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國家統編教材 推進民族認同教育
中華民族是56個民族組成的大家庭,民族團結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線,也是國家的生命線。認同是團結的前提,沒有認同就沒有團結;認同是團結的根基,沒有認同,團結就是無本之末。加強民族認同,促進民族團結,關鍵在於開展好民族認同教育,構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
市委宣講團深入河東辦事處宣講「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來自市民族事務委員會的宣講員薩仁其木格,用生動的語言鮮活的故事事跡,將踐行守望相助理念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及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兩項學習內容分享給參加培訓的學員們,旨在促進河東街道辦事處全體黨員幹部職工進一步了解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攜手轄區居民共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
統編教材的「雙線結構」與「閱讀新變」
一、統編教材的特點統編教材是按照基於核心素養下的課程標準編寫的,對比現在的教材,統編版教材從課文篇目到課文內容再到教材編排,從教學目標到教學重難點再到教學教法等方面都注入了很多的新理念,更多地體現了國家意識、目標意識、文體意識、主體意識、讀書意識、科研意識。
-
高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點、線、面、體」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中華民族是一個命運共同體,必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黨的十九大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寫入黨章,成為我們黨的共同意志和根本遵循。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習近平總書記在繼承與發展我們黨近百年來民族理論與民族政策的基礎上作出的重大原創性科學論斷,是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新時代民族工作的鮮明主線和使命擔當。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成為關係民族復興大業的戰略工程、根基工程、民心工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高校在新時代聚焦國家戰略布局、貫徹「四為服務」方針的重要使命和時代擔當。
-
把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核心內容
把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核心內容 2020-12-02 16: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統編版小學語文教材識字教學原則與策略
統編語文教材(以下簡稱教材)在課文中對生字詞的數量並沒有明確的限制,字詞的梯度比較大,主要強調教學識字方法和學生自主識字。本文希望通過梳理統編語文教材識字的編排,為「三區三州」語文教師有效進行識字教學提供支撐。統編語文教材強調漢字的根本地位和重要性,重視識字方法的訓練,強調學生自主識字以及在生活中的積累與應用。識字教學不是閱讀教學的附庸,但也不能同閱讀教學脫離開來。
-
...語言授課學校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使用國家統編《語文》教材...
2020年秋季起民族語言授課學校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使用國家統編《語文》教材:五個不變今年秋季學期起,我區民族語言授課學校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將使用國家統編《語文》教材,全區民族語言授課中小學其他學科課程設置不變,使用教材不變,授課語言文字不變,蒙古語文、朝鮮語文課時不變,現有雙語教育體系不變
-
目標分解與本地化改造——民族地區使用統編初中語文教材寫作專題...
需要注意的是,各個寫作專題並非只是本次訓練時才要注意,而是在該次訓練時進行著意的提示和強調,實現「一課一得」的教學目標。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將寫作知識和能力融會貫通,學以致用。實踐證明,全面訓練與散點實踐相結合,有助於學生寫作水平的快速提升。其次,寫作專題的設計強調調動學生興趣,導入學生生活,激發寫作靈感。
-
統編小學語文教材中的爭議與回應
「統編本」教材審查首次實行學科審查、綜合審查、專題審查和終審制。 (視覺中國/圖)(本文首發於2019年10月31日《南方周末》)「幾年來教材的編寫和修訂過程,就是持續不斷解疑、釋疑的過程。」從2019年秋季新學期開始,中國義務教育階段所有年級開始統一使用由教育部組織編寫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三科教材,簡稱「統編本」。
-
...換屆等工作時強調要樹牢攻堅意識 高質量推進落實各項重點…
額登畢力格深入基層調研指導嘎查村社區「兩委」換屆等工作時強調要樹牢攻堅意識 高質量推進落實各項重點… 2021-01-07 19: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破解統編歷史教材的教學難題
根據教育部要求,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分步實施新課程、使用新教材,還未進行新高考改革的省份最遲也將於2022年秋季開始使用統編版高中新教材。與以往的高中歷史教科書相比,統編高中歷史必修教材《中外歷史綱要》上、下兩冊呈現出新理念、新特點與新要求。面對新課程、新教材,一線教師如何才能教好《中外歷史綱要》?
-
江蘇2017年秋季中小學「統編教材」目錄公布
道德與法治、語文一年級、七年級將統一使用新統編教材,歷史七年級將統一使用新統編教材!江蘇省教育廳近日印發《江蘇省2017年秋季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和小學科學教學用書目錄》,並對教學用書相關事項進行明確規定。
-
教材工作格局發生歷史性變化!「十三五」我國教材「五大體系」建設...
教育部牢牢把握正確方向,緊密圍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這一重大主題,聚焦加快推進教材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一重大任務,創新教材工作體制機制,推動教材「五大體系」建設取得重大突破,教材工作格局發生歷史性變化,站在新的起點上,進入全新發展階段。
-
統編語文教材中的愛國情懷
統編語文教科書中具有豐富的愛國主義教育資源,它是學生形成國家意識的重要載體。教師在教學中要用好語文教科書,厚植家國情懷。培養青少年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具體可從以下四方面入手。
-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實踐邏輯
中國民族報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把握民族工作的歷史方位和時代課題,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在2019年9月召開的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要求「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把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作為基礎性事業抓緊抓好」。
-
...的學習——長春市小學語文統編教材閱讀策略單元教學的探索與實踐
2019年小學語文教研共同體協同研修團隊依託網絡平臺形,以「網際網路+教研」的方式,將線上、線下教研路徑相結合,建構市、區、校眾籌共享的協同教研體系,聚焦並著力研究解決教學難點、冰點、疑點、盲點,答疑解惑、糾偏扶正,幫助一線教師直面統編教材在實踐中出現的關鍵問題。此次活動旨在推動課堂轉型,實現兒童有過程的學習,讓學習在課堂上真正發生。
-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與南寧市中華中路社區實踐」理論研討會...
12月3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與南寧市中華中路社區實踐」理論研討會在廣西民族大學舉行。國家民委民族理論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張俊豪出席會議並致辭。 張俊豪在致辭中指出,要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深刻認識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前提、重要內容和重要標誌,是一項戰略性、基礎性、長遠性工作,切實把思想和認識統一到黨中央的決策和部署上來,要準確把握好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深刻內涵,把握好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深刻內涵,正確認識其政治共同體、文化共同體、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等多重複合共同體的本質
-
張衡和地動儀課文內容在統編教材中哪一本裡 並未被刪除
近日,有媒體報導稱,2017年投入使用的統編本初中歷史教材七年級上冊中,關於張衡和候風地動儀的內容被刪除,「那個被印在教材上影響了幾代中國人、由王振鐸復原的地動儀模型,開始淡出當代青少年的視野」。此前,北京青年報記者曾向人教社求證,人教社明確回應,張衡及地動儀內容並未從統編版教材中消失,只是教材編排上做了調整。
-
拼音從「a、o、e」開始教 本市小一新生將用全國統編語文教材
日前,一套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版語文教材在淘寶上熱銷。記者從市教委獲悉,上海的小學新生今年確實將告別滬教版教材,使用全國統一編寫的這套新語文教材。值得關注的是,新教材將加大漢語拼音集中教學力度,讓孩子們有更充足的漢語拼音學習時間。
-
滬小一生將使用全國統編語文教材 分為上下兩冊
●從篇目數量來看,與原先全國其他地區使用的人教版相比,篇目有所減少,難度降低,但題材豐富、體裁多樣,聯繫學生生活、關注心理成長,體現出豐富的人文內涵。 ●從認字上來說,統編一年級語文教材識字量從原來滬版教材的400字,減少到現在的300字,寫字表為100字,給小一新生更多的適應過度階段。