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中學教師解析2020年高考物理學科試題:「穩」字當頭,難度下降

2020-12-03 校園快報

2020年高考命題突出了「穩」字,並繼續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突出學科的主幹內容,創設富有中國氣息的試題情景,加強理論和實際的聯繫,增強試題與體育運動、生活安全、科學技術發展的聯繫,引導育人方式的改革,推進素質教育的改革發展。試題難度較2019年相比略有下降。

PART1

1、選擇題

1. 突顯了物理學科高中階段的基礎性。

高考物理試題繼續突出對主幹內容的考查。考題既注重了對核心物理概念和規律的考查,如第14題安全氣囊的作用、第15題蕩鞦韆、第19題核反應方程,這些試題都改編自教材中的例題或習題,也注重對探究過程、研究方法、科學態度等內容的考查,意在夯實學生全面發展的基礎,如第21題是電磁感應雙棒模型的變形。

2. 增加緊密聯繫國家科技發展、體育運動、生產生活等方面的情境,突出情境的時代性,強調情境與考查內容的有機融合,考查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物理知識分析解決實際物理問題的能力。

引導學生學以致用,激發學習物理的興趣,契合解決問題能力的考察。如第16題以表演蕩鞦韆為情境,考查學生對牛頓第二定律、圓周運動規律的理解和應用,引導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運動,樹立強健體魄的意識,並且在參加體育運動時,能把所學知識用到訓練當中,引發思考,加深理解。第15題則是天體問題,沒有直接考察衛星的數據運算,而是在靈活考察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3. 加強考查有利於學生終身發展的關鍵能力,包括信息獲取與整理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實驗探究能力、學術語言表達能力等,意在提升學生的物理學科素養。

第20題呈現物塊的重力勢能和動能與下滑距離的關係,要求學生能夠從圖像中提取信息,對學生的信息整理能力以及識圖讀圖能力要求較高。第17題用圖像的方式考察了二極體的特點以及考生對電壓概念的理解。第18題創新試題設問,要求學生分析不同速度的粒子在磁場中的運動情形,再從這些不同情形中分析出粒子在磁場中運動時間最長的情況,對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要求較高。

PART2

實驗題

2020年高考物理實驗穩定中蘊含變化。

實驗的考查儘管還是一力一電,一大一小的模式,但是把電學實驗放在了第22題,用隱晦的方式考察了電阻測量的內外接這個最主幹的知識點;利用電流表電壓表測電阻,考察學生分析能力和批判思維,彰顯時代教育的綜合培養。第23題的氣墊導軌碰撞問題則重點考察了誤差分析這一實驗中的關鍵能力,對考生知識掌握的靈活度,基本實驗的遷移能力都有很好的考察,考生需分析理解實驗過程及其原理,其中對計算能力要求較高,即體現了對高素質人才的培養,彰顯對立德樹人精神的貫徹。

PART3

計算題

1.立足基礎,突出主幹知識。

第24題考查學生對勻變速運動基本規律的簡單應用,第25題相對綜合性要強一些,考查學生對類平拋運動基本規律和電場線等勢面等基本概念的綜合分析應用。這兩道大題都立足於物理學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規律,突出了對力學和電學這兩部分主幹知識的考查。

2.創設情景,展現中國國情。

第24題以我國自主研製的重型運輸機為情景載體,考查學生物理學基本知識和基本規律的同時,也彰顯了中國實力,從而引導學生關注我國科技發展方面取得的重要進展,增強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愛國主義情懷,引導學生堅定科技強國的信念,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3.分步設問,降低試題難度。

第25題雖然考查了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但情景比較簡單,問題環環相扣,由易到難,降低了試題的難度。第一問是簡單的初速度為零的勻變速運動(動能定理)的考查,第二問難度加大,需要學生能夠熟練地找到圓周上電勢最低的點(難點),然後結合類平拋運動規律解題,第三問結合動量知識,需要學生分析出動量變化量即為沿電場線方向上的動量變化量,再結合類平拋運動規律解題,這樣分三步設問,在保證了試題選拔人才需要有區分度的同時,也降低了試題難度,適應了2020年疫情影響下的教學實際情況,維護了高考的穩定性。

PART4

選修部分(33、34題)

1、重視教材,注重回本溯源。第33題第一題填空題,分子間作用力與分子間距離的關係圖來源於課本原圖,通過圖學生可以很順利的分析出分子勢能隨著分子間距離變化的關係;第34題第一題考查都卜勒效應,選項BCE內容也來源於教材。

2、重視基礎,注重重難點考查。氣體狀態方程是3-3課本中唯一的二級考點,也是學習中的重難點問題,第33題第二題繼續延續對這一內容的考查,但降低了試題的難度,更注重題目的基礎性。

3、穩中求變,體現學科能力。第34題第二題不再局限於對幾何光學或機械振動和機械波的考查,而是考查波的幹涉,延續了2019年全國三卷對這一問題的考查。題目基礎,同時也考查了學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總之,2020年高考物理命題堅持正確育人導向,優化考試內容,突出基礎性,更加注重貼近教材和教學實際;加強理論聯繫實際,緊密結合生產生活、現代社會及科技發展設計試題,凸顯情境的時代性;依託高考評價體系,結合物理學科特點,加強對信息獲取與整理、批判性思維、實驗探究、運用物理學術語言表達等能力的考查,引導學生培養適應終身發展和時代要求的關鍵能力,著力提升學生物理學科素養,促進中學物理育人方式改革。

來源:河北衡水中學

文:王國紅 許秀娥 胡銀平 趙翠柳 編輯:張豔春 審核:邱蕾

相關焦點

  • 衡水二中資深教師解析2020年高考試卷
    為此,本報特邀衡水二中相關學科教師對試題進行簡要點評和分析,幫助考生和家長更加深入地了解今年高考試題的特點,把握試卷整體情況。 英語:「穩」中有「變」重在能力 衡水二中教師 丁豔華 李玲 李志芳 羨韶華 英語試題「穩」字當頭,從語篇的選材、題型設置到難易梯度都得以體現。穩中求「變」,作文打破以往的固定文體、要點提示,呈現新的寫作方式,不得讓考生感嘆「多年李華去哪兒了?」
  • 2020年高考試題全科目解析
    012020年高考理綜化學試題分析西安市第四十四中學鄭麗老師在試題分析中表示,2020高考理綜全國Ⅱ卷化學試題以《課程標準》為依據,穩中求「變」穩中求「新」。032020年高考英語全國II卷試題分析西安市第四十四中學何夢菲老師在試題分析中表示,2020年高考英語試題科學規範,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有創新。體現了高考評價體系總體要求,重視學科素養養成。1.試題區分度較明顯。
  • 2020年高考文綜、英語、理綜試題解析來了
    強化關鍵能力考查 增強立德樹人時代性——教育部考試中心命題專家解析2020年高考文科綜合試題7月8日上午9點,2020年高考文科綜合開考。今年文綜試題命題思路是什麼?各學科突出考查學生的哪些關鍵能力?背後蘊含怎樣的教改思想?
  • 教育部考試中心命題專家解析2020年高考語文、數學試題
    7 月 7 日,2020 年高考拉開帷幕。在疫情、新高考改革、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下,語文作為開考的首個科目,備受社會關注。今年的高考語文釋放出了哪些教改信號?圍繞社會關切問題,記者採訪了教育部考試中心命題專家、學者、一線語文教師,從不同角度解析 2020 年高考語文試題。
  • 2020年高考暨7月選考科目試題評析
    高級教師 王勇強    2020年是浙江省高考改革數學文理合卷考試的第四年,疫情給高考命題和備考都帶來了新的問題和挑戰。試題穩中有變,變中求新,助力破解應試教育。 2020年浙江卷堅持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突出數學的學科特色,彰顯試題的育人價值。以數學基礎知識為載體,重點考查學生的理性思維和邏輯推理,關注數學文化。整張試卷給中學數學教育的啟示——夯實發展基礎,固本強基;培育關鍵能力,行穩致遠;提升核心素養,實現自主發展。
  • 中學化學一級教師深度解析2018年高考理綜化學試題
    長城網6月9日訊(段濤 鄭琳)2018年的高考已落下帷幕。2018年理綜化學試題在題型、分值設置等方面保持相對穩定,抓住對主幹知識的重點考察的同時,兼顧對學生能力、方法、學科素養的綜合考察。體現了化學試題近年來「遵循考綱,穩中求變,注重能力,綜合創新」的一貫命題風格。石家莊一中中學化學一級教師鄭琳對試題進行了深度解析。
  • 2020年版高考物理全國I卷試題分析
    作為高考重要的參考備考依據考試大綱、考試大綱說明及高考試題分析每年都備受教師考生的關注。今年教育部考試中心現有高考體系的考試大綱和考試大綱的說明不再修訂,參考2019年版考試大綱和考試大綱的說明。在考綱和說明不變的情況下,為了進一步明確高考內容改革的方向,提醒2020屆考生關注新題型、新動向,教育部考試中心對2020年版高考試題分析進行全面修訂,對2019年各科高考試題,分考查目標、解題思路、試題評析、失誤防範等幾個層次進行了分析,並進一步闡述高考對考生能力、素質的要求
  • 河南省實驗中學名師袁華點評高考理綜生物:穩中有新 難度與往年...
    大河網訊(記者 張楠)「2020年高考理綜全國Ⅰ卷生物試卷延續了高考生物的一貫命題風格,試題考查以必備知識、關鍵能力為基礎,體現對學科素養、核心價值的要求,特別重視與生活實際的結合,注重考查學生語言組織表達能力,充分發揮生物學科育人功能,促進學生樹立健康生活觀。」
  • 2020年首次「高考」命題思路與試題評析看這裡
    物理:穩與變的辯證統一杭州學軍中學 特級教師 葛德成桐鄉市鳳鳴高級中學 特級教師 趙惠松2020年1月浙江省選考物理試卷,可以概括為「以穩為重,變化有序,注重學科核心素養考查」,具體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 2015四川高考數學三種難度試題取消分值比例
    <數學>  考題命題會更靈活  成都經開區實驗高級中學特級教師劉傑分析,今年數學最大的變化在《說明》將過去「……命題時根據有關要求和教學實際合理控制容易題、中等難度題和難度題三種難度試題的分值比例(大致控制在3:5:2)及全卷總體難度」中的「大致控制在3:5:2」刪掉了。
  • 師大附中名師點評2020年高考全國II卷英語、理綜試題
    三、 深化考試內容改革,打破固化的試題形式 2020年高考全國II卷英語試題總體難度與2019年相仿,體現出高考題「穩」字當頭的設計思想。 基於高考評價體系,利於高校科學選拔人才 參考學科課程標準,提升學生學科核心素養 一、試題分析 2020年全國II卷物理試題中規中矩,但穩中有變,難度略有增加。
  • 2020年浙江高考暨7月選考科目命題思路&試題評析
    浙江考試2020年高考暨7月選考科目命題思路語 文語文學科組2020年浙江省高考語文試題命制的總體思路為「穩定」「提升」。2020年高考暨7月選考科目試題評析特殊之年貴「平常」,素養考查見「精進」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 特級教師 黃華偉浙江省青田縣中學 特級教師 楊仕威2020年高考浙江卷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服務選才,引導教學,體現「價值引領、素養導向、能力為重、知識為基」的命題理念。「平常」「精進」可視為其突出特徵。
  • 北京高考題理綜穩中有新 英語難度略高
    理綜穩中有新 英語難度略高昨日下午,高考結束後,北京市玉淵潭中學考點的學子們走出考場,有的和父母、同學留影,有的歡呼著和家人擁抱。   北京晨報記者 史春陽/攝  全面考查學科知識和語言實際運用能力 注重綜合素質  今年的理綜試卷在「穩中求進」總目標的要求下,力求「穩中有新」,命題在注重考查學生學科技能的同時,也突顯了學生建立系統的學科知識網絡的重要性。而英語著重考查學生實際運用所學語言知識的能力、思辨能力和思維能力,難度略高於2016年。
  • 河南省實驗中學名師趙傳亮點評高考理綜物理:難度較去年略有下降...
    大河網訊(記者 張楠)「整體來看2020年全國Ⅰ卷理科綜合物理試題難度適中,較為平穩,難度較去年略有下降。考主幹、考能力、重思維,引導教學回歸基礎,引導學生注重能力培養和綜合素質的提升,對指導高中物理教學發揮積極作用。」
  • 教育部考試中心命題專家解析2020年高考理綜試題
    今年理綜試題主要考查了哪些知識點和能力?背後反映出了怎樣的育人方向?教育部考試中心命題專家對此進行了解析。物理:貼近教材和教學實際,增強情境時代性「2020年高考物理更加突出物理學科的基礎性,既注重對核心物理概念和規律的考查,又注重對探究過程、研究方法、科學態度等基本內容的考查,夯實學生全面發展的基礎。
  • 「2020高考試卷分析」數學:理科試題穩中有變難度略有提升文科試題...
    東北網7月7日訊(記者 王春穎)7日,2020高考首日,語文和數學科目考試結束。記者在考試後採訪到了哈三中理科和文科數學教師段祥英和姜丹,就今年數學試卷考題作出分析。2020年高考數學命題突出數學學科特色。
  • 哈三中教師解讀高考物理:注重學科核心素養考察
    人民網哈爾濱6月8日電(楊海全)2017年的高考是在考綱變化下的首次考試,物理試卷的結構與以往相比基本保持穩定,題目數量和考察的知識點和預期相比基本沒有變化,選修3-5加入到必考中過渡平穩順利。整張試卷很好地體現了對學生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的考察,特別是體現了高中新課程探究性學習的理念和聯繫實際生活的理念。
  • 2007年全國普通高考《考試大綱》各學科解讀
    它體現了近幾年高考物理在「穩定中求發展」的命題原則。但是今年的《考試大綱》與三年前相比,變化還是比較大的。所以,新一輪高三教師還應認真研讀《考試大綱》。近幾年物理高考題總有一些似曾相識的題目。所以,教師應根據高考命題的熱點改造試題、變換設問方式,克服思維定勢。同時設計出一些貼近高考的新穎試題:比如理論聯繫實際的題目、設計性的實驗題目等,以使訓練貼近高考。     控制數量與難度。
  • 2020年1月浙江選考科目及英語試題評析
    物理  穩與變的辯證統一  杭州學軍中學 特級教師 葛德成  桐鄉市鳳鳴高級中學 特級教師 趙惠松  2020年1月浙江省選考物理試卷,可以概括為「以穩為重,變化有序,注重學科核心素養考查」,具體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 2015高考理綜(重慶卷)解讀:穩中有新 難度適當
    原標題:2015高考理綜(重慶卷)解讀:穩中有新 難度適當   人民網重慶6月8日電(陳易)今日上午綜合科目結束考試後,重慶市教育考試院分別邀請了5位教師就2015高考理科綜合(重慶卷)進行了解讀。今年理科綜合試題關注社會和科技熱點問題,穩中有新、體現課程時代性,關注科技熱點問題,試題難度與去年相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