塞勒
    新華社發(石天晟 攝)  新華社北京10月9日電  題:誰都不是「明白人」——從邊緣走向主流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理察·塞勒  新華社記者許蘇培 劉海燕 李驥志  他在課堂講授「行為經濟學」,也在課堂實踐「行為經濟學」。
  • 直擊諾獎 | 歷年諾獎得主帶你親歷最強大腦的頂級書單
    本期我們精選了歷年諾貝爾獎得主權威著作和力薦好書,帶你一起品讀大師經典。01.諾獎得主相關著作2020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米爾格羅姆2019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班納吉;迪弗洛《敘事經濟學》就從全新視角告訴你流行敘事會如何影響經濟和社會生活的。
  • 直擊諾獎 | 歷年諾獎得主帶你親歷最強大腦的頂級書單_讀書_澎湃...
    本期我們精選了歷年諾貝爾獎得主權威著作和力薦好書,帶你一起品讀大師經典。01.諾獎得主相關著作2020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米爾格羅姆2019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班納吉;迪弗洛《敘事經濟學》就從全新視角告訴你流行敘事會如何影響經濟和社會生活的。
  • 2020諾貝爾經濟學獎,看這一篇就夠了
    拍賣理論獲得諾獎後,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應都是:啊?拍賣有那麼重要嗎?的確,和去年的全球貧困問題相比,拍賣理論就顯得十分「小眾」。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傑·邁爾森(Roger B. Myerson)。邁爾森通過嚴格的數學推導,得出結論:在滿足競拍人對於物品的評價相互獨立、競拍人只關心自身的期望收益等一系列的假定下,所有可能的拍賣機制都會給拍賣者帶來相同的期望收益。
  • 我們作者又獲諾獎了!2020諾貝爾經濟學獎,看這一篇就夠了
    米爾格羅姆教授門下弟子眾多,包括2007年克拉克獎得主蘇珊·艾希、香港大學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院長蔡洪濱等。拍賣有那麼重要嗎?拍賣理論獲得諾獎後,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應都是:啊?拍賣有那麼重要嗎?率先對存在「關聯評價」的拍賣機制進行研究的,就是這次諾獎得主米爾格羅姆教授。值得一提的是,米爾格羅姆教授對存在「關聯評價」時拍賣的研究,論證了「勝者的詛咒」存在的可能性。
  • 諾獎理財啟示錄
    這其中還有一個小插曲,由於諾獎組委會始終聯繫不上得獎者之一的米爾格羅姆,他的鄰居,同為諾獎得主的威爾遜不得不半夜跑到他家門前按響門鈴,這也讓兩人喜提了「諾貝爾獎得主被鄰居告知自己的獲獎」的微博熱搜詞條。
  • 2017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理察·塞勒: 「離經叛道」的經濟學家
    「過去30年,經濟學領域正在發生一場最重要的革命,理察·塞勒就是這場革命的中心人物。」曾經準確預測到金融危機爆發的經濟學家羅伯特·席勒如此評價道。 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學院揭曉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理察·塞勒(Richard H.
  • 從餐廳菜單設置玄機,學習諾獎得主理察.塞勒的「行為經濟學」
    ……以上是理察·塞勒有趣又有料的行為經濟學研究當中的幾個小小的案例而已。理察·塞勒是誰?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得主。而且是寫書能暢銷,投資能穩賺的諾獎得主,這樣的實幹家在大牛級經濟學家中,可以說是寥若晨星。
  • 歷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中國故事
    雖然目前未有中國經濟學家獲得諾獎,但此前歷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中,不少人與中國有一定淵源,或是對中國經濟社會問題有較多研究,或是在中國的組織機構中有所任職,或與中國經濟學家有一定聯繫。最常來華諾獎得主:獲得在華永久居留權199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被授予羅伯特蒙代爾(RobertA.Mundell),以表彰他對「不同匯率體制下貨幣與財政政策及最優貨幣區域分析」所做出的貢獻,其理論也成為歐元理論的基礎,最終促使歐元出臺,因此蒙代爾被譽為「歐元之父」。蒙代爾後期的研究中常涉及到中國經濟,還曾寫過《過渡經濟中的貨幣和金融市場改革:中國個案》。
  • 理察·塞勒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解讀諾獎"最年輕"獎項
    在今年的諾獎得主公布之前,智慧財產權機構科睿維安(Clarivate Analytics)預測稱以下領域有希望獲得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  加州理工學院的科林·凱莫勒(Colin Camerer)和卡耐基梅隆大學的喬治 羅文斯坦(George Loewenstein),兩位學者在行為經濟學和神經經濟學領域取得了開創性研究成果;史丹福大學的羅伯特·霍爾(Robert Hall
  • 遲到20年的諾獎: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思想評介
    就在上述這一幕發生前不久,他們剛剛被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為了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得主,獲獎理由是「發展了拍賣理論、發明了新的拍賣方法」。有意思的是,雖然現年83歲的威爾遜教授不斷地數落自己的好學生米爾格羅姆竟然在諾獎開獎這樣重要的時刻關手機睡覺,但其實在諾獎評委會把電話打到他家中的時候,他也將其誤認為騷擾電話而順手掛掉了。
  • 剛剛,2017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 | 人大社第39位諾獎得主作者!
    北京時間10月9日晚17:45,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為行為金融學奠基者、芝加哥大學教授理察•H.泰勒
  • 通訊:諾獎得主笑談行為經濟學的背後故事
    新華社芝加哥10月9日電  通訊:諾獎得主笑談行為經濟學的背後故事  新華社記者王強 苗壯  美國中部時間9日凌晨4點突然響起的手機鈴聲,吵醒了睡夢中的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教授理察·塞勒。  這位滿頭白髮的教授當天在芝加哥大學舉行的記者會上笑著說,看到電話號碼來自瑞典,他馬上預感到這一好消息——瑞典皇家科學院將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他,以表彰他在行為經濟學研究領域作出的突出貢獻。
  •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明晚揭曉,獎項評選有這些「潛規則」
    當地時間10月12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就將宣布2020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諾獎將花落誰家?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經濟學動態》編輯部副主任李仁貴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作為一個錦上添花的獎項,獲獎者必須是已經受到主流經濟學界認可的、獲得過接近諾獎級別榮譽的經濟學家。同時,已經獲得過表彰的領域短期內不會再得獎。科睿唯安網站每年評選的『引文桂冠獎』也有重要參考價值。」
  • 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會是誰?
    諾貝爾經濟學獎是諾獎中最年輕的獎項,自1969年開始頒發,僅有51年歷史,其他獎項自1901年開始頒發。有一些常年的大熱門人選,例如新古典宏觀經濟學代表人物之一羅伯特·巴羅(Robert J.Barro),其在宏觀經濟學、經濟增長、貨幣理論與政策等領域都做出了貢獻,其最為著名的研究是關於「李嘉圖等價定理」。值得注意的是,他的學生已經先於他獲獎,2019年的諾獎得主麥可·克雷默的博士導師就是羅伯特·巴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