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學者:隋唐洛陽城設計「法天象地」是當時世界性大都市

2020-11-25 河南日報

  

  第五屆新疆北庭學術研討會在北京舉行。 孫自法 攝

  中新網北京10月25日電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唐城考古隊隊長石自社副研究員25日說,隋唐東都洛陽城的設計採用「法天象地」理念,通過與洛陽盆地的山水融合,成為中國古代都城建設史上的典範。隋唐洛陽城面積約47平方公裡,人口逾百萬,是當時世界性的大都市。

  聚焦「北庭故城與絲綢之路」的第五屆新疆北庭學術研討會10月24日至25日在北京舉行,石自社做《隋唐東都與西域互動關係》主題發言時作上述表示。

  他介紹說,隋唐東都洛陽城位於洛陽盆地西部,四周群山環抱,伊洛二河繞城蜿蜒流淌匯入黃河,北起幽燕、南逾江淮、西對關隴、東抵黃河中下遊平原,其位置居中,水陸交通便利,地勢險要,便於控御四方。該城於隋大業元年創建,歷經隋唐、五代與北宋時期,是當時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雖曾多次大規模營建修葺,但基本格局沒有重大變化。

  隋唐洛陽城1954年起通過詳細勘探和重點發掘,探明了城址規模和格局,上世紀80年代後又在宮城進行大規模考古工作,宮城中心區平面布局、宮皇城水系脈絡均已基本清晰。此外,隋唐洛陽郭城的街道、坊裡和市場,其規模、形制與文獻記載一致。總之,對隋唐洛陽城遺址的全面考古工作,為研究中國中古代時期都城的空間規劃、管理制度和居民生活奠定了重要基礎。

  其中,隋唐洛陽城的宮城正門應天門為一門三道過梁式建築結構,是一組以城門樓為主體,兩側輔以垛樓,向外伸出闕樓,其間以廊廡相連的巨大建築群,在中國都城建設史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其建築格局對後世都城以及日本、朝鮮等亞洲國家都城建制產生深遠影響,如北宋汴梁宣德樓、元大都崇天門、明清紫禁城午門,均由應天門這種形式演變而來。

  石自社指出,隋唐時期非常重視西北地區的管理和經營,隋煬帝遣使西域,大業五年開始「西巡」,設四郡、興屯田,大大加強與西域往來。唐太宗時期對西域用兵並設立安西都護府,開始對西域實施有效的管轄和治理。高宗武則天時期統一西域各國,採取一系列鞏固統治措施,設立北庭都護府,進一步加強對西域的管治。

  他認為,由於隋唐兩朝對西北的有效管治,並加強中原地區與西域各地的交流,特別是隋煬帝、唐高宗及武周時期和玄宗初期,國家政治中心在東都洛陽城,自然加強了東都洛陽城與西域的聯繫。隨著考古工作開展,隋唐東都洛陽城與西域聯繫的歷史考古資料越來越豐富,從國家行政機構設置、交通線路、人員交往、文化傳播等方面,印證了隋唐東都與西域的互動關係。

相關焦點

  • 元旦假期,隋唐洛陽城應天門3D投影秀每晚兩場
    剛剛,洛報融媒記者從洛陽文保集團獲悉,元旦假期(2021年1月1日至1月3日),隋唐洛陽城應天門3D投影秀每晚將推出兩場表演,分別為19:30和20:30。同時,隋唐洛陽城應天門南廣場和二層平臺還設置了非遺宮燈、桃花樹和二十四節氣國潮燈籠,為大家送上一場別開生面的「國潮燈展」。
  • 直播考古現場 活化考古成果 河南考古「鮮活」走近大眾
    洛陽市首屆洛陽牡丹飛花大會在隋唐洛陽城國家遺址公園舉行。中外嘉賓以詩會友,感受洛陽厚重的歷史文化。⑨3資料圖片  □河南日報記者溫小娟  「春秋時期的墓葬都沒有墓道嗎?」為向大眾普及重要考古發現和研究成果,2016年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開通官方微博「河南考古」。「河南考古」開通不久就試水直播考古發掘現場,先後打造了信陽城陽城遺址戰國楚墓的「2000多年牛肉湯」「沉睡兩千多年的寶劍」,以及「考古摔倒炫富」等多款「爆款」產品,吸粉無數。
  • 鄧聰:「樹皮布考古的世界性意義」
    2017年4月20日下午,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主辦的「2017年度考古學研究系列學術講座」第四講在考古研究所八樓多媒體廳舉行。香港中文大學鄧聰教授作了題為「樹皮布考古的世界性意義」的精彩報告。
  • 洛陽四個都城遺址考古成果豐碩
    12日,洛報融媒記者從文物考古部門獲悉,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近日公布2020年度30餘項田野考古發掘項目成果,其中,洛陽四個都城遺址考古成果豐碩。  12日,洛報融媒記者從文物考古部門獲悉,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近日公布2020年度30餘項田野考古發掘項目成果,其中,洛陽四個都城遺址考古成果豐碩。
  • 考古證實:狄仁傑之通天帝國中的通天浮屠真的存在
    然而看過電影的人無一例外都會問,神都洛陽城中的那個通天浮屠,歷史上真的存在嗎?先來讓我們回顧一下電影中的情節:公元690年,隨著高達六十六丈,象徵至高皇權的"通天浮屠"漸近完工,武則天的登基大典也已就緒。世人皆知"浮屠落成之日,女皇登基之時"。不料,匪夷所思的命案竟接連在神都洛陽發生。死者無故自燃,都在胸腹間起火,延及全身,宛若炮烙般被燒成灰燼,未燒盡的部分也焦黑如殘枝廢炭。
  • 張國才:隋唐歷史氣象恢弘 涼州文化豐富多彩
    」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學者提交的26篇論文。反映了隋唐時期武威是維繫隋唐王朝經營河西、西域的重要基地,同時,以涼州為核心的河西地區,也是隋唐時期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與重要貿易節點,是連接中原與西域的橋梁,中西文化在此交流融合,形成了豐富多彩的河西文化。
  • 不要小瞧盜墓賊,比考古專家還厲害
    不要小瞧盜墓賊,比考古專家還厲害洛陽邙山是一個神奇的地方,這裡歷來都是王公貴族嚮往的葬身之處,地位大概相當於現在的八寶山。唐代大詩人王建當年遊覽洛陽,寫了一首《北邙行》。詩中寫道:「北邙山頭少閒土,儘是洛陽人舊墓」。由此可知,最起碼在唐朝時期,邙山已經是風水寶地了。按照中國傳統的風水學說,邙山的地理位置確實是非常優越。
  • 【研究】莊蕙芷丨理想與現實:唐代墓室壁畫中的天象圖研究
    21以下主要參考該文的分區分期,將主要地區分為關中地區、北方地區(包括山西、寧夏、河南、北京、東北等地,其中僅山西、寧夏出土天象圖)、南方地區(包括湖北、重慶、浙江、廣東等地,其中湖北、重慶、浙江等地出土天象圖)以及西北新疆等地。其中關中地區出土資料最為豐富,在此將時代分為初唐(高祖~睿宗朝)、盛唐(玄宗朝)、中晚唐(肅宗~唐末)等三期。以下便依照各區、各時期敘述相關出土墓葬狀況。
  • 途經高原路途坎坷,當時怎麼想的?
    近幾十年來,考古工作者多次在青海地區發現西亞的錢幣,如1956年在西寧市隍廟街出土薩珊波斯的銀幣,1999年在青海烏蘭縣出土了羅馬查士丁尼一世時的金幣。同時還有許多來自西方的珍貴文物。這些金幣出土的地方,都可以視作是貿易的大都市或是主要交通幹道。
  • 學者:最近考古發現證明耶穌是真實存在的
    此外,2002年一項考古發現認為,他們找到了義者雅各的屍骨罐,這個「雅各」很可能是耶穌兄弟或表親。羅伯特認為,該亞法屍骨罐子的發現和雅各屍骨罐的潛在真實性足以消除世俗聲稱沒有證據證明新約中提到的任何人存在的說法。為了表達他的興奮之情,羅伯特將之現稱為「第一個證明耶穌存在的考古證據」。此外,《聖經》中提到的彼拉多這個人,也被人找到真實存在的考古證據。
  • 法天象地是三界中的禁術?本來是盤古所創,連悟空也只用過兩次
    在三界之中,唯一能夠與孫悟空相匹敵的,當屬那二郎神楊戩,想當初孫悟空大鬧天宮之時,天庭上很多頗有能耐的大將,都輕而易舉地敗在了孫悟空的手下,只有那二郎神楊戩能夠與他大鬥幾百個回合,對孫悟空產生了實質性的威脅,由此可見這二郎神還是有些本事的,至少是能夠讓孫悟空看在眼裡的一號人物。
  • 中國古代墓室天花板畫上天象圖 這有什麼特殊含義呢?
    日前中國考古團隊發現唐代太平公主第一任駙馬薛紹之墓,但墓室已遭到破壞,墓室裡的壁畫、棺槨都有嚴重損毀。雖然無緣見到薛紹墓內的壁畫,但一般唐代皇室貴族高官的墓葬-雙室磚券墓,基本上都繪有色彩鮮豔的壁畫,甚至在墓室天花板畫上天象圖,這有什麼特殊含義呢?
  • 大理寺日誌:一枝花案件撲朔迷離,洛陽城下暗潮湧動
    其一,當時一枝花的屍體是在金吾衛重兵看守下的,屍體到底是如何在那麼多士兵的眼皮底下消失得?其二,為何地上的血跡會印出一個笑臉,這個笑臉又意味著什麼?可以說一枝花案件非常的撲朔迷離了。經過徐大人的查看之下,他發現這個屍體更像是自己爬走的。不得不說製作組的挖坑能力真的強,之前還有兩個問題還沒有解決,這下就又來了一個疑惑,一枝花當時可是被刀給刺傷了頭部,難不成如此重傷他還能活?
  • 考古發現證明耶穌真實存在 聖經的記錄比世俗學者更準確
    比世俗學者想引導人們所相信的更為準確。 另外,世俗學者還曾說沒有彼拉多的考古證據,但1961年考古學家在凱撒利亞發現的題詞,證明了彼拉多的存在。 世俗學者還曾認為認為耶穌不可能是真實人物,因為當時研究認為1世紀羅馬人統治期間拿撒勒城並不存在,但2009年在拿撒勒發現了一個石屋的地基可追溯到
  • 來看看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影響範圍上百平方公裡、數百萬方土方的勞動量、因地制宜的營建技術和方式,這一當時規模無可比肩的宏偉水利工程,足以改寫中國水利史,也使我們毫不懷疑良渚社會的動員能力和組織力量。循著宮城-王城-外郭城-外圍水利系統的發現順序,對良渚文明的認識和視野也在一次次驚嘆中擴大,「良渚王國」的身影越來越清晰。
  • 帝裡詩坊:白居易筆下的洛陽城
    □馬琳隋唐都城位於洛陽,自隋煬帝立宮闕、通漕渠、開倉城、建裡坊、設市場,之後「天下之舟船所集,常萬餘艘,填滿河路,商旅貿易,車馬填塞」,帝裡繁華,可見一斑。白居易出生在離洛陽不遠的新鄭,少年時期長期生活在洛陽附近,長慶四年(824)他在洛陽買下宅院。大和三年(829)回洛陽定居,整個晚年時光都在洛陽度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